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歐美女人為何不敢穿褲子,只能穿裙子?

海日冬晴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有史以來最殘酷的一場戰爭,不僅人類帶來無盡的傷痛,還摧殘著人們的心靈。本該遠離戰場的女人,也被無情的捲入其中。在二戰中,很多國家都有女兵加入了戰場,為國效力,有的做醫療衛生方面的工作,有的做後勤方面的工作,但還有一個國家的女兵,卻扛起槍來上戰場。這個國家就是蘇聯,二戰時期一共有80多萬蘇聯女兵,她們打起仗來一點都不比男人差,而且戰爭中的蘇聯女兵還有一個很奇怪的事。

二戰時蘇聯女兵不穿褲子,只穿裙子。在二戰時期,蘇聯的許多女兵為了保衛家園,都為國家付出了極大的貢獻。如此強韌的蘇聯女兵,在戰爭中的穿著,卻一直令人不解。

女性穿裙子,是很漂亮很美,但是在分分鐘要命的戰場上,可不是選秀場,敵人也很難在激烈的戰鬥中中美人計,而是會將你趕快消滅了。蘇聯女兵在軍隊穿的是裙裝,而不是褲裝。想必大家都知道,上戰場穿裙子,打仗、跑步、都是很不方便的,那為何還要穿著裙子作戰呢?這與她們的衣著傳統有著密切的關係。

西方歐美國家有一種傳統,女人只能穿裙子,不能穿褲子,要是女人穿褲子就要被趕出民族,還會受到各種歧視。二戰時期,蘇聯女兵一般只穿裙子,女兵穿褲子,就是違反紀律,是要接受處罰的。

事實上,歐美女子有褲子穿的歷史是從20世紀60年代才開始的,蘇聯要早些,大概在二戰結束後。所以,二戰中,蘇聯女戰士穿裙子上戰場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她要是穿褲子的話,可能自己都覺得害羞!

隨著二戰中大量男性上戰場,勞動力不足致使很多女性走上工作崗位,為了勞動時方便,這些女性工人開始穿褲子,並得到社會認可。此後,女性才有了穿褲子的權利。

蘇聯女兵用生命和鮮血經歷了並贏得了人類歷史上最為殘酷的戰爭。這些年輕的女兵的半數以上死在了戰場上或是德國法西斯的集中營裡。這些年輕的女兵無論是犧牲者還是倖存者,無不經歷了今天我們難以想象的戰爭的磨難和法西斯強加於她們的種種慘無人道的摧殘和暴虐。

在血腥的斯大林格勒戰場上,就是這樣一群風華正茂的蘇聯女兵,被納粹軍隊包圍,獻出了鮮血和生命。為此向她們致敬!


洞察官


我是大史官,我來告訴你“二戰前歐美女人為何不敢穿褲子,只能穿裙子?”

在我國古代,女人只能穿裙子或者袍子,而裡面是不可以穿內褲的,因為,在古人眼中女人穿褲子是不雅的,甚至是有傷風化的;同樣,二戰之前,在歐美人的眼裡,裙子是女人的象徵,是女人的專屬,所以,女人天生就應該穿裙子不能穿褲子。而且,在《聖經》裡還寫著“女人不可以穿男人穿的褲子,同樣男人也不可以穿女人穿的裙子。”在中世紀時期,歐美地區受到宗教勢力的壓制,特別是貴族小姐們,都必須遵守宗教規則,因此束腰成了女孩的必修課,穿撐裙是女人的標準服裝。她們從十一、二歲開始束腰,就像我們古代女人要裹腳一樣,腳越小越好,腰越細越美,因為標準的美人腰圍要在十八英寸左右。無數的歐美女人因為束腰導致骨盆變形,最終因為難產而死。

另一方面,這也與西方歐美人的審美觀有關。古代西方的歐美人以女人的腰部為分界線,他們認為女人腰部以上的部分可以盡情地裸露,但是腰部以下的部分則是堅決不可以露出來的,這和我們現在的審美關完全不同。並且,在西方歐美人的眼中,穿褲子的女人有傷風化,是個壞女人!是會被警局拘留起來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導致了後勤人員和戰鬥人員嚴重不足,第一位敢穿褲子的女人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女軍醫,叫瑪麗愛德華沃克,但也因為穿褲子而多次被拘捕,但由於他精湛的醫術立下戰功,所以,國會准許她在工作時可以穿褲子。並且還有眾多女兵為了作戰方便,脫下裙子穿上軍裝投入到戰鬥中。後來,著名影星瑪蓮娜迪特里茜也因為穿褲子被抓,但因女權者的遊行示威,被迫將其釋放。
然而,二戰之後,越來越多的婦女為了工作和行動方便開始穿起了的褲子。就這樣,褲子逐漸成了西方歐美女人服裝的重要一部分,歷史性的改變了女人只能穿裙子的局面,為西方歐美女人的時裝帶來了一場偉大的革命。


