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不合格的員工,只有不稱職的領導,有認同的嗎?

db得寶


沒有不合格的員工,只有不稱職的領導,有認同的嗎?

非常認同這個觀點!

經常在和很多企業的老闆、管理者在交流的過程當中,會聽到他們說:我的員工比豬還笨。於是我就開玩笑的和他們講:如果你的員工是豬,那請問你是什麼?他們往往不好意思的說:那就是豬頭嘍!

領導者嫌員工笨,那麼請問:人是你選的吧?人是你用的吧?人是你培養的吧?人是你激勵的吧?換句話講如果人真的不合適你就請他走得了唄。不要浪費彼此的時間和精力,好聚好散,互相祝福。

海爾的CEO張瑞敏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員工素質低不是管理者的錯,如果不能提升員工的素質,那就是管理者的不對了。管理者有責任有義務去培養員工,提升員工的素質,能夠讓他去勝任工作,為組織創造價值。那麼如何成為一名稱職的領導者呢?

第一、把好招聘關

之所以說沒有不合格的員工,只有不稱職的領導,意思是說領導者選人的時候就要把好關,成熟型人才招募時側重點放在價值觀的匹配度、工作經歷的匹配度、能力的匹配度等。儲備型人才則重點考察價值觀的匹配度、學習能力、成長潛力、工作意願等。

作為領導者在團隊建設中選擇“合適的人”加入團隊是第一位的,假如人選錯了,再培訓都是沒有用的,這需要領導者要掌握人員面試、人才篩選的基本技能,把好第一關。

第二、新員工入職培訓

招募員工進到團隊當中來,接下來就是要安排新員工的入職培訓。新員工培訓可以讓員工快速找到歸屬感、進入工作狀態、提高留存率。

要記得:新員工培訓的主要目的不是培養能力,而是讓新員工快速瞭解並融入企業文化,瞭解開展工作所必須的工作流程、規章制度等。新員工培訓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發現優秀者,淘汰不合格者。再厲害的面試也難免會有看走眼的時候,很多面霸在面試的時候很會偽裝自己,然而在新員工培訓階段往往會暴露中真實模樣。

第三、試用期管理

記得:試用期的主要的目的是企業和員工相互磨合、相互觀察、相互選擇的過程。要多觀察而非改變,在這個階段要發現人才並淘汰那些不符合崗位需求的員工。領導者要有菩薩心腸、金剛手段,對於那些價值觀不匹配、缺乏工作意願的員工千萬不要猶豫。

想想看一個新員工在試用期階段都不能夠展現良好的工作態度、意願,你怎麼指望他轉正之後就能夠改變呢?連裝都懶得去裝一下,表示他對工作根本就不在乎、不珍惜。

領導者要有一個基本常識,在試用期階段解除勞動關係就很好處理,一旦成為正式員工就會比較麻煩了,容易引發勞動爭議。

第四、知人善任

通過嚴把招聘關,經歷過新員工培訓以及試用期的考核,相信你的團隊成員一定是合格的,那麼接下來領導者如何做到“知人善任”這或許是接下來最重要的工作了。這有賴於通過在實際工作中對員工的深入瞭解,包括:性格、優勢、擅長、工作方式、工作價值觀等綜合評估後把他們放在最能發揮他們優勢、展現才華、創造價值的位置上,然後支持他們達成目標。

總結:領導者只要認真做好嚴把招聘關、組織好新員工培訓、做好試用期管理以及知人善任,管理的工作就會很輕鬆、很愜意、很有成就感,因為人是對的,事情自然是對的。以後無論是員工還是上司對你的工作都會大大的點贊。

賦能團隊發展,助力組織績效提升,我是行動學習促動師代志傑,歡迎大家關注我並留言交流。

代志傑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一句話“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最近聽了一個朋友的親身經歷,讓我覺得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當然前提是員工還要態度端正。


情況是這樣的,有一個項目組臨時成立,從各個部門抽調精英人員來共同完成一個專題項目,按照正常邏輯來說,人員足夠多了,應該能輕鬆漂亮地如期完成,可這個項目負責人,沒有統籌安排,任何事情抓到誰就讓誰做,毫無規劃,責任不明確,整個項目組天天加班到深夜,有些人在忙,有些人在磨洋工,生怕事情做完了又來更多的事情。一個月下來,本來精英的人員,原來幹事情是雷厲風行的,現在都是毫無鬥志!

