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破人亡!團圓或許與他再也無關

55歲的導演常凱走了,他和他的父母、姐姐一起,永遠被困在了2020年的春天。

2月16日,一則名為《湖北電影製片廠常凱全家染病去世》的網帖引發全網關注。

一位自稱常凱學生時代同寢室同學稱, 大年初一還和常凱互拜新春,沒想到因為新冠病毒,初三常凱父親就因病去世,初九其母親也因病去世,2月14日清晨常凱本人去世,14下午其姐姐也去世。

在父母去世後,常凱曾為親朋好友和他唯一的兒子留下遺言:

“我一生為子盡孝,為父盡責,為夫愛妻,為人盡誠!

永別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幸福、高知、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常凱樂觀豁達、才華橫溢的形象與12天4人病逝的慘烈現實字眼的猛烈衝擊,繼李文亮醫生後引發全網淚目。


看到刷屏的新聞,筆者總是想到在這樣迅速的家庭變遷下,圍觀網友尚覺難以接受,那身在異國,情繫家人的常凱之子該怎麼面對呢。

家破人亡!團圓或許與他再也無關

猝不及防、毫無準備的失去才是最漫長的痛苦。

在常凱的遺言中,他稱一家人其樂融觸,稱呼家人“慈母”、“愛妻”,得以窺見其家庭之和睦融洽。越是這樣家庭出來的孩子對家庭和家人的感情越深。也許,大年三十、正月初一,他才和父母、爺爺奶奶高興地互道新年快樂,轉眼之間爺爺去世了,奶奶也相繼離世了,在之後的日子裡他該有多為生病的父母擔心,他知道他們難以入院,知道他們日益病情加重,可是身在異鄉,不能盡孝床前,也沒有能力讓他們得到及時的救治,無能為力是在面對家人生病時難受的情緒。

現在平日健朗的父親、姑姑也被病毒吞噬,未來的日子裡他該如何接受這樣的事實?

有一朋友提到自己接受爸爸過世的過程,

父親去世的時候感覺家裡空蕩蕩的。第一個月裡,每天都夢到他沒有真的離開,或是夢到他又復活了。夢境和醒來後的失落感反反覆覆很折磨人。

父親剛去世時情緒還算緩和,但是此後的一年,失去至親的苦痛才會從獨蟻咬耳變成群蟻噬身。心裡好像少了一大塊,一閉眼就能看見父親最後的一吸一呼。父親去世的念頭總會不停地襲入腦海,要不斷地轉移注意力,才能勉強生活。

多年過去了,他說:

我好想讓他知道這些東西。

想讓他知道我考上了很棒的大學,

想讓他知道我找到了很好的工作,

想讓他知道很多人誇讚我工作能力強,

我其實挺為自己驕傲的,

我希望他知道,

希望他也能為我驕傲。


常凱55歲,他的兒子應也只有30歲左右的年紀,家破人亡,團圓或許很難,但是希望他能不受困於2020年春天的苦痛,希望他的媽媽能得到妥善的救治,要接受至親的逝去,未來的每一天都很難,至少媽媽還在繼續陪著你,至少媽媽會代替爸爸為你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