大史官


我國的女人在解放前有裹腳的習俗,但是歐美女人在二戰前規定只能穿裙子,禁止穿褲子。假如有哪位女子膽敢穿著褲子在大街上招搖過市,那等待她的將是警察的拘捕。



女人穿褲子會傷風敗俗

那個時期的女性從11,12歲開始就要束腰,當時標準美女的腰圍是18英寸,所以從小束腰就成為女孩子的必修課。束腰胸衣和撐裙是標準的“時裝”,然而,有無數的女人因為束腰,成年後骨盆變形而死於難產。

著名女士艾米麗亞·簡克斯為了反抗女人的束腰胸衣及撐裙,特意為女士設計了一款褲子,果然立刻招來社會各界的謾罵,說簡克斯下流,傷風敗俗,純粹是個女巫,這款褲子因此迅速消失了。美國有位女軍醫叫瑪麗愛德華因為多次穿長褲而遭拘捕,事情最終鬧到了國會,國會議員經過激烈的爭論,最終因為她精湛的醫術以及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國會決定通過臨時立法給她特權,允許她只在工作的時候穿褲子。



而相對於有些女性來說,因為體味大,穿褲子更容易漚出汗液來,可如果穿裙子的話,就寬鬆多了,不會出那麼多的汗,否則穿褲子時,腋下部分幾天下來,那些汗液不用漂白物都洗不了。因此有些女人倒是喜歡穿裙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歐美國家女人時裝帶來了偉大的革命。因為戰爭的嚴酷,使越來越多的婦女自然地穿起了能使工作更加方便的褲子。從此,褲子才成為歐美女性著裝的一部分。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歐美女性帶來的好處吧。



結語:如今儘管歐美國家主流文化仍舊以裙裝為主,但是,褲子也逐漸成為正式的和高雅的女性時裝類別,不再被詆譭了。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人類社會是在不斷進步的,很多以前的習俗文化,在我們現代看來,會覺得簡直不可理喻。不過,在當時,卻被人們所推崇。而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之間,的確也會有很大的文化差別。歐美地區的女人,確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不被允許穿褲子的,但也並非全部。

歐美女性不能穿褲子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新教)的影響。基督教經典《聖經》舊約《申命記》中說:“婦女不可穿戴男子所穿戴的,男子也不可穿婦女的衣服,因為這樣行都是耶和華你神所僧惡的。”

這一點歐美人和中國人是一樣的,很長一段時間,都認為“衣服”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是不可以穿戴錯誤的。

正是因為基督教在歐美地區的巨大影響力,導致女人不能穿褲子,只能穿裙子。而男人穿不穿褲子,其實也是經過了長期鬥爭的。最初的男人也是穿裙子的,只是男人的裙子和女人的裙子樣式不一樣而已。

當時的歐洲同中國一樣,同樣面臨騎馬民族的入侵,歐洲的男子繼而也開始穿褲子。但是最初,歐洲的貴族們是穿類似褲襪的緊身褲子(現在專業的騎馬褲還是緊身的),然後外面再穿上可以覆蓋到膝蓋的罩衫(男士裙子的變形版,燕尾服的出現也跟這個有關),以便保留穿裙子的傳統,只有非貴族的男子才會穿寬鬆的長褲。

因為男人要不要穿褲子都存在爭議,女人自然是更加無緣褲子了。當時,女子如果穿褲子,則會被認定為下流,傷風敗俗,是可惡的、沒人性的,是被魔鬼所誘惑的女巫。所以,如果女人穿著褲子招搖過市,會被抓起來,交給教會燒死。法國的聖女貞德,就因為穿了士兵的衣服作戰,並拒絕換回女裝,被教會認為是對上帝的不敬,犯了悖逆大罪,最終被處以了火刑。