領導的統籌安排非常重要,不會管理自己也累,下屬更累。


呼吸愛上班


認同!非常認同!

一支隊伍的整體能力是由這個團隊的每一個個體共同組成的。

領導又是這支團隊的引領及指導有絕對權力的人!如果一個團隊的領導心術不正、政治素質,業務素質也不行的話,你想想這支隊伍能好到那去!

而普通員工在這個群體裡,各有長短,不管是法律規章認知能力與執行能力,還是業務知識及動手能力各有千秋。如果這支團隊的領導能力強,會將每個人的長處用的很好,使得整體能力突顯,讓工作各盡其能!

但是,這支隊伍的領頭羊心懷鬼胎,私心雜念重、法律意識淡溥,拉幫結派、搞團團夥夥及利益再分配的違法行為十分嚴重,又不能得到很好的監管的話,這支團隊就會勾心鬥角、陰奉陽違、欺上瞞下、違法違紀,黨的方針、政策、路線就不能很好的貫徹執行,普通員工的主動能功性就無法充分發。

綜上所述,領導不行、整個團隊不行!如果領導行,個別員工不行,他要生存就得努力往前趕。再加上領導設計的獎懲條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突顯公平合理,就能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整個團隊的主動作為的積極活動起來,大家在工作中享受樂趣及成果!


山中仙君


也許某些領導對這種說法感到委屈,他們會說,世間確實有非常不可理喻的人啊,怎麼把責任都推到一方身上?這種委屈可以理解,不過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從這個故事,一方面可以領略到領導藝術的至深境界,另一方面可學到一個領導如何用人性化來處理問題。


一、稱職的領導體現在如何辭退員工這個棘手問題上

大衛是一家大型集團企業的工程開發部經理,他深諳人性化的領導方法,善於用細節來關懷員工。他不只承諾,而且用行動向所有員工表明:“你是活生生的人,我尊重你。我願意盡我所能來幫助你。”


他的前任曾經僱用了一個員工,但這個員工既沒有能力,也沒有興趣在這個崗位工作,每天出工不出力,過得很沮喪很鬱悶。


大衛並沒有讓人事部門去出面談辭退,也沒有例行公事地把該員工叫進辦公室,把解僱的壞消息告訴他。相反,誰也想不到(包括該員工本人),大衛做了兩件不同尋常的事情。

首先,他耐心地向員工解釋,再找一份更加適合、更感興趣的工作對他個人有好處。他為該員工介紹了一位非常有名的職業諮詢師。然後,他又做了一件超出了他職責範圍的事情。他親自與適合這位員工的公司經理聯繫,幫他預約面試。所以,面談僅僅過了18天,這位員工就在另一家公司找到了非常有前途的工作。


當別人問起大衛的時候,他說得很實在:“我一直恪守一個古老的格言:我們領導一個人,就應該保護他。他根本就不適合這個工作崗位,我們一開始就不應該招聘他,但既然已經招聘了,那至少應當幫他再找一份工作吧。”


他繼續說道:“招人來容易。但檢驗一個人是否真正有領導力,要看他解僱員工時的表現。在一個員工離職前就幫他找好下家,會讓部門的每一位員工有安全感。我就是用實實在在的例子告訴他們,只要有我在,沒有人會被扔在大街上沒人管。”


大衛人性化的領導哲學在這次辭退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可圈可點,令人信服。毫無疑問,他的人性化領導方式獲得了回報。員工們對他絕對忠誠和支持,從不在背後對他說三道四。因為他給了員工百分之百的安全感,所以,他在公司的地位非常穩固,不可動搖。這樣的領導當然是稱職的。

