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不敢對伊朗開戰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牛頭馬面兩鬼


美國為什麼不敢打伊郎,只1979年,伊郎人的精神領袖靈梅尼不符合美國石油美元,中東↘美重大利益,美政府便指使其駐伊郎使館幹步,伊郎閃政,被憤怒的伊郎人扣押了其使館全部人員,迫使美國不得不承認伊郎新政權,從這一方面,越戰心理創傷,這樣美國不敢再啟戰端,因為伊郎人的堅決果敢,時至今日,伊郎仍然敢於扣押美軍官兵和船,令打點下,跪投降,美國人只能忍氣吞聲,伊油出口制裁,無法阻止其對市場襲斷地位的巨大威脅,美國急的狗🐶雞🐔跳牆,寧願以經濟手段得罪全世界,就這樣,也不敢對伊郎輕言一個《打》字。


家和萬事興1579063


假如美國打伊朗,沒有大國幫伊朗,那麼不出三十天就可瓦解伊朗政權,而扶植一個親美的新政府!這點不必懷疑,美國軍事天下無敵!

美國不打伊朗主要原因是:俄羅斯和中國在中東利益關係,明白人就知石油是中國的經濟命脈,中國進口石油三成以上是從伊朗運來!俄羅斯在中東勢力存在僅在於什葉派執政國家,而伊朗卻是什葉派執政的老大,俄羅斯失去伊朗就等於失去中東話語權,所以俄中不會坐視伊朗有難的!

其實美國本意是想嚇唬伊朗而以,而伊朗卻不省油,出兵敘利亞把軍事基地部署在以色列門口,支持也門反對派抗擊沙特,為真主黨提經武器……使其正面與沙特,以色列等中東大國為敵,讓美國面子有失,所以本意嚇唬一下而以,而沙特和以色列卻直接要求美國出兵推翻伊朗現在政權而快!

美國打伊朗不象打南聯盟,因為美國一打伊朗,中俄勢必介入保護伊朗,但不會出兵,光武器援助就讓美國喝一壺!

中東現在是世界最大的火藥桶,美國一出兵必佔其四分之一兵力,那時候伊朗如果有大國幫助多堅持一段時間烏克蘭問題和東亞格局會變天的!


123大沖


美國打伊朗非常簡單,用幾個月的時間集中幾十萬大軍部署伊朗的周邊。

然後,使用導彈、飛機對伊朗進行大規模轟炸,摧毀他的海空力量和防空導彈基地。

等伊朗失去反抗能力的時候,對伊朗進行精準打擊。



(強大的美國空軍)

當伊朗軍隊損失慘重的時候,美國大軍再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攻入伊朗本土。

用不了多久,伊朗就難以組織起大規模的軍隊進行抵抗了。

即便是打城市攻堅戰,以目前美國的武器裝備也很容易摧毀伊朗的工事。

戰爭的花費也不會太多,有個幾千億美元就差不多,而且美國人打仗從來都是眾位盟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那些有錢的盟友比如說日本哪、韓國呀,再給他掏點錢,美國的負擔據更小了。

總之,如果爆發對伊朗的大規模戰爭,美國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擁有如此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的美國,可以非常輕鬆的將伊朗擊敗,他在和伊朗爆發戰爭的這件事上,卻非常謹慎小心。

從今年年初,特朗普就和伊朗打嘴炮,甚至還派出軍隊到伊朗周邊耀武揚威,看上去雙方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大規模的戰爭,但是大半年都過去了,戰爭的風險反而好像越來越小了。



(特朗普)

人們不禁要問,難道美國怕伊朗嗎?他為什麼不敢打伊朗呢?

太奇怪了吧!

其實一點都不奇怪,打敗伊朗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如何處理好接下來接踵而來的難題,卻讓美國人非常害怕。

美國是一個非常具有尚武精神的國家,所以美國人的意志也非常堅決,但這不代表這個國家在面對一些難題的時候不會認慫。

美國是一個講究盈利至上以商業精神為導向的國家。這樣的國家,它有一個特點,就是要想做一件事的時候,會考慮到底劃不划算。 顯然,美國在和伊朗的戰爭中,如果沒有考慮好雙方大規模戰爭之後的問題怎麼解決,美國將會付出非常大的代價得不償失。於是,他就沒有理由去和伊朗戰爭了。

美國目前遇到的難題有三:

  • 第1個難題,打敗伊朗之後,組建什麼樣的政府?

