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中難免會發現自卑的學生,該怎麼樣引導其走出自卑?

my19861115


看來提問者應該是名教師。關於學生自卑的情況,個人覺得應該從兩個地方入手,一是家庭,二是學校。兩者有相似也有區別,教育意義也不相同。下面我就著重從這兩點給點建議,希望能幫助到你:

首先,家庭教育是基礎。家庭是影響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因素,是個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父母是自己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而家庭教養方式和結構,都會妨礙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家庭教育不可或缺。首先要理解尊重子女,別忽視子女的心理,教育時要順應子女的生理和心理,給子女一定的自主權利、交談時不要居高臨下,要平等,少指責,少抱怨,多激勵,多欣賞,用心交談。另外,家長不光要言教,而且要重身教,因為教育的極致是對行為的影響,你的行為將影響下一代。樹欲靜而風不止,家長品行不端,行為放縱,對孩子肯定有負面影響,要想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還要父母言行一致,因為你的言行始終在影響著你的孩子。三是要會教育,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心理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特徵,所以教育要有針對性,要符合該階段的心理,不要南轅北轍,花了工夫和時間最後還是失敗了,究其原因是家長不懂學生心理,一味的嘮叨、數落、限制、約束,甚至打罵等等,久而久之他們就會自卑。所以,家長也要不斷學習,懂得一些心理知識,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學校教育是主要渠道。學校是對學生心理教育的主場所,作為教育的實施者――教師,要有健康的心理、博大的胸懷、敏銳的洞察力。首先,教師要善於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以人為本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更新育人觀念,不斷改變教學方式,以心靈啟迪心靈,以智慧開啟人生,尊重自卑者,對於他們要從自卑者的角度看問題、想問題,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促進學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調整。其次,改變評價方式,教師的主觀評價會導致或者加重學生的自卑心理。如有的教師在教學中憑主觀感情,以成績為導向,喜歡尖子生,淡漠中等生,否定後進生,每個人都貼上標籤,這樣在無形中就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導致許多學生產生自卑心理,進而影響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所以教師在教育時對每個學生應一視同仁,不挖苦、諷刺、打擊學生,以一顆寬容慈愛之心愛護關心學生。再次,教師應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但教師除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外,也有責任和義務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學過程中參與心理指導,細心觀察學生的言行,及時捕捉信息,找出癥結 “對症下藥”。不要讓學生在自卑中學習,在學習中緊張、焦慮,產生自卑,形成惡性循環。最後要會溝通,溝通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所以教師在輔導前要了解學生的家庭、父母的職業、教養方式,學生的成長經歷,學科教師對他的評價,學生的性格,生活中的特別事件等等,只有這樣溝通才有效,對話才能輕鬆愉悅。

中學時代是學生身心加速發展的時期,但此時他們思想尚未成熟,對社會的認識能力、明辨事非的能力不強,愛模仿成人做事,好奇心強,所以很容易受到他人不良行為的影響,養成不良習慣和不良嗜好。如沉迷於電子遊戲,玩時髦好享受,甚至吸毒、偷竊打架,這些行為會遭到大家的批評、指責,或者受到社會的約束。而當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悔改後也同樣受到別人的批評和指責,左鄰右舍不再信任他們,甚至讓他們難堪,周圍的人疏遠他們,因此致使他們產生自卑心理。所以全社會都要包容迷途的羔羊回家,讓他們重塑自我。


黑夜中的一綹光


一個班級四五十個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家境貧富不一,長相醜俊不同,而班級學生在一起,有時又難免相互比較,成績較差、家境貧窮、長相一般的學生就難免自慚形穢,缺乏自信而產生自卑。老師如何尋找契機,幫助他們擺脫自卑,樹立自信,不僅是老師職責所在,也是體現教師價值體現。

我擔任多年班主任,其中幫助過一個極其自卑差一點輟學的學生走出自卑的陰影,後來不僅考入大學,完成學業,而且現在在南京開辦了一個服裝加工廠,生意做遍全國,成為了職場的佼佼者,對她的做法,或許能給同行一點啟示。

