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煩人,那是因為你沒用對辦法

文 | 樂爸

來源 | 美媽講繪本


“熊孩子”煩人,那是因為你沒用對辦法


作為父母,你們一定見識過熊孩子。


他是昨天在院子裡玩的時候,跟你女兒打架的鄰居小明;他是打爛你好不容易搭好的積木飛船,住在隔壁的小紅;他也可能是你上班路上看見的那個,一直踢垃圾桶的孩子。要麼,她就是那個沒禮貌、動作粗魯,甚至連老師一提起都會皺眉的女孩。


其實,更多情況下,他(她)就是你的孩子,不聽話、愛惡作劇,對你的安排,永遠是“我不”!

關於熊孩子,我來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向日葵的故事:

媽媽帶女兒參加少年宮組織的一個親子活動,有一個環節是孩子們玩“植物大戰殭屍”的遊戲。老師遞給美美一朵向日葵,並邀請她:“你來給我們當太陽花吧。”


女兒開心地舉著花,剛要站到位置上,另一個女孩迅速擋在她面前,一把搶下向日葵說:“我要當太陽花。我才是太陽花呢!”


美美當場愣住了,那位女孩則得意洋洋地拿著花走了。

第二個,噴水槍的故事:


有一天,女兒從幼兒園放學回家,和兩個好朋友在小區裡騎車玩。沒玩多久,就聽見尖叫聲,三個女孩氣喘吁吁地說:“那邊有個小哥哥,拿水槍噴我們。”


順著她們指的方向望,一個八九歲模樣的男孩,扛著一把巨大的玩具水槍,得意洋洋地守在路口。


正想著怎麼辦才好的時候,另一個女孩的姥姥已經走過去,把男孩罵了一頓,轟走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類似的情況,你可以教育自己家裡的熊孩子,大不了使用最後的殺手鐧——揍一頓。


但有時候你卻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別人家的熊孩子。為此會非常困惑和苦惱,但是卻又找不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熊孩子”煩人,那是因為你沒用對辦法


“熊孩子”煩人,那是因為你沒用對辦法


為什麼會有這麼“霸道”、愛“搗亂”、喜歡“破壞”、存心“欺負”別人的小孩呢?


家庭教育我們姑且不談,怎樣才能讓孩子們在公眾場合開心合作呢?

有人說:“要給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引導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他們就會知道不可以搞破壞,欺負人是不對的,誰都不喜歡小霸王。”


也有人說:“通過懲罰讓他們長記性,弄壞的玩具要賠償,把小朋友惹哭要賠禮道歉,否則不讓他們看動畫片。懲罰徹底才能讓他們記住。

我有一個專門從事幼教行業的朋友,聽說對熊孩子還頗有研究,於是我就向他請教。

關於向日葵事件,我問他:“被女孩搶走花的時候,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說?”


他答:“我會說‘不對,我才是太陽花呢!我長得比你們倆都好看,所以我是太陽花!’”


我瞪著他壯碩的身材,一臉驕傲的黝黑麵龐。


他瞪著眼睛又說了一遍:“我長得好看!我是太陽花!”我們倆一起爆笑,笑得前仰後合,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關於噴水槍事件,我問他:“如果你被小男孩拿水槍噴,你會怎麼辦?”


他笑笑說:“要是我,我大概會帶著女孩們邊跑邊喊‘快跑啊!噴水外星人來啦!’然後我們和那個男孩一起玩‘呲水外星人’的遊戲。”

聽完我頓時感覺,不愧是搞幼教專業的。要相信專業的力量,每次跟他交流育兒心德,都會從他身上學到很多。


“熊孩子”煩人,那是因為你沒用對辦法


“熊孩子”煩人,那是因為你沒用對辦法


熊孩子為什麼要搞破壞?


兒童心理學家常常告誡我們說:要學會傾聽孩子行為背後的聲音。

小嬰兒莫名其妙地哭起來,是在告訴你:我很無聊,來個人陪陪我吧;兩歲的孩子迎頭給你一拳,很可能表示:我想和你一起玩;三歲的孩子忽然開始吃手,可能是有什麼事情讓他覺得壓力很大;四歲的孩子總是愛發脾氣,有時候是表示他渴望得到家裡人的重視。


甚至,我在一本書上讀到:初中的孩子常常忘記寫作業,可能是因為他對升到高年級感到焦慮。

作為父母,要學會將孩子的行為“翻譯”為“我需要……”或者“我感覺到……”而不是一味地簡單下結論——“這孩子怎麼這麼討厭!”

那麼,總是推倒一切,破壞一切的熊孩子,通過他的行為,到底是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呢?


可能是,我需要被看見,但是每個人都不愛搭理我。我需要有小夥伴,但是他們都不帶我玩。


也可能是,我需要展示我的力量,我也很厲害呢。


或者是,我也需要告訴我自己,我很有力量,我能打敗一切。

“遊戲”是孩子國的通用語言。用孩子的語言來回應孩子的感受,是更聰明的做法。


“熊孩子”煩人,那是因為你沒用對辦法


“來,過來玩!一起玩!按你的方式玩!”只要你放掉“講道理”“辨是非”的執念,適時發出真誠的邀請,孩子多半會欣然應允。假若氣氛已經有些僵掉,那麼可能需要你用機智和放鬆的狀態來調節。然後一起玩,用孩子希望的方式玩!


這是最簡單直白“我和你是一國的”的表達方式。一起開懷大笑能在最短的時間幫助你和孩子卸除內心的戒備,搭建聯結的橋樑。

以上兩個熊孩子的故事已經讓我們瞭解,通常情況下孩子的“不乖”“破壞”和“無理取鬧”,甚至有點“暴力”等,多數並不代表心存惡意,而往往是在用他們的方式嘗試告訴你一些很重要的事。


能“聽”懂這些事,對於父母來說非常重要。而能夠在“聽”到之後再用孩子的語言告訴他:“我明白你想要什麼,我願意幫助你”,那麼,恭喜你,已經掌握了搭建良好親子關係的鑰匙。

我的那位幼教朋友還經常說:“如果大人夠酷,夠靈活,那麼孩子也就不緊張,更容易快樂,更願意合作。”嗯,如果每個熊孩子都能被大人所讀懂,該有多好。如果你想學更多與熊孩子相處的方法,建議你陪孩子讀一本繪本《雷克拉毀了它》讀完之後你就會明白了。

來吧!讓我們大膽地和熊孩子們一起玩吧,因為孩子們能在遊戲中找到成長中的智慧光芒。

愛,就是在一起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