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守護】無畏堅守的"超級戰隊",疫病重患的"生命之燈"

——記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團隊


自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時,這片遼瀋大地一直憑藉如江河之流、汪洋之浪的白衣戰士的精幹與頑強,同狂妄的疫病做著強有力搏鬥。如果說在這片無人膽敢鬆懈的戰場,烽煙最盛處定是至勇者的據點,那麼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可謂稱得上是此次戰"疫"中最為先鋒的所在。這裡,作為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每一位市六院的白衣戰士都以博愛的雙臂擁抱八方而來的生命重託,因而踏入疫情戰爭的戰火最為熾熱震耳的此處,那些孱弱生命的群像也顯得格外嚴峻而恢弘。在市六院,以絕望交換希望的奇蹟時時刻刻都在上演,與死神交鋒取得完勝的榮耀每分每秒都在誕生,可是他們還在與之為戰,從不懈怠地展現醫之大者的無雙堅韌與使命擔當。

既然如此,在這其中擔任衝鋒職責的又該是怎樣一支強大的隊伍必然不難想象。作為同時兼備傳染病學科的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療團隊,深知自己肩負非凡,當仁不讓地成為了本就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戰場與主力軍中尤能力挽狂瀾的"超級戰隊"。疫情瞬息萬變的當下,躋身重症醫學科團隊的他們每日面對的都是什麼,無疑成為了把握疫情戰況的關鍵。

【

重症醫學科團隊正在為患者實行插管

自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被確定為省、市雙級別定點救治醫院與遼寧省集中救治瀋陽中心之後,從2月1日起的短短數日之內,便有不同程度的危急重症患者相繼從各地轉診風塵而來。重症醫學科主任吳雲海帶領責任主治醫師班媛,醫生孫娜、陶喬男、郝金麗一行5人和先期已在籌備建立新冠肺炎重症監護病房的李娜(ICU護士長)護理團隊整體進駐負壓病房。半個月過去了,這個集結了市六院重症醫學尖刀利刃的精兵團隊從不在人前言苦言累,更未有過半點退縮,換句話來說,他們早已在出擊的那一刻做好了打完這場持久戰與攻堅戰的一切準備。"醫學就是這麼一個富有挑戰的學科,醫生如果都不勇敢面對、輕言放棄,那患者何來生的希望?"每每目睹危重患者們與死神擦肩而過的際遇,吳雲海都十分感慨。也正是抱著這樣的信念,他的團隊才能夠始終在極高強度的狀態下快速精準展開救治,他明白,在他們分秒必爭之下都是患者渴求生命、抵抗病魔的心跳,團隊所有醫護人員的心絃,也伴隨著患者監護儀器的聲響與顯示數值的起伏而不斷牽動。

在2月1日與2月4日,負壓病房重症科相繼接診分別從盤錦和朝陽轉診的2名危重症患者。一位年輕男性患者,其呼吸衰竭明顯,加之170cm的身高卻有著高達100kg的體重,給搶救帶來很大困難。然而吳雲海依然堅定信念——"哪裡有難關,哪裡就有重症醫學",指導團隊應用經鼻溼化高流量吸氧設備,第一時間為患者實現了氣道開放,減少死腔,改善通氣,讓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慢慢好轉。另一位男性患者身形肥胖,呼吸衰竭快速進展,經過一系列緊急搶救措施後依然無明顯改善、命懸一線,吳雲海團隊一致表示要不惜一切代價奮力一搏。經與省級專家緊急研討後,班媛醫生冒著被患者氣道內分泌物噴濺的高危傳染風險,以高超的技術為患者行有創氣管插管——要知道這個在平時就難度極高的操作在格外厚重且影響觸感的防護裝備之下、在佈滿水霧視線不清的防護鏡後操作起來是何等艱難,但是身經百戰的她依然完美展現了她的精英之為,患者自身的困難氣道被打開了,隨著患者的氣息漸穩、血氧飽和度慢慢回升,吳雲海和在場的專家、醫生也長舒了一口氣,而這一次的成功操作也為整個團隊注入了強大信心,更為接下來省重症醫學救治專家組為該患者建立體外膜肺氧合(ECMO)治療,贏得了把握一線生機的寶貴時間。

"普通患者大多都有相同症狀,個別不同也只是輕微症狀。但每一例危急重症患者卻都有著極大的差異,因此個性化治療方案在危急重症患者救治中極為重要。"為此,每接收一名患者,吳雲海都要在第一時間親自首診,制定救治方案。他堅持每天查房,遇到特殊病例或略有疑問之處,他也必要親自查看病人,多的時候,他一天要進病房4、5次,少則2、3個小時,多則7、8個小時。即便是厚重的防護服一穿上就給他長期鏖戰而疲憊不堪的身體帶來重負,但每一次查房、做心理疏導,告知診療意見和方案等等,吳雲海都完成得一絲不苟。

【

吳雲海主任穿好防護準備進入病房

從2012年組建以來,市六院重症醫學科就一直承擔著醫院作為省傳染病醫院輻射瀋陽及周邊地區傳染病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傳染病疊加危重症,讓市六院重症醫學科平時就如特種部隊一樣,始終堅守在高危的環境中靈活、精睿作戰,而這樣的堅守也讓他們具備了更高的應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疫情的專業素養。

"這次疫情的爆發,說是對醫務人員的一次大考也不為過,甚至說應該是從精神到技術再到行為的一次挑戰極限的大考。"作為長期戰鬥在傳染病臨床救治一線的領頭人,吳雲海針對烈性傳染病危重症救治防護經驗最為豐富,卻也最為小心謹慎。他明白自己肩頭的每個擔子到底有多重,不但要全力救治患者,還要為團隊中每個人的安全負責,安排調度團隊成員最大效率工作的同時,嚴格督導各項流程,儘量保證他們不被感染。特別是迎來省支援重症醫學救治團隊的新同事後,為讓他們儘快熟悉操作規範和流程、做好安全防護和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吳雲海在最初的30個小時裡,連續5次親自陪同承擔6小時值班任務的醫生進入重症監護隔離病房。每次自己都要手把手教授他們防護著裝,帶領他們細細的走一遍通道和流程,到達工作區後,指導他們熟悉物品、器械放置地點和使用方法,把自己總結的在厚重防護裝備下能更方便、更省時省力精準操作的經驗毫不保留地一一傳授,細微之處令馬曉春隊長和新同事們倍加感動。

【

重症醫學科團隊正在為患者查體

作為疫情長夜中的守夜人,更作為疫情戰爭中身披戰甲的"超級戰隊",團隊每個人都相信只要始終點亮"生命之燈",就一定能一直照亮那些通往希望的康莊之路。疫情之下,隨著在市六院治癒出院的患者如細流不斷、重患轉普通的患者不勝枚舉、少數危急重症病人生命指標皆明顯轉歸,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抗擊疫情醫療救治團隊、重症醫學科團隊也收穫了諸多喝彩與讚許。但吳雲海卻在一片譽聲中冷靜而坦然:生命重於泰山,把病人病情治好、最大程度做好自我防護是目標,更是責任。兼備傳染病學科的重症醫學人必將繼續勇往直前,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疫情抗爭到底,這才是身為重症醫學人矢志不渝、不懈攀登生命巔峰的使命與初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