她姐妹較多,父母關係失和,再加上她父親重男輕女思想濃厚,在家裡常挨打受罵,因此性格非常孤僻自卑。我觀察她很久,她在班裡幾乎沒有一個朋友,也不願意接觸任何人,上課時更不會主動地回答問題,有時候走路遇到老師,她也會頭一低就過去,如果離得遠,她一定會繞道走開。

這個同學自卑,內心卻非常細膩、敏感,文筆非常優美。於是我就利用她的這一點優勢,介紹她進了文學社。她本來就喜歡文學,能夠進文學社,當然非常興奮。

我是學校文學社負責人,在點評文章時常以她的文章為範文,對她大加讚賞。漸漸地她彷彿找到了自信,然後又安排她擔任文學社組長、社長,鼓勵她在全體社員面前發言,談寫作感受,向其他同學講授寫作方法。

她因為文章寫得好,又經常受到老師表揚;和社員講感受又是自己較為擅長的方面,因此語言流暢,講解得很生動,受到了同學的崇拜,這更增加了她的自信。

到了高三時,她已經非常自信了,沒有剛入高中時的那種自卑了。學習上也不再那麼消極被動了,而變得積極主動了,因此高考時,發揮還算正常,最後考進南方一所大學。大學畢業後,又放棄了進單位的機會,從租賃門面賣服裝做起,到現在開辦服裝加工廠,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從她的成長中,我發現作為教師,面對自卑學生,只要善於發掘學生潛質,並且幫助她充分開掘發揮出來,成為特長,幫助她樹立自信,從自卑中走出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這只是我的一點粗淺的嘗試,您有什麼高招,不妨說出來,也許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就是一點福報呢!如果有,請留言、關注、點贊。謝謝哦。


青衫李探花


教育學首先是心理學,其次是管理學。面對班級中存在的有自卑感的學生,如何教育引導,是一個教師的專業技能之一。

但我們必須明白,引導學生克服自卑感,絕非教師單面之功,需要多方力量,協力同心,和衷共濟。

下面,三水三心結合自己教育的一些案例,來談談如何引導學生克服自卑心理。

第一,深入瞭解自卑心理的成因

一般來說,自卑心理的形成,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是生理缺陷的影響。一些同學因為個子矮、容貌差、身體殘疾或智力不高等原因,擔心自己被別人看不起,因而怕與人交往,於是把自己封閉起來,自怨自艾、輕視自己,從而產生自卑感。三水三心有一個學生,由於小的時候手臂被嚴重燙傷,即使在夏天,都穿著長袖衣服——有點類似“裝在套子裡的人”。

二是家庭環境的影響。不少同學因家庭變故,父母離異、經濟狀況不好、家長教育方式不當等因素而造成肉體的痛苦和心靈上的極度自卑。

三是學校教育的影響。有些學校不重視對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導致一些同學在學校常常受到責備、譏諷、冷遇、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在集體中抬不起頭,或因為成績差,表現不好得不到老師的悅納,這便使他們產生自卑心理。

四是社會環境的影響。由於各種社會關係顯得極其複雜,一此同學在社會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認為社會大複雜,人生之路大坎坷、太曲折,認為自己不能適應這樣的社會,從而感到前景渺茫,悲觀失望。

五是學生自我調適能力不足。由於沒有一個客觀、正確、科學的自我認識,好勝心強,自尊感重,一旦遇到失敗,就很容易使他們心理上出現大起大落,灰心喪氣,進而產生“自己天生不是那塊料”的自卑心理。

所以,瞭解清楚學生自卑的原因,才有利於對症下藥,採取有針對性的矯正措施。那麼,我們應該採取哪些措施呢?

