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是誰的詩?妙在何處?

一綠浮芳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是南宋僧人志南的詩句,全詩如下:


絕句

南宋·志南

古木陰中系(jì)短篷,杖藜(lí)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strong><strong>

志南是南宋僧人,生平已不可考,但他留下了這一首詩,讓他的名字永垂詩史。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短篷是指帶篷的小船,詩人將小船系在古木的樹蔭下。杖藜是指用藜木做的柺杖,本來是詩人拄著柺杖過到橋的東邊,但詩人卻說是藜木柺杖扶著詩人過到橋的東面。詩人將柺杖擬人化,描繪出一幅充滿意趣的畫面。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杏花雨是早春的雨,楊柳風是早春的風。這兩句詩以精細膩的筆調,寫出早春物候的意趣。早春的雨是若有若無的,這樣的雨是細微地飄在空中,沾在衣服上,欲溼不溼;早春的風也是清微溫暖的,吹在臉上,微冷而不寒。

這兩句詩的妙處,就在對於詩人細膩地寫出了早春清風微雨給人微妙的感受。我們常說詩和遠方,彷彿詩總是跟遠方聯繫在一起,其實詩在生活的細節是,當我們能感受到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細節,我們的生活也就充滿了詩意。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謝小樓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兩句詩出自南宋詩僧志南的《絕句》,全詩如下: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

我在參天古樹的濃蔭下,將帶篷的小船繫到岸邊泊船處,藜做的柺杖扶著我,慢慢走過橋,向東而去。

二月裡杏花開放的時節,濛濛細雨絲絲點點,好像在跟我開玩笑似的,故意沾溼了我的衣衫,迎面而來的楊柳扶風帶著春日裡的清新,沒有絲毫寒意。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七絕古詩,描寫了詩人一次春遊的光景。擬人手法用得極為巧妙,“短篷”、“杖藜”、“杏花雨”、“楊柳風”在詩中都被人格化,它們是乖巧的、貼心的、淘氣的、暖心的。由此表現出春風的柔和溫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

這首詩與其它寫春的詩詞不同之處在於,它沒有描繪花開如何、鳥鳴如何、青草如何、樹木如何,而是寫了春風和春雨。兩者本是春日裡最是常見的現象,在詩人的筆下卻有生命、有味道、有性格,格外真實,尤能打動人心。

另外,這首詩還讓我們熟知了春日裡兩個唯美的意境,那就是“杏花雨”和“楊柳風”。杏花雨成為清明前後杏花盛開時節雨的代名詞;而楊柳風則成為“二十四花信風”中清明節尾期的花信風代名詞。儘管在此之前,“杏花雨”、“楊柳風”這兩個意象已在詩中使用,但真正成為熟詞,還要歸功於志南這兩句詩。


【小知識點延伸】


關於花信風,南宋文學家程大昌在其撰寫的《演繁露·卷一》中記載:“三月花開時,風名花信風。”

二十四番花信風,又稱二十四風。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花為代表,叫做這一節氣中的花信風,即帶來開花音訊的風候。

花信風始於小寒,終於穀雨,涵蓋了從隆冬到盛春的八個節氣。每個節氣十五天,一氣分三候,每五天便用一種花為代表,共二十四候。

南宋學者周煇在其撰寫的《清波雜誌·卷九》載:“江南自初春至首夏有二十四番風信,梅花風最先,楝花風居後。”楝(liàn)花開放時,初夏已悄然而至。


小寒: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 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 二候蘭花 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 二候櫻桃 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 二候杏花 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 二候棠梨 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 二候梨花 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 二候麥花 三候柳花

穀雨:一候牡丹 二候荼蘼 三候楝花




花月白


南宋無名僧人,用28個字描繪出一幅畫面,最後兩句話令人回味無窮

開卷有益,詩詞閱古今,人生本該充滿詩意。且看《絕句》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首《絕句》的後兩聯非常有名,相信很多朋友見過,以上是整首詩的內容。下面我們先來描述一下這首詩的情境。

