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些農村也流行為孩子以後的學習打基礎開始各種輔導班,有必要嗎?

鄉村大許


現在的教育仔細想想的話,還是很可怕的。

以切身經歷說一下,去年參加現代與經典數學研討會。南京市長江路小學五年級學生參加五年級下學期知識點彙報課,授課老師上課非常順暢,課上問了一句,你們怎麼都會呀,孩子回答,放學後補習班早就學過了!

這可能不是個例,大城市的孩子本身接受的教育可能就比較優質,但是課後還會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不評論對錯與否,可對孩子的能力提高絕對有影響。

現代社會,每個家長都在患得患失,害怕自己家的孩子輸在各種各樣所謂的“起跑線”,還是得理性對待,讓孩子快樂學習。學海無涯,再怎麼學習,也無止境,但是小學到高中階段12年的知識點是一定的,特定的時間段學習特定的知識,只要掌握牢,即使你先行再遠,也可以最終反超!





數學真簡單


有了孩子後,我回農村老家呆了兩年,說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瞭解和看法。

首先,說一下城市的教育現狀吧,我同事的孩子,現在在小學一年級,從孩子幼兒園開始學舞蹈,學英語,學早教,學圍棋,學畫畫,最多的時候,孩子同時上了5個培訓班。城市的孩子,基本都是這個方式養育的。區別在於培訓班的內容,基本至少是3個培訓班起。

其次,說一下農村的教育情況吧,農村的孩子,在幼兒園階段,我們這兒專門上培訓班的還比較少,偶爾幼兒園會和培訓班合作,開展繪畫之類的課程,家長會被動的接受,但是很少有家長主動有意識給孩子報名。

再次,農村還有上小學時候,基本也都會報小飯桌,有的小飯桌也提供課程輔導或者假期輔導。我跟有的媽媽聊過,基本上是因為孩子的爸媽都需要工作,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農村的爺爺奶奶很少有能力輔導孩子,所以父母就會把孩子送輔導班。

不管那種情況,越來越多的農村父母開始重視孩子的學習和教育,這是值得肯定的。對於他們的這種行為,也必須加以肯定。


五月的媽媽


我覺得對於這個話題,我還是很有的發言權的。我自己小時候是在農村長大,現在作為老師,在武漢市當輔導老師,真切地感受到城裡教育資源的優勢和農村教育的無奈。

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吧

1.需求上

這個我有發言權,我帶過很多學生。總結下來覺得類學生可以去輔導班

(1)偏科的學生,重點補一補,這樣對糾正學習習慣有作用,補得好還可以提振學習信心。

(2)要踢一腳的學生,比如普高差一點,名初差一點,補一補衝擊突擊一下,可以有高中或者好的初中上。

(3)學習目標很明確,有想法的孩子,對待學習認真,這樣可以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2.經濟上

現在的輔導班,很多費用還是很貴的,如果處於農村,條件好可以去多培養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興趣愛好,如果條件一般,可以不去,小學初中正是孩子自我興趣形成階段,自己喜歡的東西,孩子會去學習。

我從小就是在老家讀小學,在鎮上讀初中,在縣城最好的學校讀高中,從來沒有上過輔導班,對於文化課程來說,我覺得除了上述幾種需求外,沒有刻意去上輔導班,只要學校老師本著良心好好教,孩子認真去學,作業及時弄懂,其實是可以滿足自身的學習的。額外報輔導班,會讓孩子本就繁重的學業,增添更多的負擔。少年的孩子,應該是快樂的長大的。

以上是我的分享,希望能夠幫到你,歡迎關注我,有更多問題,可以私信我,我會及時回答的,謝謝。




數學老楊


完全沒有必要!

很多家長抱著的心態是,反正我沒時間管,送到輔導班讓老師教吧!這樣就能學好了!萬一還是沒學好,這也不能怪我,都讓你上輔導班了,還沒學好,那我還有什麼辦法?

