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本專欄所有文章均為本人(筆名:夜鶯)原創,同時也為坦克世界旗下公眾號供稿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被 “唬 逝” 痛 揍 的 屑 饅 頭

各位車長老爺們大家好啊,要說這“謝爾曼”家族可真是人丁興旺,光在咱們遊戲中就有一大堆各種各樣的饅頭:小饅頭、大饅頭、鐵饅頭、金饅頭還有法國“藍饅頭”,規模龐大的“謝爾曼”家族在美國坦克發展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不過由於其在虎式、豹式面前表現不佳,也常常被稱為“屑饅頭”(指性能極差)。而我們今天要聊的這個“超級饅頭”更可謂是屑中之屑,弟中之弟....而且還差點生產了8500臺!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用這車打出三環的都是勇士

它就是5級的美系金幣重坦T14,最高只進6級房。曾經遊戲內的美系金幣車特別少,老版本時代想練美系重坦成員的唯一選擇就是八級金幣重坦T34,不過T34這臺車除了當初替換贈送外,就只能花200-300元去買,這個價格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於是目光一轉,發現了5級的這臺T14,結果買來上手一開便大呼坑爹:“這是人開的車嗎?”要小編說啊,這車還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來的,因為就連開發它的本家都不想要它。

研究T14突擊坦克

看在白人的份兒上,拉兄弟一把!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熟悉歷史的小夥伴們都知道,英國和美國本是“一家親”,雖然美國作為一個後來的“暴發戶”大發戰爭財反而後來居上,可英國人一旦遇到什麼問題,還是會首先找到美國人,而大洋彼岸的美國政客們基本也都是“有求必應”。在1940年英法聯軍被德國人的劍鋒逼得丟盔棄甲四處奔逃時,英國人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裝甲力量不僅質量差,數量還少(都丟法國那邊去了),連忙找上了美國人要求支援點坦克以防德國登陸英倫三島,這就是“格蘭特”的起源。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英國人裝備的美製謝爾曼

也許是英國人的自尊心作祟,英軍從上到下對美國遠涉重洋送過來的M3中型坦克都頗有微詞,認為這種坦克早晚會被英國自產的十字軍所替代...結果事實證明十字軍是個爛泥扶不上牆的貨,M3中型坦克一直陪伴英國人戰鬥到二戰結束,雖然一有新的M4“謝爾曼”送到,英國人就馬上會用M4替換掉手上的M3中型坦克。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A33“奮進”

1941年初,英國人聯繫美國方面共同成立了一個聯合坦克委員會,希望兩國可以共同開發坦克以抵抗軸心國的裝甲力量,其實英國人心裡那點小算盤不過是依靠美國強大的戰爭機器,多為大英帝國生產點坦克罷了。時間到了1942年2月,英國人主動提出來要設計新的重型坦克或突擊坦克,美國方面認為突擊坦克對美軍而言沒什麼意義,英國人也許更需要重型坦克,但是礙於面子還是把這個計劃給立項了,英國方面拿出來的成品就是基於克倫威爾巡洋坦克的A33“奮進”突擊坦克。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A38“勇士”和A33“奮進”

在遊戲中體驗過“奮進”的小夥伴們都明白這臺車開起來是什麼味道,它只是大英帝國武器庫中又一型失敗的作品罷了。英國人執著於開發“突擊坦克”這一項目的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步兵坦克”這一概念的缺點在於機動性不夠強,如果能提升“步兵坦克”的機動性,讓它具有高機動性和高防護性,那這一定會變成非常完美的“突擊坦克”!美國人雖然感到很無奈(我大美利堅根本不需要這東西!),但還是為了保住英國人的面子參與了A33“奮進”的研發工作,實際上“奮進”的履帶和懸掛裝置都是從美國T1/M6重型坦克拿過來的。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T14突擊坦克彩照

英國坦克委員會覺得美國人不大可能會生產英國設計的坦克,無論是出於民族情感還是坦克性能,或是生產標準。事實上就1942年的英國坦克性能上來看,美國人也確實有理由拒絕生產英國設計的坦克,因為完全沒必要再去量產一大堆垃圾。1942年3月30日英美聯合坦克委員會召開了一次會議,決定由美方設計生產一型符合英國“突擊坦克”計劃標準的戰車,這就是T14突擊坦克,英國人對T14的熱情異常高漲,1942年5月時還打算讓美方生產8500臺T14支援英國,是的沒錯,8500臺!

