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農資生意的內戰和外部入侵勢力的介入?

一片糊塗地


農業生產資料在國民經濟中佔據很重要的一環,關係重大,是農業生產取得豐收的保證。

過去計劃經濟時期,由各級供銷社或下屬農資公司擔負著農資的供應配送任務,計劃性強,條理性好,質量保證,價格穩定,農民受益。

目前農資市場的所謂“內鬥”,有點說重了,應該是競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性。在過去一段時間,國有、民營、鄉鎮企業齊上,轟轟烈烈,各有千秋。但由於原材料不同,企業設備不同,技術檔次不同,形成了魚龍混雜的現象,質量也難以保證。

由於農業生產事關重大,我認為還是應該特事特辦,還是應該有一個類似原供銷社這樣的機構來統一管理,統一銷售,以保證農業生產之需。

致於外部入侵勢力,我認為在不衝擊我國農資市場的情況下,適當進口一些農資產品也是必要的,如農作物三要素“氮、磷、鉀”中之“鉀”資源,以彌補我們之不足。


探文海


目前我國農資行業面臨需求不振、同質化競爭加劇等挑戰,越來越多的農資經銷商,紛紛感嘆農資行業太不好乾了:利潤越來越低,投資越來越高;廠家越來越摳,顧客越來越刁;產品越來越多,掙得越來越少;競爭對手也越來越多,有老農資,也有剛入行的新農資……誠然,現在的大環境的確不太好,但是也不缺乏仍然做的好的同行啊。

只有重新審視自我,痛定思痛,才能突破困局,鳳凰涅槃,完成華美的蛻變。那麼農資經銷商應該怎麼做呢?

一、讓自己更專業

農資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農藥、化肥、種子都屬於特殊商品。農資經銷商應當具備一定的相關知識才有資格經營農資,才能更好的為農民服務。尤其在蔬菜、果樹種植集中的地方,那些植保、土肥專業知識豐富的經銷商做的都是佼佼者。因為專業,不花冤枉錢,才取得了果農、菜農的信賴。

二、學會聯合

1:聯合上游廠家。

因為現在廠家過多,產品同化嚴重,所以很多經銷商銷售的一款產品,可能來自2-3個廠家,這樣操作就造成了每個企業的銷量多不大,廠家也不會重視你,支持力度更是沒有的。因為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優勢產品和對應的市場扶持力度,而你能爭取到多大程度的支持就要看你自己的運作了,必須要操作產品單品上量,只用這樣才能有影響力。

那麼,作為農資經銷商,尤其是各方面實力有所欠缺的農資經銷商,怎樣做才能最大程度地爭取到廠家的支持呢?

首先,你和廠家表達出合作的誠懇態度,表明你要全力以赴地要和廠家做好當地的市場,權力的銷售產品。

其次,拿出你自己的詳細運作方案計劃,和廠家的方案做有機的結合和互補;越詳細越好;

第三,把你的困難擺在當面,提出明確的支持要求,是要人員支持還是車輛支持?是要政策支持還是鋪貨支持等;

第四,如是要求廠家對你鋪貨支持的話,還要進一步明確你的目標完成銷量、鋪貨的數度、以及明確的還款計劃日期等。言而有信,遵守承諾。這一點尤為重要。

2:聯合中游。

聯合中游就是把和你平級對等的經銷商聯合起來形成聯盟。現在區域為王一支獨大的時代一去不返了。同行之間肯定存在競爭,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競爭不是誰把誰幹掉殺死,而是誰成就了誰?相互之間不進行惡意競爭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一一這是當下同行之間相處的一種趨勢。

賒賬難、要賬難,也是一個存在多年的詬病,眾多農資經銷商都深受其害。可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一直沒有改觀呢?“如果大家都不賒銷都做現款,那麼破解賒賬難的魔咒就不難破除”。其實這個道理大家都懂,為什麼執行起來就這麼難呢?難就難在經銷商之間各自為戰相互提防不能形成聯盟。

大家都在想,如果我開始不賒賬而其他同行賒賬的話,我的客戶不都流失到他那裡去了嗎?同行之間求同存異,同進同退,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不但在化解賒銷詬病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同時在抵禦風險、共同培育市場方面也有很大的益處。

3:聯合下游。

隨著土地的不斷流轉,越來越多的土地集中在了一些種植大戶、農場主和合作社的手裡。他們不同於一般的傳統意義上的種植戶。把他們搞定對於佔有市場、提高農資產品銷量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那麼農資經銷商怎麼做才能搞定這些大客戶呢?

