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奠定秦國一統天下基礎的人才,為什麼都是魏國跑過去的?

歷史沉澱中的新奇


秦國從戰國中脫穎而出,也是有著自己的實力,這個實力就來自人才。早期的秦國並不強大,秦國本是西陲小國,能走到一統六國絕對有這自己的獨特魅力,那就是吸引人才!奠定秦國一統霸業的三大人才都是從魏國跑去的。其實我也有點好奇,這麼厲害的人才,為啥最後崛起的是秦國而不是魏國,魏國是不給他們飯吃嗎?不是不給飯吃,而是飯不夠吃!

一、有那麼都寶貝人才的魏國為何沒笑到最後

戰國時期魏國是最早強大起來的國家,魏國地處中原不管是地勢還是自然環境都極其適合發展,經過發展魏國的經濟變得繁榮,有才能的人都喜歡往繁榮的地方鑽!也就使魏國聚集了一大批人才,人才多了可職位就那麼幾個,一堆人擠著一個職位,那絕對比今天公務員考試還要激烈!才能都差不多,那就看誰後臺硬了,慢慢魏國這個“人才大國”就變成了“虛榮大國”,提拔官員開始排資論輩,真正有才能的人就被埋沒了。

二、那些跑來的人才,鑄造了大秦的基業

秦國的一大轉折點,就是“商鞅變法”,而商鞅正是從魏國跑到秦國的,(商鞅是衛國人,但曾經在魏國擔任過職位。)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早年在魏國時公叔痤推薦他當二把手,可惜啊!魏惠王看不上他,最後商鞅才跑到秦國混飯吃,商鞅到秦國的一系列舉措,是使得秦國在後期能強大起來的基礎!

還有縱橫家的張儀,也是從魏國跑到秦國的,人家張儀還是魏國貴族後裔,用一張嘴抵過幾支軍隊,得到賞識擔任秦相國。

范雎,也是個被“魏國”拋棄的人才,本來很有才,就因為不接受“賞賜”被懷疑通敵賣國,放到誰身上誰都不爽!最後范雎也跑了,這一跑也跑到秦國。范雎不但跑了,還做大回來報復魏國,輕視人才的後果就不僅僅是人才流失,更會給自己的國家招來禍端!

秦昭襄王:昔日周文王得呂尚以為太公,齊桓公得管夷吾以為仲父,今範君亦寡人之叔父也!

可見秦朝對人才的重視。

魏國以為自己人才多多,把真正的人才往死的得罪,而秦國就好似一朵花,這些人就像蜜蜂一樣一個接一個的被吸引過來。

商鞅是秦國的大功臣,如果沒有商鞅秦國可能和其他國家一樣依舊靠著身份來分配官職,商鞅的軍功制賞罰分明,讓平民也有了提高地位的機會,一些有才能的平民百姓也有了進入上層社會的機會,魏國的體制和秦國體制就是

吸引人才的最大蛋糕,每個有才能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才華可以施展,成就一番大業,他們有心,秦國給他們平臺,自然都往秦國跑。所以國家對待人才的態度很是重要!你覺得呢?


無筆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們去看一下現如今的美國。

美國是當今世界第一超級強國。同時也是一個移民大國,是一個教育大國,請記住,教育大國這四個字,這四個字對於未來的人才籠絡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前提。

其實現在也差不多,那些過去留學的那些孩子,他們經常在美國接受了美國的教育以後,看到美國的實際情況以後選擇留在美國。

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文化,經濟,教育對於一個人才的吸引力,你是世界第一超級強國,你是教育大國,你是移民性的國家,那你就可以大規模地吸收這些人才,其他國家沒有意見。

這一點我們再把美國現如今的地位代入到戰國初期魏國的地位,由於魏國早期實力強悍,在中原地區四處征伐,打出了戰國第一強國的名義,所以說,他有很大的空間給很多人採來施展拳腳,所以大家基本上看見魏國這個金字招牌就屁顛兒屁顛兒跟著過去了。

除此以外,魏國早期對於外來人才的使用是很頻繁的,而且從其他國家來的人才在魏國得到重用以後,基本上能夠建立功勞,所以對於那些心懷壯志的學子和柿子來講,這個地方簡直就是一個樂園有榜樣,有模板,有晉升途徑!我為什麼不到那裡去拼搏一下,去奮鬥,去博得一個好前程呢?

