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武漢某高中門口設置安檢,老師持金屬探測儀檢查學生是否帶手機進入校園?

雜話杏壇


手機禁止帶入學校成了大家最近討論最激烈的問題。


手機帶到學校必然會導致學生成績下降嗎?我認為校方之所以這麼做,肯定認為兩者有必然的關係。雖然這樣可以便於學校和老師的管理,但是對於學生來說是及其不負責任的行為。

01.手機只是一種工具,對於工具使用造成的結果是因人而異的。

羅胖(羅振宇)在2019年時間的朋友演講上講了這麼一件事。當大家都在抖音上沉迷於小視頻而浪費時間時,他的一個朋友硬生生地將抖音馴化成了教他打羽毛球的教練。同樣的APP,使用目的不同,造成的效果也會不同。


02.堵不如疏。

大家一定都聽過大禹治水的故事吧。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他採用了疏的方法成功解除了水患。這就是堵不如疏。


越堵越容易產生問題。學校不讓帶手機進校而且天天進校像過安檢一樣,無形中把手機不能進校的思想在學生腦海中不斷強化。中學生處於叛逆高峰期,常常是你不讓他幹什麼他非要幹什麼。於是有可能出現孩子天天想方設法能讓自己逃離手機檢查,如果成功逃離了把手機帶入了學校,還會以這個為聰明的象徵。或者出現在校外使用手機時間變長的現象,增加在校外偷偷玩手機遊戲的頻率。

03.孩子學習成績因玩手機下降,不是手機的錯而是孩子缺少了自控力。

高中生應該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如果孩子缺少自控力,學校應該在培養孩子自控力的方面下功夫而不是為了孩子成績天天監控孩子有沒有帶手機上下功夫。社會渴求的是擁有自控力能一直優秀下去的人才而不是暫時高分卻不懂自控地人。高分只能證明一時不能證明一世,而好的習慣才會讓孩子一直優秀下去。


學校可以通過正強化,如開展培養孩子自控力的主題班會等活動來代替禁止孩子帶手機入校的方式。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滿意。


一杯加冰的可樂


嚴禁手機入校園這件事,作為一名家長我投支持票。

我家孩子在初中就配了第一部手機,是為了她學校有拖堂,或者值日等不能及時回家時,可以給我們說一聲。當時,我自認為自己家孩子自制力很強,不會被手機誘惑。但是,到了期末考試,成績從前五掉到了二十幾名。才知道自己高估了孩子的自制力,畢竟他還是孩子。最後我給孩子配了一個老年機,不能上網的那種。成績又有回升。

1、手機的危害

現如今無論在什麼場合,都能遇到低頭族。隨著手機的普及,人們的生活和手機綁在一起,低頭族的年齡段跨越也越來越大。手機的誘惑,成年人都抵擋不了,更何況思想、自制力還不成熟的孩子。

手機提供的信息量很多,各種app信息抓住不同用戶的眼球。孩子已經知道手機裡有他喜歡的好東西,如果帶手機入校園,即便不拿出來玩兒,但是手機一定像一個小鉤子一樣,一直掛在孩子的思想上,讓他時不時的開小差。

晚上小孩子會偷偷趴在被窩裡玩兒手機,和爸爸媽媽展開游擊戰。

現在手機不僅危害學生的身體,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如何避免手機對孩子的危害呢

首先從一開始就不要給他配置智能機,孩子拿手機的目的就是和家長聯繫。現在各個班級都有微信群,如果學校裡有什麼事,孩子會晚放學,老師可以在家長群或者給單獨某一個家長說一下。

家長在家裡時,只要孩子在就不要玩兒手機,可以選擇看書、健身、做家務等。讓孩子儘量遠離手機築起的牆,不要讓自己製造 “最遠的距離就是我們面對面坐著,卻都在玩兒手機。”的畫面。


淺墨淡彩


作為一線教師,強烈支持、點贊!!!先看下事件經過:

對於這種做法,網友一邊倒的支持!

我看了完整的直播過程,感覺學生都已經養成了習慣,主動配合老師的檢查。很好,如果能大力推廣更好。

智能手機的普及是一把雙刃劍,對於學生來說絕對是弊大於利,危害極大。主要的幾個方面如下:

  1. 影響學習,打遊戲看電影看智能小說刷單掙錢什麼都有。 男生主要打遊戲,王者榮耀,呵呵。
  2. 微信qq空間等等社交平臺上談情說愛。上課的時候自拍、刷朋友圈、刷空間、刷頭條啥都有。
  3. 在考試過程中作弊,小猿搜題作業幫等app對於學生有百害而無一利。

我們大人玩手機都很難控制住,別說未成年學生了,他們大部分沒有自控力,手機如何監管,武漢的這所學校開了個好頭,支持!!!


雜話杏壇


特意仔細去看了看這條新聞以及網友們的評論,發現真的是一面倒地支持聲居多,看來大家都對祖國的未來感到憂心忡忡啊,所以一致希望學校能夠嚴把關口,杜絕孩子們玩手機耽誤學習這一現狀。

其實類似的舉措,各個學校都進行嘗試,有的是收手機,結果出現學生用舊手機來代替,上課時再用新手機玩的現象,畢竟現在誰家裡都有幾個舊手機不是?還有的則是採用課堂抽查的情況來抓典型,一經抓到予以沒收等等,但隨之而來地可能是無休止的哭鬧,沒收手機就跟拿了學生的命似的,弄得學校和老師也頭疼不已,其它,這個問題它不是一方能夠完全解決的,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協作來完成這個問題。家長讓學生帶手機的原因,大都是因為安全問題,怕聯繫不上孩子,出危險之類的,如果學校能夠保證這點兒,並且讓家長隨時可以找到孩子,或者聯繫上孩子的班主任或負責的老師之類的,讓他們能放心就滿足了。所以,解決了家長的這個後顧之憂,對於孩子拿不拿手機,家長就不會這麼介意了。


萱媽2014



藍天白雲shilihexiang


這樣做得完全正確,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各個家庭裡都擁有多部甚至人手一部手機,不管大人小孩都在玩手機,有些家長不僅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還把手機當玩具逗孩子!導致孩子把玩手機當成正常生活,其實是在毀掉孩子。毀掉他們的求知慾、責任心及孝心。這個學校做的好,不僅高中,初中、小學也要嚴查,教育孩子首先教育家長,從家長抓起,決不能讓中國的未來變成手機的奴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