其實在小學階段,最重要的不是知識的基礎,而是習慣的基礎。

比如在輔導班語文多認識幾個字,數學能口算100以內加減分,英語背過了好多單詞等等,在當時可能很有用,但到了初中還有什麼用呢?語文的閱讀理解不是識字就能會,數學的函數方程都用符號沒有數字了,英語的語法時態亂七八糟……



所以我認真,最重要的是家長陪伴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最基本的一點就是放學後第一時間主動完成作業,最好還能把一天學的知識進行回顧。然後就是加強書寫習慣,有時間多讀課外書。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壹心微教


我個人認為沒這個必要,一是經濟基礎(家底子)薄弱,二是孩子學東西太多消化吸收的卻很少…還會增加負擔,對學習產生厭惡感和恐懼感。只要上課認真聽講,課間做好筆記,放學後認真完成家庭作業,多學習些解題技巧和方式方法…不沉迷遊戲,學習應該還是不錯的。



甄晏廷


你好,這個不得不說,確實有必要。當然一定要選擇真正有料的輔導班。

現在生活中雖然還有城市與農村之分,但是在教育上真的不應該有這種區分,教育是人人平等的。舉個例子吧,多少大咖都是從農村出來的,你怎麼就知道你的孩子不是未來的大咖,不是以後可能要站在福布斯榜上的人?像劉強東等人物,人家不也是從農村出來的麼對吧。

說到這,那是不是更應該給孩子好的教育呢!在學校裡把基礎打好,在輔導班中繼續鞏固,提高。這樣對孩子來說才能接受更全面,更系統的教育。

學無止境,對孩子而言,可能覺得學習是痛苦的,但是對父母而言,哪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所以找到正確的輔導班還是很有必要的。


猴賊澤


我們先來看看城市小學教育現狀,有的小學生在五年級下學期就通過了測試確定了初中優質學校!很驚訝對吧!

我們再來看看農村的教育現狀

農村相對於城市而言,不管是學校硬件設施、學校的管理理念方法,還是師資力量等等都沒法和城市相比。

還有家長的文化素質和教育理念跟城市應該也會有一定的差距。這不是看低農村,是現實情況。

我本身也是農村出來的,所以更清楚差距有多大。

但是有一點不管是小升初還是中考高考,競爭對手永遠不可能只是你的同村夥伴,或者你的臨近的親戚朋友。競爭對手中考是全市的學生,高考是全國的學生!

不會因為農村的教育資源弱或者偏遠地區的教育資源弱就給你優待。城市孩子擁有優質教育資源還都在不斷努力,更何況農村教育資源偏弱呢!所以,想要擠過獨木橋,就必須一直努力付出!


玉兒媽專注家庭教育


我以前做過輔導班,說實話,有些輔導班真的是在應付作業,幫助學生給家長和學校的老師交差!!對學生學習上並沒有有利的積極的提高,時間長了反而讓學生過分依賴輔導班,自己的作業不去動腦筋,一遇到不會的題目就想著有輔導老師來解決!!如果家長有一定的學歷,且不常加班,晚上能適當的監管孩子學習,確實沒必要上輔導班!!當然,有些家庭確實特殊,家長文化程度低,或者常上夜班,沒辦法管理孩子,送到輔導班也是一種無奈的不錯的選擇!! 無論上不上輔導班,都得讓孩子在學習上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積極自主學習,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


董豆川


首先這個問題問的就不合適。國家教育發展到現在,已經開始縮小城鄉差距。並且現在的父母都是80後,他們已經接受了比較好的教育。所以在教育上在教育下一代上,他們可能比老一輩要先進。這不是一種流行,而是一種趨勢。

我是一個農村的80後。我上學的時候沒有上過幼兒園,七歲的時候才正式上小學。這樣的時代早就一去不復返了,不能用舊的眼光看待教育問題,看待國家發展問題。現在孩子普遍三歲左右上幼兒園,國家也提倡學齡前教育。因此這是一種趨勢。

就好比現在智能手機一樣,從老舊手機到智能手機也是一種趨勢。在這種大形勢的發展下,你不可能做到置身事外。教育也是一樣,我們要做的是適應教育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