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疫情打破了多少人对父母的期待?我是为了照顾哥哥才出生的吗

当长大后的我们其实十分抗拒和父母过于亲密的距离接触,而往年大家都会本着忍忍就过去的想法,就囫囵着过去了这个新年,最多也就半个月,没有什么不是沉默可以解决的。

可是当疫情来临,我才知道忍耐也是有时间限度了,而这个拉锯战一样的争分夺秒的战胜疾病的时候,我也在拉锯战一样扛着父母对我一次次的摧残,一次次消耗着我对他们最后的期待。

这场疫情打破了多少人对父母的期待?我是为了照顾哥哥才出生的吗

故事就是大千世界里最简单的一件事,

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二胎,却又无法一碗水端平,反而有时候会把父母的责任推给另一个孩子,这样公平吗?

我是个妹妹,我有哥哥的,但是我没有那种疼爱我的哥哥,相反我的哥哥是个脑瘫儿,我从生下来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以后要照顾哥哥,要管他。

我知道我哥哥是个不健全的人,可是我难道不是个孩子吗?

这对兄妹,大的才8岁,妹妹才2岁。我每次去他家,我都很难过,爷爷奶奶围着自己的孙子,孙女反而不怎么照看。一来人就说,要二胎就是为了给孙子以后找个人照顾,然后巴拉巴拉的。别人也是附和,而我一阵心寒。

我想问,这个女孩子做错了什么?虽然照顾哥哥是女孩子以后的一部分,但是这不是她的义务,强加给她好吗?

又在刷《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部2006年的老片子。画面不精美,整体调子丧到不行,却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人们感动于松子对生命的热爱,一次次被伤害,又一次次勇敢的追逐爱。又怒其不争,一辈子都在追逐着别人,忘记了爱自己。

这场疫情打破了多少人对父母的期待?我是为了照顾哥哥才出生的吗

松子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自我认同感。小时候被父亲忽略,父亲却总觉得她不听话,应该照顾生病的妹妹。可是那时候的松子也只是个孩子,让一个孩子去理解父亲要承担的责任。这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孩子的世界毕竟还很小,父母给他们的反馈就等于这个世界对他们的反馈。 被父亲忽略的松子,每次都被落魄的男人吸引。因为他们能让她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一路去追逐爱,却忘记了爱自己。最终还是落得个孤独终老的结局。

若是她能回过头来关注一下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不是认为获得爱是去迎合别人的需求,会不会就不会在追爱的怪圈里打转。

这场疫情打破了多少人对父母的期待?我是为了照顾哥哥才出生的吗

我们接触到的世界形成我们现在的模样,小时候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所以很大程度上家庭教育决定我们的性格。

当你不太喜欢现在的自己的时候 不该只自怨自艾,因为自怨自艾只能发泄情绪解决不了问题。要想想你为什么不喜欢自己,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就像苏珊.沃福德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里说的:

要祛除过去和现在的妖魔鬼怪,正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要切忌,永远不要在盛怒之下审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