除此以外,魏國的實力最強,也可以保證他的。國內安全性的問題,這樣的話,這個國家對於其他國家來講有一個更好的優點,其他國家如果說被攻打了,很可能國內的人民朝不保夕呀,或者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但是魏國由於它強悍的實力,在這裡國內安全的問題得以解決,所以人們更喜歡待在這裡,畢竟,和平才是發展的第一基礎。

當然還有一條不是理由的理由就是為國是中原之地,四通八達的貨物體系都會必須經過魏國才能到達其他國家,這個地方對於其他人來講,無論你是來自於最東邊兒,(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最南邊,最西邊,還是最北邊,你都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到達這個國家。

所以魏國它本身擁有吸引人才的各種優勢,但是這必須建立在一個前提和基礎之上,就是他國家實力的強悍是戰國第一大國,否則等他國家實力削減以後,它之前所有的優勢都將轉變成為他的劣勢,而之前待在魏國的那些人才也將流失到其他國家去。


漩渦鳴人yy


這個問題很有趣。

李斯在著名的《諫逐客書》中提到三個秦國崛起的關鍵人物,分別是:商鞅,張儀,范雎。有趣的是,這三人,都是從魏國跑到秦國的,反過來又把魏國整得半死。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在魏國時就是一條蟲,到了秦國都成了一條龍。

商鞅是法家,張儀與范雎算縱橫家,三個人還有個共同點,都是權謀家。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三晉多權變之士,夫言從衡(即縱橫)強秦者大抵三晉之人也。”這裡說的三晉,包括魏、趙、韓三國,都是從晉國分化出來的,搞權謀都是第一流的,其中魏國去的人最多,成為秦國的人才培養基地。我覺得,秦國應該交給魏國一筆人才培養費與轉讓費。

魏國輸出的人才,以法家、縱橫家為主。為什麼魏國能冒出這麼多頂尖的人才,這些人才為什麼在魏國又混不下去呢?我覺得有必要來分析一下。

1、魏國的前身晉國,有深厚的權謀文化,是誕生法家與縱橫家的搖籃

晉國是春秋時期法制比較完備的國家,法學思想發達,先後制訂有《被廬之法》《趙宣子之法》《範武子之法》《範宣子刑書》等。公元前513年,趙鞅鑄刑鼎,成為中國法制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晉國鑄刑鼎與鄭國子產鑄刑鼎一樣,是我國最早公開的成文法。由於晉國超級大國的地位,其影響之深遠,要甚於鄭國。

晉國以及後來分化出來的魏/趙/韓三國,其湧現出來的法家代表人物,在眾諸侯國中是首屈一指,李悝、商鞅、吳起、申不害、韓非等,其法家思想之淵源,全出自三晉。

晉國的另一個傳統,就是權謀文化,後來衍生出縱橫學。

大家讀歷史,一定會有這麼個印象,覺得秦國是個很狡詐,很會很權謀的國家。比如明明說要割六百里之地給楚國,到頭來忽悠說是六里;比如說請楚懷王去談判,一去就把人扣為人質,最後客死秦國。所以後來東方諸侯都把秦國的承諾當作放屁,誰也不當一回事。

其實,這是商鞅、張儀去了後,秦國才得這樣。在整個春秋時代,秦國是最耿直仗義的國家之一,而晉國則是最善於搞權謀的。比如說吧,晉國鬧饑荒,秦國給它援助大米;等到秦國鬧饑荒,晉國卻袖手旁觀。我讀春秋左傳時,就發現晉國真是很狡詐,很會耍陰招,它有這個文化傳統。

晉國的權謀文化,與其獨特的政治制度有關。晉國的權力長期掌握在幾大卿家手中,後來形成“六卿”制,六大家族輪番執政,內鬥不休,相互傾軋。六卿變四卿,四卿變三卿,最後三家瓜分晉國。晉國國內殘酷的政治鬥爭,造就其權謀文化極其發達,後來逐漸衍生出“縱橫”術。

三晉的文化與東方的齊魯宋楚文化都不同,沒有半點浪漫主義色彩,完全奉行實用主義。你看東方諸侯出了孔子孟子墨子這樣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大師,出了老子莊子這樣沉思宇宙人生的智者,出了屈原這樣浪漫主義的詩人。而三晉沒有,都是出新型實用型人才,不是法家就是縱橫家。

2、魏文侯的人才政策,刺激魏國法家、縱橫家文化的發展與完善

進入戰國後,繼承晉國衣缽的魏國率先稱霸。

歷史學家錢穆在《先秦諸子系年》中有這麼一段評價魏文侯魏斯的話:“魏文侯以大夫僭國,禮賢下士,以收人望,邀譽於諸侯,遊士依以發跡,實開戰國養士之風。”戰國時代的“養士”風氣,並不是後來戰國四公子才有,而是從魏文侯開始的。

魏文侯的人才政策是開放的,他四處收攏名士以為己用。譬如說,他拜孔子弟子、大儒子夏為師,與著名學者田子方、段幹木亦師亦友,每次經過段幹木的住處時,總是畢恭畢敬。這種禮賢下士的態度無疑使他很快聲名遠揚,天下英雄才士紛紛從各地趕來,投奔魏斯。除了以上幾位名士之外,魏斯麾下有許多著名人物,如吳起、李悝、西門豹、樂羊等人,一時間人才濟濟。