二、稱職的領導體現在平時對員工的指導和關心

有的領導是實實在在的為員工利益著想,指導員工的工作,同時在生活上也十分關心。有個創業老總在這方面的典型事例不勝枚舉,比如:如果哪位員工或者是員工家屬生病了,他一定會記得慰問;



他在團隊內給每位員工舉行生日聚會,每次大約只花30分鐘,簡樸而鄭重其事,不會增加什麼成本,卻可以贏得員工的感激和忠誠,促進團結的氛圍和效益的提高;


如果有下屬從其他城市搬過來,他不嫌麻煩,費盡周折,親自幫他找合適的房子;


下達工人作指令時,他都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從新人的角度來看,我說得夠清楚嗎?”向下屬發佈要求時,他總自問:“如果別人也這樣要求我,我願意聽嗎?”準備講話時,他也自問:“考慮到聽眾 的背景和興趣,我自己覺得這個講話怎麼樣?”


正因為他心中有下屬,對員工將心比心,所以,他的團隊凝聚力非常高,業務越做越好,越做越大。即使現在他成了知名企業家,他的關心員工的本色也不變。他一直提醒自己:“你不是被拉到成功的位置上,你是被那些和你並肩工作的同事和下屬抬到成功的位置上的。要永遠記得這點。”

三、稱職的領導體現在巧妙的批評員工

有位大公司重要部門的領導黃總,具有許多優秀品質,但樂於助人這點最為突出。他懂得以人為本,非常擅長和別人相處,總讓別人覺得自己備受尊重。

當別人向他請教應該怎樣批評別人,達到最佳效果。因為黃總批評人的方式非常人性化,簡直可以作為標杆。他是這樣說的:“我敢肯定沒人會說我軟弱怯懦。問題一出現, 我總能立馬解決。但是,如何解決問題很關鍵。如果員工們犯了錯,或者做錯了事,我會加倍小心,儘量不傷害他們的感情,不冷嘲熱諷,不讓他們覺得自己渺小,不讓他們難堪。“


”我的方法有4步:

首先,我私下裡告訴他們。

其次,我先表揚他們。

再次,我向他們指出怎樣可以做得更好,並幫助他們找到改進的方法。

最後,我再次讚美他們的出色之處。


這個‘4步批評法’很管用。他們很喜歡這種批評方式,還會心生感激。有他們走出辦公室時,他們知道自己已經做得不錯,但是,他們還可以做有更好。”

黃總認為,批評人的方法非常講究,一定要對頭,要以人為本,才能收到效果。他還認為,一個稱職的領導,只要有機會,一定要稱讚下屬,稱讚他們的團隊精神和付出的努力。讚揚是領導對員工的最大激勵,而且沒有任何成本。


在這樣的領導下工作,怎麼會不合格?不合格你還有臉呆嗎?


歡迎關注@櫻桃莊園8,每天分享有趣故事與硬核乾貨

櫻桃莊園8


非常贊同這個觀點。

管理就是管人。一個稱職的領導就是把員工管好。如何管好?

01 績效先行,賞罰分明。

在企業裡要有績效制度,不能吃大鍋飯。這樣可以極大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讓公司效益更高,產品質量更好。

02 找最合適的人做事。

在人員安排上,要把對的人放到對的崗位上。有的人擅長文案寫作,有的人有發散形思維,那就大膽啟用,讓每一個人都發揮最大的力量。

03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和培養孩子一樣,什麼樣的企業就會培養出什麼樣的人。在管理時,領導要經常宣傳公司的企業文化,讓企業文化變成和吃飯一樣自然的事,員工就會變成企業所需要的人。