第二,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和策略

一是引導孩子學會後天的補償。有些學生因自己矮小、長相不好或某些缺陷而陷入強烈的自卑中,這時可以幫助他們通過“補償”的辦法,取長補短,發揮自己的優勢,或充實自己的內心來實現平衡。比如,拿破崙、列寧、鄧小平,身材矮小,但他們都是世界上的偉人,可見先天的缺陷並不可怕,我們可以通過後天的不斷努力去彌補。

二是引導學生學會善待失敗與挫折。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挫折歸因”,面對失敗,要有清醒的認識,失敗只是經歷而絕非人生,失敗有時是清醒劑,有時又是加壓泵,它能使人重新認識環境和困難,重新調整自己的目標,最終走向勝利。

三是引導孩子學會正確評價自己。要引導孩子在認識到自己不足的同時,也要看到自己優勢,只有不斷髮揮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才能徹底克服自卑,而走向自信。讓孩子積極地運用自我暗示,努力增強自信心。近些年來,衡水中學的教育,引發眾多批評,但他們在激發學生內在動力方面,卻實實在在是心理學的高手——每天呼喊口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內在強烈的成就慾望的。

四是家長和老師要放低標準,給孩子減壓。家長和教師不要總盯住分數不放,要重過程不重結果。要從長計,不要把目光鎖定在眼前,只要孩子盡力了,就得理解和寬容。不要期望值太高,去追求完美無缺,孩子不可能樣樣出色。

另外,為了幫助學生走出自卑的困擾,教師要引導家長,藉助外界的專業心理矯正力量,比如,一些心理諮詢專家,由他們提供幫扶方案。我有一個學生,因為父母離異,產生強力的自卑心理,甚至發生過自殘自傷的行為,在我進行了多方的努力並不是很奏效的時候,我就幫助家長聯繫了專業的心理醫生,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這個孩子,逐漸步入正軌。

總之,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表明你是一位認真負責的老師,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一些幫助!


三水三心


克服自卑,引領學生飛向自信藍天

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大,他們的心智也更加趨向於成熟,對於周圍的世界和人也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評價,形成對世界、對社會、對自我的認知,尤其是在對比心態中,這個階段的孩子容易走向兩個階段,一種是過度碰撞,一種是過於自卑。學校作為引領學生生命成長的重要場所,理應承擔起身體和心理雙重健康的培育重任。因此,教師就需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質態,捕獲學生言行過程中的細節,對產生自卑心理的學生進行幫助和指導,從而徹底地消除他們內心的自卑。

一、認識自身價值,蓄積成長動力

學生之所以產生自卑心理,其根本原因就是沒有能夠正確、全面、客觀地看待自己。常言說得好:“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學生身上都具有很鮮明的弱點和優點,教師就應該做到兩點:第一,能夠看到自己身上的優勢,看到自己的長處,認識到自己並不是一無是處;第二,就是要能夠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不足,並找出自己突破和前進的方向。

在我所帶的班級中就曾經有這樣一個學生,因為自己家庭條件的原因顯得較為自卑,與同學們的交流較少,學習上也顯得漫不經心,似乎大有一種自生自滅的態度。發現這樣的苗頭之後,我及時與其進行了溝通,並讓他知道自己家庭條件的貧困並不代表什麼,尤其是與他無關的,而所應該做的就是要能夠憑藉自己的能力和幹勁,向別人展示自己的才華,要靠自己來改變命運,而不能就這樣成為命運的奴隸。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人類其實都有自卑感,同時也充滿著對自卑感克服和超越的衝動。”因此,心理上存在自卑並不可怕,更為關鍵的是要讓學生能夠形成不斷髮展、不斷完善的動力。 正是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這位學生的人生態度有了明顯的變化,人也變得更加自信而開朗了,不僅成績有了較大的提升,同時與同學的交往也更加頻繁了。

二、分析挫折原因,正確表現自己

很多時候,青少年的自卑感形成與他們渴望不斷向上的努力,有著重要的關聯。因此,教師不能只知道一味地鼓勵學生,更需要關注學生在不斷努力向上過程中的狀態,尤其要關注學生是否遇到了挫折,是否能夠憑藉自身的能力面對挫折。很多學生在一開始都擁有一顆積極向上之心,但在遭到幾次失敗之後,就開始喪失信心,久而久之就導致自卑心理形成。從這個角度來看,青少年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動力是可貴的,但這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處理和運用不當,就會造成嚴重不良的影響。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自身現有的水平和能力入手,嘗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一開始讓孩子能夠多享受快樂、成功的體驗,讓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成為孩子不斷向上的動力,最終在久而久之地過程中循序漸進,逐步擺脫自卑心理。