美國曾經在伊拉克戰爭之後,想把伊拉克變成中東地區民主國家的樣板,沒成想伊拉克由於什葉派人佔大多數,所以新政府變成了一個偏向什葉派的政府,結果就是伊拉克政府雖然和美國是準盟友的關係,但是和伊朗關係也非常密切。

伊朗依靠伊拉克為跳板成功將影響力擴張到了敘利亞。這讓美國人覺得偷雞不成蝕把米。

所以打敗伊朗之後,如何保證新的伊朗政府不出現類似的事,是他們需要考慮的。

  • 第2個難題,大規模戰爭結束之後,必然會在一段時間內國內引起很大的動亂,如何迅速的讓國家安定下來。。。。

無論是伊拉克還是阿富汗,十幾年過去了還是非常亂,這種混亂的局面讓美國在當地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員,兩場戰爭被評為美國曆史上最昂貴的戰爭之一。



(美軍在伊拉克執勤)

所以當伊朗的正規軍被打敗之後,同樣也會陷入內亂,這些亂將會使老百姓對美國人恨之入骨,從而激起大規模的反抗。

美國人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全身而退,又能控制住伊朗政府,是一個非常需要解決的問題。

要不然犧牲了無數人和金錢,達不到預期效果,控制不了伊朗,美國政府就等於白忙活了。

  • 第3個問題,伊朗的重建工作怎麼去解決。

大規模戰爭結束之後,無疑伊朗這個國家將會變成一片廢墟,對伊朗的重建既意味著重大的經濟利益,同時也意味著美國作為始作俑者必須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去幫忙。

因為伊朗沒錢,所以當戰爭結束之後,美國必須要投入無數的資金去援助伊朗,美國現在援助阿富汗是百億級別,援助更大的伊朗,搞不好會是千億級別。

錢從哪來?

這個問題解決不了,伊朗全國上下早有一天還得反對美國。

以上三個問題都是非常致命的,美國人想不到解決辦法,就不會輕易的去打伊朗。


遊者走天下


簡單的來說,美國不敢對伊朗開戰,是因為伊朗手中有兩大“王牌”。

首先,美國軍方並沒有摸清伊朗現在的真正軍事實力,因為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偷襲德黑蘭的行動中,美國軍隊受到了重創,元氣大傷,為此美國對伊朗再也沒有貿然的去主動的挑釁伊朗。更何況,伊朗自海灣戰爭爆發後,一直在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現在的伊朗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核武器,以及擁有中東最大的導彈庫,(預計上萬枚儲備導彈)。同時,伊朗針對美國還有絕對的反擊能力,據相關報道,現在伊朗擁有的“流行3”導彈可以達到1300公里以上的射程,也就是說在伊朗境內,伊朗可以打到美國在中東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以及和在以色列的戰略目標。

另一方面,伊朗手中還握有一張絕對的王牌,那就是-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是中東石油的主要出口,因為美國到中東的目的和利益需求就是為了石油。所以說美國如果對伊朗動手的話,伊朗肯定會火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那麼中東地區最主要的石油出口也就被鎖死了。到最後美國的利益也會受到嚴重影響,美國也會成為被動的一方。

綜上所述,伊朗現如今的軍事實力再加上霍爾木茲海峽的絕對控制權,致使美國一直不敢對伊朗開戰的原因所在。


怪咖軍武


真實原因一句話概括: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遭受伊朗的彈道導彈打擊後,美國的反應是“要愛與和平,不要戰爭”。在此之前,特朗普再三警告伊朗:如果發動對美國中東軍事資產的打擊,美國將會毫不猶豫地將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擺你面前,給你翻倍的報復。但是在伊朗頂著巨大壓力真的向美軍軍事基地發射導彈後,美國妥協了。這讓外界很詫異,軍事實力無人能及的美國怎麼面對伊朗的導彈,“慫了”?