04 優勝劣汰,照章辦事。

有些領導招到人,不管這人好不好,就算員工違反了公司的規章制度,也不捨得炒掉。公司不是福利社,如果員工不適合企業的發展,要果斷炒掉,這樣才能保證公司的競爭力。

做為一個企業的領導,你就是帶兵打仗的將領,仗打的好不好,主要看將領會不會帶兵。


淡墨染清秋


站在員工對公司貢獻的角度,這點我是認同的。

員工是否合格,與領導對管理的認知水平有很大關係。有句話說的很好,沒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將軍。在組織管理中也是同一個道理,沒有不合格的員工,只有不稱職的領導。

古往今來,有很多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的事例。

比如南宋時期,祖籍山東的范文虎,曾任南宋軍隊殿前副都指揮使,是一個依靠老丈人獲得提拔的將領。在襄樊爭奪戰中,範大將軍馳援襄樊,軍行列陣幾十裡,霸氣側漏,結果蒙古人拿炮一轟,範大將軍嚇得拔馬就逃,留下幾萬大軍任人宰割。

但在老丈人維護下,不僅沒被問責,反而官升一級。

兩年後,在老丈人的支持下,範大將軍獨立統兵進軍襄陽,誇口說獨自帶軍就能平滅蒙古人。結果碰上元朝名將阿術,又是飛速出逃,丟下數萬官兵當了蒙古人的俘虜。

兩個月後,范文虎意外在鹿門又撞上阿術,這次他連打的膽子都沒有了,連夜撒丫子就跑,數百艘精巧戰艦和上萬官兵再次成了蒙古人的戰利品。

你看,眾多士兵因為攤上這麼一個將領,好好的一支軍隊就這麼被整垮了。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沙場如此,職場也是如此。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著名外交家塔列朗說,我更害怕由1只獅子領導的100只羊,而不是由1只羊領導的100只獅子。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作為領導,如何讓自己“稱職”呢?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考慮:

一、界定自己的職能

作為團隊的領袖,要時刻明白,自己的成就是下屬幫創造的,你本人再厲害,沒有團隊你什麼都不是。所以任何時刻,都要考慮如何把每個人的能力激發出來,讓團隊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士氣都能得到提升。

而且,還要協調各成員間的步調,使他們保持一致。

最後,還要敢於承擔責任,團隊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要去承擔和解決,不能甩鍋。

所以作為領導,要有服務精神,服務對象就是你的團隊成員,這就是你的職能所在。

二、把人用對

沒有能力不行的員工,只有放錯位置的人才。如果一開始認為這個人的能力不行,為什麼還要把他招進來呢?

所以說,作為領導者,要了解每個下屬的才能、優勢和性格等,才能在工作上把合適的人安排到合適的位置。

人都是有差異的,能力也都會參差不齊,作為領導者,就要洞悉每個人的優缺點,尊重下屬的差異化,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他們的才能,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團隊就是一個互補的形態,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不稱職的領導最大的表現恰恰就是不會選人,不能選賢用能。所以把人用對,非常關鍵。

三、幫助下屬和團隊制定願景和目標

作為員工,在團隊中如果得不到明確的指令,沒有目標感,就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很容易陷入茫然的境地,只好依靠慣性和自己的理解去做事。

這麼做的結果就是,團隊效率得不到提升,也沒有結果。

所以,作為領導,不應該只是停留在評判下屬工作能力的層面,還要能夠為團隊制定能夠落實的戰略規劃,同時幫助下屬制定目標,不要讓任何人有目標缺失感。

合格稱職的領導,目標感和感染力一般都特別強,這樣的領導,往往能帶領團隊創造奇蹟。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和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首選這句話那麼絕對,就是有問題的,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

另外,從管理學“情景領導力”的角度來分析下你的問題。

員工本質劃分成2個維度“能力”“態度”,高能力好態度/高能力差態度/低能力高態度/低能力差態度。

顯然,低能力差態度,意思工作能力績效又差態度又不好,屬於不合格員工,對於自我無法驅動不肯學習不肯做事的員工來說,再強的管理者也無法帶教。

對於高能力好態度/高能力差態度/低能力高態度的員工,那就要看管理者的領導力。

高能力高態度,適合授權管理,交代工作,只看結果,這類員工可以很好的完成;