“我”將一葉篷舟系在老樹濃蔭裡,倚扶著藜杖穿過了小橋。這滿目的春色多麼令人愜意啊!浸透了杏花如雨幾乎要打溼了衣裳,而穿過楊柳拂來的微風不帶絲毫寒意。

這是一首描寫早春的詩,不帶一個“春”字,卻盡顯春季的空濛輕嫩。前兩聯是在敘事——繫好小舟,走過橋東。精妙之處在頷聯的一個“扶”字。不是“我”扶著藜杖,而是藜杖像隨行的一位小童一樣扶著“我”。一處擬人化的手法運用,使得整個敘事妙趣橫生。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那個“東”字。為什麼是走過橋東,而不是橋西呢?這裡帶點約定俗成的意思。在古詩詞中,“東風”象徵春天,而“西風”代表秋天。如果您有一定的古詩詞閱讀經驗,看到“東”字,會自覺得有關於春天的聯想,而觸發讀者聯想,讓讀者自己在腦海中構建意境是詩歌的魅力所在。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兩聯是一組對仗句,描寫了走過橋東後對春天的具體感受。先寫了雨,又寫了風。是什麼樣的雨呢?是幾乎要打溼衣裳的杏花雨;是什麼樣的風呢?是不帶絲毫寒意的楊柳風。雖然只寫了風和雨兩個事物,卻用了“杏花”和“楊柳”兩組別開生面的限定詞來加以修飾,以致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早春美景。我們似乎看到了雲蒸霞蔚的杏花,帶著淡淡清香搖曳在如絲的細雨中,而涼爽的微風又拂動著岸上嫩綠初點的楊芽柳花。色彩繽紛,動靜相宜,圖畫般展現在了讀者眼前。而欲溼未溼、吹面不寒的細節刻畫又浸透出一種水墨般的朦朧美。

“沾衣欲溼”的潮而未溼,“吹面不寒”的涼而欲酥,使得整句詩又從視覺感受深入到了觸覺感受上。我們不但看到了嬌豔的杏花、碧嫩的楊柳,而且感受到了雨的迷濛溼潤和風的柔和涼爽。這不但豐富了描寫層次,也使得意境更為立體可感。因此,也讓這兩聯成為了千古名句,廣為流傳,以至於“杏花雨”、“楊柳風”漸漸成為了一個固定名詞,分別代表清明前後的雨和這個節令的花信風 。

讓人意外的是,這首清麗爽豔的絕句居然是一首宋詩。我們知道,宋詩多以說理為主,難免難免顯得“枯瘦”,而這首詩卻非常的豐潤細膩。詩人是南宋的一位僧人,法號誌南,該詩被記錄在《宋詩紀事》裡。志南的生平已經不可考證,但這首《絕句》的精美卻讓他的名字永遠的載入了詩史,而這首小詩也被傳誦至今。

你也跟我一樣喜歡這首詩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哦。


每天讀宋詞


這是南宋詩人志南的一首絕句,此詩孤篇成名,描寫早春二月之景,淡雅而細膩,是宋詩的代表作品。

志南是宋代的一名詩僧,詩僧就是擅於作詩的僧人,即既是詩人,又是僧人。志南生平不詳,名字也不識,"志南"只是他的法號。在南宋文壇上,志南並不是什麼風雲人物,但這首詩卻廣為傳頌,也是孤篇留名之作。

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詩的全貌: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南宋: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是宋詩的代表作品。為何要說宋詩呢?因為宋詩和唐詩是不同的審美路徑。唐代無疑是詩歌發展的最高峰,幾乎把詩歌都說遍了,因此清代蔣士栓說:"宋人生唐後,開闢真難為。"

宋人為了不被唐詩掩蓋光輝,或者不因循守舊摹古擬古,只能另闢蹊徑,開創了以"平淡美"為最終審美追求的宋詩風格。著名的宋詩研究大家繆鉞先生在《詩詞散論》中說:"唐詩以韻勝,故渾雅,而蘊藉空靈;宋詩以意勝,故精能,而貴深析透闢。"這就較為準確地區分了唐宋詩的不同風格。

