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雞孵出來多久可以吃東西,第一口吃什麼?

手機用戶6475944805


小的時候,一到春天天氣暖和了,奶奶都會用老母雞孵小雞。孵小雞需要兩個必備條件,一個是要有能抱窩的雞,這種雞不下蛋,每天總是咯咯咯叫,我們當地叫“孵控雞”。再一個要有受精的雞蛋,有經驗的老人在雞抱窩5天后可以通過手電筒照射,觀察出是否受精。



很多人很好奇,小雞孵出來多久可以吃東西,第一口吃什麼?我給大家根據原來老人們的經驗,說一說剛孵化出來的小雞的管理辦法。



老人們講用母雞抱窩孵化一般20天左右,小雞們開始破殼出雞。在我們北方這邊每家都有炕,孵化出的小雞為了保溫,首先放在一個大紙箱裡或者竹筐裡,然後再放在熱乎乎的熱炕頭上。

小雞孵出24小時後第一次餵食,奶奶說叫給小雞開嘴,先給放進一個水盤和一個空盤,然後再給往空盤裡加入已經泡好的玉米麵窩頭。為什麼用玉米窩頭呢?因為玉米窩頭泡發後比較鬆散,小雞吃後也比較容易消化。小雞長出小翅膀就可餵食一些切碎的青菜了。



總之,小雞孵化出後注意保溫、通風、合理餵養,隨著溫度不斷提高,放養在農家院的自然環境下,生長髮育還是非常快的。

喜歡冀魯小苗的問答歡迎分享、關注、評論,謝謝閱讀!(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冀魯小苗


小雞孵出來多久可以吃東西,第一口吃什麼?

小雞用孵化機孵化,出殼後等毛幹了就可以拿出來,繼續做好保溫工作,一般情況下,小雞出殼24小時後就可以吃東西、喂水啦。

我孵化過小雞,把我的經驗分享給你,我給小雞吃的是以下這幾種食物。

一、小米

小米顆粒小,適合小雞啄食,小米有健胃除溼、和胃安眠、清熱解渴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消化不良、體質虛弱等。小米的芽和麥芽-樣,含有大星酶,是一味中藥,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小米不但其味香甜、營養好、易消化,而且促進食慾。小雞吃了對身體好。

二、碎米

碎米就指打米的時候,把米打碎、破裂的顆粒,不完整的大米都可以稱之為碎米。碎米跟大米的營養是一樣的,只是因為不好看,被大米淘汰了, 所以價格比較便宜,這個碎米適合給小雞吃。

三、飼料

其實剛出生的小雞給吃飼料是最合適的,因為飼料裡面包含各種營養因素,就跟小孩吃奶粉一樣的道理,這裡我推薦正大飼料,專供小雞0到50天的飼料,裡面含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適合小雞從出生就開始吃,提高免疫力,身體強狀。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真實個人建議,望採納,如果不對還請批評指正,路過的朋友記得點贊評論哦。我是來自湖南張家界的黃小仙,分享家鄉的美食美景,夢想打造鄉村休閒度假村,喜歡的朋友記得點點關注哦,謝謝支持。

簪子山黃小仙


剛出殼的小雞是需要精心照顧的時期,它需要有34一37度左右的溫度小雞才會不擁擠,不扎堆,自由活動。1、剛出殼的小雞體質嬌弱,出生24小時後就可以喂小雞一些小碎米或玉米碎食物了因此需要精心照顧,控制好雞舍的溫度,溼度,密度並提供稀料以及溫開水給小雞開食開水。溫度千萬不能有太大的波動,波動太大容易使小雞造成呼吸道方面的某些疾病,一旦生病治癒起來就非常的麻煩,說不定造成小雞仔的損失。2、雞出殼後第一次飲水要給它喝溫點的開水,或者一般雛雞出殼後,毛幹3小時給萬分之一的高錳酸鉀溶液作為開水並來連用3天,以消毒腸道後才用常水作為飲水,水受清潔,水槽要經常清洗,以保清潔衛生、3、雛雉第一上次喂料稱開青,雛準2-3日齡後,可開始投餵乾淨切碎的青飼料,可佔飼料總量10%左右拌、日糧中飼餵,也可單獨飼餵,不宜過多,以防拉稀,隨日齡的增K,可逐漸增到20%-30%。4,飼餵次數,開食1到3日齡,每天飼餵6-7次,3-7日後,每天5-6次、7-30天后,每天至少5次,一個月後可喂4次。隨著小雞的生長速度喂的飼料和食物量可自行增加5、溫溼度調控,密度,隨著小雞的日齡變化,體重生長需要水等也會相應變化,應適時調整飼養密度,增加水,食槽數。6、光照時間控制和通風換氣及室內環境控制,室內空氣流通不好,氨氣濃度過大,會直接影響小雞的身生髮育,並可誘發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疾病的發生。應經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及時清糞,清掃地面,維持適宜溫度,定期帶雞消毒,及時疏散密度,搞好室內環境提高雛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鄉村楊英


