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式坦克戰場上為什麼那麼“虎”


虎式坦克戰場上為什麼那麼“虎”

虎式坦克從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國投降為止,一直活躍於戰場第一線。虎式坦克在戰爭中擊毀了大量的敵軍坦克也包括其它火炮,這使它成為所有盟軍坦克危險對手,凡是在戰鬥中能夠擊毀或擊傷虎式坦克致其被遺棄的盟軍坦克,人們都會尊稱其為馴虎者。

虎式坦克戰場上為什麼那麼“虎”

虎式坦克配備的88毫米KwK36L/56坦克炮(L/56指炮管長度為口徑的56倍)由克虜伯公司研發並生產,炮塔有一個圓型的底部。主炮的支撐及發射機制則發展自德國著名的88高射炮,其Flak 18 L/56衍生型被用作虎I坦克的主炮,虎Ⅱ坦克88毫米Kwk43L/71型主炮,也是出自該系列高射炮(Flak 41 L/71)。是二戰時殺傷效率最高的幾款坦克炮之一,德國人還為它配置了極為精確的卡爾·蔡司TFZ 9b 瞄準器,精準度驚人。在一次試射時,坦克在1200碼的距離外開火,而連續5發落在一個16英吋×18英吋的目標上。

虎式坦克戰場上為什麼那麼“虎”

虎式坦克的車體前方裝甲有102毫米厚,炮塔正前方炮盾裝甲厚達135~150毫米(有資料稱可能是間隙裝甲),相較之下同時期的IV號坦克(G型)車身前方只有80毫米厚的裝甲而炮塔正前方的裝甲也只有50毫米厚,而虎I坦克的兩側和背面也有82毫米厚的裝甲。這樣的厚度能夠在正常交戰距離抵擋絕大部分炮彈,尤其是來自正面的炮彈。

虎式坦克戰場上為什麼那麼“虎”

虎式坦克的防護能力也展露無疑,第503重坦克營的一個軍官發回戰報,在一次持續6個小時的坦克大戰中,他的坦克總共承受了227發反坦克步槍彈、14發45毫米穿甲彈、11發76毫米穿甲彈的打擊,履帶、輪軸、懸掛系統嚴重受損,但乘員毫髮無損,戰鬥結束以後又開了60公里回後方修理。

虎式坦克戰場上為什麼那麼“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