17世紀末,法國爆發了接連不斷的社會革命,其中的民主派革命者多是平民,他們穿著襯衫,以及不帶套褲,不穿長筒襪的普通長褲,被戲稱為“無套褲”黨,其中也包括一些女性。這些女性也穿著和男性革命者一樣的服裝。於是,法國政府就將褲子、女性、革命三者給聯繫在了一起。

拿破崙在發動“霧月政變”後,開始對這種穿褲裝的女權主義進行打壓。政變後的第八天,巴黎警察局長就簽署了禁止女性穿褲子的法令。從此之後,女子穿褲子,必須向警察局申請,並出示諸如有必要穿褲子的醫學證明之類的證明文件,才會得到許可。如果沒有得到許可,那麼女子穿褲子,就被被抓起來。

因為當時的女子,特別是貴族女子,裙子之下並沒有穿任何褲子、短褲之類,所以,歐洲有一個很流行的傳說。

說是有一次,拿破崙宴請貴族,出門迎接一位非常重要的客人。結果,一位貴婦人不小心在他面前仰面摔倒了。拿破崙驚呼:“哦,上帝,天堂之門開啟了!”拿破崙指使警察局長出臺禁褲令,是不是就是因為這美妙的時刻,讓他太難忘了。而俄國的彼得大帝,在去西歐走親戚時,也曾看到一位貴族夫人摔倒。彼得饒有興致的看完了全過程,發出了同拿破崙一樣的慨嘆。而法國畫家弗拉戈納爾的名畫《鞦韆》,則描繪了一位裙襬飛揚,還故意將鞋子甩出去的正在盪鞦韆的女子。而在這位女子的前面低處,正站著一位男子……

好在法國是浪漫的,而法國女子也是前衛的,她們中的部分人還是不顧禁令,毅然穿著褲子,公開出席活動。19世紀法國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家和女權主義者喬治·桑就是穿褲裝的典型代表,她按規定拿到了“褲裝許可”,開始穿著褲裝,甚至喬裝為男性,出入各種場合。法國越來越多的女性,都逐漸得到了褲裝許可。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出臺了兩個通知,女性在騎自行車和騎馬時,是允許穿褲子的。所以,嚴格的說,女人穿褲裝並非在二戰之後才可以。

法國的女性在爭取穿褲子的權力,美國的女性同樣在做類似的努力。19世紀的南北戰爭時期,瑪麗·沃克成為了一名隨軍外科醫生,也成了美國第一位女軍醫。沃克在工作中,發現裙子非常不便,再加上她在自己的農場時,就經常穿男裝,於是就穿上了褲子。她也因多次穿長褲而被拘捕,事情最後都鬧到了國會。好在,國會經過了激烈的爭論,最後認為她用精湛的醫術為國家立下了重大功績,國會決定通過立法給她特權,允許她在工作時穿褲子。美國人確實可愛,為了一個女軍醫穿褲子的權力,專門通過了一項立法。

正是因為歐美廣泛禁止女性穿褲子,所以,才有了燈籠褲的出現。燈籠褲如果不仔細看,就像裙子一樣,但是卻具有一些褲子的方便性。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因為環境需要,女性的裙子開始變短,露出了雙腳。隨著更多女性進入到與戰爭相關的生產一線,工作服也成了女性工人的必須品,這些女子便穿起了長褲和長筒靴。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全面參與,歐美女性因為工作需要,自然而然的穿起了更方便的褲子。

在歐美地區,女人穿褲子的風潮真正流行起來,是在1960年代的中後期。美國的淘金潮,誕生了牛仔褲,而在美國女性中,被修改過的牛仔褲也很快流行起來。這一風潮,很快席捲了歐洲大陸,甚至都影響到了中國女性褲裝的流行元素。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法國禁止女性穿褲子的禁令,一直到2013年1月31日才被以違反憲法中所承諾的“男女平等”原則為由,正式被廢除。也就是說,在大部分時間,法國穿褲裝的女性都在違反本國的法律,警察是隨時可以依法將她們逮捕的。當然,沒有哪個法國警察在20世紀中期以後,還會去做如此愚蠢的事情。

最後,告訴大家一些關於裙子和褲子的趣事。

18世紀初,蘇格蘭和英格蘭合併時,英國政府曾經出臺“禁裙令”,禁止男士穿著裙子。蘇格蘭的男人們經過了長期的鬥爭,才重新擁有了穿裙子的權力,才有了現在著名的蘇格蘭裙。