在這種背景下,魏國本土的法家、縱橫家文化得到迅速發展。

著名法家代表李悝彙集各國刑典,編成《法經》一書,後來這也成為魏國的法律依據。《法經》有六篇,分別為《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律》和《具律》,這部法律文獻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李悝變法對戰國諸國變法提供一個可資參考的藍本,後來吳起在楚的變法,商鞅在秦的變法均受李悝的重大影響。而吳起與商鞅,都是從魏國去了別的國家。

在法家興盛的同時,縱橫術也走向繁榮。

法家與縱橫家,雖側重點不同,都是強國之術。法家重在制度,縱橫家重在外交,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如果能結合在一起,就相當完美了。

在諸子百家中,縱橫家獨樹一幟,是戰國時代最顯赫的思想流派之一,其特點全在於“實用”二字,他們不是啃書本,更不是讀死書,而是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在諸侯之間遊走,以種種外交手段在國際舞臺上興風作浪,縱橫捭闔。

魏國出的縱橫家最多,但是為什麼像張儀、范雎這些縱橫家在魏國混不下去,到秦國卻如魚得水呢?

3、從人才流入到人才流失

我細細分析魏國史,大致作了以下劃分:

魏文侯時代,人才單邊流入。魏武侯時代,以流入為主,開始出現流失,比如吳起去了楚國。魏惠王時代,人才流入與流失相當,表現為來了又走了;比如商鞅從衛國來了,去了秦國;孫臏來了,又回了齊國;孟子來了,張儀走了,等等。在魏惠王之後,人才就加劇流失了。

為什麼會出現人才流失的情況呢?有幾個原因:

其一,魏國人才太多,競爭激烈。

魏國是生產法家、縱橫家的大本營,要在這裡混得下去,競爭很激烈啊。你懂的那些道理,別人也懂啊,怎麼顯得你比別人強呢?要有表現的機會,真的很少。比如縱橫家大師公孫衍,在魏國時沒什麼名氣,後來跑到秦國,沒幾年就當上最高的大良造。再比如張儀,在鬼谷子門下畢業,有一張三寸不爛之舌,居然在魏國找不到工作,只好去楚國打工。所以,在魏國要出人頭地,太難了。

其二,魏國體制僵化了,講排資論輩,不看你真才實學。

商鞅由衛入魏,投奔魏國宰相公叔痤。公叔痤欣賞他的才識,臨死前向魏惠王推薦商鞅,希望能把國家大事交給商鞅治理。魏惠王怎麼想的呢?他認為公叔痤病得腦殘了,竟要他把國家交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對於宰相推薦的人,魏惠王不僅不重視,在公叔痤死後,也沒有給商鞅安排工作。商鞅一下子成了失業青年,正好秦國發了招工廣告,他就前去應聘了。

再比如范雎。同樣是縱橫家,范雎比張儀好點,在魏國找了份工作,在中大夫須賈門下當了門客,但這份工作差點要他的命。出使齊國時,由於表現出色,齊襄王很欣賞他,送給他一個大禮包。不想回國後,因為這個大禮包,范雎遭到審查,被懷疑有賣國行徑,差點被活活揍死。大家看看,表現得太好,反而遭到嫉妒/懷疑/猜忌,魏國已經不是魏文侯時的魏國了。在這種氛圍下,大規模的人才流失就是必然了。

秦國則相反,在秦孝公之後,秦之人才政策最開明,不看資歷,不看背景,只看你的真才實學。只要有真才實學,可以一下子從布衣提拔到相國。秦國的目的很簡單,也很明確,就是“富國強兵”,需要的不是充滿理想色彩的儒墨,也不是玄奧的道家/陰陽家,而是最有實用主義色彩的法家與縱橫家。因此,秦國崛起之關鍵人才多來自魏國,並非意外。



回望五千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守護大中華縱橫捭闔的血脈精魂。歡迎關注“君山話史”。