按照涼子家鄉這邊的習慣,小雞孵化出來,超過24小時,小於48小內要喂水。等到小雞群有三分之一的小雞開始找吃的,基本可以餵食小雞。我們這邊一般餵食炒過的大米,玉米麵之類。

老農民的養殖方式都是輩輩傳下來,在養殖數量少的情況上,是比較合理。如果養殖數量較多,那就要採用營養均衡的養殖方式。接下來,根據涼子的經驗,跟大夥兒一起討論,如何餵食小雞。

一、先喂水

如果小雞缺水,就會造成脫水式的虛弱,導致免疫力降低;不僅會影響後期的長期發育,且嚴重時會導致小雞死亡。這是通過科學認證得出,小雞破殼出來後,將在48小時內消耗23%的水分。

喂水也可以補充能量,與照顧所有新生命有一個共同點。記得小時候,非常好奇母親為什麼要在喂小雞的水裡加白糖(水跟糖100:6)或奶粉(跟奶粉100:水2)。後面經過了解,原來可以讓疲勞的小雞恢復體力。

二、後餵食

涼子來自南方,這裡喜歡採用炒過的大米餵食小雞,這樣可以避免小雞拉肚子;也有人用大米外面的殼,我們俗稱糠粉,融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來餵食小雞。以上都屬於原生態的養殖方式。

現在都講究科學養殖,營養要全面合理,專業的養殖戶大都選擇本方飼料。這樣不僅可以為小雞全面補充營養,為日後長肉產蛋墊下基礎;而且經過水融解,口感較佳,令小雞胃口大開。

三、飼料配方及注意事項

(0-4周齡)玉米64%,豆粕15%,菜子粕3%,棉子粕5%,花生粕6%,魚粉1%,油脂1%,石粉1.20%,磷酸氫鈣1.50%,食鹽0.30%,複合預混料2%,代謝能12.3兆焦/千克,粗蛋白質21.50%,鈣1.10%,有效磷0.46%。(以上是商品土雞的飼料配方)

餵食宜少食多餐,剛出生的小雞貪吃,如果不注意觀察,小雞真的會撐死。涼子剛開始養雞的時候,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導致許多小雞被喂死。再者,餵食沙礫,可以提高小雞的消化能力,讓它吸收更多的營養。

綜上所述,剛出生的小雞,要細心餵食才能健康成長。餵食方式講究,以上都一一分析,老農民的辦法簡單直接,適合用散養農戶。科學配方飼料,適合專業的養殖戶。

我是農姑涼子,您喜歡分享的養殖知識嗎?每天都會更新相關文章,關注我不迷路。

農姑涼子


一般出殼後24小時停工飲食和開食。

飼養技術:

一、育雛前需要做的準備:

1、育雛方式:

①養殖戶根據飼養的數量按照數量修建育雛室,育雛室要求有窗戶,空氣可以對流,採光要好。可建磚木結構、搭棚等。

②網床育雛,網床立體式三層為宜,網床的數量根據雞的數量來定,按30~50只/㎡,網床第一層離地面高40cm,網床高30cm,上下層之間20cm,一、二層網床頂部放接糞板,骨架用木條或者竹子,四周用1cm*1cm網目塑料固定,修建“立體式網床”育雛溫室,合理充分利用空間,適合專業規模化養殖。

③平面育雛,在地面上鋪上一寸長左右的節草作為墊料,厚度2cm左右,3~5天追加鋪墊草,保持草墊乾爽,直至雛雞脫溫,放養的時候要徹底清除草墊,適合剛起步的農戶。

二、育雛用品:

全價的雛雞配合飼料,飲水機飼料通,乾溼溫度計,噴霧器,保溫設備,常用藥物。

三、消毒:

對第一次養雞場地做全面規範的噴霧消毒,然後用燻蒸消毒,具體方法是消毒前關閉雞舍門窗,根據雞舍體積計算出需要藥品的總量,10m³雞舍需要福爾馬林(甲醛)250ml,高錳酸鉀15g,水50g;先把水倒入耐腐蝕的容器裡,然後加高錳酸鉀,攪勻,加入福爾馬林,此時,人應緊閉門窗並立即離開雞舍。

四、基本要求:

1、溫度:

剛出殼的雛雞體溫比成年雞低2~3°c,所以說保溫要重視,雛雞第一週溫度要在32~34°c,第二週溫度要在30~32°c,之後每週降溫不要超過3°c,四周後20°c就可以了;細心觀察溫度的變化,在育雛室的四周和中心方別放置一直溫度計,方便實時觀察溫度。

2、溼度:

雛雞出雛器的相對的溼度是70%,如溼度太低,溫度又高的話,會引起雛雞體內水分大量流失,羽毛生長不良,腳趾幹,嚴重的會導致呼吸道以及疾病的發生。所以10日內的雛雞室內相對溼度在65~75%為宜,10日後可在60%。