而法國在拿破崙時期出臺了“禁褲令”,一直到2013年才被廢除。後來,法國還出臺了一個奇特的法律,那就是禁止給一頭豬取名叫“拿破崙”,否則,就是違法的,會被抓起來的。一直到現在,這條法律還依然有效,真是可愛又有趣的法國人。


奕天讀歷史


人類社會是有等級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等級,不同等級的人在衣食住行方面是不同的。人類文明早期,女子是社會生產力的主要部分,因為女子的採集與織衣解決了族人的吃穿問題;男性使用石質武器狩獵,成果不足女性,自己又無法生育後代,因此那時是母系社會,男性地位低於女性。隨著金屬冶煉技術的出現,青銅武器與鐵質武器相繼出現,藉助這些武器的能量,男人成為社會的主要生產力,女性漸漸淪為男人的附庸。歐洲的封建時代,男權主導社會,女性被要求在家相夫教子,只能穿裙子,不能穿褲子,穿褲子是男性的特權。

衣服、褲子、鞋子最初的作用只有兩個,一是遮羞,二是禦寒。隨著文明的發展,衣服的作用增加了美感的作用,也就是現在說的“人靠衣裝”。隨著文明的高度發展,衣服的作用又增加了文化的作用,用於表達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衣服的附加作用越多,對不同的人就有了穿不同的衣服的傳統。歐洲文藝復興以前,女性身體幾乎不加束縛,貴婦們穿上襯裙作為內衣。到17世紀,時風認為襯裙作為內衣太放蕩。由此,出現了“束衣”,也開始了其折磨女性的歷史。希臘以及羅馬時代,歐洲婦女的女裝非常簡約,需要奢侈和美妙的風格。她們沒有像男人那樣能夠展示自己社會地位的服裝資格,因此通常用髮型和珠寶來表達自己的社會地位。

在人類文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男女都是穿裙子的,只是裙子的樣式不同。收於戰爭的需要,男人們漸漸發明並完善了褲子,穿褲子的戰士行動能力明顯強於穿裙子,於是穿褲子成了男人們的特權,女性不允許穿褲子,只能穿裙子。17世紀後,歐洲婦女普通穿束衣加裙子,裙子是女人的必備,胸衣則是裙子的標配。女人們束腰穿裙,外表雖然美觀大方,但辦事極其不便,而且副作用也不容忽視。很多女孩過早的束腰,導致在後期的發育中骨盆變形,以至於常常生不出孩子。歐洲女子的束腰跟中國女子的纏足是一樣的道理,都是為了滿足當時男子對女子的審美需要。

一戰中大部分青壯年戰死沙場,部分女子開始進入部隊服役。二戰時戰爭慘烈程度進一步提高,許多國家不得不大量徵召女兵進入部隊服役,但是這些女兵依然穿裙子。戰後,由於女子在軍隊中的立功表現,使得女子的社會地位得到提高,工業文明的到來,需要更多女子穿上褲子工作,於是歐洲女子穿褲子的革命時代到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上世紀40年代留下一批騎馬照,有的是裙裝側騎,有的是褲裝跨騎,女王穿褲子騎馬體現了女權運動的崛起。法國時裝設計師、香奈爾品牌創始人加布裡埃·香奈兒就是“褲子革命”的卓越先驅,她是第一個自行設計並且穿上褲子的歐洲女人。20世紀50年代,女褲第一次跟男褲平起平坐,女子不穿裙子穿褲子得到了社會大眾的認可。


大秦鐵鷹劍士


男人對女人的審美,從來不是依靠價值決定的!無論古今中外,女性的審美標準,大多是以男性對於女性的喜好來設定的,無論男人的審美標準多麼的變態和不合理,都會成為一個時代,女人們飛蛾撲火的追求!

概括為兩句話就是:士為知已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中國男性變態的審美觀導致婦女纏足!無獨有偶的是,西方男性變態的審美觀導致二戰前的歐美女子不能穿褲子!

(束腰導致盤骨變形)

在現代人看來不穿褲子沒什麼了不起,穿裙子漂亮,可實事遠遠要殘酷得多!歐美女子不能穿褲子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男性變態的審美觀。

褲裝在歐美興起是17到18世紀,歐美國家中,以法國不允許女子穿褲子最為典型!

