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不得別人好,是種什麼心態?

沫子也


這種人數不勝數,各行各業都存在這種人,總是以一種畸形的心理看待別人,同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卻總要關心別人的家長裡短,今天聊聊這個人家裡的婆媳趣事,明天嚼嚼另一個人的情感境遇。

身邊同事遇到了好事,她就眼睛一翻說話好像打翻了醋罈子一樣。

身邊的同事遇到了不順心的事,她就眉飛色舞地像廣播電臺一樣到處嘰嘰喳。

事情不分大小,到了這種人的嘴裡,都成了閒來無事消遣時光的談資。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同事,如果你有啥好事了,那嘴臉,簡直不要太明顯,冷言冷語的跟你說話,還想打探個究竟。如果確實你身上發生了好事,她就開始酸咯,到處酸,處處酸,見誰都要在酸一酸你。

如果你遇到了煩心事,媽呀!那是笑得真開心啊!那是發自真心的笑呀!牙花子都要笑出來了。一邊笑還一邊假裝關心你的樣子,說“啊?那你怎麼辦啊?”她可不是真想關心你…只是想再刺激刺激你,再多看看你愁眉苦臉的痛苦樣子……畢竟這種人,就是你越不順心,她就越開心

所以我不喜歡議論別人。你不去議論別人,都有人在背後議論你。你如果也喜歡背後議論人的話,跟你議論別人的人,也會跟別人一起議論你…那真是太複雜了……

喜怒不形於色。這是我跟小人相處的方法


有態度的二狗


總見不得別人好說明這個人嫉妒心特別強,心胸狹隘,很自私,自己過得不好,心裡就很苦悶,又見不得別人好,心裡就很不痛快,這樣的人活著很累,別人只要比自己好,他心裡就會不舒服,心情就會很煩躁,肚子裡就會莫名的憋一股氣。我們村有個大媽,一見別人又買什麼好東西好物品了,就會嘰嘰喳喳叨叨個不停,說人家不知又從哪撿的二手貨,有一次王大叔的兒子新買一輛奧迪車,大媽見了嘴裡只哼哼,居然說王大叔的兒子老在外面做不正經的事,知道她這種人的一般都不搭理她。


精靈璇


真的有很多人,你過得不好,他看不起你,你過得好,他嫉妒你。 見不得你好。



就拿我母親和我姨媽來說吧。母親大姨媽八歲,母親沒結婚時,從沒讓她洗過衣服,可在母親和得勢的舅媽之間,姨媽選擇了舅媽,幫舅媽看大她的三個孩子,卻對我們姐弟不親。

母親沒有沾上家族的光,嫁到了鄉旮旯裡,姨媽沾了家族的光,嫁到了名門望族,老公公還是縣級幹部。我們一家過著相對窮苦的日子,在姥姥家族裡真是人人躲之不及,孩子一上學更是雪上加霜。

我中考時,本來姨媽公公是財校校長,只要過了錄取線是可以提檔的,可是姨媽不去跟她公公說,我沒能上財校,上了衛校後來退了學。我考上大學時,跟她借五百塊錢,她不借給,還說骨頭都被我們榨乾了。


母親還說過,有一年姨媽破天荒給了幾件破褲子,母親就改造給我們做了衣服,可過了不久,姨媽居然又想要回去,母親告訴她已經用了,從那以後姨媽再也沒給過我們任何東西。

我參加工作後,家裡有好幾萬外債要還,弟妹還上著學,我過年去她家玩,她居然罵起來,說我上班後還沒給她買過任何東西呢?後來我弟弟在大學上班,管著姨媽的兒子上學,也是弄得費力不討好。弟弟甚至還想為姨媽的女兒解決工作,可說出來她家人根本不信。

現在,姨媽的兒子找了一個有錢的獨女,兩人工作也好。姨媽的女兒也找了城裡的對象,有車有房就是沒工作,她曾經在郵局幹了一段時間,提起時,姨媽的兒子還說:“我看還是沒銀行好乾。”憑什麼有我們好乾,我們可是十年寒窗又下牛力呀!



我父親退休工資每月七千多,我姨夫沒有工作,母親笑著說姨媽從不會提父親工資的事,她那點小心眼容不得別人一點比她好!親姐妹啊!

有心事,看👉陳大大新語,我們一起聊一聊吧!


