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的風格是如何看出來的?先從筆法還是先從結構?

千千千里馬


學書者萬千,不計其數,有的路子不正,走上歪門邪道,有的的成了寫字的機器,有的一直在臨帖中苦苦掙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選擇了正確的路子,打破了貼碑的束縛,形成了頗具風格書法風格。

王羲之打破了當時的書法傳統,卻又繼承了傳統文化,把行書寫的行雲流水,也留下了千古第一行書。米芾苦學二王,而只能在別人的風格中苦苦掙扎,最後他另闢新徑,也是開創了全新的局面,名垂千古。于右任並沒有太好藝術突破,可他完成了標準草書,也是人人皆知,何紹基寫黑女形成風格,也是史上留名。

書法風格的形成,既要打破傳統,也要傳承傳統,是集創新,傳承,突破於一身,是一個人意志,修養,性格,文化等一身的表現。


壹庸詩書文


這個問題似乎很容易回答,但是,卻很複雜。

我們當中有的人是“江湖體”、“老幹部體”或“創新體”,這樣的書體很容易從“結體”中看出來,然而,對於一位真正意義上的“書家”來說,他的書法是“藝術”的,無論從“筆法”還是從“結體”,都是隨著自然流露出來,是真正的“道法”。

實質上,一個書家的書法風格就是書法家在創作中表現出的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書法家由於生活經歷、藝術修養、個性特徵、審美趣味以及性格的不同,在選擇書體、表現手法諸方面都會有自己的特色,這樣就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風格。

書法家在創作作品的時候“五乖五合”相當重要,他與創作時的環境因素,如:情緒、動機、神思、妙悟、移情等有著直接關係,同時,更與書家的書寫能力,書寫水平,性格特點,氣質類型等有著直接影響。

因此,一位書家的書法作品,無不是他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成長過程、認知能力、表達能力、判斷能力、反應速度、操作能力等的綜合表現。

所以我們判斷一位書家的風格首先要了解這位書家,至於是從“筆法”還是從“結構”,應該是兩者都有,因為,一個成熟的書法家,應該各種書體都能夠達到隨心所欲。



劉坤書法詩詞


書法家的藝術風格是一個籠統的稱謂,風格的真正界定,目前還沒有真正量化評析的依據。簡單地說,就是“辯識度”,或者“與眾不同”的地方,亦即書法家的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

風格才是書法家的藝術標籤,風格以技法為基,以學養為骨肉,以文化性情為靈魂,源於書者的生活履歷、文化學養,個性人品以及審美觀等多種因素,從而使書法作品的表達詮釋上彰顯鮮明個性與藝術特質。這些藝術風格如何能被看出來,或者能被看出多少,既取決於書法家的藝術造詣,又取決於讀者的書學修養,“內行看熱鬧嘛”,

書法藝術富於創新精神,但同時又有顯著的歷史繼承性。書法家的個性之初必然來源於藝術共性,真正書法家的藝術創作必然是躺在歷史的懷抱中,或者站在傳統的肩膀上,也就是說,無論是哪一種風格都是書法藝術的合理延伸,都是有據可察,也可以具體分析的。

筆法與字法(結字)不僅是技法的核心,也是承載書學修養、藝術內涵僅關鍵。風格不僅僅在於筆法字法,也包括墨法章法等因素,但此二者無疑是藝術風格中最最關鍵的支撐。聯繫到具體的書法家,有的用筆更獨特,也有的結體更分明,至於先看筆法還是字法,我覺得並不是一個“問題”。反過來,從觀賞者角度而言,某個書法家藝術風格中的筆法或是字法更為吸引你,也是因人而異的。


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選自《抱庸硬筆行楷唐詩三百首》專欄作品。


抱庸詩書


看書法家的風格,給觀賞者的作品整體第一直覺印象比較重要。

作品給人的大感覺是什麼?意象是什麼?

這裡所說的大感覺就是風格特徵,意象就是通過抽象的書法形態產生的所對應的聯想畫面。

現舉例說明:

一,如徐渭《草書七律詩軸》,給人的大感覺是奔逸絕塵。意象猶如天女散花,滿天飛雪。

二,董其昌《草書五言絕句軸》,給人的大感覺是疏朗空靈之美,意象好像綿綿細雨緩緩而下。

三,倪元璐《行草七言絕句》,給人幽深無際,飽含禪意的感覺,恰似古木怪石,深山幽谷的意象。

四,王鐸《行書五律詩軸》,雄強豪放,氣勢逼人,使人聯想到許多大石頭從山上滾滾下落,橫衝直撞的畫面。

當然從細節筆法上看,不同的書家,表現有區別。

如米芾的蟹瓜鉤,王鐸的漲墨法,黃山谷的長橫跳蕩。何紹基的顫筆抖動。顏真卿的燕尾捺。這些筆法特徵也是各家風格獨特細節區別之一。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神韻軒書法