君山話史


也不能說奠定秦國一統天下基礎的人才都來自魏國:事實上李斯、魏冉來自楚國,呂不韋來自衛國,而司馬錯、白起、王翦、蒙恬等人則是秦國本土人......即使是秦國本土人才中有相當一部分祖籍並不在秦國,只是祖上入秦較早而已——白起祖籍楚國、蒙恬祖籍齊國......由此可見支撐秦國統一大業的不只有來自於魏國的人才而是來自全天下的人才。春秋戰國乃是大爭之世,各國無不競相招募能富國強兵治國安邦的人才:來自楚國的伍子胥效力於吳國,來自齊國的孫武效力於吳國。來自楚國的范蠡、文種效力于越國......春秋戰國時代大爭之世的格局使各國競相招募人才,而這一時期的生產力發展又大大促進了人員在各國之間的流通:商業和交通的發展使人們得以更為便利地在列國之間穿行,隨著鐵器和牛耕的普及使農業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竹簡的普及則使知識的傳播更為便利,在這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就催生出一個介於貴族和平民之間的士階層。周王朝實行的是層層分封的制度:周天子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給諸侯,而諸侯則在本國之內分封世家貴族,平民和奴隸則耕種貴族的封地。新興的士階層或由世家貴族的分支庶族演化而來,或由一部分較為富裕的平民演化而來,由於他們沒有自己的封地,所以只能用自己掌握的知識服務於列國君主以換取報酬。大爭之世中國君的需要與新興的士階層的需要結合起來共同促進了當時列國之間的人才流動現象——這在當時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然而到了戰國後期秦國卻表現出對人才強勁的吸納能力,而六國對人才的吸納能力則呈日漸減弱的趨勢,秦國成為了戰國後期人才流動的最終目的地。

秦國曆史上是有著豐富的任用外來人才的經驗的:早在春秋時代秦穆公就曾任用過來自西戎的由余、來自楚國宛地的百里奚、來自宋國的蹇叔以及來自晉國的邳豹、公孫支。秦孝公時代的商鞅通過變法奠定了秦國崛起的基礎;秦惠文王時代的張儀以連橫之策分化瓦解諸侯,大大減小了秦國前進道路上的阻力;范雎使秦昭襄王得以強化中央集權,明確了遠交近攻的基本國策;呂不韋攻取周、趙、衛的土地,立三川、太原、東郡,為秦之一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然在這一過程中秦國本土人士和外來客卿之間的矛盾也在一點一滴的滋長,恰逢自公元前238年起的短短一兩年之內連續發生的嫪毐叛亂、呂不韋罷相以及韓國間諜事件均涉及外國客卿,於是多年來潛伏已久的矛盾在公元前236年來了一次總爆發——這年秦王嬴政在本土大臣要求驅逐客卿的強烈呼聲之下頒佈了《逐客令》。然而來自楚國的李斯以一道《諫逐客書》歷數了歷史上客卿對秦國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並一針見血地指出逐客是將人才推向國門之外在,最終這道上書使秦王嬴政終止了驅逐客卿的做法。由此可見秦國對六國士人具有極強的吸引力,以致於當秦國下達驅逐令時以李斯為代表的六國客卿的第一反應並不是就此離秦而是盡力爭取,那麼秦國對六國士人如此強勁的吸引力是如何形成的呢?

秦國一直有著任用外來人才的悠久歷史:寫下《諫逐客書》的李斯在楚國只是一個倉庫管理員,然而在秦國卻一步步晉升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秦國對客卿的使用極為靈活——完全可以做到因時因人而定,這意味著只要有一技之長均能被秦國任用。秦國用人不問出身來歷、不問師承學派,始終秉承務實的用人政策。相比之下六國的用人政策和秦國有著天壤之別:六國自詡繼承了延續自周室的禮樂文明,視秦為偏僻的蠻夷之邦。然而正因為六國繼承了延續自周室的禮樂文明,因此在用人政策上也長期秉承延續自周室的宗法觀念和宗族制度。六國所秉承的用人制度始終保持著”內姓選於親,外姓選於舊。貴有常尊,賤有常威,禮不逆也“。秦國也許的確是沒什麼文明的野蠻國家,然而正因為秦國缺乏傳統的束縛才使其沒背上宗法制度的包袱,也就此成為最能讓外來人才放手施展才華的舞臺。商鞅因變法之功而受封商地十五邑;張儀也在秦國受封五邑;呂不韋受封河南十萬戶。尤其是商鞅變法後秦國以軍功爵制徹底打破了國內的階級壁壘——秦國的老世族勢力受到壓制,在秦國逐漸孕育出一個全新的職業官僚階層。一時間六國士人無不被秦國務實的用人政策所吸引,相比之下六國任人唯親的用人政策無異於將人才推入秦國的懷抱。在這一過程中不只是魏國,事實上東方六國都成為了秦國的人才培養輸送基地。