首先我們說一下,美國為何要獵殺蘇萊曼尼。蘇萊曼尼被美國認為是多年來暗中殺害美軍的罪魁禍首,所以美軍要報仇。而這只不過是“戰術”上的藉口,在戰略上,蘇萊曼尼是革命衛隊勢力滲透的前鋒大將,其影響力在伊拉克尤為顯著。蘇萊曼尼和伊拉克境內的什葉派武裝非常親密,而伊拉克什葉派武裝和伊朗關係更是不一般,而在蘇萊曼尼沒有被獵殺之前,伊拉克政府正在考慮將什葉派武裝全民動員不對納為正規軍。如果什葉派武裝成為了正規軍,那麼意味著美軍在伊拉克的地位將會受到挑戰。而不是像現在一樣,縱使伊拉克要驅逐美軍,美軍也可以熟視無睹。一旦親伊朗武裝納入伊拉克正規軍,可想而知,在未來伊拉克的走向可能和美國想的適得其反。

在這個時候,美國獵殺蘇萊曼尼,即完成了自己的既定目標。其目標絕不是激起伊朗和自己打個全面戰爭,如果美國想打美國在伊朗反擊後完全可以將計就計宣揚伊朗炸死美國多少士兵,來一場大規模空襲,但是美國沒有這樣做。而是美國發現,伊朗都敢用彈道導彈襲擊我的軍事基地,一旦發起報復,伊朗還怕全面戰爭?

而一旦打響全面戰爭,雖然美國有100%的勝算,但是這會影響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戰略重心部署。燒錢也是肯定的,目前美國的經濟可不怎麼好,而且北約國家對待伊朗問題分歧很大,到時候美國一家去和伊朗開幹,成本有多大?打下伊朗是一場外科手術式打擊能解決的嘛?顯然不是。所以,美國之所以不對伊朗開戰,是因為美國就一開始就沒想打全面戰爭。


軍機圖


美國確實不願動伊朗,如果美國敢打伊朗,那麼美國早就動手了。

自從1979年伊斯蘭革命之後,美國和伊朗就一直處於敵視狀態,但美國始終沒有拿伊朗開刀,這種肯定是忌憚伊朗的實力。畢竟伊朗是一個面積164萬平方公里的,人口8100萬的大國。其實力絕對不是阿富汗和伊拉克之流可以比擬的。(伊朗領土很大,在中東地區僅次於沙特,並且伊朗大多數國土屬於高原山地,地形複雜,易守難攻)

目前中東地區只有三個國家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伊朗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兩個則是以色列和土耳其,就連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強國埃及,都還是是個農業國。

工業作為第二產業,這可是一個國家的支柱。有一定的工業實力打底,保證了伊朗即便遭受了30多年的制裁,但仍舊可以屹立不倒。相比之下,伊拉克僅僅被制裁了12年就徹底廢了,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僅用了25天就拿下了巴格達,迫使一代梟雄薩達姆化妝潛逃。

伊拉克的失敗就是因為本國工業薄弱,無力建設自己的武器體系。因此在美國的制裁下,伊拉克的裝備過於陳舊,不堪一擊,國家動員能力也跟不上。

而反觀伊朗則完全不同,其實伊朗在巴列維時代就建立了比較強大的工業,如今伊朗可以自產大部分基本武器,伊朗甚至可以自產中程導彈,這可不是一般國家能做到的。

目前伊朗已經發展了“泥石”、“流星”、“霍拉姆沙赫爾”等中程彈道導彈,雖然這些導彈的性能和他國同級別武器還尚有差距,並這些導彈的研製進度也頗為緩慢,問題多讀,但是有能力搞出導彈就足以證明伊朗還是有一定家底兒的。

當然,我們也不能誇大伊朗的工業實力。平心而論,伊朗在工業上的實力還遠不及韓國,如今的伊朗海軍幾乎沒有一艘像樣的中型軍艦,只能靠導彈艇充門面。空軍戰機也大多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產品,性能嚴重落後。(伊朗海軍最大的軍艦排水量也就1400多噸)(基洛級潛艇是伊朗海軍最拿得出手的武器了)

(伊朗空軍現在還有大量F-4這樣的二代機服役,並且由於美國的封鎖,這些飛機還嚴重缺乏配件保養,出勤率十分堪憂)

不過即便如此,伊朗的無論是工業實力還是軍事實力,在中東地區已經算是很厲害了。伊朗現有50多萬現役部隊,戰鬥力和戰鬥意志還是很有保障的。

(伊朗軍隊)

