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潭醫院病房裡,多了一個上海來的“小白”

從漫天飛雪到天空放晴、萬里無雲,就用了一天的時間。

上海醫療隊的隊員們這兩天充分領教了武漢天氣的變化多端,但不變的,是每天夜裡都要跌破冰點的氣溫。“夜裡這麼冷,要多關心那些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這是晚班隊員進入病房前,都會相互提醒的一句話。

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

2月16日晚

氣溫:零下2℃

“醫生,我現在主要問題是不能下床,氣接不上來。雖然能吃能喝,但就是不能活動,一動就要大喘氣。”聽到醫生詢問,25床的這位大爺立馬談起自己的病情。

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

大爺快70歲了,原本就有肺部腫瘤,不幸又感染新冠肺炎。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周海英說:“老大爺是最近幾天剛剛轉到金銀潭醫院來的患者,來的時候氣急、胃口很差。經過這幾天的治療,胃口好了些。但下床脫離氧氣的話還是會出現氣急、低氧的狀態。”

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

耐心聽完病人的描述後,周海英鼓勵他:“治療是逐步的,現在你的情況正在逐步好轉,要慢慢來,大家一起加油。”兩人還互相比出了大拇指,周醫生說,不僅是治療上,還要給予病人更多心理上的安慰,“家屬不能在床邊陪伴,只能依靠我們醫護人員了。”

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

和白天查房時不同,這次兩人的對話是通過一臺智能機器人完成的。

借鑑了電影《超能陸戰隊》中的“大白”,護士姐姐們親切地稱呼這個小個頭的機器人——“小白”。這臺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捐贈的機器人,“身高”約1.5米,可以變成專家在隔離病房中的“替身”。具有人臉識別、自然語音交互、遠程協作等功能。

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

“大白” 劇照

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

“小白”全身照

制定個體化的診療方案

不僅挽救生命,也要考慮他們的生活質量

和新冠肺炎戰鬥了快一個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徐斌說,對患者的治療不單單是肺炎和呼吸衰竭的問題,一些病人會出現肺以外的併發症。對於這些合併、新發的疾病,醫生都要特別關注。

依靠“小白”,他去病房關心的,正是兩名出現併發症的病人。

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

“23床是上海醫療隊來到金銀潭後新收治的病人,入院後做了相關的檢查,雖然患者自己說沒有腹痛症狀,但檢查發現他的胰腺炎相關指標出現升高。”

徐斌說:“如果這樣的併發症沒有及時注意到,後續可能導致胰腺炎加重,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對此,醫生們提出了禁食的要求,改用靜脈吊針來輸送營養,患者對此也很配合。

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

通過“小白”的攝像頭,徐醫生從心電監護儀上看到,病人的血氧飽和度達到98%,生命體徵穩定。

另一名新入院的病人剛進來就出現了失明的症狀。這名60歲出頭的患者之前從事測繪相關行業,突然失明對他打擊很大。他的家屬也多次請求醫生,能否在治療新冠肺炎的同時,也能治好眼睛。

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

上海醫療隊的醫生在得知情況後,已經幫他安排了武漢同濟醫院的眼科教授會診。通過治療,患者的視力從原來的“看不見”好轉到“能夠看見手指”。徐斌說:“這就需要密切的觀察和詳細且個體化的診療方案。不僅要挽救患者的生命,也要考慮他的生活質量。

面對疫情

我們始終保持信心

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

通過“小白”機器人,可以看到護士團隊在走廊裡默默工作。

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

通過鏡頭,還可以看到醫護團隊送給病人的一袋袋蘋果,寓意平平安安。

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

有位大爺不愛吃米飯,常常喊著要喝粥。護士們去上班時的包裡就帶上了袋裝的白粥。

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

有患者看到機器人“小白”後,趕緊給家裡人發了個視頻通話,“給你看看,高科技武器來了。”

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

患者們都對 “小白”伸出大拇指,這不僅是對醫生護士的讚美,更是給自己戰勝病魔加油鼓勁!

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
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
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多了一个上海来的“小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