高能力差態度,適合過程管理跟進管理,每日對其工作目標作要求,改正他的態度,因為他是有能力完成的,態度差可能是因為不認可上級或者不尊重或其他原因,所以每日跟進他的工作,讓他產生壓力和危機感。

低能力高態度,這類員工適合好好的帶教,能力比較差但是虛心好學,領導者好好每一步的教導然後檢查並讓其總結,員工也可以逐步的能力得到提升,得到經驗積累。


最後,如果對職場和人力資源方面有興趣的夥伴,可以關注我頭條號“HR職場老司機”


HR職場老司機


沒有不合格的員工,只有不合格的領導。這句名言曾經是董明珠女士講過的。我個人非常贊同。原因很簡單,一名員工不論學歷高低,能力大小,他就象棋盤中的一名小卒,什麼時候走,朝什麼方向去?棋手心中定要有數,指揮藝術的高低才是小卒發揮最大作用的所在。滿盤輸贏皆在棋手的掌控之中。高超睿智的棋手在戰略部局中才是決定命運的生死之戰高手,比如毛主席指揮紅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轉敗為勝的奇蹟般的戰例就是如此。一個企業的領導者如果連起碼的人都管理不好,還談什麼辦好企業?出了問題不自檢而喜歡推卸責任,怪罪他人,這恰恰是證明自己的無能。聰明的領導者本應自省,吸取經驗教訓,多聽取釆納有益意見和建議,更不能以權壓人,以勢欺人,一個領導者首先必須樹立良好的人格魅力,這是你成敗的前提,否則,自作聰明,一意孤行,必將一事不成。


還看今朝573


“老夏分析師”觀點:這個觀點非常認同,很多時候,工作中出現問題和困難,一般是領導的能力和管理出現問題了,員工只是一個執行者,只是遵循領導佈置的任務去執行。不管任務的成果好壞,領導所佔的責任無疑是更大的。

沒有不合格的員工,只有不稱職的領導,這個觀點我是十分認同的。

古往今來,多少是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的例子。

舉個例子:

公元前260年,秦軍直奔上黨伐趙。趙國名將廉頗統帥趙軍應戰。廉頗採取固守堡壘策略,使秦軍難立寸功。兩軍對峙不利秦啊!

范雎為秦昭王出策,離間廉頗與趙王的關係,讓趙王起用趙括,成為主帥。

秦昭王大讚秒,於是范雎開始他的離間計。在使用離間計的時候,秦王安排戰神白起,他領著秦昭王的軍命星夜奔赴秦軍營,暗中代替王齕成為秦軍主帥。

有安排另一路人馬奔戰國,四處散佈留言曰:“秦軍怕的是趙括。”

趙王果然聽信留言,召見趙括談話,趙括大談孫子兵法,什麼只有進攻才能勝,不能坐以待斃。深得趙王喜歡,於是昏庸的趙成王啟用趙括換下了廉頗。

趙括就是那個紙上談兵的呆子。趙括成為趙軍主帥後,立馬轉守為攻,冒然進攻,殊不知此時白起早已布好埋伏圈,趙軍進入秦軍的圈套,在長平,40萬趙軍血流成河。

這就是著名的長平之戰。從此,戰國元氣大傷。可謂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為什麼領導的責任大於員工呢,是因為員工只是一個執行者,只是遵循領導佈置的任務去執行。不管任務的成果好壞,領導所佔的責任無疑是更大的。

不稱職領導的幾個方面。老夏給你分析下

1.選人問題,工作和員工不匹配

作為一個領導,管理者,對自己的下屬都不能做到了解。

不瞭解其才能、優勢、性格等等。在工作上就不能夠做到把合適的人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不能把相對應的工作安排給合適的人。