以前班上有一個學生,一直都有口吃的現象,只要一站起來講話就會結結巴巴。一開始,這個孩子還積極舉手表達,但由於結巴常常會引來大家的鬨笑,以致於後來,他從來不舉手發言,也很少與他人交往。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育了班級其他同學之後,與這位同學進行了專門的交流,並鼓勵他能夠自信地在班級中表達自己。之後,只要他舉手發言,不管怎樣孩子們都會報以最熱烈的掌聲,後來他的表達變得頻繁了,也逐步自信了起來。 面對學生在積極向上時遭遇到的挫敗,教師切不可一棍子打死,而需要與孩子一共分析原因,保持動力,真正為自身的發展奠基。

三、強化後天努力,彌補自身不足

消除自信的關鍵,並不是要讓學生迴避自己的不足,而是要能夠正視自己的不足,還需要能夠針對不足的地方進行努力和嘗試,來彌補自己的缺陷。比如有的學生可能記憶力並不是很好,很多學習中要求背誦的內容不是背不下來,就是忘得太快,我們不能破罐子破摔,也不能無動於衷,而需要積極的彌補,下更多的功夫來消除這一缺陷所帶來的影響。正所謂“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只要能夠接受和正視自己的不足,就一定能夠趕上別人。 除了這種心理認知上的彌補之外,還應該包含才能上的彌補。

在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時,我就經常會羅列一些名人的事蹟案例給孩子們聽,比如身殘志堅的張海迪,雖然下半身完全癱瘓,但她克服了內心的自卑,用別人不能做到的努力,明確了自己需要彌補的方面,克服了自身因為殘疾帶來的不足,成為了一名著名的作家。這些名人的案例,是孩子們瞭解自己的自卑心理,並克服自己自卑心理的重要資源和力量。 記得一位哲人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是高雅的,他就會表現得很高雅;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是愚蠢的,他就會表現得很愚蠢。”這些就是自信和自卑的區別,教師可以將名人的事例和和名言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理解、在理解中內化、在內化中轉成自己的語言,並在遇到困難和障礙時,懂得給自己打氣,只有這樣不斷地激勵自己,才能幫助真正地走出自卑的陰霾。

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陽光的心理狀態,是德育工作的重點。教師要具備一顆敏銳的心靈,根據學生在無形之中滲透出來的一言一行,瞭解他們的內心質態,通過種種巧妙地方法,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瞭解自己、表達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正視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從而走出自卑,飛向自信的藍天。


迷戀語文


在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一書中寫到:其實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自卑感。因為我們 都會發現自己所處的環境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一般來說,人們會努力改變現狀。學生也會有自卑心理,產生的原因有:

一、家庭環境。家庭環境包括家庭經濟條件和家庭關係。在一個經濟條件優越的家庭環境當中,孩子也會有優越感。那幾乎在物質上不會缺少什麼。手機可以買蘋果,衣服、鞋子可以買名牌,父母可以開豪車去接他。而對於一個剛解決溫飽問題的家庭,是沒有條件去滿足孩子各種要求的。就算是在一些並不貧窮的家庭中的孩子,當他們在面對這些孩子的時候,就會產生自卑心理。在家庭關係中,家庭成員如果能和睦相處,孩子的性格也會活潑開朗,充滿自信心。如果父母總是爭吵或父母離異,自己的父母都不再關愛他,把他視為累贅的話,那麼孩子就會產生自卑心理。父母不快樂,孩子焉敢快樂?