儘管秦國的外來人才並非只來自於魏國,但魏國的確是向秦國輸送人才的一個大國:商鞅、張儀、范雎三人皆來自魏國。魏國為什麼能培養出如此之多的人才?戰國初期魏文侯在位時始終堅持禮賢下士:政治上任用李悝為相推行變法,民政上任用西門豹治理地方,軍事上任用吳起、樂羊等名將,學術上重用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等人。魏文侯在學術思想領域採取兼收幷蓄的模式:對儒家、法家和黃老之說均不排斥,一時間法家、兵家、縱橫家均活躍於魏國。魏文侯用人不問出身只看能力:吳起、李悝來自衛國,樂羊、西門豹出身平民,翟璜來自戎狄部族......只有是人才魏文侯都能傾心任用。這一時期魏國的的教育體系並不僅僅只注重修身養性,也極其重視經世濟用。在人才使用方面魏文侯也能做到不拘一格:法家的李悝、兵家的吳起、儒家的子夏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魏文侯都能揚長避短,為每一個人才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土壤。魏國是戰國時代率先變法的國家——事實上戰國初期魏國的李悝變法明確提出“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主張選賢任能、賞罰嚴明。春秋時代各國基本都保持著貴族世襲制度:貴族子弟生來就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並能繼承祖先的爵位,平民子弟即使再怎麼努力也沒出頭之日。李悝制定了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公務員選拔機制:一大批有作為的平民子弟得以躋身魏國朝堂,從此中國的朝廷官吏開始由世家貴族世襲逐漸演變成考核選拔職業文官。魏國儘管是一個人才大國,然而魏國的人才流失現象也異常嚴峻:魏國作為戰國前期的文化中心曾培養出吳起、商鞅、孫臏、龐涓、樂羊、樂毅、張儀、公孫衍、范雎等諸多人才,然而這些人才之中吳起離魏赴楚;孫臏離魏赴齊;樂毅離魏赴燕;商鞅、張儀、范雎離魏赴秦;即使是最終選擇效力於魏國的公孫衍也曾一度入秦......由此可見魏國不僅向秦國輸送了大量人才,簡直就是戰國時代第一大人才輸出國啊!為什麼魏國能培養出如此之多的人才卻最終留不住呢?事實上魏文侯死後魏國的用人政策已悄然改變:各個實權部門都被功臣階級後代佔滿了,他們的階級已然固化了,外人想要進入魏國的實權部門太難了。而魏文侯之後的歷代魏國君主也不再有魏文侯那種禮賢下士的作風了——關於這點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魏惠王與齊威王在逢澤之畔狩獵。射獵完畢後魏惠王拿出十二顆大珍珠向齊威王炫耀道:“我國雖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輛車子、徑長一寸的夜明珠一顆。像齊國這樣地大、人多,光兵車就有一萬輛的大國難道連這樣的寶貝也沒有嗎?”齊威王聽了這話從容不迫地回答道:“我的珍寶與你的不大一樣——你的寶貝是死的,而我的是活的:我有大臣檀子,讓他守南城,楚人就不敢為寇作亂,泗河旁的十二個諸侯國都來朝見;我有能臣盼子守衛高唐,趙國人就不敢往東在黃河上打漁;我有賢臣黔夫鎮守徐州,燕國人就會面對徐州的北門祭祀求福,趙國人就會面對徐州的西門祭祀求福,遷移過來要求居住於齊國的有七千多家;我有良臣鍾首負責國內治安,人民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我這四位能臣賢相就是我的寶物,豈止照亮十二輛車?”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確實有這樣的現象,但也不能以偏概全。真正從魏國去秦國的,主要是商鞅、張儀、范雎三人,但是李斯是楚人,司馬錯、白起、王翦都是秦人,呂不韋是衛人,魏冉出身不明,可能是魏人或楚人。

如果我們就魏國人出奔秦國來討論,應該注意到魏國本身作為中原地帶,交通資訊發達,又是法家的誕生地,本土人才應該會比較多;魏國在戰國前期也是第一大國,又能吸引其他國家的人才,如商鞅本身是衛國人。但這三人均沒有留在魏國,其中商鞅是沒有被魏惠王提拔;范雎是被魏齊毒打;張儀則是壓根沒在魏國出仕;另外還有個吳起,被公叔陷害而出走楚國。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應該很大程度是公族政治導致的。相對秦國來說,六國的改革並不徹底,而把持政權的長期仍是公族。比如吳起儘管在楚國一顯身手,但是楚悼王死後吳起馬上被貴族攻殺。著名的“戰國四公子”也都是公族。正是因為血緣被重視,所以才能才會相對貶低。而秦國自春秋以來公族政治就較為薄弱,所以也更加註重人才的引進,像秦穆公時期公孫支是晉人、百里奚是虞人、由余是戎人,等等。

到了戰國之際,秦國更是海納百川,吸取了不少外國人才,除了以上這些人外,還有魏國公孫衍、楚國甘茂、齊國蒙驁、燕國蔡澤等。後來秦王政下達《逐客令》,但是李斯馬上寫出《諫逐客書》,深刻闡釋了“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的道理,其實正是和秦國春秋以來的客卿制度一脈相承的。


