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法門寺出土的13件祕色瓷,每一件都是國家一級文物!

1987年前,世人知有秘色瓷,卻不知其色形,只可借晚唐詩人陸龜蒙之《秘色越器》中的“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這二句聊以自慰。

1987年4月,法門寺塔唐代地宮中,13件越窯青瓷出土。這種只供皇帝賞玩的御供瓷器,自此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陝西法門寺出土的13件秘色瓷,每一件都是國家一級文物!


陝西法門寺出土的13件秘色瓷,每一件都是國家一級文物!

一同被發現的《監送真身時隨真身供養道具及金銀寶器衣物帳》碑中記載道:“瓷秘色椀(碗)七口,內二口銀稜;瓷秘色盤子、疊(碟)子共六枚。”

陝西法門寺出土的13件秘色瓷,每一件都是國家一級文物!

之後這數年間,越來越多的越窯青瓷被今人認定為“秘色瓷”,但確確實實有身份證明的“秘色瓷”,僅法門寺出土的13件而已。經過有關專家的科學考察,發現秘色瓷的胎泥、釉料與燒製工藝皆與越窯青瓷有明顯區別,所以切不可草率地將色澤相近的越窯青瓷稱為“秘色瓷”。

【秘色·奇景】

五代詩人徐夤的《貢餘秘色茶盞》向我們描述了這樣一幅場景:“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原以為古人誇張潤飾太過,親眼得見才知所言非虛。

陝西法門寺出土的13件秘色瓷,每一件都是國家一級文物!


明明碗中空無一物,卻似盛有盈盈春水。並非所有秘色瓷皆有這一奇景,只有秘色瓷才能“無中生水”。碗底由外側向內側凹,形成微小弧面,在光線照射下,碗底折射出瑩瑩白光,似水似雲。

陝西法門寺出土的13件秘色瓷,每一件都是國家一級文物!


【金銀·秘色】

若不是“物帳碑”有載,小編實在不敢想象秘色瓷還有如此華麗的一面。

陝西法門寺出土的13件秘色瓷,每一件都是國家一級文物!


陝西法門寺出土的13件秘色瓷,每一件都是國家一級文物!

這件五瓣葵口的鎏金銀稜平脫雀鳥團花紋秘色瓷碗,碗內壁施青黃釉,外壁髹深藍色漆,貼五朵鎏金平脫雀鳥團花紋飾,碗口、底足包銀稜。高 8.2 cm;深 7.1 cm;口徑 23.7 cm;重 596 g。

陝西法門寺出土的13件秘色瓷,每一件都是國家一級文物!


此碗以唐代流行的“金銀平脫”之法裝飾,先鏤刻出雀鳥圖案花紋的銀箔紋樣,再將鎏金後的紋樣貼於瓷碗外壁,用髹漆蓋住紋樣,最後不斷研磨推光,直到紋樣顯露出來,並與碗外壁漆的厚度齊平時才算大功告成。雖究幾步程序,極其考驗工匠功力,非是一般的專注與細緻能達成。

【唐·仕女圖】

說來竟是一樁美麗的意外,當時宮人為保護瓷器,為其裹上繪有唐代仕女的畫紙,未料輾轉經年,紙片化為飛灰,仕女圖卻留存在了秘色瓷碗的外壁,使瓷碗平添了婉約柔麗的美感。

陝西法門寺出土的13件秘色瓷,每一件都是國家一級文物!


陝西法門寺出土的13件秘色瓷,每一件都是國家一級文物!


秘而不宣“秘色瓷”,有據可考者,世唯十三件。因其稀有,故件件都堪稱絕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