而且伊朗扼守霍爾木茲海峽,這裡是波斯灣石油出口的必經之路,全球每天一半以上的原油從這裡送往世界各地,是世界經濟的命脈。

但霍爾木茲海峽非常狹窄,最狹處只有38.9公里,一旦開戰,伊朗的導彈還是有能力封鎖整個海峽的。據此交通要道,美國自然不願意輕易招惹伊朗。但是在最近的20年,美國相繼拿下了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除了敘利亞,中東僅剩伊朗這一個對手了。現在伊朗周圍已經全部被美國的軍事基地所包圍,形式不容樂觀。

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伊朗只能選擇強勢應對,而美國現在也沒有做好與伊朗開戰的準備,在二戰之後,美國尚且還沒有與這麼大的一個國家發生過戰爭,這對於美國來說也是一個挑戰。且不說要花費鉅額的軍費,單是人員的傷亡就足以讓美國民眾望而卻步。

因此,美國還是希望通過經濟制裁迫使伊朗妥協。畢竟經濟封鎖對國民經濟的破壞太大了,時間一久誰也扛不住。

其實早在2015年,伊朗就已經和美國達成了《伊核協議》,根據此協議,伊朗不得從事5%以上丰度的鈾濃縮,停止阿拉克重水反應堆建設,並且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進入核查,而美國將不追加對伊新制裁併鬆綁部分現有制裁。

但是由於特朗普認為《伊核協議》對伊朗的要求太過寬鬆,沒能從根本上解除伊朗的研發核武器的能力,於是便擅自撕毀協議,重啟了對伊朗的支持。

目前美伊兩國的關係十分緊張,美國也數次派遣航母進入波斯灣。但從現在的國際環境來看,美國仍舊無意對伊朗開戰,美國派遣航母也只是威懾伊朗,警告伊朗不要破壞霍爾木茲海峽的航道而已。


千佛山車神


美國雖然是世界第一強國,目前看,對伊朗開戰所付出的代價也是他不能承受之重。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美國是不會向伊朗開戰的。

不要說打伊朗,打伊拉克都讓美國頭痛不已


當初美國12萬大軍再配合英國的4.5萬人,澳大利亞3000多人,伊拉克僕從軍5萬,組成的22萬多人的軍隊氣勢洶洶殺到伊拉克境內。

(伊拉克戰爭時期美軍坦克在伊拉克街頭)

這場戰爭一開始真可以說是快刀斬亂麻,短短几個禮拜就把這個擁有人口3000多萬的政權給滅掉了,薩達姆本人也被擒主。

可是,事情還沒完,正如局座所料,美軍在伊拉克陷入了無止境的治安戰。

(一隊美軍正在屋內搜索)

經過幾年的戰鬥,伊拉克反對者們沒有認輸,反而是強大的美國認輸了。到了奧巴馬時期,只好從伊拉克撤軍。

可見,在現代戰爭中,因為多方面的原因,即便強大如美帝,在對付人口只有幾千萬的落後國家伊拉克也會難以支撐。而對於伊拉克的反對者們來說,對付美軍不需要多先進的武器,也沒有太多的資金,只要不斷襲擊讓美軍不勝其擾就可以了。

(被簡易爆炸裝置摧毀的車輛)

可以說,這是一場非常不對稱的戰爭。

美國會付出更大代價來對付伊朗,這不是美軍所能承受的,也是全球戰略部署所不允許的

首先來說,伊朗對美國是處於防守狀態,即便在中東地區伊朗擁有巨大的影響力,但和美國還是不能比的。

在這裡只要以色列等盟國與美國一條心,伊朗就掀不起什麼大浪來。

而伊朗想要走出中東在世界其他地方和美國博弈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這種形勢對比,決定了美國不必擔心在沒有攻擊伊朗的時候,讓自己的世界霸權受損。

既然主動權在美國手裡,就要看美國願意在現階段付出多大代價來對付伊朗了。

伊朗總人口8000萬,兵力多達55萬。

(伊朗軍隊)

伊朗的組織能力也不是伊拉克薩達姆政權能比的,當初和薩達姆打兩伊戰爭,伊朗甚至可以組織敢死隊對伊拉克軍隊進行攻擊。

而伊朗的面積,地理複雜程度也遠超伊拉克。這種情況下,美軍肯定會付出比對付伊拉克更大的代價。

(伊朗的地理環境很適合打游擊)

