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老漢賣蛋記

辜老漢賣蛋記

“去年,我光靠喂的10只雞就賺了1000多元,今年看這架勢,不太可能了。”2月11日上午,青神縣高臺鎮安家壩村3組,78歲的辜志能老漢看著在竹林裡跑的幾十只雞,眉頭緊縮。

辜志能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和老伴兒身體都不大好,自己因胃潰瘍隔三差五要跑醫院,老伴兒又有高血壓、高血糖,常年都在吃藥。

近年來,安家壩村引進“海惠·小母牛”四川省貧困山區綜合發展項目,大力發展林下生態棗種植、林下生態雞養殖、水產養殖。在各種政策扶持下,辜志能家於2014年脫貧。

然而,2015年,老伴兒卻出了車禍,摔斷腿成了殘疾人。為了給老伴兒做手術,辜志能家還欠了一兩萬的債。

這些年,年紀越來越大,辜志能的體能也下降得厲害,做起農活更加力不從心。“每年種的那點農作物,只夠我們一家人吃。”辜老漢兒說,除了國家補助,他們老兩口的收入大多靠養雞。“養雞不費力氣,只需要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撒一次玉米,很適合我們老兩口。”

去年,參加了村上免費組織的生態雞養殖技術培訓後,辜老漢兒的“膽兒”也大了一些,夏季農忙完後一口氣買了50只雞回家餵養,希望今年春節前後賣個好價錢增加收入。“小點的蛋就我們自己吃,大的就拿出去賣。”辜老漢兒盤算著,以後,他和老伴兒能隨時吃新鮮的雞蛋和雞肉,既提高了生活質量,關鍵還可以賺錢。

不曾想到,辜志能的增收計劃卻被疫情徹底打亂了。

為配合疫情防控,減少人員流動,自1月31日起,我市汽車客運站暫停營業,青神縣也採取了城鄉交通管控措施,全縣各鄉鎮的趕場活動也都暫停。“往常的話,5、6天就要把蛋拿去場鎮上賣一次,最多也只間隔10來天。”眼看雞蛋每天不斷增多卻又滯銷,辜志能一籌莫展,“我已經20多天沒趕場了。”

當天下午,安家壩村黨支部書記王紅又來家裡走訪,辜志能這才忍不住道出心中苦水:“政府幫助我脫了貧,在這個關鍵時候,我肯定會好好呆在家裡,不會給政府添亂。只是我家裡那100多個雞蛋怕是要泡湯了……”

當下氣溫回升,保質期不長的雞蛋麵臨壞掉的風險。一番思索後,王紅對辜志能說:“你放心,我來想辦法,一定幫你把這些蛋變成錢,你就安心在家裡等我電話。”

生態雞和雞蛋是安家壩村農民的重要經濟來源,幾乎家家戶戶都養殖。回到辦公室後,王紅立即在微信群裡曬出辜志能和該村其他農戶農產品滯銷的信息,很快吸引了微友的圍觀,並紛紛表示採購。

安家壩村小散農戶農產品滯銷的消息也傳到了青神縣婦聯副主席楊芳耳裡。楊芳與王紅討論認為,城鄉封閉式管理後,城市居民不方便買菜、農民農產品難賣的問題開始顯現,要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就需要搭好供需連接橋樑。

第二天,青神縣婦聯便和安家壩村聯合開展了“生態農產品 送貨到小區”的愛心助銷活動,通過城村聯手結對,共解購銷難題。辜志能家的雞蛋就在當天下午坐上志願者的專車,被先後送往了青神縣城區幾個居民小區的門口。

“幫我賣雞蛋還貼人工和油錢,多虧你們啊,否則我們一家天天吃都吃不完,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蛋爛在家裡。”2月13日,從村幹部手中接過賣蛋錢,辜志能緊縮的眉頭舒展開來。

來源:眉山網;作者:王麗;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