題中的這首詩,就體現了宋詩之美。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


一、自然本真之樂

首先,這首詩的意思很好理解:詩人把船停靠在岸邊,系在古樹樹蔭下。然後拄著柺杖走過橋東。春光正好,杏花微雨中,"我"在花瓣中漫遊,花瓣沾上衣服,落了一片片花兒,彷彿要打溼我的衣裳,風早已褪去了寒氣,楊柳春風拂面而過,溫和淡然,一如此詩的春日美景,令人沉醉。

古樹林、杏花雨、楊柳風,這都是自然界的景物,這些事物一組合,本身就有詩境,而詩人的路徑也是自然而然,停下小船,扶著柺杖去到橋東,沿途賞春日美景,不知不覺間落了一身杏花雨,吹了清爽的楊柳風。平平淡淡的經歷,毫不獨特的景象,卻看起來如此的美好,是因為這本就是春意盎然的自然之美。

二、爐火純青的詩藝

其次,雖景本身就美,但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寫得妙的,這首詩之所以能以簡單平常的景物寫出如此的情致,主要還是歸功於詩人詩藝的爐火純青。

先來看第二句:"杖藜扶我過橋東。"本應該是"我"扶著柺杖,詩人卻寫"杖藜扶我",一方面語序顛倒,打破常規,給人新奇之感,一方面又把藜杖(即杖藜)擬人化,使其具有了人的情態,使得整個句子生動起來了。

再看第三四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

楊柳風。"詩人寫杏花雨似乎沾溼衣服,用的是"欲溼"兩字,寫楊柳風吹拂著詩人,用的是"不寒"兩字。

""寫出了杏花的密,因此給人"雨"的感覺,這寫出了這情景的真實,並非為了將杏花形容成雨而故意誇張成"杏花雨",而是這杏花紛紛揚揚落下的情景,的確就像極了下雨,這樣的場面給了詩人這種下雨的錯覺,這種觀感寫在詩裡,才顯得真切動人。而""則更妙,點名了杏花雨的實質:看似是雨,,實則不是雨,因此不可能真的打溼人的衣裳。

而"不寒"也有類似的妙處。詩人本可以直接說春風"溫和",而用"不寒"這兩個字,除了在格律平仄上的考慮之外,還是從反面著手,用不寒冷形容春風,恰巧寫出早春二月剛剛退寒,而如今溫度剛巧溫和"不寒"的這樣一個情況,可見詩人心思之細,觀察之深

此外,三四句還以對偶精工聞名,且用"楊柳風"代替春風,也是情態宛然,和王昌齡《閨怨》中以"楊柳色"代替春色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平和中庸之美

這還要回到詩的三四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還請讀者再次凝聚目光到中間這兩個詞上——"

欲溼"和"不寒"。

"欲溼"是將溼未溼,"不寒"是不冷不熱,都是剛剛好、恰好、正好,正巧在那個"度"上,就像這早春二月的天氣和詩人此詩的心情一樣,都是平和淡然無慾無求。而這,正符合了孔子的中庸之道:中正平和。這和宋詩所追求的平淡美,也是不謀而合。因此筆者才說這首詩是宋詩的代表作。

注意宋詩並不是指宋朝的詩,而主要是指宋人開闢的這種平淡自然而內含玄機的風格,因此就算在宋朝之後,清朝也有宋詩派和唐詩派,這並不是完全按朝代劃分的。

志南的這首小詩,雖筆者分析了這麼多,也只是令大家更準確地理解這首詩的妙處而已。其實哪怕根本不注意其中的這些小技巧,我們仍會覺得這首詩讀起來很妙,這就是長期的詩歌閱讀經驗給予我們的基本詩歌鑑賞修養,也歸功於這首詩本身的自然氣質。

宋代在《白石道人詩說》中說:"詩有四種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礙而實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寫出幽微,如清潭見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剝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志南的這首絕句,就可稱得上是"自然高妙"。哪怕你什麼詩藝都不瞭解,單純讀這後兩句,都會覺得這一定是名句。這就是"自然高妙"的代表。(一往文學作者:柳暄妍)