而此時的形勢也對美國不利,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對伊拉克的城市基礎設施進行了打擊,導致很多城市居民陷入絕境,連水都喝不到了,造成的人道主義災難也是伊拉克人仇視美國的一個原因。

如果美國打伊拉克還這麼做,無疑肯定會遭到伊朗的大規模反抗。

可是不這麼做,伊朗政府的反抗能力就會一直存在,基層的組織也難以被打散,美軍的推進就會舉步維艱。

(伊朗戰時可以動員上千萬人)

可見,打伊朗付出的代價一定遠超打伊拉克。

美軍屆時估計得調集各方軍隊上百萬才行。

如果戰爭進行半年到一年,這支龐大的軍隊將會花費數萬億美元軍費。美國的國力一定會受損,對美國在全球的佈局也非常不利。

然後,還要陷入此後持續的治安戰中,這又是一個遠超伊拉克的投入。

可以說,打伊朗勝利了沒什麼好處,還得花不少錢。失敗了不僅丟面,照樣還得花不少錢。

這個賬美國人肯定算的清的,所以短期內不會打伊朗。

假如你是美國總統,你會打嗎?


歷史風暴


美國不敢對伊朗開戰的真正原因是耗不起。有媒體說,正是因為耗不起,所以美國現在都很難被稱為是標準的超級軍事強國了。誠然,美軍武力強大,裝備先進,但是再先進的裝備,如果因為損耗不起、價格太貴、捨不得用,成為了“威懾兵力”“軍演兵力”,那麼還怎麼稱為是軍事強國呢?

圖為伊朗參照俄羅斯T90主戰坦克研發的佐勒菲卡爾改進型國產主戰坦克。


美國的武器有多貴?一發“戰斧”式巡航導彈200萬美元,一場伊拉克戰爭美軍使用了950多枚“戰斧”式巡航導彈,光是這一項價格就達到了19億美元。一場伊拉克戰爭,美軍一共投擲了2萬多枚JDAM精確制導炸彈,每一枚的造價大概是5萬美元,這一項又是10億美元。這都是“小錢”,一架美軍B2轟炸機要24億美元,一艘驅逐艦要20多億美元,一架F15戰機要5000多萬美元,一艘航母要100多億美元。事實上,一場伊拉克戰爭打到現在,美軍一共開銷了3萬多億美元,相當於美國聯邦1年的財政收入總和。

上圖為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投入作戰的戰機,下圖為美軍進入巴格達,戰爭打的漂亮,但是錢也花的多,越是高技術的戰爭,越需要資金投入。


為何戰爭這麼貴?除了武器貴,人員也貴。為了打贏伊拉克戰爭,美國租借了運輸司令部,運輸司令部從北美和歐洲、亞洲等國採購了大量的軍需物資,通過海運、空運方式投送到伊拉克前線,整個伊拉克戰爭期間,有20萬美軍參加了運輸工作,基本和參戰前線兵力達到1比1的比例。要知道,前線作戰的部隊不產生任何收益,這些高烈度工作的美國大兵吃喝住行全靠美國國防部買單。

上圖為伊朗霍達德3防空導彈,下圖為伊朗霍達德15防空導彈,都是伊朗根據進口導彈仿製的防空導彈,其中霍達德15射程達到了70公里左右,算是區域防空導彈。


一場伊拉克戰爭,讓美軍從2003年的外匯儲備2000多億美元,變成了現在的外債20萬億美元,達到了美國1年多的GDP總額,近6倍於美國聯邦1年財政收入,就算如此,財政赤字還沒有削減下來的可能性,依然在擴大中。在這個局面下,如果美國對一個比伊拉克還要強大的伊朗動武,無異於給自己的經濟來一次“雪崩”,到時候美國財政吃不消是小事,失去了超級大國寶座,被其他國家趕超甚至壓過一頭,這是美國不能接受的。

圖為伊朗國產的閃電戰鬥機,是以美國F5戰機為基礎研發,使用伊朗國產渦噴發動機。


對於美國而言,在軍事上擊敗伊朗其實不難,難的是擊敗以後如何在伊朗維持軍事存在,如何穩定局勢,難的是如何在伊朗出擊打擊美軍中東軍事基地的情況下,如何才能不捲入地面戰爭之中,對於美國而言,總兵力60多萬,多山地地形,可以國產化輕重武器裝備的伊朗就是一個不能進入的禁區,最多隻能從外圍進行遠程精確攻擊,來不斷的削減乃至消滅伊朗的戰爭潛力,但是根本無法排遣地面部隊徹底控制這個國家的局勢。