這樣毫無疑問肯定是不能夠提高工作效率的。

其實不稱職的領導最大的表現就是不會選人,不能選賢用能。

2.只傳達要結果,卻不給任何幫助

<strong>

在工作上對於更高一層的領導的指示是悉數傳達,

但是當下屬員工遇到困難,一概讓下屬們自己解決、有著堅決不給上級領導“添麻煩”的心理。

這樣子的領導,怎麼能夠讓員工信服,怎麼能夠提升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

這種模式下的團隊,都是沒有向心凝聚力的團隊。

3.員工缺少培訓及實踐機會,沒有提升能力

對員工沒有任何培訓或者教授技能的情況。

即使開展了培訓,培訓工作開展也不實,缺乏長期性。

表現在只顧眼前利益,沒有長遠打算,在抓員工教育方面存在學而不真、考而不實、考核不嚴的現象,學習培訓時緊時鬆,缺乏監管。

同時也缺少讓員工主動實踐的機會,都是領導說了算,員工沒有自己的自主思想。

4.把簡單複雜化,不能有效解決實際的問題

作為一個領導,企業應聘也好,還是單位提拔,都是為了能夠讓其解決問題。

不稱職的領導往往能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又不能實際解決問題。

比如說:能夠一句話說清楚的、非要開上一次會來解決,一頁紙能寫清楚的、非要搞成一本書。不稱職的領導,不僅是浪費員工的時間,還浪費企業的成本。

5.無法為員工和團隊制定目標及營銷策略

作為一個領導要是自己沒有明確的能夠落實的戰略規劃,沒有明確的營銷策略,來為員工制定目標,員工得不到明確的指令,就不值幹什麼;這樣容易使員工們很茫然,只好靠慣性和自己的理解去做事。

對工作沒有任何提升效率的幫助,也無益與成果。

所以說,領導是一個團隊的領頭羊,合格稱職的領導,往往能夠讓團隊充滿激情,充滿戰鬥力。塔列朗說:我更害怕由1只獅子領導的100只羊,而不是由1只羊領導的100只獅子。

以上是老夏對於問題的理解,根據題中存在的可能出發進行分析,給出個人觀點,希望能夠為你提供參考,歲月靜好,願你幸福!!!

歡迎【關注】老夏分析師,分享職場規劃、運營技巧、思維邏輯,團隊管理的實戰類知識.

每天進步一點點,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夏分析師


“理想很豐富,現實很骨感”,用這句話來形容題主的這個問題,一點不過。而這句話的本意是強調:領導應知人善任,懂得將不同能力員工安排到恰當的工作崗位,儘可能做到“人崗相匹”,讓每個員工都能發揮出自己的能力與優勢。

從領導管理的角度來講,這句話是沒有任何問題,但這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而現實情況可能是相去甚遠!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這無不體現出領導的重要性!可現實生活中,哪裡有那麼多德才兼備的將帥啊,即使有這種人才,他們也不一定能夠有機會成為“將帥”。

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現實生活中,通往“將帥”的道路並不平坦!

一、複雜的人情關係,阻擋了德才兼備的人才走上領導崗位。

由於我們長期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響,講究中庸之道,從而使得我們的社會生活,特別講究人情關係。

時至今日,儘管法制逐漸完善,人們的法律意識逐漸提升,但人情關係依然還比較突出!

因此,在很多企業單位中,提拔晉升很多時候都還是靠人情關係,並沒有真正實現“唯才是舉”的目標。這往往會讓那些沒有關係背景的人才,無法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可能最終走上領導崗位的人,並不是最優秀的人才,而是一個平庸之人。

我原來的單位中,就有這樣一位同事A。無論是從個人工作能力或業績,還是綜合素質,同事B都遠遠超過A。

後來單位民主推薦領導時,同事B得票更是壓倒性勝A,可後來上級單位來考查公佈的領導人選卻是同事A。

直到最後,才有同事說出其中的緣由。原來同事A的父親是另外單位的領導,平常也與我單位領導多有來往,最終我單位領導只向上級部門推薦了同事A!

