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年四歲,學鋼琴的話有沒有可能在三年內考過十級?該怎麼培養?

Amuwa


我女兒六歲學古箏,13歲考入專業音樂院校,我也算是一位稍有經驗的藝考媽媽,對於題主提出的問題,有幾點小小的建議,可供參考。

首先,什麼是考級?

我國現在實行的藝術學習考級制度,是各專業院校面對廣大特長班孩子,開設的考試,是各院校提高影響力、推廣藝術教育、實現盈利創收的一種手段,考級曲目由院校自主指定,是業餘級別的。考過十級只能證明你能演奏十級的曲子,並不代表你具備了專業水準。

三年能否考十級?我認為,沒問題,可以的。但是可能會產生兩個後果:

一:孩子充分挖掘了自己的音樂潛力,未來有了無限的可能性;

二:孩子厭惡鋼琴,拿到十級證書的那一剎那就是她音樂生涯終結的時候。

對於第一種結果我們都是喜聞樂見的。但是想要達到這個結果,還需要三個前提:

一,我們假定寶寶有很好的天賦,對學琴也有很高的興趣;

二,家裡有很濃厚的音樂氛圍,能夠持續滋養孩子的精神世界;

三,學習器樂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家長和孩子能夠堅持下去。

這三個前提缺一不可。否則,將會產生第二個後果:孩子厭學,藝術學習之路早早終結!

那麼做為一個懷揣音樂夢的家長,又該怎樣培養孩子的音樂特長呢?我認為,要注意三個問題。

一,循序漸進,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學時,一定要多給孩子以讚賞和鼓勵,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愉悅。曲目學習上,不可拔苗助長。要正確認識孩子的生理特徵,科學安排學習進度,既不能讓他感到太過簡單,沾沾自喜;也不能難度過高,帶來挫敗感,而產生放棄的念頭。

二,科學練習,幫助孩子打好基礎。

在學琴初期,家長首先要耐心陪伴。孩子年齡小,理解能力不如成人好,家長陪伴孩子一起上課,可以在之後的練習中,幫助孩子理解曲子,糾正手形、音節。其次要注重基本功的練習。可以說,基本功的紮實與否,決定了日後孩子的藝術之路能否走得長遠。基本功中最基礎的是手形,手形不正,會影響彈出的音色是否飽滿具有感染力,這也是專業院校選拔學生很重要的考核標準。

三,意志堅定,不能輕言放棄。

按照我的經驗,孩子在特長學習上,通常會經歷興趣高漲期、平穩期、厭倦期、平穩期,四個階段。一開始興趣都很高,之後會漸漸回落,進入平穩期,兩到三年之後,則會進入厭倦期,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這是最難熬的一段時期,熬過了就進入平穩期,熬不過,就前功盡棄,很多孩子都是在這個階段放棄的。所以家長此時一定要意志堅定,必要的時候狠心推上一把,日後孩子的人生就會登上另外一個高度,看到更美的風景。

器樂學習道阻且長,希望每個家長都能科學規劃,堅持到底,既不要半途而廢,也不要傷了仲永!


美麗的通通媽


遇到一個特別苦惱的琴童媽媽:孩子四歲就開始學鋼琴,堅持兩年,越來越痛苦。最開始,是女兒喜歡,在得到孩子的肯定答覆後,媽媽欣喜地報班找老師,又添置價格不菲的鋼琴。可是漸漸地卻發現,因為鋼琴,媽媽與女兒兩個人都為此痛苦。過了學琴新鮮期的女兒,枯燥的練琴,越來越大的難度,孩子出現了牴觸的情緒。媽媽從哄到騙到懲罰,該使用的招都使用過了,依然發現很難喚起孩子最初對鋼琴的熱情。

我該怎麼辦?該不該讓孩子繼續鋼琴?還是就此放棄?

這位媽媽的苦惱,其實是很多琴童父母的困擾。

關於鋼琴,是父母的夢,也是孩子的痛。四歲學鋼琴,如果走到這一步要考慮走鋼琴專業路線還是放棄,那就意味著,其實孩子已經出現了牴觸的情緒。

該不該繼續?是個說不好的事兒,也許父母一念堅持,說不定能夠成就孩子;也許父母無論怎麼堅持,孩子最終還是一無所得。

說到這裡,也許會有朋友抨擊:那不就是廢話麼?當然,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每一個家庭都是不一樣的,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不是合適,別人的意見只能是建議,最終下決心的是父母自己。

作為父母我們平常心吧,這樣的問題,連教育專家孫雲曉自己也困惑過。在父母的角色上,教育專家也是從同一起跑線一起出發,不同的是,當他們遇到困難與矛盾時,他們的處事思維和處理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分享一下他的經歷,給大夥開一條思路。

孫雲曉的女兒頭一次接觸到能夠發出清脆“叮咚”之音的鋼琴後,興奮不已,於是欣喜著開啟了學習鋼琴的生涯。但是短暫的歡喜之後,面對枯燥的練習,孩子卻再也不想練了。

堅持還是放棄?孫雲曉左右為難後,最終順應了孩子的意願:“不想學就不學了,以後你想彈得時候再彈吧!”