書法家的風格,是書家經過多年遍臨諸多中國書法史上的名帖後,又依據自身的文化素養、性格特點、生活閱歷,、人生感悟,個人愛好等諸多因素形成的具有鮮明的自我風格特點,具有唯一性、獨特性、鮮明性,無論其作品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環境下,都有與其它眾多作品不類同,不相似的顯著風格,如見其字便如見其人的特性,無論是從字法、筆法、墨法,章法,及謀局布篇的特點等方面一目瞭然。如王義之的《蘭序序》等



邱頸椎


我覺得還是從結構上看出來的。這個問題要分兩個層次來說,一個層次是那些真正的在書法史上留下足記的巨匠們他們的作品風格都有自己獨特的面目,無論是技法還是結構,都有自己的風貌印記,遮都遮不住,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他老人家的東西,他的風格你可能不喜歡,但你一看就知道自己絕對的搞不來,像于右任褚遂良米芾等等,這種層次的宗師大家。另一種就是現代書法家們,為求早日豎起個人招牌引起市場注目,都是在解決了基本筆法,選擇固定了自己獨愛的工具後,依著自我的習慣和喜好堅持自己的在結構上的表現形式 ,力求在結構上打出屬於自己的形象,別具一格才顯出類拔萃,像近代著名的書法家啟功的行書,劉炳森的隸書,張海的草隸等等,都是一眼活兒,在結構上辨識度非常高的東西。而筆法這個東西就不是輕易能打造和流露自我風格的了,所謂筆法千古不易,開宗立派的巨匠宗師不是輕易見到的。


花花視界中的色行者


中國書法,從本質上來講,它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文化,更是一門修心的學問。

書法風格一般指的是個別藝術家在表現方法和筆調曲折等方面完全出現他個性的一些特點。”書法風格就是書法家在創作中表現出的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書法家由於生活經歷、藝術修養、個性特徵、審美趣味以及性格的不同,在選擇書體、表現手法諸方面都會有自己的特色,這樣就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風格。筆者擬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對書法風格形成的原因談談自己的認識。

但是始終來說,它還是一門藝術。在不斷學習中,書法要有自己的風格,先取捨,後參合。

練習書法,要從字開始練。筆法和結構是同步的。在寫的時候,筆法和結構結合為一體,組合而成書法。



傾娍拾光


首先說說書法的風格:1.篆,有大篆和小篆,其中大篆拔:甲骨主,全金文,箍文等。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2.隸書也叫“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當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3.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了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4.行書分為行楷和行草兩種。它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5.草書,是中華書法發展到一定時期而產生的一種快速便捷書體。始於漢初,當時通行的是草隸,後來逐漸發展成為“章草”。接下來說說這些書法風格的筆法特點:1.篆書,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2.隸書,方勁古拙,蠶頭雁尾。隸書字形方扁取模勢,佷多筆畫對稱展開,尤其撇,捺的組合,有明顯的橫勢增加了生動的美感。3.楷書,形體方正,筆畫平直,結體整齊,規矩有法度。楷書筆畫有規律的發展,形成“永”字八法。4.行書,行筆貴在中鋒,同時大量運用側鋒。為了表現字的功勢和適應快節奏,多用露鋒起筆,順勢放鋒收筆的方法。另一個特點就是追求虛實變化,虛實有機結合,點畫才有節奏韻律感,具有美的吸引。5.草書有疾,逸,韻,奇,疾如草中驚蛇,電擊長空;逸如群鶴戲海,鳳舞九天;韻如流風迴雪,薄霧蔽月;奇如雲集水散,山崩浪奔。結合以上的書法特點,我個人感覺書法家的風格,應該從筆法就能說明。個人觀點,望指正,相互學習。




菜鳥的變形計


其實每個人都有個人的特性和自己的風格,但不能都稱呼為書法風格,形成個人書法風格需要臨習很多大書法家許多經典字帖,而且臨摹十分逼真甚至可以背臨後融入自己的理解,最後才能有個人的書法風格。書法是有傳承的,就算你能形成個人風格,研究書法的人一眼也能看出你學什麼體。書法萬變不離其宗,無非是筆畫和結構,但筆畫和結構是很多變化的,比如粗細、藏鋒逆鋒、圓折方折、字形的扁方等等








元真子登明


孫過庭將人的不同氣質類型對應書法風格分為“質直”“剛佷”“脫易”“躁勇”“矜斂”“溫柔”“狐疑”“遲重”“輕瑣”九種,詳細且精準地描述了各類氣質對書法風格產生的影響。

獨特風格的形成,是一個書法家在藝術上達到一定成就的標誌之一。但這個“標誌”是建立在書法家的個性基礎上的,是“天性+實踐”自然形成的。正如清代書法理論家劉熙載在《藝概》中所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志,如其才,總之曰如其人而已。”看來每個從事書法活動的人,都希望自己能以一個高品味的書風在書壇佔有一席之地,但風格的形成又往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需要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