全面升級的饅頭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T14突擊坦克樣車

英國人的要求是,應基於現有大量裝備的中型坦克底盤,在保有一定的機動性同時具備較高水準的防護能力。突擊坦克的開發任務被交給了阿伯丁坦克試驗場的工作人員,他們發現如果想要同時達到這兩個標準,是沒法在M4“謝爾曼”底盤上直接加以改進而來的:坦克最大速度被要求達到38.5km/時,同時估算加大的裝甲厚度會使車體增加16噸的重量,這會使M4中型坦克的原有底盤不堪重負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遊戲內的T14,可以看到大傾角首上

1942年6月阿伯丁試驗場拿出了T14突擊坦克的設計草案,該車仍然保留了來自T1/M6重型坦克的履帶和懸掛,變速箱則在M4所使用的變速箱上進行了完全重製以適應新的528馬力福特GAZ V8發動機。為了儘可能提升防護性,阿伯丁的設計師們強化了戰車的變速箱裝甲罩,使之提升至102mm厚,而坦克的首上厚度雖然沒有增加——還是50mm厚,但是角度被增大到60°,裝甲等效大概為120mm厚,首上的機槍口形制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T14突擊坦克側面照

T14突擊坦克的側面防護看起來更全面一些,車體上部的側面裝甲仍然是50mm,但擁有30°的傾角,原本光禿禿的行走裝置側面現在也加上了12.7mm厚的裝甲側裙板,這些側裙板被設計為眾多分散的小塊,可以將它們一塊塊掀開後再對懸掛裝置進行維護(比如上油)。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T14突擊坦克的車體後部

T14突擊坦克的車體後部非常簡潔,直接就是一塊50mm厚的裝甲板,車尾可以外掛一把鐵鍬,發動機排氣口的下部放置了拖車鉤。注意其明顯增大炮塔體積,炮塔的裝甲厚度被提升到了正面76mm,兩側102mm。T14突擊坦克曾經被設想為安裝一門105mm榴彈炮,或者是一門90mm長身管高射炮,設計師們為其留下了充足的空間,雖然最後上面只安裝了一門75mm M3坦克炮,但是更大的炮塔空間也增強了乘員的作戰能力,畢竟有3個人要擠在這個炮塔裡,彈藥架被放在炮塔下面的地板上。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T14的電臺位置

炮塔的“後腦勺”部分凸出來的那一塊是專門為英國人設計的電臺位置,一臺標準的英國19號電臺就放在那裡,就像螢火蟲和謝爾曼III一樣....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T14的“標準照”,阿伯丁存檔

1943年4月T14突擊坦克的各項細節終於被敲定,7月製造出了2個木製模型,隨後第一臺T14突擊坦克原型車被生產出來,這是一臺重達42.6噸的大塊頭,比英國人的“奮進”還要重2噸,

它大量使用了和M4“謝爾曼”通用的部件,活脫脫就是個吃胖了的“屑饅頭”。

參加測試後的最終命運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參加越野測試後變形的負重輪

1943年7-8月間,兩臺被生產出來的T14突擊坦克樣車都被送到了阿伯丁試驗場參加測試,每臺車都進行了700-800公里左右的行駛測試。該車在硬化公路上機動性不錯

,最大速度跑到了38.8km/時,不過這可能是該車唯一讓人欣慰的地方了。在接下來的越野測試中,該車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本來應該進行14小時的越野測試,結果到第五個小時就進行不下去了,該車的負重輪發生了變形,而且在鬆軟的土地中經常出現履帶滑脫的情況。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履帶滑脫,負重輪軋到了外側的履帶齒上

負重輪的損壞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因為更大更重的M6重型坦克使用的也是相同的行走機構,可M6就沒有出現這種問題。該車的毛病還遠不止如此:武器設計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炮塔內通風不良,發射了幾發炮彈後戰鬥室內就充滿了令人窒息的發射藥燃燒後氣體,而且坦克火炮和機槍的瞄準都很困難。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阿喀琉斯之踵”

測試人員還發現該車正面存在著一個“死穴”,那就是車體首上為航向機槍預留的開口,這裡的防護力不足而且造型很容易吸引炮彈。而且一旦駕駛員受傷後,在航向機槍位置上的乘員難以移動過去接替駕駛員,因為這裡的空間異常狹小。最終所有的測試人員都對這兩臺T14突擊坦克失去了興趣,1943年11月測試提前終止,原型車1號被送到諾克斯堡繼續測試,50年代初被送回阿伯丁試驗場後幾乎立刻進了鍊鋼爐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放在博文頓的2號車

原型車2號相對來說要幸運一些,1943年12月該車經過修復後被運到了英國,不甘心的英國人實地測試後也不得不承認該車就是一坨糟糕透頂的東西。官方記錄上標明T14突擊坦克計劃於1944年12月停止,實際上將近一年以前它就名存實亡了。2號車最後被拉到了博文頓坦克博物館,其中一條履帶還斷了。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105炮“鐵饅頭”誰開誰知道!

英國人最終還是選擇了繼續改進丘吉爾系列,並拿出了A43“黑太子”,而美國人則在謝爾曼上更進一步,推出了M4A3E2“巨無霸”。遊戲中的T14扛著一門4級的75mm小炮甚是尷尬,一旦遇上KV-1基本就是束手就擒。

差點生產8500臺的超超級謝爾曼 誰開誰吐血的T14“突擊坦克”小史

感謝尤里·帕什洛克的資料,另外UP打算在今日頭條同步更新自己的專欄文章。

本專欄定期更新,只要是老爺們喜歡的,全都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