二、家庭排列不同和重男輕女的思想導致。是指在多子女家庭當中,這位孩子排行第幾。不同排行對孩子性格的影響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父母一開始會最疼老大,等後面的孩子出生後,最疼的是最小一個。而排行中間的那個可能會被忽視。他可能並不是父母最疼愛的那個孩子。由此,排行中間的孩子就可能產生自卑心理。在有的家庭當中,還有重男輕女的思想,父母只愛男孩,就會讓女孩子產生自卑感。



三、學習成績。學習成績是父母和老師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從小到大,基本上每個老師和家長,他們喜歡的都是學習好的孩子。哪怕他們有一點任性和霸道,也會因為學習成績好而視而不見。而學習成績並不好的孩子,較容易受到批評。哪怕在其他方面做的很好,但是往往成人就是很難看到。這些學習成績並不好的孩子,他們就會產生自卑心理。



怎樣才能夠引導學生走出自卑呢?我們結合上面的三個原因就可以得知答案:

一、教育學生正確的看待家庭經濟條件。家庭中的經濟條件如何,父母很難在短期內去改變。也不可能去滿足孩子所有的物質需求。有的孩子手機用蘋果,有的孩子就是用很便宜的手機。有的父母開豪車接送,還有的學生就是騎一自行車。貧富差距會讓孩子產生自卑。不過,老師可以告訴學生:無論家庭條件如何,父母都在努力工作,為你創造一個更好的家庭條件。父母是愛你的。教育他們對生活要充滿信心,積極樂觀。你如果努力學習,以後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就能夠改變命運,過上理想的生活。如果家庭中父母已經離異了,可以告訴孩子:父母對你的愛是不變的。不要讓孩子感到是他造成父母離婚的。



二、父母要平等的對待每個孩子。無論是大寶還是小寶,都是父母手心裡的寶。每個孩子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和愛的。在熱播電視劇《都挺好》中,做母親的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特別嚴重,使女兒蘇明玉感到很自卑。在吃飯的時候,母親給兒子夾菜,女兒蘇明玉連頭都沒有抬一下。父母嚴重的偏心,最後導致他們斷絕母女關係。因此,父母要做到平等的愛每個孩子。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都是你生的。

三、學習成績不是衡量孩子好壞的標準。學習成績好,當然是一件高興的事。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並不好,那也並不代表著這個孩子就不是一個好孩子。老師在看待學生成績的時候,不要把學生分成"好生"和"差生",不要給他們貼標籤。如果學生成績並不好,那說明這個學生需要更多的幫助和鼓勵。成績不好的孩子,他們更容易有自卑感。出於自尊,他們不好意思告訴老師自己哪些地方不懂。需要老師多去問問這些學生,讓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問題。鼓勵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受到鼓勵的學生他們會擁有這樣一個信念:老師是愛我的。鼓勵的語言有:我看到你做了很多題目;你努力思考了很久;你很有耐心;我相信你!



四、教師可以在班上開展"互相誇"活動。現在微信裡有"誇誇群",每個人一進群就被大家誇得找不著北,但心裡都甜滋滋的。人是需要得到肯定和讚美的。人在被誇以後,學習和工作勁頭都會十足。還能減少一些錯誤。心情愉悅做事效率也高了。讓同學之間互相誇,能讓學生擁有一雙善於發現他人優點的眼睛。也能讓每個人自信心都大增。

五、教師可以與學生父母進行溝通,共同幫助孩子。因孩子的智力因素而導致的自卑,如專注力較差、記憶力差、理解能力差等,這些因素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因此可以與其父母溝通,有針對性的去幫助孩子。做一些專門的訓練。通過一些智力方面的繪本或記憶力小遊戲可以改善孩子的這些方面。

好了!我的回答就到此了。對於這個問題,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您點贊留言或關注。轉發請註明出處,謝謝!


雨後山林靜


心理學上有一種心理現象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也被稱為自我實現預言。是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帶領研究團隊進行的一個世界著名心理學實驗。實驗隨機從某中學的每個班選擇幾個學生,然後告訴老師,經過測驗這些學生屬於智商較高有潛力的學生,但請老師要保密,不要告訴學生也不要區別對待這些學生,請注意這些學生其實是隨機選擇的。說完這些心理學家們離開了,半年後又來到學校,發現之前被隨機挑選的那些所謂“聰明”的學生,大部分成績有了明顯提高,而其他學生則基本維持原來的水平。心理學家把這個實驗在其他人群中重複進行,發現了同樣的結果。即使要求老師保密,但老師無意識的言談舉止中,都會表現出對對該學生的信任和欣賞,即使學生一時表現不佳,老師可能認為這是暫時的挫折,而繼續給與學生接納和支持,老師的這種態度,也會讓學生感受到並且逐漸對自己產生信任,而這種自我信任自我效能感就會成為一個人提升的良性循環的力量,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自我實現預言。

