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狙擊下的樓市,能否趨“穩”

加長版春節假期終結,部分單位正式開工。阿搜從來沒想過有一天,這麼迫切想上班。假期裡,收到最多的問題就是,房價會跌嗎?疫情過後樓市會怎樣?下面,就讓阿搜為您釋疑解惑吧!

我們先說結論:樓市一定樂觀,這不需要理由,而是必選項!疫情之下,沒有哪個行業能獨善其身。房地產行業與其他行業一樣,都需要在關鍵時刻扶一把,度過疫情難關。

還記得房地產行業的政策基調嗎?回憶一下2019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說法: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穩,依然適用於2020年樓市,這是對宏觀經濟的重要貢獻!


疫情狙擊下的樓市,能否趨“穩”

圖片源自網絡


房價會跌嗎?疫情過後樓市會如何?

許多人會拿2003年非典(SARS)疫情過後樓市整體出現大漲的場景做參考,幻想本次疫情也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但真的會是這樣嗎?

1.回顧2003年樓市

數據顯示,2003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約3371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5.77%。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7955億元,同比增長31.88%。

在SARS肆虐的2~4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均處於全年低位,5月份隨著疫情的好轉,銷售面積等增速明顯回升。

當時,受非典影響較大的是香港、北京、廣州等地。據瞭解,1999年香港私人A類住宅均價為4.2萬/平,而2003年7月則跌至2.3萬元/平,受疫情影響當時香港房價近乎腰斬。

與此同時,當年廣州因離近疫情嚴重的香港地區,房價也受到波動。據報道,2003年上半年廣州十區商品住宅均價為3888元/平,同比下降將近5.1%,深圳更是出現“0首付”購房政策。

多個地方城市,雖然在疫情期間房地產成交有所影響,但在疫情過後都基本恢復,甚至出現較大漲幅。這背後離不開政策的支持,2003年8月,國務院出臺《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 (即“18號文件”),將房地產業定性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至此,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之路正式開啟


2.回顧2019樓市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7.2億平方米,是2003年市場規模的5.1倍。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達159725億元,也是2003年市場的20倍以上。


疫情狙擊下的樓市,能否趨“穩”


市場規模大幅增長的動力已減弱,2019年全國GDP增速僅為6.1%。房地產行業基本處於穩步發展階段。


3.展望2020年

美聯集團主席黃建業指出,以香港為例,「小陽春」被疫情緊急煞停,預計2月一二手成交按月急跌3成,料上半年樓價持續受壓,惟強調置業需求只是被疫情「急凍」,現時香港經濟及樓市基調較2003年穩健,故預期樓價不會出現「非典價」,料上半年樓價將下跌約5%,加上新供應已連續兩年於高位橫行,未來極可能下滑,待疫患結束,經濟前景恢復樂觀,釋放積聚已久的購買力,屆時樓價或會「U型回升」。

長期來說,需求不會憑空消失,只是被按了暫停鍵,終究還是會釋放。剛需購房者,只是推遲了走進售樓處的時間。家庭投資理財的購房者會發現,疫情之後,房產依然是優質的投資方向。而疫情之後,預計會有一些經濟刺激政策,比如降準降息等,最終會利好樓市,樓市限購等調控政策大概率也會陸續鬆綁。


對於購房者的建議

租房不是長遠之計,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才有安全感。疫情期間,租房客受到的歧視夠多了,如有性價比較高的新房,或者價格回調較大的二手房,仍可以擇機購買。

買房,無論自住還是投資,花錢是在當下,眼光要放在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