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引起胸悶、咳嗽、咳喘——中醫心與肺的關係!

心與肺的關係,主要表現在心主血脈與肺主呼吸間的關係。肺主氣,具有助心行血之作用。肺氣正常則是血液正常循行的必要條件。心主血,推動血液循行,方能維持肺呼吸功能的正常進行,故有“呼出心與肺”之說。聯結心之搏動和肺之呼吸兩者之間的中心環節是積於胸中的“宗氣”。何為“宗氣”呢?“宗氣”就是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與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在肺相結合生成宗氣。由於宗氣具有貫心脈而行氣血,走息道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從而加強了血液循環與呼吸運動之間的相互聯繫,以及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

心肺同居上焦。心肺在上,心主血,肺主氣;心主行血,肺主呼吸。這就決定了心與肺之間的關係,實際上就是氣和血的關係。

會引起胸悶、咳嗽、咳喘——中醫心與肺的關係!

心主血脈,上朝於肺,肺主宗氣,貫通心脈,兩者相互配合,保證氣血的正常運行,維持機體各臟腑組織的新陳代謝。所以說,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血為氣之母,血至氣亦至。氣屬陽,血屬陰,血的運行雖為心所主,但必須依賴肺氣的推動。積於肺部的宗氣,必須貫通心脈,得到血的運載,才能敷布全身。

氣為血之帥指的是什麼呢?這句話說的就是說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氣能生血,指的是血液的生成離不開氣這個動力。氣能行血,指的是氣能推動血液的運行,這個好理解,氣能攝血,是指的氣對血有統攝的作用,血之所以能正常地在脈道里流行,第一是脈道對血有約束作用,第二就是氣對血有約束作用,要不血就會亂流,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就是我們說的''氣為血之帥''。

何為血為氣之母?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叫血能養氣,第二,叫血能載氣,血能養氣,是指氣的充盛與功能的發揮離不開血的濡養,血能載氣,是指氣依附於血而不致散失,藉著血的運行而運行到全身,血能養氣,血能載氣,這就叫血為氣之母。

肺朝百脈,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只有正常的血液循行,才能維持肺主氣功能的正常進行。由於宗氣具有貫心脈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從而加強了血液循行和呼吸之間的協調平衡。因此,宗氣是聯結心之搏動和肺之呼吸兩者之間的中心環節。心與肺,血與氣,是相互依存的。氣行則血行,血至氣亦至。所以,若血無氣的推動,則血失統帥而瘀滯不行;氣無血的運載,則氣無所依附而渙散不收。

心方位屬南方丙丁火;肺方位屬西方庚辛金。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為相傅之官,治節出焉。以五行來講,心與肺的關係,就是火與金的關係,這是相剋相乘相侮的關係。比如由心影響到肺的,這就叫相剋或者相乘,而肺影響到心的,這就是相侮了。

會引起胸悶、咳嗽、咳喘——中醫心與肺的關係!

因此在病理上,如果肺氣不足,那就無力推動心血的運行,最後會形成心脈瘀阻,我以現在比較常見的病來打比方。肺心病,最開始就是肺氣不足,有胸悶咳嗽的症狀,慢慢地影響到下肢血液不能正常地迴流到心臟,就會形成下肢血腫,最後形成瘀血,導致右心衰竭,最後人體水腫咳嗽胸痛而大病!這就是肺氣不足導致心血瘀阻而致!反過來也一樣,心血的毛病也能影響到肺氣。比如心氣不足,心陽不振,就如果出現胸痛,胸悶,久了就容易出現咳喘,這就影響到肺了。

所以大家在日常養生中要學會增強自己的心肺功能!要每天堅持做有氧運動這是增強心肺功能很好的養生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