林屋公子


在秦國做大統一六國的過程中,有三個謀臣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且可以說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一個是商鞅,一個是張儀,一個是范雎。

(商鞅劇照)

商鞅通過成功的變法,讓秦國走上了不同於六國的獨特成長之路。這是秦國與六國的一個分水嶺,也預示著將來秦國越來越強,六國則毫無章法一團亂麻,陷入被秦國逼迫打擊的局面。

張儀是一個縱橫家,他對秦國最重要的功績,不是他騙了魏國多少城,或者騙死了楚王,而是他先騙過蜀國,又和司馬錯一起,滅了蜀國巴國苴國。因為滅掉巴蜀,讓秦國在擁有了秦川之地大糧倉以外,又擁有了巴蜀之地大糧倉。而這也使得秦國雖然連年打仗,挑戰六國,依然具有足夠的糧食。

范雎對秦國的重要意義,更是毋庸置疑。其“遠交近攻”的策略,讓秦國避免了被六國合起來攻擊的被動局面,而得以順利地滅掉六國,實現統一大業。

有趣的是,這三個重要人物,都是出自魏國,或者說是魏國培養出來的人才。那麼問題來了,魏國培養出來的人才,為什麼沒能在魏國取得成功,而是在秦國取得了成功呢?

(張儀劇照)

一、牆裡開花牆外香。

商鞅在魏國的時候,就表現出了卓越的才幹。公孫痤在臨死前,把他推薦給魏王,但是魏王並沒有當回事。於是公孫痤說,要麼你就用他,要麼你就殺了他。他要是給別人用了,咱們魏國就有麻煩了。但是魏王既不用他,也不殺他。總之一句話,不把他當回事。正是這樣,商鞅才離開魏國到了秦國。

范雎也是在魏國時候就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能,以至於齊王都聽說了。因此范雎和魏國中大夫須賈出使齊國的時候,齊王才會偷偷給范雎送禮。范雎雖然堅決拒絕了,但是這一事件卻遭到須賈的嫉妒,於是他回來對魏王說,范雎通敵。

事實上,如果魏王有一點眼光,他就應該想想,為什麼齊王會給范雎送禮,同時范雎又不要?因為魏王從來沒往才能上去考慮,根本就沒覺得范雎是一個人才,所以他才會聽須賈的話,跟著處罰范雎,從而造成范雎逃到秦國。

包括張儀在內,在魏國時,也沒受到重用。等到張儀在秦國當過相國後,魏王才用他當相國。沒想到張儀那時候已經恨透了魏王,所以當了秦王的奸細,幫助秦王削弱魏王。

如果張儀沒有在秦國當相國的經歷,魏王怎麼會重用他呢?

總之,這都是“牆裡開花牆外香”的表現。

(范雎劇照)

二、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商鞅、張儀、范雎對於秦王來說,都可以稱得上是“外來的和尚”。

他們所講的那些觀點,秦國本土的人,有沒有向秦王講過這些呢?肯定也是有的。但是,秦王並不相信本國的人,而是隻相信外來的商鞅、張儀、范雎講的是對的。這就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為什麼“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呢?其一,因為是外來的人,因此秦王相信他們有國際視野,他們看得更開闊。這種思維,不只是戰國時期是這樣,今天其實也還是這樣。其二,因為是外來的,他在本國沒有勢力範圍,不是利益集團,不需要維護什麼。因此,秦王相信他們說的話更可靠,更準確。

正因為秦王有這樣的考慮。所以,他們才絕對相信商鞅等人的話。而商鞅如果沒有秦孝公的極力支持,他也不可能獲得商鞅變法的勝利。范雎和張儀,也符合這種情況。

(秦孝公劇照)

三、看別人的錯誤看得最清楚。

商鞅、張儀和范雎所推崇的法家和縱橫家,在魏國以及在別的國家是實施過的,並不是只在秦國才開始實施。比如,魏國曾進行過李悝變法,楚國曾進行過吳起變法,縱橫家蘇秦曾佩戴過六國相印。

無論是李悝變法,還是吳起變法,還是蘇秦相六國,都讓站在一邊的秦國,看到了法家、縱橫家的巨大力量。同時也看到,正是因為各國的利益集團錯綜複雜,這些變法才沒有成功。

秦國因為看得很清楚,所以,他們力避利益集團參與,堅決支持商鞅等人那樣做。最終取得了成功。而且,秦孝公為了讓商鞅變法的勝利果實不受影響,不在他去世後,像吳起變法那樣中途夭折,甚至提出了要把國君之位傳給商鞅的想法。

總之,秦國文化不深厚,也沒有培養人才的老師及相關機構,人才(尤其是文才)產生匱乏。但是,他們卻能夠用好外來的人才,尤其是誕生於中原文化腹心的魏國的人才,因此他們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參考資料:《史記》《左傳》《戰國策》)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倒是個有趣的問題,不由想起晏嬰所說的,“淮南為橘,淮北為枳”這句話,用來形容最恰當不過了。在秦的崛起史中,商鞅、張儀、范雎三個至關重要的人物皆來自於魏,這三人在魏時,商鞅不過是魏國丞相公叔痤府的一名中庶子;張儀早年仕於魏不過一介寒士;范雎不過一名普通的門客。然而此三人一到了秦國立馬建功立業拜將入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成為秦國的棟樑之才。到底是魏國人“不識貨"呢,還是魏國妒賢嫉能呢?