3、飲水、開食:

雛雞進入育雛室應立即飲水,1~3日的雛雞的飲水可加入萬分之二的高錳酸鉀,長途運輸的雛雞可在水中加入葡萄糖和電解多維。開食在飲水後2~3小時之後,(60%~70%的雛雞可隨意站立行走的時候)

4、飼養密度:

1~2周雛雞/㎡50只,3~4周/㎡30只,5~6周雛雞/㎡15~20只;70~100只為一小群。

5、光照:

第一週採用24小時連續光照,用強光可防止惡癖,舍內/15㎡採用40瓦燈泡,與地面約2米左右,第二週減少至19小時,換25瓦的燈,第三週就可以用自然光了。

6、空氣質量

如果沒有良好的通風,舍內空氣汙濁,會有大量的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嚴重影響到雞的健康生長,引發疾病,甚至死亡。

7、防治疫病

小雞出殼後按照免疫流程進行預防注射,發現病疫及時治療。


老規矩一長兩短


1、剛出殼出的小雞前兩天都不需要餵食。

2、2天后可以開始餵它點水和熟蛋黃,因為小雞沒有牙齒所以,食物裡還需要放一些土壤和沙子;

3、慢慢可以喂一些蛋黃和雞飼料的混合物了,大約一個星期後喂泡好的小米和溼飯粒;

拓展資料:

提高雛雞成活率的方法:

初出殼雛雞個體小、嬌嫩、絨毛短,保溫能力低,調節體溫機能也還不完善,直到3~4周齡,才逐漸完備。因此,搞好防寒保溫,調節適宜的溫、溼度,是養好小雞,提高雛雞成活率的關鍵。雛雞適宜的溫度為:30~32℃。以後,每5天降溫1~2℃,一個月齡後,如外界氣溫在20℃以上時,可以自然給溫,否則應繼續保溫。溫度適宜與否,可觀察雛雞的形態表現:如雛雞擠成一堆,不愛活動與吃食,不時發出“吱、吱”叫聲,音長而無力,是溫度過低的表現;如果雛雞兩翼下垂,張口喘氣,拍翅搶水喝,不時發出“啾、啾”聲音,叫聲尖而短,則是溫度過高,只有雛雞分佈均勻,活動、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糞後糞便多呈現條狀,睡眠時頭頸伸直,安靜等說明溫度合適。

另外,育雛舍(室或箱)內若太乾燥,雞體內水分散發量大,不利於雛雞的生長;若溼度太大,空氣不流通,雛雞容易感染病。適時的相對溼度為55~65%。調節的方法,只要飲水器內不斷水即能達到要求;黴雨季節溼度偏大時,可加厚乾燥的墊料並及時清理潮溼墊料即可。





辰溪顧加城


今年我家抱了三窩小雞 一般土雞愛抱窩 老人們常說“雞雞雞二十一”指的就是母雞浮二十一天小雞就孵出來了 一般小雞全部出殼等一天母雞才會帶著出窩 老母雞帶的雞娃不想機器浮出來的嬌氣 直接可以給它準備涼水和小雞飼料雞媽媽就會帶他們吃了吃飽了飼料雞媽媽帶著雞寶寶到處找蟲吃 不論下雨還是颳風你都不用操心雞媽媽保護的很好


140849006


出生的小雞一般兩天就能自己吃食了,以下為具體方法:

1、剛買的小雞要觀察它的雞嗉子,一般會儲存很多食物,所以不要急著餵它東西,否則會撐到小雞的,撐過勁了會導致小雞死亡的,先餓它幾天沒關係。

2、小雞由於剛出生沒多久,體內有很多毒素等,所以應該 多給小雞喂水,多讓它排洩,排出綠色的糞便更好。注意要及時清理掉小雞的排洩物,以免弄髒屋裡。

3、市面上一般是春天賣剛出生的小雞,初春還是比較冷,當溫度較低時,用被子取暖,一定不要凍著小雞。





鄉村奇緣


喂碎小的大米可以,把大米用水打溼泡發一下沒飯加點飼料也可以弄溼也可以




英子記農


剛出生的小雞一般兩天就能自己吃食了,以下為具體方法:

1、剛買的小雞要觀察它的雞嗉子,一般會儲存很多食物,所以不要急著餵它東西,否則會撐到小雞的,撐過勁了會導致小雞死亡的,先餓它幾天沒關係。

2、小雞由於剛出生沒多久,體內有很多毒素等,所以應該 多給小雞喂水,多讓它排洩,排出綠色的糞便更好。注意要及時清理掉小雞的排洩物,以免弄髒屋裡。

3、市面上一般是春天賣剛出生的小雞,初春還是比較冷,當溫度較低時,用被子取暖,一定不要凍著小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