毫無疑問,昂貴的鋼琴成為家裡的擺設,女兒開開心心地結束了短暫的學琴生涯,選擇了她喜歡的興趣,那就是做小記者,當學校廣播站的記者。並且自發的興趣一直讓女兒堅持寫作,大學臨畢業,到《中國新聞週刊》做實習記者,一個月發九篇稿件,結果大學還沒畢業就被雜誌社簽了聘用合同。多年以後,女兒回憶說:放棄鋼琴,她一點兒都不覺得後悔,因為在學習中找不到任何快樂!

孫雲後來感慨說: “天才,是選擇了適合自己的道路,進行深造的成果!”

當初,孫雲曉之所以決定放棄,也是在慎重考慮之後,因為他發現:女兒學鋼琴一開始很開心,但是越學越怕,越學越緊張 ,老師要求的進度快,孩子跟不上,媽媽又逼著練習,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女兒一坐上琴凳,雙手就發抖。本來是培養孩子興趣的鋼琴結果成為孩子心頭的壓力。

不能讓孩子因為學習鋼琴的壓力成為一種自卑心理,產生一種恐懼心理,這對孩子未來發展沒有任何好處。基於這點考慮,孫雲曉選擇放棄。

在孩子學藝道路上,孩子到底是什麼原因有牴觸,家長還是要具體分析具體對待。當然,如果是奔著“專業”方向發展,那麼一定要考慮清楚,這是適合孩子的道路嗎?因為天才,除了勤奮還要那麼一點點天賦!


貝貝殼石磊


鋼琴業餘一共是十級。孩子今年四歲開始學琴的話,保守估計需要是一年考一次。

業餘鋼琴考級其實很好考,但要以考級為目的的話孩子其實是學不了多少東西的。目前鋼琴考級是可以跳級考的,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和程度選擇適當的級別,沒有必要一級一級的考。

四歲的話開始學習的話就從三級開始,然後五級、七級、八級、九級、十級這樣考就可以,差不多五年左右就能考完十級,當然前提是得根據孩子的實際接收能力來安排,千萬把孩子逼太緊了,這樣就適得其反了。

其實考級只是鑑別學習能力的一個途徑,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實際學習到的東西,當然音樂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鋼琴的話至少要保證每天一個小時的練習時間,這樣才能從手型到觸鍵再到樂感來培養,剛開始學琴都是很枯燥的,前提是孩子有興趣,而且還要有足夠的耐性。最主要的就是家長也要耐性要陪著上課,陪著練琴,起到監督和督促的作用,要不然孩子太小,很難保證一如既往的堅持。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





甜甜媽媽科學說育兒


有可能,因為鋼琴考級也不是一級一級考的,而是跳著考的,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大概第一次就是從三級開始考的,然後六級,九級,十級。

如何你有這個想法,想讓他三年之內考完十級,一定要提前跟授課老師把想法說出來,老師會有計劃地進行授課,比方說強化考級曲目的練習,不太重要的就稍加練習即可。如果你不提前說明的話,老師進度會拉得很慢,因為是按課時收費,你懂的。

另外平時的練習必不可少,一定要持之以恆,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光是學鋼琴,學哪個樂器都是一樣,光說不練假把式,這不僅是考驗孩子的過程,更是考驗家長的過程。沒有那麼多的天才,都是勤學苦練出來的。


尛樹媽媽談育兒


四歲學琴,三年內過鋼琴十級,相當於8歲考10級,其難度相當於新手10天考下駕照,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培養方面需要3點:

1:極強的雙手演奏天賦,樂感,節奏感,律動感.

2:選擇當地的業餘考級,不要選中央,上海英皇之類的.

3:選擇和當地考級的主考官老師學習.


Aquarius850


作為一個有經驗的琴童家長我很願意回答這個問題。我閨女5歲開始學習現在10歲,寒假準備考7級。3年時間到10級基本不可能,就算跳級3級5級7級10級的考也得衝刺4次每次準備一年,還要考初級和中級音基,每天至少練琴3小時。試問孩子能承受嗎?有必要承受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87,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367795be75974736b168f21eabba1a88\

倆娃帶我去留學


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弄明白考級的用處,孩子為什麼學鋼琴。是為了考級還是想在音樂方面走的更遠。考級是音樂學院為了考核業餘音樂愛好者的水平的一種考試,沒什麼用。考級聰明孩子一年可以過三級,練好基本功,直接學習三級曲目。不建議拿考級作為目標,結果就像拔苗助長。如果打算培養孩子,建議找專業的老師踏踏實實練基本功,基本功就得練三個月到半年,然後每天練琴打好基礎學曲子,先易後難,培養興趣為主,假以時日,必有所成。


不合格的養花人


培養孩子的興趣最重要,其實建議和孩子一起學,一起進步,一來可以輔導監督他,二來不會的可以問孩子,讓他有成就感!練琴很枯燥的,堅持很難,很多都是家長堅持不下去了,一起努力!


啟動章魚警報


欲速則不達,基本功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很多人都愛練武,但是不想練就想學會金鐘罩鐵布衫!對孩子不要要求那麼高,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急功近利往往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棉依商貿


有天賦有興趣是可能的,只要寶寶有那方面特長加上長時間努力是能到達的,父母多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會讓孩子更愛學習[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