陳大大新語


我家鄰居就是,不叫給這個人說話,不叫和那個人說話,誰誰不好了,說自己多少錢,誰家買肉了,他家沒錢怎麼,怎麼了,還說她有多錢,孩子考二本了,他孩子連高中都沒上,還上什麼學,還買什麼房子,胡吹一起,所以女人不要胡說八道,切記,切記,時間能證明一切,要實際行動才行


香香美食5


“看不得別人好是一種什麼心態”,是一種嫉妒的病態。這個問題我深有感觸。

講一段自己的職場經歷吧,之前我在一家物流企業上班,一進去就當總助,因為老總要變革企業那種死水,要開始有新鮮血液,所以連著我招了不少年輕人。單位裡有不少五十多老人了,我一開始進單位還是很尊重這些個老人的,我覺得他們工作紮實,兢兢業業,雖然很多觀念過於保守和老套,但都還是很不錯的叔叔阿姨們。可是誰曾想到我在後面開展的工作中百般挑刺,反正明裡暗裡不知道在老闆面前說了我多少壞話。

有一天我上廁所的時候偶然聽到,兩位老點的做調度的阿姨在說我,說我能力不錯,辦事也挺好,就是不爽的是為什麼一來就職位比她們高一檔,薪水比她們也高一檔,才多大點年齡啊......搞了半年,嫉妒我年齡,嫉妒我薪水唄。之後我在單位經量做事都滴水不漏,少給她們挑刺的機會,另外在有一次有難度的項目申報中為單位爭取了百萬補貼,全程都是我一人,真正的用實力打他們的臉。我有能力,我應該這個職位的,我的薪水不多反而少了才對!我心裡的想法就是這樣。自此再也沒有小人見不得我的好,刁難我了,反而還都喜歡上了我。

 

這是我真實的職場故事,其實今天這個問題剛好有,我就剛好想到了,在我看來,看不得別人好是一種嫉妒的病態心態。

 

我還想到一個故事,雍正年間有個武林高手叫白太官,有一次他回老家看見一個小孩子對著一塊大石頭練功,那個小孩掌過之處,把石頭拍的火光四濺。白太官一看,心裡一驚想到:這小孩太厲害了,小小年紀就把功夫練得如此之好,等長大了成就一定在我之上。想到這裡,他心裡百般嫉妒,竟然起了殺心,就在小孩的背上狠狠一掌。可憐這個小孩本來是個練武奇才,卻因為資質過好引來了殺身之禍。這個小孩還是有功底的,中了一掌也沒有當場嚥氣,回頭怒視白太官,咬牙切齒的說:“你殺了我,我爹白太官一定會找你報仇的!”原來白太官數年沒回老家了,這個孩子就是他的兒子,這時白太官後悔不已,老淚縱橫,可是一切都晚了......

 

怎麼樣,看過這個故事是不是唏噓不已,以嫉妒心害別人,最終是害自己。嫉妒是一種病,得了這種病的人一直都得不到安寧。他們今天害怕某人超過自己,明天又擔心某人走在自己前面,一直生活在病態裡。

 

這裡我簡單的說三點:

一,我們如果不想自己陷入這種病態,就好好檢視自己的內心,不要讓自己染上嫉妒的灰塵,矇蔽了自己的雙眼。對於別人的好要學習,要欣賞。

二,當自己被別人嫉妒的時候,確實是小人,會傷到自己的時候,那麼就要開啟預防措施,不得罪也不走近,儘量少漏洞被其攻擊。另外好好做好自己的事,幹好自己的事業,用實力給對方打臉。

三,修心,修行,多讀書。這樣我們懂得欣賞別人也懂得該保護自己的時候保護自己。修行可攻可守之道。

 

好了,這個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

歡迎關注@壬午君,歡迎大家一起交流情感話題,大家一起提升智商情商愛商。



唐麒易學


我覺得這就是嫉妒心在作祟,總有人見不得別人好,我原來單位就是有個領導,總見不得別人比她好,人家老公來接了,她也生氣,哪個男同事跟哪個女同事關係走的近了,她也生氣,做什麼事都愛拔尖,總希望大家都圍著她轉,誰要是被領導器重了,或者有些能力,她就萬般看不上人家,經常背後說別人壞話,哪個領導的媳婦長的醜了,全世界她最好看,有時候覺得,真是什麼樣的人都有


婉婷流浪者


⊙2019.03.26

這是一種內心空虛匱乏的表現。其實說到底,這是個心病,是執念、攀比、嫉妒、自私的情緒在作祟。

患有這樣心病或情緒的人,精神層面上是相當貧瘠,不富足的。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看到別人有的,自己沒有,就會覺得不安,就強烈的渴望得到,以此來填補內心的空缺,找到一種所謂的“平衡感”。

物質的滿足是永無止境的,一個人不可能得到所有的,如果自己不警醒,長此以往,你只會讓自己的內心更加痛苦。

如果一個人有了這種心態,就應該積極地自我調整,自我救贖。打開心扉,讓正能量的陽光照進心田,逐散陰暗的,寒冷的負能量情緒陰影,修復自己的心靈,逐漸的讓自己的內心豐盈起來。

每個人都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生活富足不是用來比較的,是奮鬥創造出來的。比來比去,帶來的將是永不會滿足,只能讓自己越來越痛苦。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做一個精神富足的人,活出真實的自己才是正確的選擇。

順頌安康!