由這個心理學理論,想告訴老師和家長們的是,學生自卑、懦弱,最不需要做的恰恰是因為他的自卑而格外去做些什麼,當你這麼做的時候,傳遞給學生的信息就是:你很自卑,你很差勁,所以我要特別在意你。而學生在這種信息的不斷暗示下,更可能變得越來越自卑而不是越來越好。老師們更恰當的做法是,真心去相信,孩子只是在他的人生中暫時遇到了困難,他是非常優秀的,他是非常獨特的,他走出這種困境是肯定的。抱著這種信念跟學生互動,老師和家長會發現學生很多值得肯定的特點而不是更多關注了學生的缺點,而且你對他的信任和接納,必定會被學生感受到,成為他鼓勵自己的來源和力量,那麼良性循環就開始啟動了。

用什麼樣的信息去暗示學生,學生就會按照你的“暗示”期望,去自我實現。


我是張曼老師,資深心理諮詢師,大學心理學專業講師。請關注我。更多教育、心理學優質知識推送給您。

同時歡迎您點贊轉發。您的點贊轉發,都是在幫助他人,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有什麼問題可以給我發評論,也可以發私信跟我交流。


張曼心理工作室


小徐老師從教二十年來,每接一個新的班級,總能看到自卑的學生,自卑的學生都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自卑的學生自我價值評價低,往往對自己的外貌、成績、舉止言談等不滿意,如果持續找不到自己的獨特的價值,往往會產生自暴自棄,甚至自傷的傾向。

二、自卑的學生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情緒化嚴重。往往老師或同學不經意間的一句評價,會讓他情緒低落很多天。從而影響人際交往和學習動力。

三、自卑的學生有很強的孤獨感,無助感,渴望友情,渴望被關注,被重視,但由於自卑心理作祟,往往在與人交往時處於被動狀態,很難在與同學或老師交往中得到滿足。

俗話說:“自信的人最美麗。”很多學生在青春期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自卑,但如果過於自卑的話,不僅會影響學習,更會影響學生一生的選擇。因此,多年來,小徐老師都致力於引導學生走出自卑,悅納自己,找到自己身上的亮點並收穫自己美好的人生。

那麼如何引導學生走出自卑呢?

一、發現自卑的學生身上的優點,學習上的優勢,給予自卑的學生最中肯的評價,引導此類學生正確的評價自我,發現自己獨特的一面。

中小學生因為心智還沒有成熟,他們對自我的評價多來自外界的評價,一些自卑的學生正是因為在家裡或者是學校,長時間得不到家人、老師及同學們的讚賞,從而找不到自己的閃光點,感覺自己毫無價值感。

因此,要想重建學生的信心,就要發現孩子身上優點,並不吝誇讚他。老師可以從此類學生回答的問題或者寫的作文中去找到他獨特的地方並及時給予肯定。

小徐老師最喜歡跟自卑的學生在批發作業,作文中跟學生交流,比如,我會在作業中批語:“你是我見過的最安靜,最溫柔的女孩子,你就像一株蘭花,藏在深谷中,默默散發著幽香。加油!”如果是自卑的男孩子,我會批語:“從你發自肺腑的言語中,我感受到一顆真誠熾熱的心,加油吧,小男子漢,你是獨一無二的!”