(1)幫他制定作物高產方案,降低他的種植養殖風險;

(2)提高農資產品的性價比,降低他的投入資料成本;

(3)一對一結合精準營銷,提供專業化的精準服務;

(4)提高附加值,不但幫他種養的好,更要幫他賣的好。

三、優化與割捨

仔細看看各農資經銷商的門店,同類產品一抓一大把,但大多是毫無特色和競爭力的馬路貨。我們要想做好自己的農資生意,就要規劃好自己的產品線: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非重點?哪些是主盈利哪些是次盈利?主次分明不要雜無頭緒眉毛鬍子一把抓。根據自己所在地作物種植的品類優化出1-2套高產套餐方案再盡心推廣,就會提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優化產品的目的是更好地整合產品資源,完善產品結構,滿足促進當地作物的生長需要。考量這個產品能不能和其他的產品形成互補和促進,而不是單一的產品盈利高低和銷量多少。


河北阿宵


我來回答你如何解決農資生意的內戰和外部入侵的介入這個問題?

首先,你一定要調整心態,有競爭才能有發展,要直面競爭,敢於競爭,對於你的生意,要想佔有一席之地,我的觀點是:差異化經營。

1、服務差異化

農資產品基本都是銷售給周邊種植戶、養殖戶,客戶人群比較固定,你首先就要在服務上做的比別人好,多去農戶家面訪,對方有需要第一時間提供幫助,售後客戶提出問題,第一時間解決,逐漸就可以在圈內形成良好的口碑,口碑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網上搜集一下海底撈火鍋,看看他的火鍋如何讓客戶排隊幾個小時都要等著吃的。

2、產品差異化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這是咱前輩們留傳幾輩子人的生意經。任何行業都有競爭,理解這兩句話就能領跑這個行業。人無我有,就是主要經營一些人家沒有的東西,那我就自成一個品牌,創業成功。人有我優,人家有賣這種商品了,我就更新一些再好一點的,在質量上取勝。

這就是我的觀點:差異化經營,實現差異化戰略,可以培養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因此,差異化經營是使企業獲得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利潤的一種有效的競爭戰略。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淮北千凱


農資生意近幾年真不像早些年的生意那麼好做,早先開個店,進點農藥等人去買就行了,現在是這塊的市場你不開發就有別人開發。幾家歡喜幾家愁,越做越大的有,幹不下去不幹的也有。結合你所提出同題,我列出了幾條個人意見。

一、與資深農資廠家合作,進的肥料和農藥質量一定要過硬。農民最注重的是肥料和農藥的品質,因為一旦用到質量不合格的農資,輕則減產,重則絕收呀。

二、建各種群,在群裡多講講田間管理技術,什麼時侯該怎樣管理,什麼時候該施什麼樣肥料。(我這邊有一個哥們兒賣農資,他群裡的人能信任他到“迷信”的程度,比如:啥時侯會下雨也要問他)。

三,線下也應結合農資廠家,多搞觀摩會和分享會增加老客戶粘性,老客戶帶新客戶有優惠等等。比如廠家給配了無人植保機,那麼無論新老客戶只要用我的農資,我就免費給你噴藥。

總之,無論任何行業都會有竟爭,只要真心實意對待客戶,群眾的眼晴是雪亮的,還怕競爭對手嗎???

以上僅代表個人意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原陽寬哥


目前當下的農資經營主體百分之八十都是夫妻店或者一大家子在同一個一個區域,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生態有機體,往往在一個區域同時有數十家經營者,大多數人的精力主要放在價格上,主動發起價格戰,使後面的人被動應戰。在自己區域彼此打價格戰時會有外部勢力的介入。

農資本身是為農業種植主體而服務的,應該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如何更好的服務客戶,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產量,如何能把農產品形成一個品牌,幫助農戶把農產品銷售出去,帶領自己的客戶發家致富奔小康。

也可以實現鄉鎮所有客戶組建一個股份制聯合體,協調分工,參與農業種植領域的每一個環節,把農業服務的每一個環節服務到位,打造區域性的農業綜合性服務上,推動種植業的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機械化、健康化、信息化…………,努力構建所屬區域性的農業產業化服務龍頭,成為廣大種植戶心中的領頭羊。

只有細分行業實現壟斷,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大魚吃小魚,群魚吃散魚,快魚吃慢魚,只有農資人一起努力,才能更好的推動和引領種植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只有為人民服務,我們才有更好的生活質量。



