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和別人不一樣,聽不懂課,我要求老師因材施教義務補課可行嗎?

乙陽


如果你兒子全班同學都聽不懂,那估計就是老師教學方法的問題。可是別的同學都沒問題,唯獨你兒子聽不懂,那麼問題在你兒子身上,不能怪老師,所以你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你只能在你兒子身上查一下原因 ,這很重要。你自己在家裡幫助你兒子輔導一下功課,也利於你查找他聽不懂的原因。


原上草86


支持你!你要求老師給你兒子義務補課這個想法太有創意了,接下去你可以要求政府”義務”為你提供住房,銀行”義務”為你提供人民幣……


歲月如流水不負此生


我囯義務教育實行的是大班教育,即每一個班有40到50個學生,統一用上課形式教學。

有的地區,由於師資缺乏,可能每班學生更多些。

這就決定了,老師只能按班級,中上水平學生程度,設計教案、上課教學。當然除了課堂教學外,還有些自修和課間、中午少量的時間,也有老師給學生答疑,這是犧牲自己休息時間的奉獻。

至於有兒子和別人不一樣,聽不懂課,有三條路可以走,且合理合法。1、利用節假日,找補習班,打牢基礎,改變聽不懂的現狀。2、要求留級(義務教育不知讓嗎?)便於重讀,跟上學習水平。3、找個能適合兒子不一樣的學校,保證他正常學習。

要求老師針對某學生義務補課,老師教這麼多學生,可能做到?

所以家長的要求的難度可想而知。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首先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我的兒子初中三年級了,為他的學習我也是焦頭爛額。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求老師義務給他補課。且不說老師面對幾十個學生,工作量很大,就算老師有精力有時間給一個孩子單獨補課對其他孩子來說公平嗎?‘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的想法是和老師多溝通,瞭解孩子的不足之處,配合老師幫孩子找到適合他的學習方法,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也會受益終生。

祝您的孩子學有所成。謝謝




A也無風雨也無晴A


這個恐怕得跟老師好好溝通商量了。不過我感覺估計夠嗆。

1.恐怕沒時間

老師的時間是上課、備課、批改作業、開會、學習等等……

除了正常上課時間,恐怕能給你留出來的時間非常有限。

2.需要協調各科老師

若是班主任自己,沒準兒還照顧點孩子,但需要補各課的話,每個人的時間不一樣的,估計很難協調。

3.老師自己也有孩子和家人需要照顧

作為老師,跟大家一樣,有親朋,有家人,也有喜怒哀樂,生老瑣事。若強加給他們一些責任,也是不合理的?

4.最好的辦法就是家長多跟老師溝通,然後制定對大家都方便的方法。若是不成的話,就想辦法到外面僱老師或者適合自己的輔導班吧。


星火燎原6868


作為老師,我可以負責的告訴你,這樣做是不合適的,老師可以在學習中多多照顧孩子,多提問,多關注孩子,但是要求老師單獨對你孩子義務補課是不現實的,而且這樣對其他孩子也不公平,老師也是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如果讓你義務為別人幹活,你也不願意,同樣老師也不願意,也不現實。


用戶9198463383974


你這個要求有點難實現,學校那麼多孩子如果都要求老師義務補課,那老師不是要累趴哪裡了。其實自己的孩子還是要自己多盯盯,在自己盯的過程中知道孩子有哪些不足,自己加強鞏固,如果自己在家中盯的過程中有問題或有些解題方法不會可以私下給老師溝通,讓老師有空時偶爾幫忙講還是可以的,如果天天如此老師吃不消的。自己實在沒有精力就去校外請老師補課,但孩子學習還是靠家長多督促,老師起引導作用。


丹妮隨筆


醒醒,day dream,不可行。

1.精力上,老師忙不過來,沒時間

2.制度上,減負,老師不得以任何原因給學生補課

3.技術上,也許孩子就是無法適應這個老師的講課思路,它需要別的老師,也就是不會免費





YesmeLady


你說的這個問題不切實際。一個班60多人,義務教育就是針對大家的,雖然老師有義務教育你的孩子,但是你想,十個指頭伸出來還有長短。孩子之間有差異也正常。畢竟每個人的智力水平不一樣,努力程度不一樣,家長重視程度也不一樣。孩子學習成績有很多因素決定的。如果說想讓老師單獨輔導你孩子,我覺得效果不大,因為老師面對的是一個班,幾十個人,精力達不到,也沒那麼多時間。你最好能到學校和老師溝通,找出你孩子聽不懂課的原因,然後配合老師,讓孩子從基礎補起。自己的孩子,不要把責任都推到老師身上。



心向陽a花自開


可以要求老師義務補課,學生不會老師也會著急,從這點上可以要求。

但是要尊重老師的時間,老師在學校的時間是屬於全體學生的,給他單獨義務補課,不能浪費全班時間我說對吧?因為她聽不懂,不代表別人不懂。

老師有時間的時候,你的孩子會有其他課程,你不能耽誤,所以時間趕不到一起。

下課可以有點時間利用,但是喝水,廁所,等等不一定有多少時間。

根據這些,你可以和老師根據課表,決定義務輔導的時間,溝通好能有時間。時間就是海綿裡的水,擠一擠總會是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