上圖為伊朗國產大口徑火箭炮,下圖為伊朗國產的努爾反艦導彈,這款反艦導彈是仿製的C-802反艦導彈。


於是,面對如此困難的局面,美國還是決定以經濟制裁為主、軍事施壓為輔,想辦法採取“以壓促變”的老套路,從經濟上引發伊朗的內部不穩定,進而讓伊朗的力量持續縮減,或許未來某一天就失去了抵抗美軍的能力,到那個時候再動武也不遲,所以美國現在遲遲不肯對伊朗動武,對這個局面,其實伊朗只要保持定力,不去招惹美軍,埋頭髮展好自己的經濟和工業,美國就沒有太好的辦法了。


海事先鋒


美國要真打伊朗,伊朗肯定頂不住。可是美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打下伊朗以後還是要伊人治伊,因為伊朗人口很密集有一億人左右,美國白搭功夫白費勁。還有俄敘伊黎委聯盟也不是好對付的。俄國已經看不慣美國的頤指氣使了,已經直起腰桿明著反美了,這樣美國也不好過了。處處有人較勁了。美俄鷸蚌相爭,被相爭國老百姓倒了大黴了,比如,敘利亞產生了很多難民都有好幾十萬了,所謂的難民就是沒有什麼尊嚴了,喝涼水都很困難,就別想著浴池泡澡,淋浴沖澡,木盆泡腳了。





喜果W


其實美國根本就沒有理由打伊朗,因為伊核協議是伊朗和幾個大國共同簽署,並獲聯合國承認的,美國的奧巴馬政府也承認這份協議。現在違約的可是美國的特朗普政府,特朗普政府自己不守信用,還有什麼理由去打伊朗?就算特朗普決定打,但是他的任期也就那幾年,就算讓他連任,再過幾年,下一位美國總統還願不願意打就不知道了。

而且特朗普他也不是真的想打,別看美國在伊朗門口喊打喊殺,但特朗普偶爾也會誇一誇伊朗人,為什麼?因為特朗普要廢掉奧巴馬籤的伊核協議,他希望伊朗和美國談判,重新籤一份代表特朗普成就的特朗普版伊核協議。與此同時,特朗普想要扼殺伊朗的導彈力量和地區影響力,讓伊朗無法繼續和美國作對。這是他真正的意圖,即不費一兵一卒,達到其目的,同時把奧巴馬比下去。商人總統,圖的就是利,而不是打打殺殺。

美國現在天天鼓吹大國競爭,實際上也沒多少興趣和伊朗這樣的國家過手了,伊朗算是中東大國,但仍不是世界大國,頂多比阿富汗之類的強。但特朗普現在也沒打算在阿富汗等地區耗費太大精力,為此特朗普政府還和塔利班談判,試圖逐漸抽身。雖然最近雙方談砸了,但也足以看出,特朗普是真的不想分散美國的力量了。

話說回來,伊朗確實也和阿富汗這些不一樣,伊朗的國土縱深很大,其面積超過160萬平方公里,人口基數也不小,還有自己的工業體系和軍備技術。而且,伊朗擁有兩支軍隊,包括常規軍和伊朗革命衛隊,伊朗還有規模龐大的地區武裝網絡。最重要的,伊朗擁有足夠多的導彈力量,這對美國的地區戰略是會產生威脅的,沒有萬全準備,美國絕不敢捅這個馬蜂窩。

再一點,伊朗的地緣戰略價值非常重要,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就剛好緊鄰著伊朗,每天有大量能源從霍爾木茲海峽輸出到世界各地。如果戰事一開,霍爾木茲海峽肯定難免遭殃,這對全世界都是有影響的。美國能夠不顧盟友利益,但如果樹敵過多,日後就寸步難行了。用美國一些專家的觀點說,美國的實力很強,但並非沒有天花板,如果玩得太大,自己早晚會衰落。所以,美國真不敢隨便打伊朗。並不是說美國打不贏,但贏了戰爭,輸了戰略的事情,美國也是不會輕易嘗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