中國古代的封建男子追求細腳,歐美男子則追求細腰。在他們的眼中,女性的美妙腰圍是18英寸(約45釐米),這是什麼概念?

一個正常體重的成年女性腰圍是70—80釐米,把它縮小到45釐米左右如何做到?

中國女性為了讓自己的天足變小,用布帶束縛,不讓它長,歐美女性也採取了相似的方法:用布帶束腰!

(為了美,束腰走一個)

從小就開始束腰!結果就是,等這些女孩子長大成人後,他們的骨盆已嚴重畸形,骨盆畸形的後果就是眾多產婦死於難產!

男人真是女人的災難,但男人不是上帝創造的,是女人生的!

電影《加勒比海盜》裡,傑克救了一個因為束腰導致呼吸困難,暈倒進海里的美女,扯了她的束腰衣後女孩醒了過來!這不是虛構的,這是源於現實的真實寫照!

(傑克解開束腰衣)

原因二:法國禁褲令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法國各階層都被捲進這次革命,當然也包括婦女!

有一部分人,頭戴紅色自由帽,穿著襯衫、長褲,成為極端民主派代表,被稱為“無套褲黨人”,套褲就是褲管短一點的無襠褲。

大革命期間,穿著男式特有長褲的人,不止男人,還有一些要求男女平等和婦女選舉權的女子!

於是,這些在男人們看來穿著長褲的、傷風敗俗的女子,和革命、女權聯繫為一體!在統治者眼裡,這些穿上男子長褲的女子成了一群散發著血腥氣味的歹徒和兇手。

1799年11月9日,小個子男人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後上臺,他對這些穿著男式長褲的女權主義者採取打壓政策。

“霧月政變”幾天後,巴黎警察局長簽署了女性禁穿褲子的法令。

明確禁止婦女穿褲子,只能穿裙子,凡穿褲子的女子,警察看到立即逮捕。

(小個子拿破崙)

出於醫學或其他需要必須穿褲子的女性,必須在警察局取得穿褲子的合法許可。

至此,穿褲子從審美和風俗要求上升到政治禁令!這是多麼的荒唐又可笑!

19世紀,法國女權主義者,文學家喬治·桑拿到“褲裝許可”後,開始喬裝成男性,打破女性不穿褲子的禁令;後來精神科醫生馬德萊娜·佩勒蒂耶穿著長褲招搖,進一步衝擊禁褲令;再後來更多的工人、農民、探險者、旅行者、作家、藝術家、革命家等,漸漸突破法規......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女性穿褲子獲得重大突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更多的婦女走上戰場,有的從事醫療救助,穿褲子能提供更大的方便。

戰爭,在客觀上會促使人們思想的解放!當人們被捲進戰爭時,活著就是王道!政府忙於戰爭,無暇再顧及女子有沒有穿褲子。

而女子穿著褲子更有利於在戰場上逃生。所以,二戰後,歐美女性穿長褲已經越來越多。

(血腥戰場盛開的玫瑰花)

就像抗日戰爭時期,為了能逃生,農村的纏足逐步掃蕩一空!

當面子與生存發生矛盾時,人們會首先選擇生存!

1968年法國“五月風暴”之後,女歷史學家馬蒂爾德·杜貝塞,穿起剛從美國傳入的牛仔褲,方便又幹練,此後,褲裝開始真正風靡法國女性世界。


在不停的爭取下,法國議會女議員在20世紀80年代,終於獲得穿褲子開會的權利。

2013年1月31日,法國終於正式廢除了延續200多年的婦女禁褲令,巴黎女性終於取得了穿褲子的合法權利!

順便說一下,法國的審美不止產生了束腰,還產生了高跟鞋。第一雙高跟鞋是男人的專利品,並不是女人的。法國波旁王朝的國王路易十四,因為身高只有一米五,設計了高跟鞋。

這個小個子的男人,穿上高跟鞋是為了增加自己的高度,但他也沒有想到,如今高跟鞋已成為全球女人的必備品!

(路易十四)

這一次,不知道是男人的審美觀導致的,還是女人自己的審美觀出了問題?

長期穿高跟鞋會引發肩頸痛、腰背痛等症狀,同時損害足部骨骼,加劇關節炎的風險。很多女人穿著7-250px的高跟鞋在街上行走,女星的高跟鞋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可是,腳,真的舒服嗎?