一往文學



路上有心人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是宋初詩人.僧志安(宋詩紀事作僧志南)的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中的詩句。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在高大的古樹陰下拴好小船;我拄著柺杖,迎著春風,走過小橋,恣意欣賞這美麗的春光。濛濛細雨中,感覺不到衣衫的溼寒;杏花在雨中,顯得更加清純豔麗。那拂動楊柳的微風,輕拂著我的面頰,感到無比的舒爽愜意。

詩句中的“欲溼”和“不寒”,表達了作者完全陶醉在醉人的風景中,感覺不到衣服溼和麵頰的寒。也暗含著雨的細小和春風的和煦。其意境深遠,妙手天成。

詩句中“杏花雨”和“楊柳風”更是妙筆生花,雨似乎專為杏花而下,風好似專為楊柳而吹。也暗喻雨的細,風的微。原來這雨、這風是“杏花”和“楊柳”的陪襯。作者整個身心都融化在這迷人的春景裡。


戈壁灘上的駝鈴


這兩句詩出自南宋時期的一首《絕句》。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作者是南宋時期的一名僧人,法號誌南。

這首詩簡潔明瞭,寫了詩人撐著小船,一路欣賞春天的景色。“杖藜扶我過橋東”,這句中詩人把杖藜人物化,比做扶著他的遊伴。後兩句詩人用“杏花雨”和“楊柳風”來表現春天的和風細雨,給人感覺很有詩情畫意。“沾衣欲溼”和“吹面不寒”,形容了春雨綿綿似有似無,春風拂面不覺得有絲毫寒意。給人帶來一種賞心悅目的春日出遊。





牛博多


這是南宋僧人志南和尚的詩。志南和尚生平不詳,寫詩的名頭也不大,但因為這一首詩,把自己的名字載入了宋代的詩史。

這兩句詩,妙就妙在作者對春天與眾不同的感受。

寫早春的詩有許多,對早春的感受也各有不同,志南和尚以一個僧人的身份,對春天的感受充滿了禪意,這才是這兩句最妙的地方。


絕句
宋代·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詩的 開頭兩句寫詩人的行蹤,首句,斑駁的古木、濃密的樹蔭,潺潺的溪水、輕巧的篷船。這幅畫面,不由讓人心生清涼,幽靜,忘卻塵事,禪意油然而生。

第二句,虯曲的藤杖、古樸的小橋和悠閒的老僧,構成一幅悠然自的的遊春圖。

“杖藜扶我過橋東”,我與柺杖物我兩忘,融為一體,這不正是禪宗崇尚物我合一的禪境嗎?

在滿眼滿心都是禪意的老僧眼裡,早春是一幅怎樣的景色?

第三句,走到小橋的東邊,詩人看到了杏花在煙雨中悄然綻放,那杏花煙雨欲沾人衣而不溼,真是令人無限愜意;

第四句,堤岸兩邊的楊柳,在和風中搖曳,那楊柳和風,吹在人臉上清涼而不覺寒冷,真是善解人意。

這兩句,以一個禪者眼光看到早春的美景:早春的杏花煙雨、楊柳和風,沾人衣而不溼人衣,吹人面而不寒人面,真是善解人意。大自然把最美的給了人,可惜的是,人往往被理性的頭腦、知識的觀念佔據了思想,結果處處都去追逐、去較真,是發現不了這個世界的美的,人只有超脫塵世的外物利祿雜念,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最美饋贈。這清涼的春意,不正是春天清涼的禪意的昭示麼?這迷人的春景,正是詩人眼中迷人的禪境。

生活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們感受美的一顆禪心。現在正是楊柳婀娜,杏花嬌嬈的季節,讓我們也放下世俗中的塵世煩憂,用一顆充滿禪意的心,感受一下“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最美早春吧。


煙花三月09


這首詩是南宋時期詩僧釋志南寫的一首絕句。詩如下:

古木蔭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此詩記述了和尚志南春遊時情景與樂趣。前兩句敘事,後兩句寫景,前後照應,情景交融,令人耳目一新如入其境之感。