平常同事A講話都不利嗦,做事也是平平常常,根本看不出其有什麼領導素質與能力。走上領導崗位後,更是無法得民心!無論是安排工作,還是講什麼事情,都沒人願意聽。

無奈之下,同事A就拿領導地位,進行強行壓制,弄得下屬怨聲載道,紛紛不滿,根本得不到任何人的尊重。

所以,有些領導本身就沒有其素質與能力,他本身就不是合格的領導,這又如何能管理好下屬員工呢?

二、有些領導的上位,靠的是一些不當手段,導致其管理能力的缺失。

有些員工走上領導崗位,靠的是一些不良手段實現,這種人本身不具備領導的能力與素質,這又怎麼可能要求他能“知人善用”?

例如,有些人靠巴給討好,行賭等不當手段,走上領導之路!

無論是他們的工作能力,還是個人素質,都無法勝任領導職務,這種人又怎麼可能會做好管理工作呢?

“幹得好不如說得巧”,這也是現在職場工作中比較典型的現象。往往有能力之人,卻不一定會得到領導的提拔重用。

既然在提拔領導時,都已走錯了方向,那些被提拔的領導,又怎麼可能會做好自己的管理工作,把下屬員工放到合適的位置呢?

三、領導思想素質的高低不同,導致他們管理能力的差異。

每個領導的思想文化素質上的差異,導致他們在管理理念和方法上的不同,這就有可能使得他們在對待員工的工作安排上,會有不小的差異。

那些素質較高、管理經驗豐富的領導,對員工的人崗匹配度的安排上,明顯的優於那些素質較低的領導。

這在現實工作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種現象,因此不可能每個領導都能夠很好的實現對員工的管理。

所以,題主的這句話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現實工作中,確有很大的差距,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還是在領導自身出了問題。

四、如何才能實現對員工“人崗相匹”的更好管理?

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個很複雜的系統工程,它不僅僅涉及到領導自身的素質與管理能力,還涉及到員工自身的素質與能力問題。

因此要想實現對管理工作的突破與提升,必須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

1、不拘一格用人才,讓真正有能力的人得到重用提拔,從而提高領導者的素質與能力。

要讓領導能夠真正的發揮出管理的能力。必須在提拔領導時,就應該真正起用那些有能力的人才。

讓那些有真才實學的領導者,來從事管理工作,你才能夠真正起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在管理工作中,真正落實知人善用的原則。

例如,有些員工個人能力不足,那就只能安排到那一些不需要什麼能力的工作崗位。另一些人工作能力比較突出,技術精湛,那就安排到那些重要的技術崗位工作。

只有根據每個員工的個人工作能力與技術特長,給予相應的工作崗位,才能夠真正發揮出他們的應有特點與能力!

古人常說:10個手指有長短。同一部門的員工素質與能力自然也會有高低不同,只有根據他們的不同能力素質,來做出合理的工作安排,努力實現人崗相匹。

因此,領導識人的能力,要是領導搞好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與條件,只有領導真正識人,才能用人!

2、加強對員工個人能力的培訓提升,是領導搞好管理工作的保障。

只要我們員工的個人素質足夠的優秀,個人能力足夠強大,這對領導搞好管理工作,將是一種莫大的優勢。

尤其是對於那些管理能力不足的領導來說,優秀的員工,為其管理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特別是在人崗相匹的考慮安排上,可以擁有極大的迴旋餘地。

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有可能導致人才的浪費。但是,這對於領導工作的執行落地,是有益無害的,至少他保證了領導管理工作的落實,確保了整個部門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職場工作中,領導與員工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對立的,職場人必須要改變這樣一種對立的思想觀念。有了問題,我們應該積極從自身的角度去尋找反思,一味的去指責和批評他人的問題,只會加深職場中領導與員工的矛盾衝突,這將對我們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當然以上的建議,僅供參考。如果有任何不對之處,請多多批評與指教。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一點幫助。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