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父母會拿“我這是為了你好”,來傷害孩子們的內心?

僥倖8979


我都是為了你好?是無數父母口述對孩子關心的言語之一。也是最令孩子反感的口語之一。

一句為了你好,就可以道德綁架,可以洗脫自己專權獨橫的罪行。很多父母該從幻覺裡走出來了。

很多孩子和父母的矛盾就是都是為了你好,造成的,為了你好,不接受你也得接受,我們天天跟孩子提夢想。可我們突然發現孩子的夢想通通由為了你好而變成了父母理想的繼承者。

實在上為了你好蘊含著什麼一個信息,父母離不開孩子,孩子是我的附屬品,這是很多父母潛在的意思。

這也造成孩子成長過程當中和父母的矛盾不斷升級的原因之一。好聽點叫代溝,難聽點就是控制。

對孩子的控制一向很多父母必修課,想把孩子永遠的控制住,因為很多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但很多父母忽略了,孩子會長大的,翅膀是會硬的,萬一有一天實在受不了,飛得遠遠的,父母后悔已經晚了。


血鎖六界


我覺得父母總是用自己的經驗來教育孩子的,父母認為只有他們的才是對的,如果孩子不聽,就會很生氣,殊不知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用“為你好”來壓迫孩子聽他們的話,時間久了,孩子可能聽話了,但變得內向自卑了;也可能孩子還是不聽話,但脾氣也會變的暴躁起來。



筱元的育兒生活


最近看電視劇《小歡喜》,裡面喬英子跳海,其實很大部分跟她的母親控制慾太強有關係,為你好所以就要控制你。

越是控制越是反抗,越是控制越是壓力,就像手裡的沙子,抓得越緊就漏得越多。

《當我遇見一個人》裡面一個故事,就是一個媽媽說家裡的老人強制給孩子餵飯,孩子一邊哭一邊吐掉了,老人還趁著孩子哭的時候再趕緊塞一口飯進去。因為老人只會說我這麼辛苦燒的,而且你必須吃飯,多吃點才是正確的。

可是人只有真實的感受被確認時才會產生幸福的存在感,父母一旦中了正確觀念的毒就會漠視我們的情感。

這讓我想起小溪,她今年也就三歲多,可是從出生到現在為止呢,她奶奶都是一直逼著她吃飯。比如對她的吃飯有控制,早上要吃什麼,晚上要吃什麼,比如小溪今天想吃這個,他卻說這個沒有營養不能吃,不想吃那個他卻逼著她吃。

而且在穿衣服上面也會要求她必須要穿成這個,必須要穿那個,所以說小溪也非常痛苦,孩子小的時候會比較叛逆,他的父母常常在旁邊也不知道該怎麼去幹涉,他們很想讓奶奶不要要求這樣那樣不要去對比,要聽孩子的話,聽聽孩子的想法。可是奶奶一直都不聽,然後說我這麼辛苦就是為她好,還不是你們做父母的不上心,我這個老人家才這樣累,這樣子就會造成家庭很多矛盾。

其實反觀小新的爸爸也是在小溪奶奶這種方式帶大的,所以說小溪的爸爸也都是非常害怕他媽媽,經常就是讓他吃就必須得吃,讓他喝就必須得喝,從來沒有聽過他的意見,想要什麼。

在親子關係中關係中的控制與反控制往往是這些父母在自己的嬰兒期沒有得到及時的回應和撫慰,自己小的時候有一些想法不要被理睬,或者說父母不關注,那這種感覺他們在長大之後他會瘋狂的追求這個控制。

可是對於孩子來說,有這樣的家人是非常痛苦的,如果一旦他去管教控制孩子的話,那孩子長大了之後也是非常痛苦,他也很想去控制別人,控制不了的話他也會自暴自棄,對自己也不再控制哦,你想讓我幹嘛就幹嘛吧,我自己的想法反正不會得到認可,總是被否定,那我自己就不想去幹什麼了。

所以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也沒有什麼創造性或者承擔力,或者其他自己的相關的責任,他會覺得你控制了我,我想幹的事情你沒有讓我幹,我只做了你非要我做的事情,那好做壞了也是你做好了也是你,我也不想管了,這樣子的孩子一直都是在這種痛苦中,感覺自己被擊碎了夢想被擊碎,其實是非常痛苦的。

《當我遇見一個人》這本書作者寫道,若未品嚐過愛和自由,父母會誤以為與孩子的關係只有控制,心理變態的父母經常威脅孩子,你不讓我管是吧?好那以後你所有任何事情我都不管了,讓孩子感受到的要麼是控制,要麼是拋棄,這就是父母。