試想之,花香鳥語,綠波騰歡,一上人駕舟穿行古樹綠蔭之下,繫好船纜以後,手扶藤木拐仗,踏板登岸賞春而行。這裡要注意地是詩人用了擬人化的詩句,杖藜扶我過橋東,而不是我拄藜仗過橋東,″扶我"二字活靈活現突顯了詩人的歡愉情懷,即俏皮又幽默,由不動而動,給人以活的空間靈動之感,如同李白的″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有同等之效。詩人過橋東干啥呢?應該是踏青賞春,這裡所指橋東不僅僅是一個方位詞,而是點明瞭春天美景。東為東君,主管花草樹木繁延生滅的仙君,泛指春天,東君一到,滿園春色。東不是西也不是南北,由此,可見詩人遣詞造句之不凡功力。

在這東風拂面的暖春之季,空間飄著似有若無的絲絲細雨,似沾而又末溼衣衫,絲絲縷縷,點點滴滴,杏雨芬芳,總讓人遐思無間,情思綿綿。雨意憐人,那風呢?這風不是″黃雲萬里動風色",也不是″樑上燕,輕羅扇,好風又落桃花片",更不是″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而是"吹面不寒楊柳風",楊柳依依,蝶舞蜂鳴,芳草萋萋,風輕雲舒,讓人沈沈欲醉,完全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間,聆聽享受那詩情畫意般地如處子之手拂摸地觸感。

該詩用擬人化的手法描述泊舟遊春賞春的感情觸摸,語句清新浪漫自然親切,意境十足,極富生活氣息,是歷代寫春遊之景最佳詩篇,歷代受到人們的吟頌喜愛。

上人解作風騷話,雲谷書來特地誇。

楊柳杏花風雨後,不知詩軸在誰家。


百昧人生4


古往今來,描寫“春天”的詩句也非常之多。有杜牧的“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有王維的“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還有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等等。讀之無不欣喜,又有一種明快、喜悅之感。

但是以作者之見,以上詩句雖然各有妙處,也各有境界,但是也不能稱之為寫春的“妙極”之作。唯獨有這麼一首詩,並非出自名家大家,但卻有非常獨到的藝術價值。

那便是出自南宋詩人志南筆下的一首絕句,詩的名字也沒有,目前考證的只有“絕句”二字。詩人一生作品非常之少,傳世的只有這一首。但是也正是這僅存的一首,奠定了他的地位。

嚴格意義上講,志南並不是一位詩人,他是南宋的一位僧人。志南生平不詳,名字也無從考證,志南是他的法號。志南的生活狀態也已不可考,他在當時的文壇上也沒有“中興四大詩人”以及“二泉先生”諸人的風頭那麼前。

但就這短短的一首詩,以及其對早春二月的細膩感受和真切描寫,把自己的名字載入了宋代詩史。也成為後世公認的,描寫“春天”最美的古詩。

南宋·志南·《絕句》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首詩的前兩句寫詩人行蹤,以清涼幽靜的美感:斑駁的古木、汩汩的溪水、輕巧的篷船、虯曲的杖藜、古樸的小橋和無事的老僧,構成一幅渾然天成的遊春圖。

尤其是“杖藜扶我過橋東”,詩意地表現了禪宗所崇尚的物我合一的佳境。其實是詩人拄著柺杖過橋的動作,卻被詩人比喻成“杖藜”扶著他過橋的場景。

這首詩最為人稱道的是後兩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造語疏清,給人以清新悠然的體味:小橋東邊,杏花如煙,楊柳如線,細雨如酥,和風如絲。

那杏花煙雨,欲沾人衣而不溼,何其令人愜意;那楊柳和風,吹在臉上涼美而不覺寒冷,它們是何等善解人意。這清涼的春意,不正是春天清涼的禪意的昭示麼?這迷人的春景,正是詩人眼中迷人的禪境。

對於這首詩的評價,宋朝著名詞人姜夔,在《白石道人傳說》中有記載:“詩有四種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礙而實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寫出幽微,如清潭見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剝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而縱觀志南這首絕句,不說理,也不說禪,卻極有禪趣,本詩可謂是自然高妙!

志南的這首詩,語語清淳,從容不迫,在寫景時充分注意了春天帶給人的勃勃生機,富有情趣,由不得宋朝理學大家朱熹,也十分喜歡,對其也有高度讚賞。

讀者們,關於志南的這首“絕句”,大家有怎樣的看法和見解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