高跟鞋的出現,和纏足、束腰不也是異曲同工之妙嗎?好在,現在每個女孩子都有選擇穿和不穿的權利。

(這麼高,腳受委屈了)

歷史證明,男人的審美觀並非都是健康的,很可能是變態又殘忍的!更多時候是建立在女性痛苦之上的。

所以,如果有男人說你穿上高跟鞋很好看,你要想想患上關節炎時,他能否揹你走剩下的人生之路?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女人們,換上你的運動鞋,去奔跑吧!

你看看如今的男人,審美觀都逐漸走向娘炮化、細杆化的境地了,你還相信他們的眼光嗎?

參考文獻:《法國女性的"穿褲子禁令"是如何來的?》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翻開古代史,國內也好,國外也好,女性角色似乎被固定在一個框架內,動彈不得,即她們始終是男性的附庸,是依附於男人而存在的,她們不可以有獨立的思想,不可以有自由行走的權力,他們的存在似乎只有兩個用處,一是用來襯托男性的身份和地位;二是生育的工具,負責傳宗接代。為了這兩個存在的意義,女性備受摧殘,就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女性而言,他們從小被教養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淑女,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而從宋朝開始,女性的枷鎖又直接扣在了女性的身體上,即纏足,這是男權社會的一種病態的審美,女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用布將小腳纏起來,不讓它長大,以達到一種三寸金蓮的美。這不僅滿足了男性對三寸金蓮的幻想,同時束縛住了女人,要知道將腳人為纏成小腳,腳已經變形,走起路來很疼,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女人的人身自由。

而在歐洲,有一個針對女性的折磨比這個裹腳還要嚴重的多,這就是束腰,《亂世佳人》中有一個片段似乎可以稍微說明一下這個問題,斯嘉麗在一次參加宴會之前,化好妝後,讓黑人女僕幫她束腰,沒有最緊只有更緊,為的就是展現纖細的腰身,大家都知道,在穿裙子的時候,如果太緊了,渾身難受,而你刻意的束緊就更加折磨人了,但是《亂世佳人》電視劇中展示出來的束腰與真正的束腰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畢竟那是電視,斯嘉麗的扮演者腰身即便很細,也是正常的,所以再怎麼束緊也不會很細,這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覺得束腰也不是特別殘忍的。

但其實束腰遠比裹腳病態,它真的能讓女人死在束腰上,很多人束腰要穿束腰的工具,即金屬骨架,將人的腰勒住,迫使你收腹挺胸。看起來確實是美了,但是束腰太折騰人了,一方面藉助於金屬骨架勒住人的腰,另一方面也要使勁節食。一般女孩子八九歲就開始束腰,長大後腰身很細,實際上早已經變形,這種變形遠比腳的變形危害大,因為腰以及腰身以上有很多器官,都被壓迫的變形,而且節食太過容易營養不良或者得厭食症,總之,流行束腰的那幾百年裡,很多女性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為的同樣是滿足男性病態的喜好。

而裙子無疑和束腰更配,穿上裙子顯得女性的腰身更加纖細,彷彿真的一陣風就能吹倒。裙子一直都歐洲女性的的唯一服飾,至少在二十世紀之前,褲子與女性是絕緣的,這不僅僅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對女性的要求,更上升到了法律上,如果一個女人穿褲子是會被逮捕的。所以即便有那麼幾個女人對褲子有了嚮往之心,也不能夠真的擁有,《聖經》中明確規定女性不可以穿褲子,不僅僅因為褲子是男性的專利,也是因為男性對女性的一種控制。對男性來說,女孩子負責貌美如花,就應該將腰束成一道閃電,然後穿上美美的裙子,取悅男人,為男人生兒育女,這種觀念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一種主流思想。

當時的男人們堅信這樣一個原則,即女人應該遠離戰爭,這對於一般的戰爭來說自然是可以的,女人在家裡帶孩子,男人參與戰爭,但當世界範圍內的大戰開始的時候,全人類都籠罩在戰火中,女人又怎麼能夠躲在家中?尤其是一戰、二戰的時候,很多女人也被動或者自動的加入到戰爭中來,她們也在戰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是女性束腰加長裙的裝扮必然是拖了後腿的,束腰讓人行動不便,裙子則顯得礙手礙腳,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女性的進步,束腰提前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而裙子似乎不是短時間內能夠退出的,即便是大戰中有女性的身影,也多半是裙子裝扮。