在班上,我在問問題時,首先要用眼神來和這些自卑的學生進行交流,一旦發現他們有回答的意思,一定首先把機會讓給他們,回答完問題,一定會對他的想法加以肯定。

就這樣,不出半年時間,這些自卑的學生就會變得自信起來,學習勁頭十足起來,學習成績也會穩步提升。

二、引導學生正確的評價自己的外貌,正確的認知美,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引導學生去悅納自己的外在形象,並學會經營和塑造自己的外在形象。

很多學生一到青春期就對自己的外表諸多不滿,胖、個子矮、眼睛小、臉大、甚至頭髮黃等,都會成為青春期學生對自己外貌自卑的源頭,老師在講課時或跟學生談心時,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外貌特點。

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外在美是最低級的美,也是最沒有靈魂的美,只有由內而外的美才是有內涵的美,而這種美每個人都能從學習知識和提高文化素養中得來。

世上沒有醜的人,只有不自信的人。而且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每個人的外貌都會有很大的變化,而人,最好的化妝是文化知識化妝,一個人學的知識越多,學歷越高,外在形象上就會散發出一種異乎常人的氣質,這才是一種高級美。

2、引導學生正確的看待每個學生物質條件上的不同帶來的差異。

每個中學生的家庭條件不同,因此穿戴及所帶生活用品也不同,一些同學因吃穿和生活用品不如別人而自卑,要引導學生去正確看待這些身外之物,物質條件差只能代表父母的經濟實力,不能代表個人的價值,真正自信的孩子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樹立遠大理想,將來成就更高的自己。

當老師將這些道理,特別是語文老師,在講課時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教導,一些因物質條件不如別人的自卑的學生就會慢慢開化頓悟,從“小我”走向“大我”。

三、和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正確的評價自己的孩子,多給自卑、敏感的孩子一些鼓勵和肯定。

每個自卑的學生背後都有一個挑剔的家長,而長期缺乏來自家人的肯定和鼓勵的孩子,往往自身價值感更低,而看不到自身獨特的價值的學生往往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懷疑,動力不足,所以,每個孩子都需要從家長那裡得到自我價值的肯定,從而讓孩子汲取更大的力量勇敢自信地面對自己的生活,面對自己。


總之,要想讓學生走出自卑的痛苦深淵,老師真誠的引導和走心的教育,家長無私的愛和廣泛的肯定都是學生走出自卑的動力。而培養一個自信的孩子才是教育的第一要義。


指尖教育帝國


在回答問題之前,先來說下自卑感和自卑情結。

自卑感與“自卑情結”

在個體心理學看來,大部分人都有自卑感,適度的自卑感有助於個體發覺自身的不足,推動個體不斷的向前進步,如果這種自卑感,成為一種自卑情結,那麼就要引起老師和家長的注意。

有“自卑情結”的學生,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要麼是表現的極度不自信,要麼是在一些“錯誤的事情”或者是“小事情”上尋找優越感。

在學習和生活中,遇見困難和挫折,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心理健康的學生會把這些困難當做一次機會,先尋找下問題的原因,然後看自己能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如果自己解決不了,還可以向家長、父母、同學尋求幫助。

而有“自卑情結”的學生,只要遇見困難和挫折,不論是不是自己的問題,他們都會給自己一種心理暗示,告訴自己“我這個人比較差勁,不然別人為什麼沒有遇見這樣的問題”等等。

除了極度不自信之外,有些有“自卑情結”的 學生,可能會走向另外一方極端,變得盲目自信,在一些錯誤的事情,或者是小事情上追求優越感,很大一部分問題學生就是這樣。

曾經帶過一個學生,這個學生就是典型的問題少女,課後作業不按時完成,經常在課堂上睡覺,在同學面前飛揚跋扈,和同學起衝突以後,就對同學破口大罵,有些時候甚至還會動手打人,每次想批評她,老師還沒有開口說話,她就開始痛哭流涕。

和這名女生接觸了幾次之後,才知道這名女生從小就沒有得到過什麼關愛,她的父母在她上小學的時候就離婚了,她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而爺爺奶奶年紀也比較大,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並且在她看來,她這樣做會讓自己顯得非常酷,會讓自己感覺非常良好。

既然,“自卑情結”會帶來很多問題,那麼那些因素造成了有些學生極度自卑呢?如果老師和家長遇見學生十分自卑,又該採取什麼措施呢?

