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戰“疫”|法官、法警變身“紅馬甲”,用法律築起戰疫防線

疫情不休息,我們不懈怠!在眾多奔赴一線的防控新冠病毒疫情的隊伍中,有一群穿著紅馬甲的人,和其他防控隊伍不同的是,他們除了承擔到基層社區排查登記、量體溫、做宣傳等任務外,還特別喜歡跟人聊法律。

深入基層社區依法防控

他們是愛講法的“紅馬甲”

早上8點多鐘,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長宋坤鶴和4名法官助理就來到大朗鎮黃草朗社區開始一天的工作。大朗鎮黃草朗社區常住人口近17000人,其中有14000是外來人口,儘管目前返回的外來人口沒有達到這個數量,但宋坤鶴他們還是需要將每天新增返莞人員信息核實後錄入電腦。“這些信息是每天社區幹部從各家各戶實地排查的,因為現在根據要求,除了湖北,其他省份的也全部要排查,我們就需要協助社區把信息錄成電子版,工作還是比較繁瑣,需要點耐心。” 宋坤鶴介紹道。

共同戰“疫”|法官、法警變身“紅馬甲”,用法律築起戰疫防線

編寫警示案例,以案說防

效果槓槓的

為了更好地引導市民注意防控疫情,宋坤鶴還組織隊員編寫相關警示案例,並將案例刊登在社區公眾號上宣傳,大朗鎮黃草朗社區副書記李柱堅告訴記者,法院這支抗疫工作隊的到來,給他們社區出了很多智謀,尤其他們以案說防,效果比單刀直入的勸導更有效。一週前,還有居民聚集在榕樹下、籃球場上等地方聊天打牌,現在這種景象已不復存在。

共同戰“疫”|法官、法警變身“紅馬甲”,用法律築起戰疫防線

探望+巡查,“碎碎念”築牢防控網

黃草朗社區與松山湖交界,交通發達,人員管控壓力相對較大,目前,社區內共有重點疫區返莞人員140多人,均處於居家隔離狀態。對於居家隔離14天的這些人家,宋坤鶴和社區工作人員每天上門兩次,幫他們量體溫、購買生活用品、倒垃圾。對解除隔離的人家,宋坤鶴也不忘叮囑他們保存後相關告知書。

共同戰“疫”|法官、法警變身“紅馬甲”,用法律築起戰疫防線

目前,在宋坤鶴和隊員的協助下,大朗鎮黃草朗社區大部分出租屋房東和企業主,都已經和社區簽署了疫情防控承諾書,從法律層面上講,宋坤鶴和隊員們將依法防控工作落實到了基層社區的每個角落。

共同戰“疫”|法官、法警變身“紅馬甲”,用法律築起戰疫防線

在離黃草郎社區只有十幾分鍾車程的新馬蓮村村口,市中級人民法院法警張麗華正和隊員們守在那裡排查每一輛進村的車輛。張麗華這組的5名隊員,全都是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法警,素質硬、毅力強。張麗華告訴記者,當初市中院組建抗疫工作隊的時候,她沒有徵求家人的意見就直接報了名,“我的黨齡都快20年了,這個時候應該站出來” 。

共同戰“疫”|法官、法警變身“紅馬甲”,用法律築起戰疫防線

當天完成卡口查控任務後,張麗華又和隊員趕往了下一個任務點:一家生產汽車零配件的工廠。這家工廠有130多個工人,如今已陸續返莞110人左右,大多數都是湖南人,工廠也準備了較為齊備的防護物資,但離開時,細心的張麗華還是不忘特意多囑咐幾句,告誡工廠負責人不要瞞報從湖北來的或者疫情持續發展地區回來的員工。

共同戰“疫”|法官、法警變身“紅馬甲”,用法律築起戰疫防線

司法為民

他們用法律築起戰疫防線

在大朗,像宋坤鶴和張麗華這樣的法院抗疫隊員還有很多。據瞭解,自新冠病毒疫情發生以來,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就組建了以黨員幹警為主體的抗疫工作隊,隊員共170餘人,隨時支援疫情防控第一線。目前奔赴一線的只是第一批85名隊員,他們分成15個工作小組,分別前往大朗鎮求富路、巷頭、楊湧、佛子凹等15個村(社區),協助各村(社區)開展體溫檢測、信息登記、落戶走訪、宣傳引導等疫情防控工作。

共同戰“疫”|法官、法警變身“紅馬甲”,用法律築起戰疫防線

此外,東莞中級人民法院抗疫工作隊還專門成立臨時黨支部和十一個黨小組,組織領導隊員們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我們充分發揮法律工作人員職能,協助基層解決相關法律問題,積極編寫法律宣傳資料,震懾違法犯罪行為,堅決打好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抗疫工作隊副領隊陳東超如是說。

共同戰“疫”|法官、法警變身“紅馬甲”,用法律築起戰疫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