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巷鎮:“1+1”服務,讓居家觀察暖心放心

“居家醫學觀察14天,發熱了我該怎麼辦?”“出不了門菜要怎麼買?”“隔離期間生活垃圾要怎麼處理?”面對居家隔離人員現實中面臨的一個個難題,趙巷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迎難而上,創建了“1+1”暖心服務模式,由醫護人員攜手社區志願者組成一個暖心服務居家醫學觀察組,協同作戰,每天24小時提供醫療服務和居家生活保障的全方位服務。


趙巷鎮:“1+1”服務,讓居家觀察暖心放心

73人、101人、204人,隨著疫情阻擊戰的深入,趙巷鎮的居家醫學觀察人員數量正在猛增,數據每天都在變化著,特別是返程高峰來臨和企業復工在即,居家醫學觀察保衛戰正逐漸成為醫護人員的主戰場之一。每天早上八點,暖心服務居家醫學觀察組的醫護人員和社區志願者都會準時集結,領取好人員信息表格,清點告知書、承諾書、健康宣教單,準備好耳溫槍、體溫計、一次性口罩,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兩人一組,開始一天的上門隨訪工作。

90後醫護人員薛亞東和志願者王愛平被分為一組,一起乘車前往合生御廷小區,一上車兩人便進入了工作狀態,默契地核對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的信息,準備相應的表格材料。

趙巷鎮:“1+1”服務,讓居家觀察暖心放心

蔡女士是由江西南昌返滬,目前居家觀察。薛亞東向她核對相關信息後,發放告知單、承諾書、健康宣教單,為她現場測量體溫,送上一個水銀體溫計,囑咐居家期間每天測量兩次體溫,並上報相關數據。“有任何情況請及時告知我們,特別是如果有任何發熱、咳嗽、胸悶等不適症狀,要在第一時間通知我們。如果一切正常,也請按時上報體溫數據。”在確認蔡女士已經掃碼加入微信群后,工作人員繼續出發,前往下一家。

趙巷鎮:“1+1”服務,讓居家觀察暖心放心

市民黃先生一家是2月3日返回青浦的,今天是他們一家三口正式解除14天居家醫學觀察的日子。在出具健康觀察解除告知單後,小薛還是不忘叮囑幾句,“解除醫學觀察以後,還是要注意個人衛生健康,要勤洗手,常通風,出門要戴口罩,如果企業復工了,要做好防護措施,就餐時儘量避免人員集聚。”迎來了盼望已久的解除隔離,黃先生顯得格外高興。“這個年,過得不容易,我們不容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志願者們也不容易,居家期間,他們定期上門,除了瞭解身體狀況,還關心我們的生活需求,十分感謝他們!”

連日來,開啟“1+1”暖心服務模式的暖心服務居家醫學觀察組迅速成為趙巷鎮各個村居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張阿姨你好,我們來為你測個體溫。”“齊大姐,你好,你的高血壓藥還有多少,需要我們聯繫家庭醫生為你服務嗎?”“小朋友,這幾天在家,要好好讀書哦。”一句句溫馨的話語,一次次熱情的服務,讓這支新組建的暖心服務居家醫學觀察組迅速成為居家醫學觀察者的好朋友、好“家人”,目前累計服務居家醫學觀察人員超1000人。

趙巷鎮:“1+1”服務,讓居家觀察暖心放心

除了入戶服務,暖心服務居家醫學觀察組人員也常常用頭腦風暴形式,改進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效果。“這幾家離的比較近,上門的線路可以這樣調整,提升監測效率;上門監測次數有限,我們是不是可以發放體溫計,讓他們隨時做好自我監測......”一個個奇思妙想在思想碰撞和實踐中被髮掘,暖心服務絕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真真切切的細節關懷。

暖心服務居家醫學觀察組由各年齡段組成,有70後、80後,也有90後,大家爭先恐後,為居民百姓爭當健康守門人;暖心服務居家醫學觀察組也打破了單位的壁壘,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文體中心,也有黨建中心,大家協力齊心,為居家醫學觀察人員提供服務保障,不計報酬,暖心服務,為廣大居民構築起生命健康的安全防線。


記者:信陵

攝影:信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