引起自卑感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過去經歷的錯誤解讀。

自卑情結很多是源自於消極的心理暗示,而這些消極的心理暗示大部分來自於對於過去經歷的錯誤解讀。

比如同樣是面臨考試成績不理想,有些學生可能覺得成績不理想,只是暫時的,只要自己改進學習方法,以後多加努力,成績肯定能提上來,而有些學生可能把成績比較差,解讀為老師教的不好,或者是自己不擅長學習這個科目。

第二,不正確的家庭教育。

按照個體心理學的說法,自卑感通常是在孩提時代就形成了。

有些父母對於孩子的期望非常高,當孩子成績出現失敗,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有些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無能,甚至會覺得孩子太愚蠢了,太不爭氣了。

長此以往,孩子會對自身形成一種定式化的評價,覺得自己就是太愚蠢了,太無能了,以後在遇見問題的時,開始變得畏手畏腳,不敢嘗試,甚至影響到了正常的人際交往。

第三,生理方面的缺陷。

嚴格上來說,這並不算是引起自卑的一個重要原因,生理方面的缺陷也並不一定就會引起“自卑情結”,關鍵還是要看個體怎麼解讀。

在分析完引起自卑感的幾種主要原因之後,再來說一下作為老師或者是父母應該怎麼做?

遇見有“自卑情結”的學生,該怎麼辦?

第一,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

個體可以創造性的去解讀自己過去的經歷,進而改變自己的思想,通過自己的思想來引導自己的行為。

比如說有些學生數學成績一直比較差,在數學方面極其的不自信,甚至極度自卑,這時候父母或者老師如果能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告訴孩子數學成績比較差,主要是因為你沒有掌握好正確的方法,並且在數學學習上花的時間太少了。

如果學生自己能夠嘗試,把一道他自己覺得非常難的題目做出來,這時候他的自信心就會有明顯提升,甚至會改變他對待數學的態度,改變他對自身的看法。

第二,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感覺。

有自卑情結的學生,經常喜歡把自己封閉起來,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來做事情,當別人的意見和他們的意見相沖突時,他們要麼沉默不語,要麼強迫自己要表示同意。

作為老師或者父母,要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意見,當他覺得自己受到傷害,或者不贊同別人的看法時,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要儘量真誠的表達自己的感覺和看法。

第三,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

人類最底層的兩種情感,一種就是自卑感,另外一種就是優越感。當優越感比較多的時候,自卑感自然就會比較少,而人在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的時候,最容易產生成就感。

當學生髮覺自己在某一領域,或者某幾個領域也可以做得比別人更好,自己也可以超越別人時,慢慢的他們就會開始學會肯定自己,優越感多了,自卑感自然就少了。

期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升學與考試


自卑的小孩可能在潛意識就覺得自己特別不好,如果我們刻意地去跨他們,他們反而會覺得不自在。建議的方法:

1、不要當他們是自卑的小孩,用心去發現他們的美好,然後抓住機會去肯定他們做的很好的地方。當你不把一個問題當作問題,它可能就不是問題。當我們不把自卑的小孩當作自卑的,他們能夠感受到我們對待他們的太對,可能也會更加放鬆去表現他們自己。

2、交代他們一些事情,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適當地給與引導,讓他們能夠做成功。林文采老師有提到“一面怕,一面做”六個字,當自卑的小朋友在有點害怕的情況下,做成一件事情,他們的自信是慢慢的積累成的。

真心去關懷他們,認可他們,或許這類性格的小孩能夠迸發出更多的能量出來。


說點心理學的事兒


學生自卑,首先要了解孩子產生的原因,針對原因制定策略。

學生自卑問題的應對,不僅僅是教師和學校的責任和任務,更是家長的首要任務,需要家校配合。

家長要分析成因,有的放矢,針對孩子的問題,善於發現孩子可圈可點的閃光之處,老師要在學校教育過程中針對學生特徵效果,有的放矢,揚長避短,深度挖掘孩子的潛力,讓孩子迴歸溫暖、和諧、積極的正向環境。

孩子自卑,需要思想上的成熟,需要哲學科普,需要觀念塑造,需要用成長性思維喚醒潛力,激發內在動力。

教育環境儘可能杜絕侮辱,羞辱等簡單粗暴的方式方法。讓尊重導引自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