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大豆為何會出現空莢?如何才能種出高產優質的大豆?

新大風歌


大豆通稱為黃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大豆原產於中國,後來,傳入世界各地,並在世界各地廣泛栽培。下面,我們就聊一聊大豆和大豆的優質、高產栽培方法以及大豆出現空莢的原因。

一、大豆的生物學特性

大豆屬於喜溫的農作物,在溫暖的環境中生長良好。大豆發芽的最低溫度為6℃,最適宜的發芽溫度為10-12℃。

大豆雖然喜溫,但不耐高溫。其生育期的最適宜溫度為15-25攝氏度,如果溫度超過30℃,就會抑制植株的生長。

大豆喜光,但也較耐廕庇。如果光照條件良好,將有助於提高產量。

大豆喜水,其對水的需求量比玉米還多。因此,如果土地過於乾旱,將不利於大豆的生長。如果在結莢期缺水,就會出現空莢的現象。

大豆對養分的需求也比較大。據測定,每生產50公斤大豆籽粒,土壤就需要提供氮素3.6公斤;磷元素0.7公斤;鉀元素1.25公斤。因此,種植大豆必須施足底肥。

大豆不耐重茬,同一地塊種植大豆一般不應超過三年。

二、大豆的優質高產種植方法

(一)品種選擇

種植大豆要想獲得優質高產,必須有優良的大豆品種做保證,否則,就是管理的再好也無任何意義。一般情況下,應選擇那些成熟期適宜、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大豆品種進行種植。

據專家介紹,以下大豆品種具有優質高產及較抗病蟲害的特質,非常適合各地種植。

1.臺75

該大豆品種為菜用型大豆品種,由臺灣地區引進。成熟後,其豆莢呈鮮綠色,以2-3粒莢為主,一般莢長6釐米左右,莢寬1.4釐米左右。畝產可達700公斤以上。具有品質優、口感好的特點。非常適宜加工出口或在市場上銷售。

2.新六青

該大豆品種具有高產穩產的特性。其莢果較大,而且,籽粒飽滿,不易空莢。

3.黑農37

該大豆品種具有節間短,結莢密,抗倒,耐旱,耐輕度鹽鹼,抗蚜蟲為害的特點。

4.黑農41

該大豆品種具有抗倒,抗食心蟲和抗蚜蟲為害的特點,產量較高。

5.墾農18

該大豆品種具有節短莢密,節莢分佈均勻和抗倒伏的特點。

6.合豐40

該大豆品種具有耐密植,節間短,有分枝,莢果稠密的特點。

當然,優質高產的大豆品種非常多,以上僅僅是介紹了一小部分。在種植時,可根據當地的氣候以及土壤條件進行品種選擇。

(二)施肥耕地

一般情況下,種植大豆的地塊可畝施土雜肥4000公斤;尿素30公斤;磷肥15公斤;氯化鉀15公斤。

施肥後進行深耕。一般要求耕深在30釐米以上。耕作完畢後,一定要耙平,並撿淨石塊,打碎坷垃。

(三)播種種植

1.種子包衣

為了增加種子的抗逆性以及提高產量和質量,在種植前一定要對大豆種子做包衣處理。據實驗,大豆種子包衣後每畝平均增產18%;每畝平均節省種子5斤;每畝平均節省人工3個。因此,大豆種子包衣非常重要。

大豆種子包衣的方法為:每公斤大豆種子採用鉬酸銨1-1.5克,並將其配製成1-1.5%的鉬酸銨溶液,然後噴灑在大豆的種子表面並拌勻即可。但需在陰乾後播種。

2.播種

為了保證出好苗,在播種前一定要檢查地溫。一般情況下,應在5釐米土層日平均溫度達到10-12℃時才開始播種,如果土層的溫度較低,應延緩播種期。

依據經驗,對於大部分地區來說,大豆適宜在3月底至4月初時播種,因此,當自己不具備測量土壤溫度的能力時,可選擇在此期間進行播種。

大豆適宜穴播。在播種前,先按行距27-33釐米,穴距17-20釐米進行挖穴,然後逐穴進行澆水,待穴中的水分徹底“洇”完後才開始播種。

一般情況下,每穴應放入4粒種子,放入種子後隨即覆土並略踩實即可。

按照種植技術要求,如果採用的是晚熟大豆品種,每畝應栽植20000株;如果採用的是中熟大豆品種,每畝應栽植25000-32000株;如果採用的是早熟大豆品種,每畝應栽植35000-40000株。

(四)田間管理

1.補苗

如果發現有缺苗斷壟現象,一定要及時補苗。以免對大田產量造成影響。

2.間苗、定苗

當2片單葉平展時應進行間苗。間苗可拔除一株弱苗或病苗,留下三株壯苗。

當第1片複葉全部展開後進行定苗。定苗時可再拔除一株相對較弱的苗子,留下兩株壯苗即可。

3.中耕除草

中耕一般需要兩次。第一次中耕在第1片複葉出現、子葉未落時進行。此次中耕宜淺不宜深,一般要求中耕的深度為5釐米。

第二次中耕在苗高20釐米左右、搭葉未封行時進行。此次中耕宜深不宜淺,一般要求中耕的深度為10釐米,以確保土壤透氣,不板結。

4.追肥

大豆追肥應該採用兩種方式。一是:挖穴追肥;二是:根外追肥。

(1)挖穴追肥

大豆在整個生育期需要追肥兩次。

第一次追肥應在大豆苗期進行,因為此時大豆的“根瘤”尚未形成,大豆根系還不具備“固氮”的能力,因此,需要進行追肥。

一般情況下,此次追肥應以追施尿素為主;以追施磷肥、鉀肥為輔。依照經驗:每畝大豆可追施尿素15公斤;磷肥5公斤;鉀肥3公斤。

在追肥前應在距大豆根部10釐米的地方挖淺穴,穴的深度不應超過10釐米。追肥後,覆土蓋穴。

第二次追肥應在開花結莢期進行。儘管此時大豆的“根瘤”已經形成,具有“固氮”能力,但若是土壤中缺乏養分,大豆的“根瘤”也無法“固氮”,因此,在這一時期一定要進行追肥。此次追肥才能保證大豆高產、穩產,並減少空莢的現象出現。