縱觀魏國的發展史,魏國是十分重視人才的。從魏文候起魏國首開禮賢下士之風,養士並非戰國四公子的“專利”,真正興起養士之風的則是魏文候,四公子不過是跟著葫蘆畫瓢而已。早期的魏國大攬四方之士,加上李悝變法在魏國推行,凡有識之士都來到魏國試圖一展才華。如孫臏、龐涓、吳起、商鞅等著名人物首選便是魏國。一時間,諸子皆以能在魏國任職為榮。

前期的魏國可謂人才濟濟,可人才濟濟的魏國並沒有因此形成合力而繼續強盛,反而出現人才排濟人才的局面。如吳起遭公叔痤驅趕、龐涓害孫臏,尤其是龐涓迫害孫臏一事,在當時的影響巨大。



到了魏惠王時期,魏國內人才排斥人才的風氣並沒有引起魏惠王的重視,反而越演越烈以至一發不可收拾。魏惠王初期上將軍龐涓與魏相公孫痤政見之爭形同水火,由於龐涓有鬼谷子高徒光環,深得魏王信任,對公叔痤的意見建議根本置之不理,在政見上公叔痤建議惠王繼續維護魏國霸權;而龐涓則主張滅國統一方略。惠王始終認同龐涓的滅國統一方略,開始四處吞併,如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就是龐涓的滅國方略促成的敗局。

由於惠王聽信於龐涓冷落年邁的公叔痤,對其推薦的人才更是視而不見。公叔痤臨終前向魏惠王推薦了時任中庶子的商鞅,說商鞅之才遠不低於龐涓,但沒有得到重視,並笑公叔痤病得不輕,結果商鞅離開了魏國投奔了秦國,並在秦展開了著名的商鞅變法。



如果說魏國人踩人的現象是在早期形成的,那麼人踩人的風氣則是魏惠王助長起來的。龐涓去世之後,著名的例子莫過於惠施擠走莊子的例子,彼時莊子名鵲起惠施怕莊子代替其成為魏相故擠走了莊子,其實莊子並沒有心思當官,只是惠施擔心而已。

魏國內人踩人的風氣積重難返,相比秦國則剛剛起步,恰逢秦孝公即位勵精圖治開始向諸候各國招攬人才,加上秦孝公胸襟廣闊,商鞅選擇了秦國,並在秦孝公建立“客卿制度”上完善用才制度,為秦國後來湧進大批的人才奠定了很好基礎。這個制度便是“客卿制”。



秦國“猛將起於伍卒,賢相始於客卿”。客卿制是秦國選才用才的重要保障,凡是人才進入秦國任職首先任客卿,客卿其實就是個提供平臺展現人才能的職位,雖無實職,但是展現人才能空間可以放到無限大,一旦在客卿的位置展現出才能立即得到重用。如張儀首任客卿通過外交圖徑收回河西、范雎首任客卿罷黜“四貴”。

魏國的用人不當成風與秦國完善的用人機制形成了鮮明對比,“淮南為橘,淮北為枳”說的其實是土壤與氣候對同一物生長影響帶來的不同結果。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明主而事,大概是這個理。


海馬論史析理


在在春秋戰國時期,尤其是戰國後期,幾個出了名的大人才,都和魏國有關係。商鞅,張儀和公孫衍等等人都是魏國人,在魏國得不到重用,都為秦國立下大功,為秦統一建立堅實的基礎。

那魏國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才?為什麼人才都跑到秦國呢?

我們看看戰國時期的地圖就知道了!