美國曾有一個著名的女軍醫瑪麗·沃克,常年跟隨在軍中,有時候還會擔任情報人員,她就很反感穿裙子,因此工作的時候會穿上褲子,這在十九世紀末期就屬於驚世駭俗,最開始也受到了很多的阻礙,但是鑑於她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現,以及穿裙子確實在不利於她工作,於是她在工作的時候大部分時候就穿著裙子,但是這並不代表著褲子就對女性開放了。瑪麗·沃克僅僅是特列,沒有幾個女人敢於挑戰世俗。

但後來一戰、二戰爆發了,尤其是二戰的爆發,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到戰爭中來,她們雖然大部分人都還是穿著裙裝,但是已經開始有一小部分女性也開始穿褲子,持續不斷的戰爭,改變了世界的格局,也悄悄改變著女性,人們對於女性的穿著態度開始走向緩和,即便是在戰爭中出現穿褲子的女性也並不會強加制止,這更加鼓舞了女性,也讓女性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二戰結束後,人們發現再想繼續約束女性穿衣已經變得不再那麼容易,女性的覺悟已經甦醒,她們開始大量參與到各種工作中,穿著褲子做她們想做的事,而男性對這種變化所持的態度也並不如從前那麼嚴苛。歷史的進步往往就是如此,只要邁出了一小步,後面就會是一大步。


尚宮女史


二戰以前,穿褲子僅是西方歐美國家男人們的權利,女性是不允許被穿褲子的。如果哪位女性,膽敢穿著褲子在大街上行走,等待著她們的是社會的指責,甚至是警察的拘捕。所以,當時歐美女性只允許穿裙子出門。

150多年前,一位名叫艾米麗亞·簡克斯的知識女性設計了一款女性褲子,用來反抗衡量女性標準的束腰、胸衣和裙撐,可是她的做法卻招來了社會各界的謾罵聲,人們認為她傷風敗俗、下流放蕩,這次穿褲子的反抗潮流只能無疾而終。

20世紀前的塑身衣

當然,社會始終是進步的,雖然會經歷一些波折。隨著二戰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女性,還是穿起了更加方便的褲子。究竟是何原因,讓二戰前的歐美女性不敢穿褲子,只能穿裙子呢?

其實,服裝是一個時代的文化烙印,比如“穿裙子”,某種程度上,其實就有暗喻壓制婦女的意思。19世紀時,歐洲大陸各國雖然政治背景千差萬別,不過,宗教神學卻在歐洲各國佔據主導地位。而褲子和宗教,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聖經》中曾記載,男女不能互穿彼此的衣服,如此一來,褲子就被認為是男性權利的象徵;西方社會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著名俗語,“穿褲子的人是一家之主”。就這樣,褲子成了男性權力的象徵,處於男性從屬地位的女性,自然就不具備穿褲子的資格。

19世紀的女性裙裝

這種思想一直持續到20世紀初,前文中有提到,150多年前,由傑克斯所設計的那款女性褲子,被當時社會認為下流放蕩,甚至招來各種謾罵聲。但是,這條褲子的出現,也掀起了女權運動的開端。

20世紀前10年,歐洲貴族開始流行各種運動項目,比如騎自行車、打網球等運動,這些運動,顯然穿著褲裝更為方便,一位名叫瑪麗·布魯姆的女性,為這些愛運動的貴族女性設計了一條寬鬆的燈籠褲。雖說這樣的服裝在當時也遭受了不少的非議,但是,由於出現在社會上層,因此,反抗這些女性穿褲子的謾罵聲只能終止於貴族階層。

穿褲子的女軍

正是由於這條男性味極強的褲子出現在了女性服飾之中,讓一些敢於挑戰西方歐美國家男人權利的女性登上舞臺。第一位敢真正穿褲子的歐美女性,是瑪麗·愛德華·沃克,她因為多次身穿長褲而遭到美國軍隊的拒捕。

瑪麗·愛德華·沃克穿褲子這件事,甚至都鬧到了美國國會,由於她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女軍醫,在美國內戰中憑藉自己精湛藝術,救了不少將士的性命,立下了赫赫戰功。為此,美國國會給了這位女士一條特權,准許她在工作的時候穿褲子,但是,這是隻屬於瑪麗個人的特權。

成為時尚潮流的褲子

1932年,作為美國著名女星的瑪蓮·笛特瑞能,穿著一條牛仔長褲走在巴黎街頭,結果警察局以“有傷風化”為由逮捕了這位女星,由於她在美國的名氣實在太大,迫於民眾的反抗遊行,警察局才將她無罪釋放。