一一《養氣場》


每日養氣吧


我們中國人的這種心理尤為嚴重。

記得上世紀90年代看過這麼一個笑話:

記者在美國鄉村的一個別墅旁採訪一個路過者:你如果只有一間房,而看見別人住這麼漂亮的別墅,你嫉妒嗎?美國人說:我為什麼要嫉妒?那是他的命運好,碰上機遇掙了大錢。將來我碰上機遇,住的肯定比他好;

記者又來到日本,同樣指著別墅問路人。路人怎麼答?“這是人家經過艱苦的修煉,靠自已的奮鬥掙來的,我要向他學習,努力打拼,將來肯定能住上別墅;

記者最後回到中國,也同樣看著別墅問路人:看著別人住這麼好的房子,你嫉妒嗎?“我不嫉妒,我只恨不得放把火,燒了他X的!(笑)

這就是國人的心理。見不得別人比他好。我在工廠上班時曾經為此很苦惱,這是“腫麼了”?比如一起進廠、住一個工棚的夥計,本來很好,可我調廠工會、提幹以後,見面帶搭不理,非得我夠著和他說話;一個辦公室的同事,因我評了個先進個人,背後說我壞話;同是中層幹部,因在會上我受了表揚、他被批評而事後當面給我難堪。……

我不解、我難受,這到底是為什麼?一個說話很有哲理的好友,給我分析的很透徹:人的普遍心理是同情弱者,但又不希望誰比自已強。所以別人搗鼓你,,不是你得沒得罪他,而是因為大家本來肩膀一樣平,都吃“瓜幹煎餅”(意都一樣窮),憑什麼你忽的吃上了白饅頭?憑什麼你混得比大家強?我頓悟!

不過呢,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自已把心態放正,該幹啥就幹啥好了。否則,太計較這些,你還能不過了?

而且以我過來人的體會,年輕時多少都有點這種心理,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逐漸消退、波瀾不驚了。


嶧縣西門裡老李


內心匱乏的外在表現。精神層面上的貧瘠,不富足。每個人都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形成自己獨特的性格。有的人,從小感受到的關愛少,或者在成長過程中缺乏“愛”,長期如此,長大後,雖然表面看起來與常人無異,但內心卻極度缺乏安全感,看到別人有的,自己沒有,就會覺得不安,就強烈的渴望得到,以此來填補內心的空缺,找到一種所謂的“平衡感”。

也有的人,從小被過度寵溺,喜歡什麼父母就必須要滿足他,長期如此,他便覺得只要自己喜歡的、只要自己沒有的,就必須要得到。

但是物質的滿足是永無止境的,你不可能得到所有的,如果自己不警醒,長此以往,你只會讓自己的內心更加痛苦。

所以如果你真有這種心理,應該自我調整,自我救贖。修復自己的心靈,通過看書、旅行,或者找一種愛好,逐漸的讓自己的內心豐盈起來。生活不是用來比較的,比來比去,你將永不會滿足,也只能讓自己越來越痛苦。

我們活著的目的,是要從兒時的100%依賴母體到完全的精神獨立,不依賴於任何物質而獨立存在。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做一個精神富足的人,活出真實的自己。



昔別99


小人心態,自卑,不自信,希望別人好,你好,我好,大家好。一起玩,才開心, 不要看別人好就容不下,別人好可學習人家的長處,補自己的短處,才能更好的進步,不要羨慕嫉妒恨人家。放平心態,誠心交友,互相學習,互相進步,你我素不謀面,沒必要傷害,送人玫瑰手留餘香,心地善良才招人喜歡,心裡要陽光,不要陰暗,招人煩的喲,

總見不得別人好說明這個人嫉妒心特強,心胸狹隘,很自私,自己過得不好,心裡就很苦悶,又見不得別人好,心裡就很不痛快,這樣的人活著很累,別人只要比自己好,他心裡就會不舒服,心情就會很煩躁,肚子裡就會莫名的憋著一股氣。

生活中,人們看到別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優秀,往往會認為別人過得比自己好。然而,這種“好”多半是自己猜測,容易讓人產生心裡不平衡的感覺,從而產生嫉妒。

種種原因將見不得別人好這種心態深植國人心中,形成一種根深蒂固的“心裡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