魏國的地理位置在哪呢?山西的南邊,河南的北邊,它的都城是大梁,現在在河南開封一帶。這個位置正好處於,列國中央,被列國包圍。戰國七雄,它被五個國家包著。說白了,它被列國環繞,也使得這個地方四通八達,流動人口多。所以使魏國的信息特別敏銳,列國有什麼事,最先到達魏國。所以信息通暢發達,有利於培養視野開闊的人才。而且它離秦國太近,往北一溜達就是秦國,所以它的人就近去秦國找工作也方便


在戰國初期,魏國君主魏文侯為了強大國家,採用李俚的人才培養計劃,加強農業商業發展,隨著商業的流通和國家的強大。不僅培養了自己國家的人才,也使得國外的人才都來了魏國。也就使的魏國壓著秦國打。

但是到了魏文侯死後,幾個後代不重視人才,任用近臣。再有就是,這個時候,秦孝公發佈招賢令,只要是人才,有能力我就用,並在後代一直一直沿用。在這樣的國策下,離秦國很近的魏國人就最先去了秦國。而且兩個國家離的太近,在聽說別人都得到重用後,覺得自己在魏國得不到重用,還不如去秦國呢。就這樣,形成一個人才的對流。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魏國只要有了人才得不到重用,就都跑到秦國。


歷史鹹談


魏國率先進行變法,開風氣之先,成為戰國時代第一霸主,因此吸引和培養了很多人才,尤其是主持變法的法家人才,縱橫家,軍事家,吳起,龐涓,商鞅等人都與魏國有很深的淵源。

說到真正奠定秦國統一天下基礎的人才,商鞅是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商鞅是衛國人,學習了法家學說,在魏國得不到重視,於是選擇到當時最為貧弱的秦國。



也就是說,魏國本是商鞅的第一選擇,當時的魏國是戰國第一強國,第一霸主,魏惠王當政,魏國魏武卒實力強勁,向西佔據了秦國河西之地,在中原稱霸,壓制其他諸侯國。當時的魏國也彙集了天下很多人才,但處於四戰之地的魏國君臣由於志驕意滿,上升通道受阻,使得很多有識志士無用武之地。


商鞅看到這一幕,便決定放棄魏國,反投當時一窮二白的秦國。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進行最為徹底的變法改革。經過君臣上下一心,多年努力,逐步使秦國國力提升。正因為秦國一窮二白,秦孝公勵精圖治,放手讓商鞅進行變法,雖然阻力很大,但仍然得以實行,並且由於力度大,改革很徹底。一舉使秦國改變西陲小國的落後狀態,成為國力蒸蒸日上的虎狼強國。

反觀魏國,處四戰之地,為維持其霸主地位,四處征伐,貴族氣息濃厚,變革停滯不前,戰略出現重大失誤,導致成為眾矢之的,而坐視秦國崛起,坐視齊國壯大。

於是霸主地位易主也就不可避免。秦國打敗曾經無比強大的魏國,究其根本,是不斷進取變革的新興大國戰勝了固步自封的老牌強國,進取變革打敗固步自封。


生說


魏國是戰國時代第一霸,它地處中原腹地,是戰國之世最先開始變法的一個國家!因此魏國兵強馬壯,國富民強,文明興盛,有條件培養人才,人才也喜歡往魏國跑。衛鞅就是在魏國公叔丞相府中實習了六年,做了六年的中庶子後才去的秦國。魏國為什麼能培養人才而不使用人才呢,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魏國是戰國之世第一個變法而強的國家,它的制度先進,軍事強大,是所有人才都要掌握的基本功。魏國變法後,對官制、稅制、地制、人事關係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是所有國家變法的藍本,衛鞅就是在魏國學習李悝變法的內容,與魏國的法令官制,這些是他去秦國變法的基本功。

其二、魏國的魏武卒是戰國之世的第一支重裝步兵,它戰鬥力驚人;魏國的騎兵也是戰國之世的第一支鐵騎,戰鬥力同樣可以吊打其它諸侯國。衛鞅在魏國跟著公叔丞相不僅學習政務,也參與軍事,他明白魏武卒的優缺點,而秦國變法後建立的新軍其實就是魏武卒的加強版。

其三、魏國很有錢,對士子禮遇有佳,在魏國當一個小官,俸祿也足以錦衣玉食,因此很多士子願意到魏國來尋找富貴,如果尋找不到富貴,再另謀它國。我們的老孟子就喜歡去魏國蹭吃蹭喝,魏惠王父子倆人都對老孟子禮遇有佳,以彰顯他們敬賢的名聲。

魏國不能發現並重用人才,還是跟魏惠王有很大關係。魏惠王有名師情結與貴族情結,他不喜歡出生寒門的士子,有不喜歡禮賢下士,對於沒有名聲的士子,他不會重用。龐涓因為是鬼谷子高足,所以得到魏惠王重用,衛鞅因為沒有名師且做過丞相府中庶子,所以他不殺也不用;張儀因為在魏國王宮頂撞了老孟子,所以魏惠王不用。

最後一點就是魏國成名太早,到魏惠王后期,各個實權部門都被功臣階級後代佔滿了,他們的階級已經固化了,外人想要進入魏國的實權部門太難了。所以很多士子寧願去秦國討出路,也不願在魏國混日子。再到後來,魏國衰落了,有識之士更不願意在魏國效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