直到二戰開始後,青壯年都去了戰場,社會上那些空缺的崗位都需要女性前來頂替,她們無法穿著裙子去工作,在現實情況和女性渴望解放的社會壓力下,歐美女性紛紛自發穿起了使工作更加方便的褲子,自此以後,褲子也成了女性的正常服裝,這是一場時裝革命,更是一場女權運動的成功。


鳶飛九天2018


1431年,聖女貞德被英格蘭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判以異端和女巫罪,被處以火刑。


在諸多罪名中有一條便是:她穿了男人才可以穿的褲子。

事實上,歐美女子在那時連短褲都不允許穿。

《聖經》中的規定

古代歐洲女人不能穿褲子的原因,最早的便源自《聖經的規定:》

“婦女不可穿男人所穿戴的,男人也不可穿戴婦女的衣服,因為這種行為是耶和華所憎惡的。”

所以在基督教盛行的歐美,這一教義深入人心,鮮有女子敢越雷池,否則就如同聖女貞德那樣,被戴上“異端”的帽子。在宗教迫害的那個年月,這是很可怕的。


衛生原因

歐美女子不穿褲子,可能大家只知其一,事實上,歐美女人連內褲都不允許穿的,這和中世紀歐洲糟糕的衛生條件有關。

中世紀爆發的黑死病,讓歐洲人草木皆兵。於是便有人提出病毒是從皮膚滲入體內,不洗澡可以防止生病的荒謬理論。

但大家都相信了,於是歐洲人開始不洗澡了,那自然是臭氣熏天,尤其是女人,生理結構導致了若想稍微的潔淨,就必須讓下身不能有太多束縛。


所以從衛生考慮,女人也就不得穿短褲了。

值得提一句,如今賣的齁貴的外國香水,最早歐洲人發明出來就是為了遮住常年不洗澡身上的體臭的,以至於現在的歐洲人都有一身的香水味。

勸大家還是別跟風了,那是一種從愚昧時代帶過來的一種習慣。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我有個女性朋友,一年四季看到她都沒穿褲子,都是一條裙子,即使再冷也就一條褲襪外面套個裙子。我不解的問她,你穿裙子不冷嗎?她回答說“當然冷啦!但是穿裙子漂亮啊!你們男人不都喜歡女人穿裙子,喜歡看女人的腿嗎?”



我無言以對,現在的女人自己都不想穿褲子了,她們卻不知道二戰前歐美的女性為了穿上褲子做了多少努力!

二戰以前女人是不能穿褲子的,一條光禿禿的腿外面穿裙子,穿褲子只能是男人的權利,女人穿褲子那是傷風敗俗,是一種褻瀆。

當時的男權思想特別嚴重,男人為了滿足一己私慾,強制要求女人們做各種事情,比如說中國的裹腳、歐美的束腰等。



而且歐美宗教方面也絕對不允許女人穿褲子,有些宗教思想嚴重的地方,女人要是穿褲子被發現了,就會被抓起來,教會甚至會處死她們。《聖經》裡面是嚴格規定女人是不能穿褲子的,政府方面也是制定了法律嚴懲穿褲子的女人。

當時這種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了,女人們要是穿褲子的話,可能自己都覺得害羞!但是為什麼到了二戰之後,女人穿褲子開始流行了起來呢?

二戰期間,整個歐洲都充斥著各種戰亂,人們不再安居樂業,很多人都東奔西走的,這時候女人穿裙子就不太方便了。



這時候也需要很多女兵上戰場、做後勤等等,在戰場上穿著裙子怎麼方便呢!雖然之前知識女性艾米麗亞·簡克斯設計了一款女人穿的褲子,但是當時她的這種思想被廣大輿論所淹沒,她的處女作也就活生生的被扼殺在了搖籃裡。

後來戰功顯赫的女軍醫瑪麗·愛德華·沃克因為在戰場上的工作,需要穿褲子,最後政府才妥協給女人穿褲子。 再加上戰爭的持續發展,政府方面也無暇顧及女人們穿不穿褲子了,女人穿褲子的便利使得這越來越普及,越來越正常了。



所以二戰是一個戰爭的社會,也是一個女權的改變,女人們穿上了褲子,跟男人平等相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