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的《人生》中,高加林和劉巧珍的愛情為何不能圓滿?

張立經


讀完 路遙的《人生》,雖然感覺高加林劉巧珍最終未能走在一起,有些遺憾。但細細想來,他們兩人是不可能走在一起的。幾點原因簡析如下:

01 人生追求大相徑庭

高加林讀過書,有文化,雖然他此時在農村工作生活,但他的心根本不在村裡的“一畝三分地”,他志存高遠,他時刻準備著,只要逮住機會就會奔向遠方。

劉巧珍,從小沒有讀過書,她生活的村子就是她的全部世界,她不渴望五彩斑斕的世界,她只要兩個喜歡的人在一起,安穩過光景。這就是她的全部追求。

有一句話說:當你的成長跟不上戀人的成長時,你的感情一定會出問題。

高加林和劉巧珍,一個追求精神層面的理想,一個一心安於現狀。不一樣的人生觀,註定很難走到一起。

02 對高加林來說,一切都要為“前途”讓路,包括愛情

高加林和劉巧珍的分開,表面看是黃亞萍的出現導致,但實際並非如此。

依高加林的外表和才華,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成為女孩子關注的焦點,所以即使沒有黃亞萍,也會有紅亞萍、綠亞萍……

在高加林的眼裡,他始終只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那就是走出農村,還要走向更寬廣的世界。

所以,在高加林的世界,“前途”永遠是最重要的,一切都要為“前途”讓路,自然也包括愛情。放棄巧珍雖有不捨,卻是必然。

03 高加林更注重精神追求,他和巧珍沒有共同語言

高加林從小讀書,喜歡文學、關心國家大事,熱衷高談闊論,他和黃亞萍志趣相投。

而巧珍的世界,只有“井口般”村子那麼大,她的世界只有蒸饃、養豬和母雞下蛋……

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

而溝通是心靈傳遞的橋樑,是愛意表達的彩虹,沒有溝通交流,愛情註定是沒有結果的。

小說的最後,別人眼中金子般的巧珍早已嫁為人婦,黃亞萍也隨父親回到南京……

高加林愛情的悲劇一方面有時代的侷限性,另一方面也源於他不切實際的好高騖遠。

無論在哪個時代,人只能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終身伴侶。

-END-


小女子熱愛生活


一 兩人的文化差異太大了

高加林是村子裡鳳毛麟角的高中畢業生,長得又俊。在陝北一個農村小學裡當民辦教師。在那個時候的八十年代的農村,那高加林的文化程度是相當高的了。

巧珍雖然是一朵村花,但斗大的字不識一個。如果高加林跟她講《紅樓夢》她一定會爭著一雙大眼睛好奇地問“那林黛玉那麼漂亮,她哪個村的?”


看到巧珍和高加林好了每天拼命學習文化認字。真心有點心疼這個姑娘,你不是認得兩個字就可以縮小和高加林之間的距離的。

二 最主要的是兩個人思想差距實在太大了

文化的差異導致思想上巨大的不同,他們的靈魂永遠不在一個頻道上。巧珍只想守著她的一畝三分地,她從裡到外都無比崇拜她的男神高加林,只想和他踏踏實實過上恩恩愛愛的小日子。她幻想著她和高加林結婚後,地裡家裡的活她通通包辦。她只要她的男神高加林守在身邊就可以了。


但是高加林讀了點書,心氣高得很。巧珍這隻小安雀焉知那高加林的鴻鵠大志。高加林這一介書生根本吃不了農村的苦。他嚮往大城市安逸現代的生活。所以當他民辦教師之位被頂替之後,遇到能幫他實現理想的高中同學黃婭萍就立刻被誘惑了。

黃婭萍在高中就喜歡高加林,因為高加林學習好,長得挺拔俊朗。客觀地說,高加林因為和黃是同學,兩人文化相近,有共同話題,思想接近。而感情上他還是偏向於巧珍。但是為了能留在縣文化館裡,為了能過上舒適的城裡生活,也為了他能發揮他的文化知識能力,為了他的理想。他選擇了黃婭萍,無情地拋棄了巧珍。


三 高加林沒有想象中那麼愛巧珍

被頂替了民辦教師的高加林是吃不了農村的苦的,他根本幹不了農村的活。是巧珍暗裡明裡滴幫他。他是在失意失落的時候和巧珍好的。巧珍成了他心靈的慰藉。他依賴巧珍更多餘他愛巧珍。

巧珍這個有著“金子”般的好姑娘,她美麗,純潔,高尚,善良,自卑。把高加林當男神一樣供著,日日為他燒香拜佛。可惜高加林居然嫌棄這麼一個打著燈籠也難找的好姑娘。高加林拋棄了她,她沒有怨言不哭不鬧,只要他愛的人願意,她怎麼樣都可以。

最後高加林被人告發又灰頭土臉回到農村。繞了一大個圈,他又會到了原地,真是悲劇啊,造化弄人。他回農村的那天剛好是巧珍嫁人的日子。金子般的好姑娘巧珍沒有幸災樂禍,她反託了關係讓高加林重新當回了民辦教師。因為她心疼個男人,這個男人是吃不了苦的。


影視壇主


路遙的作品中有誰的愛情是圓滿的?以《平凡的世界》為例,少安、少平的愛情都以悲劇告終,潤生尋了個寡婦,潤葉的丈夫是殘疾,以此類推。可以說,是路遙本人的愛情悲劇影響了他的創作情緒,作者不愧是駕馭語言的大師,但可惜的是,他本人們婚姻所出現的悲劇是他最大的敗筆。


楊玉貴841


因為大家都想過更好的生活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