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麼家傳的古錢幣嗎?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吧?

雅文小筆


老打孔錢幣這算嗎?乾隆皇帝和咸豐皇帝時候的老錢幣,包漿秀色之美,這兩枚錢幣雖不善其身,但是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人無完人,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而老錢幣因為缺陷卻更收到了愛好者的追捧,因為它有缺陷、但是它很有趣味性,古樸的氣息。當年因為老家那邊比較山區,然後小孩子生病了,會請當地的魯班先師過來做個小法師事,然後拿古幣打孔吊在小孩帽子上、做一個小紅包一樣的附身符以作辟邪之用,“信則有,不信則無”假以時日沒想到竟然生病真的好了,這就是家傳古錢幣的用處。分享一點跟這個錢幣的小故事而已。





為了自由為了生活


一直沒有弄清楚這枚古幣的岀處,有知道的告訴一下,恭謝了!



痴騎朽翁


我的這枚“北洋造~光緒元寶"是約十幾年前在市道天橋下購買的,很便宜的。

出售者是一位從膚色,衣著和麵部表情都顯示是真的農村大爺。他蹲在地上,面前鋪著一塊藍布,攤放著幾十枚銀元。

我蹲下來端詳那些銀元,除了我買的這枚,近有外國的坐洋,站洋。都是髒的,沾著些許泥土。 上手一看,很容易看出都不對,從重量,光澤,聲音就可以區分。

我和大爺聊起來,希望曉得"銀元"的來龍去脈。他告訴我,家中翻蓋老宅,從牆壁發現的,應該是宅主藏在裡面的。滿心想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誰曉得到出售時,都告訴他,是仿品。

大爺力勸我買,說也只賣仿的價,他換點錢,換飯吃,賺個回家的路費。我看出,這些銀元,雖然不對,應該不是一般人仿的出來的,圖案,文字與真的似一個模子做出來的。

我選擇幾樣,付錢收幣。直到今天,我似乎還能想起那張充滿希望,轉而失望,飽經滄桑的臉。

是什麼人,花那麼多精力仿幣,是個猜不透的謎。

願意高手指點迷津。




書趣2


珍品自己會說話,孤品是你找不到同類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00, "thumb_url": "2431700001ca6f3f3af44\

天之鷹510


家裡老人傳下來的這些錢幣怎麼樣?是不是都很值錢?








摩38300666


不知道這是那個年代的




顏色152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2, "thumb_url": "2cbab000aff1d36f26ae0\

錢幣愛好一號


這些平均在26.3克左右的銀幣怎樣?











菜鳥白丁


爺爺傳給我的。



人生過客問天


大宋通寶背當拾,大元國寶背龍,皇宋通寶(九疊篆),三年袁大頭背伍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