一片糊塗地


農資生意隨著我國農業的發現進步,會漫漫的消失,當然了十年二十年恐怕還存在,我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在我家鄉農資生意已不在為每家每戶服務了,已轉向幾百畝幾千畝地的大客戶了,農資也是生意,生意人沒必要成為農業專家,懂得點基本農業知識就行了,成百上千畝地的農戶都不是農盲,不管什麼生意都必須做到物美價廉,才能生意興隆,我家鄉農資生意做到紅火的店,都是農戶需要的我都有,而且貨真價實,送貨上門隨叫隨到,還有一條就是資金充足,每戶賒賬幾萬元不在話下,最後農閒時候還組織農戶,到國內或到東南亞出國旅遊,這就是雙贏。以後如果我國農業也發展到股份制或農場主經營,恐怕就沒有農資商這個中間環節了,廠家和農戶直接對話,需要什麼研發什麼,從此農資假貨也不存在了,農資小作坊也消失了,農資廠家將會出現競爭,優勝劣汰,隨著我國工業的強大,科技的強大,國力的強大,不久的將來我國的農業,將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界東方。


直值


1、產品多而全不如抓住幾個盈利單品

現在農資市場並不缺少產品,同類產品一抓一大把,但大部分都是毫無競爭力的大路貨,想要農資生意做穩做大,除了質量要有保證之外,還要經營自己的特色產品,然後把它當做重點盈利產品。

2、經營好自己的名聲

名聲是一個經銷商的命脈,名聲好了,不用做宣傳,顧客也會盈門,名聲壞了,就是宣傳再好,也沒人敢買你的貨。好的名聲,需要做很多事才能有,但不講信譽一次,可能就毀了你的名聲。

3、規避賒賬及產品質量風險

賒銷,已經變成了農資常態,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有時都被逼著賒銷,但絕對不可以胡亂賒銷,或者由著客戶賒銷,最好賒一部分或者拒絕賒銷。還有,質量靠不住的產品,堅決不做,也不要抱僥倖心態。

4、到田間地頭去,做好服務

把顧客當做上帝,這不是一句空話,也不是幾句客套話,而是需要你真正用心去付出。做農資生意,只坐在店裡,遲早都要完蛋。還是要多下地,多做試驗,多用效果說服用戶,事實才是最好的證明。

5、說話一定要算數

我們幹農資的目的是為了賺錢,但不能為了錢忘記了原則。承諾給客戶的話,不管掙錢還是賠錢,不管損失有多大,就算咬著牙也不能失信。因為農資生意不是一次性買賣,只有信譽才能換來長久的利潤。

6、做好未來的規劃

農資生意很簡單,就是進貨賣貨的循環,但切不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只管今天不管明天。你要清楚自己每天要乾的事,你要明白自己走的路線,不能跟著廠家的步調走,也不能被農民牽著鼻子走。

7、修煉內功

專業的植保知識一定要到位,不但要學習一些書本上的老套知識,我們還要學習農資的種植習慣,品種特性,化肥農藥的成分,氣候的變化,作物的需肥特點。最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種植心得感悟,最好是自己摸索出來,別人不知道的偏方。這樣才能讓農戶對你有所仰視。

8、心態平和

現在的大多數農資人底氣沉不下來,整天想著一夜暴富,有這樣想法的人我請你不要賣農資了,不如去買彩 票那樣還有更大的希望。農資就是一個腳踏實地,親力親為的行業,要沉澱個人的修養。只有心態好,才能忍受寂寞,才能忍耐失敗,才有重新輝煌的機會。


LaoHuang188


開放的市場一定會面臨競爭,只要是良性的競爭對消費者都會有很大的好處,同時也會激勵市場的參與者不斷提升自己的服務和價值。無論是什麼生意只要時時刻刻關注你的消費者,瞭解他們的需求,解決他們的困難,把關注競爭者的精力用於關注消費者和關注自身的價值提升,積累自己的忠實顧客,服務好自己能力所及的顧客群體,便可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百福美廚


你好,

農資我不懂,不過生意都是相通的。

我覺得解決競爭對手不一定是明智的,倒是競爭之下才能更好的讓客戶對比和選擇。

賣東西最好的銷售方法其實就是拼服務,從對客戶的服務態度到售後服務決定產品的銷量和口碑,同行之間誰有了好口碑就能有效的打擊對方,所以前期不要以銷量的多少而感到壓力,要用真誠的售後來打動客戶。

多少產品剛開始銷量飆升到最後都死在了售後服務上。

小到一個攤位買賣,大到一個集團公司,我認為真誠最重要,實實在在的為客戶服務還怕競爭?真要做到了你就會歡迎競爭,對手越多幹勁越足!





我是勝利哥


關鍵是:1、信息不對稱,需求信息不暢,儘快利用有關農產品市場平臺,及時瞭解需求信息;2、渠道問題,利用有關市場平臺,減少中間環節,直接對接終端需求,既信息暢通又提高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