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關是怎麼來的?

日月天地間1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友誼關就是鎮南關,是中越邊境的一個重要關口。

它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憑祥市友誼鎮,是今天湘桂鐵路倒塌越南涼山的必經之路,之前是公路。

鎮南關的歷史悠久,早在西漢時期就存在了,曾用名雞陵關、大南關和界首關。

到了明代才改名為鎮南關。

清末法軍1600多人從越南涼山出發,進攻鎮南關,被馮子材擊潰,這就是鎮南關大捷。

20年後,孫中山、黃興等曾於此發動反清的“鎮南關起義”。

新中國建國以後,把北越叫做同志加兄弟,給予鉅額援助。

當時大部分援越物資都通過鎮南關運過。

到了1965年,鎮南關改名為友誼關,以紀念所謂中越友誼。

這裡的友誼關三字,由當年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元帥題寫,用漢白玉雕刻。



中越徹底翻臉時,越南也把友誼關當做邊境的重鎮。

1979年時越軍有句著名的口號:“打到友誼關吃早飯,打到南寧過春節!”(越軍第3師141團的戰前口號

沒有多久,東線解放軍通過友誼關攻入越南,中越戰爭正式爆發。


薩沙


說起友誼關可能大家都不是很熟悉,那麼說起“鎮南關”想必大家就都知道了吧……因為我們都記得那位最讓我們解氣的,七十高齡的馮子材老將軍率軍痛擊法國侵略者最終取得勝利的“鎮南關大捷”吧!

現在讓我們來說說這個友誼關、鎮南關、睦南關、大南關、界首關、雍雞關。這一個關,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首先它是我國十大名關之一,早在漢朝這裡就已經設關,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最初叫雍雞關,後改名界首關、大南關,明朝設鎮南關。

1953年1月,經當時的政務院批准,改稱睦南關。

1965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改名為友誼關。

1995年2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命名為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6年05月25日,連城要塞遺址和友誼關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我們再來看這座關所經歷的歷史滄桑變化:

清朝時期:1885年3月25日,馮子材下令反攻並指揮各軍乘勝追擊,法軍統師尼格里被擊成重傷,另兩名法軍高級將領被生擒。鎮南關大捷扭轉了整個中法戰局,是中國近代史抵抗外來侵略,取得的一次偉大勝利。它沉重的打擊了法國侵略者的氣焰,迫使法國茹費內閣倒臺。

但是,昏憒、懦弱的清政府,卻把勝利的果實拱手讓給法國,簽訂了《中法停戰協定》及《中法簡明條約》,又稱“天津條約”,給中法戰爭中的鎮南關大捷寫下了恥辱的一頁。

我們一定要牢記國恥....牢記國恥....牢記國恥!

民國時期:1907年12月1日,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親自領導的鎮南關起義在金雞山鎮北炮臺打響,經過與清軍七晝夜血戰,終因彈盡糧絕而被迫撤退。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打擊了腐朽、沒落的清政府統治。

1939年12月20日,侵華日軍佔領鎮南關,燒燬關樓,將拓印的“鎮南關”三個大字寄奉日本天皇請功。之後,又劫走“南疆重鎮”石刻橫額,鎮南關再一次遭受侵略者的踐踏。

牢記國恥....牢記國恥....牢記國恥!

共和國時期:1949年10月1日,推翻了蔣介石的反動統治,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乘勝追擊,橫掃殘敵,於12月11日下午6點30分,在這座古老的關樓上,升起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軍旗,標誌著廣西全境解放。

為了這一天的到來,無數中華民族優秀的兒女前赴後繼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名字永遠銘刻在這座雄偉的城樓上。

解放後,友誼關成為中國與越南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通道。

友誼關,這座古老雄偉的關樓,見證了中華民族不畏外來侵略,贏得解放並取得經濟建設巨大成就的歷史。友誼關永遠屹立在祖國南疆。







撓絲兒樂見


友誼關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憑祥市西南,湘桂鐵路通此,為中

國通往越南的交通要道之口。

友誼關之稱源於20世紀60年代初。該關初建於明朝洪武年間,

原名為雞陵關、大南關、界首關。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更名為“鎮夷 關”。清朝統一中國後,又改名為“鎮南關”。1953年改名為“睦南 關”。為體現中國與越南民主共和國和睦相處,友誼長存,於1965

年又改名為“友誼關”。“友誼關”之稱即由此而來。

友誼關與水口關、平而關合稱桂邊三關。友誼關在歷史上,曾

被法國和日本侵略軍兩次毀壞,原城牆已不復存在。1957年我國重 建城樓,雄偉壯觀,城樓兩側是高聳入雲的山巒。

拱門上的“友誼關”三個大字是當年陳毅元帥親筆題寫的。



離殤天行者


是新中國十大元帥陳毅親筆提名的,友誼意味著中國和越南在這邊境永久安穩和平,共同好友的生活,故提名友誼關



紅木祖祥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援助越南人民抵抗外來侵略的物資,就是從這裡源源不斷運往越南。1965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命名為友誼關。現在也是中國與越南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通道。


LIUZHENWEi


本人不贊成有網友提議把“友誼關”改回“鎮南關”。

“友誼關”多好,國際上可以顯示我們大度,愛好和平等等。而國內可以提醒我們不是改名就可以換來對方的和平,友好。


67225883996


天下關隘不在少數,然而能夠像友誼關一樣扼守國門、幾易名字、跟歷史沉浮的卻是少數。友誼關,偏處一隅,巍峨樸素,卻用它的身軀阻擋了外敵的一次次入侵,讓邊境人民安居樂業,讓中華民族展翅騰飛。如果說,天下第一關是哪個?我要從內心裡吶喊出來:天下第一關是友誼關。

友誼關不僅是扼守邊關要塞的軍事重地,也是戰爭歷史的見證,這從友誼關的幾番改名就可以看得出來:雍雞關、雞陵關、界首關、大南關(簡稱南關)、鎮夷關、鎮南關、睦南關、友誼關,每一次的改名就是一次歷史事件的見證。1885年,入侵越南的法軍發動諒山戰役後,直撲憑祥,使得鎮南關失守。當時鎮守鎮南關的清末老將馮子材誓死抵抗,取得了震驚中外的鎮南關大捷。這讓外國人見識了中國人並不都是懦弱無能,更在很大程度上振奮了軍心。

中國九大名關中,唯一真正起到抵禦外敵入侵的關隘,不是山海關、居庸關、嘉峪關,而是友誼關。


雲嶺彝州


明朝洪武時期稱之為大南關,後永樂時期改為鎮夷關,建國後1953年更名為睦南關,寓意中國與越南和睦相處,後於1965年更名為友誼關,由陳毅元帥題詞,寓意中越友誼長存。


南戌說史


應該撥亂反正了,改回鎮南關


還我一片藍天白雲123


越南對中國已沒什麼友誼,還是恢復鎮南關的地名更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