這就是父母懼怕自由的原因,自己內心不自由也恐懼給孩子完全的自由,正是因為恐懼才會對自由投射出各種負面的影響,所以就像有的時候我們在家裡的時候,媽媽就會說你不要幹活了,你幹活乾的都亂七八糟,一旦你不幹的時候呢,她又會說你看什麼都不幹這麼懶,我長到你這麼大對不對養你到這麼大什麼都不行,就是一個白眼狼,天天伺候你吃喝我都要累死了,怎麼怎麼怎麼樣?你趕緊去給我幹這個,乾的時候他又說這個不行。總之,你說它是愛吧,但是它又是一種負擔,你說他給你自由吧,他又給你束縛,所以這樣子的話也是非常很痛苦的。

所以說我們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有的時候回想一下我們小時候那些東西,其實是感同身受的,如果你覺得這件東西帶給你的是深深痛苦的時候,請記住剋制自己。

你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不要再把你的原生家庭的那些痛苦再傳給你孩子,其實我們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會把這些控制不自由束縛的東西傳給孩子,但是請相信你還是有能力去做好。

帶給給孩子一個重生的一個原生家庭,帶給孩子更多的愛,更多的自由,孩子的人生也會多一種可能。感謝您閱讀完全文,如果有什麼不同的看法請在下面留言。





不屈的熊貓大俠


從心理上看“我都是為你好”這個教育問題已經影響了很多人,1.這是父母的一廂情願,是強加的愛,他沒有考慮孩子的需求,從孩子方面出發,是單方的,效果很是不好,2.這是缺乏溝通的結果,孩子沒有表達自己意願的權利或機會,會產生抑鬱心理,甚至會出現逆反心理,3.功利教育的惡果,以成功學的結果導向,我都是為你好了。希望溝通從心開始,尊重興趣、合理引導!



我覺得父母說是為了孩子好是每個父母的真實心聲,如果拿這句話去抹殺父母的真心我覺得就太不公平了,父母親走過很多路,歷過許多事,人生感悟肯定比孩子們足,他們所希望的,所想的,所焦慮的正是不想自己的孩子去受他們所受的“苦”,或者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焦急了些,歸根結底還是希望在未來的世界裡孩子們能過的好,但是父母們也忘記了孩子們是一個個體,一個有思想的,主意的,情緒的,又對什麼都好奇的個體,不是父母親的附屬品,有些事,有些苦,有些彎路不經歷是不懂也不理解的。

這就像孩子在前面拼命的往煙花炫爛處跑,父母在後面拼命的追,因為他們知道那是海市蜃樓,因為自己經歷過,苦口婆心得想讓孩子別白忙一場,白累一場,但孩子們覺得什麼事情都有不確定性,都有可能,對父母的話覺得不理解,甚至厭煩,這就會形成一種僵局,雙方對會覺得對方不理解自己。

其實父母如果願意陪著孩子一步一步的慢跑,在長跑的過程中再給孩子們一些人生感悟,孩子也會容易接受來自父母的提醒,也更能感覺到父母的關心和愛。

年輕人覺得父母跟不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腳步,那就請你們偶爾停下自己的腳步向後看看,父母在自己身後努力跟上自己的樣子,傾聽一下父母的心聲,再提出自己的想法,我想父母們也能理解了。


伊家可樂


每對父母心裡面都會有一套做人的準則、做人的底線,這是他們經過時間的洗禮而不知不覺產生的。在父母看來,他們確實是為了孩子好,他們只是急於把自己所有的經驗都傳授給孩子,希望孩子過得更好,卻忽略了他們的經驗對孩子是否有負擔,忽略了孩子是否樂於接受。沒有父母願意傷害自己的孩子,或許只因缺乏溝通,彼此都沒有坦露自己的內心,不知道對方真正的想法,相信只要彼此好好溝通—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畢竟你們都是愛對方的。


雨後秋筍


原因一,因為父母是發自內心的話,只是語氣上讓孩子聽著不是滋味;原因二,父母古板,沒有文化,也的的確確是不瞭解孩子的內心,所以只能拿哪句話做口頭禪了。


情第一錢第二


我覺的首先這個問題的本身就是個問題。哪有為人父母的想要傷害自己的孩子?哪個不是扒心扒肺把最好的給予子女。自己經歷過的,失敗過的經驗告訴孩子,希望子女少走彎路。為什麼父母和孩子會出現對立面,是因為父母太心急,對孩子的期望太迫切。而子女的成長跟不上,無法理解。沒有切身的體會,哪裡來深刻的認知?所以有時候,孩子大了,我們做父母的,可以給建議,幫她分析利弊,處理權交給她自己。有句話說的好,年輕人要走的彎路,一步都不會少。這是成長要付出的代價


一葉風影928



手機用戶6448405427


究竟什麼是真正為孩子?有幾個大人尊重孩子想法?孩子有什麼話語權!所以說這就是大人和孩子產生矛盾重要拫源!其實你們把自己意識強行壓到孩子身上!學這學那!管適應不適應願意不願意!規劃一切你大人主觀認知!請多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尊重他她想法!不然就是傷心別怪人家不聽你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