此次追肥可畝追尿素20公斤;磷肥10公斤;鉀肥7公斤,以確保大豆植株對養分的需求。

追肥的方法與第一次追肥的方法相同,只是穴的深度可以提高到15釐米。

(2)根外追肥


為了切實滿足大豆植株對養分的綜合需求,在實行挖穴追肥追肥的同時,還應該對大豆進行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一般在開花期和結莢期進行。可採用微生物菌肥稀釋至300-500倍後進行噴施;也可採用硫酸鉀、鉬酸鈉、磷酸二氫鉀等進行噴施。但不管採用哪種生物製劑和肥料進行噴施,都一定要在開花期和結莢期分別噴施兩次,並且,一定要在晴天的下午四時後進行噴施。

5.澆水

大豆的抗旱能力不是很強,因此,在整個生育期間都需要適時澆水。但在開花前和開花期卻不能澆水,以免導致大豆落花。

當大豆的莢果形成後,一定要增加澆水量,用以滿足大豆莢果結籽的需求。如果在這一時期水分供應不足,就會出現“空莢”現象。

另外,澆水一定要適度,不能使田間的溼度過大,以免導致大豆“漚根”和病蟲害的大量“滋生”。

三、大豆的病蟲害防治

大豆的主要病害有斑枯病、灰斑病、霜黴病、鏽病和斑點病等;大豆的主要蟲害有食心蟲、草地螟、豆莢螟、豆稈蠅等。

(一)大豆斑枯病

大豆一旦發病,可導致葉片變黃脫落。

防治方法:可採用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77%可殺得微粒可溼性粉劑500倍液、47%加瑞農可溼性粉劑8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一般需要防治2次,間隔期為10天。

(二)大豆灰斑病

主要為害大豆葉片,可導致大豆葉片光合作用降低。

防治方法:可採用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65%甲黴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50%多黴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一般需要防治2次,間隔期10天。

(三)大豆霜黴病

主要為害大豆葉片,常常造成葉片脫落。

防治方法:可採用58%甲霜·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69%烯酰·錳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一般需要防治2次,間隔期為5天。

(四)大豆鏽病

大豆鏽病主要為害大豆葉片。

防治方法:可採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50%BAS-3170F1000倍液、10%抑多威乳油3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一般需要防治2次,間隔期為5天。

(五)大豆斑點病

本病一旦發生,大豆葉片初期會呈褪綠小斑點,半透明水浸狀,後轉為黃色至淡褐色。嚴重時,葉片脫落。

防治方法:可採用30%綠得保懸浮液400倍液、30%鹼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30%綠氧化銅懸浮劑800倍液、30%琥膠肥酸銅懸浮劑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間隔期為5天。

(六)食心蟲

主要為害大豆的嫩芽和莢果。

防治方法:可採用20%殺滅菊脂、2.5%溴氰菊脂、10%氯氰菊脂、20%滅掃利、2.5%功夫或21%滅殺斃2500-3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間隔期為7天。

(七)草地螟

主要為害大豆的葉片和莢果。

防治方法:在幼蟲為害期可噴灑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000倍液進行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間隔期為7天。

(八)豆莢螟

主要為害大豆的莢果。

防治方法:可採用90%晶體敵百蟲700-1000倍液、50%倍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4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間隔期為5天。

(九)豆稈蠅

主要為害大豆的稈莖等。

防治方法:可採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保得乳油3000倍液、20%菊馬乳油3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間隔期為5天。

四、大豆出現空莢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一)重茬連作

大豆不耐重茬。一般在同一地塊種植三年後就需要輪作。倘若不進行輪作,就會使土壤中適合大豆生長的微量元素減少,從而大豆出現“空莢”的現象。

防治措施: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連續種植大豆三年後進行輪作。

(二)品種問題

再好的大豆品種都會在長期種植的過程中出現“種性”退化。因此,大豆種子不宜長期留種。倘若連續種植同一種種子,就會導致大豆出現“空莢”的現象。

防治措施:大豆種子在連續留種三年後一定要做淘汰處理,然後重新從正規的種子門市部購買新的種子進行種植。

(三)施肥不足

在開花結莢期倘若缺肥,就會導致植株養分不足,從而使一部分莢果因養分供應不上而不結籽,最後形成“空莢”。

防治措施:在開花結莢期一定要追肥一次。具體的追施方法和追施量可根據以上章節的內容進行確定。

(四)水分不足

倘若在結莢期水分供應不足,就會出現“空莢”的現象。

防治措施:在結莢期,一定要保證水分供應。一旦遇到乾旱天氣,一定要及時澆水,以確保土壤中水分充足。

綜上所述,大豆是我國非常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種植面積非常大。一般來說,其種植方法也非常簡單。只要嚴格按照種植要求進行種植,就能夠獲得較高的產量。同時,也不會出現“空莢”現象。


老胡說三農


大豆是我國非常重要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在我國各地都有廣泛的種植,現我國大豆每年總產量在1600萬噸左右,特別是華北和黃淮地區大豆產量佔全國大豆總產量的百分之七十多。然而近年來,由於氣候、病蟲害等原因, 在大豆生產上“莢而不實”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近兩年,這種現象越發嚴重,不少地區會連片出現青棵不結實現象。具體表現是在進入成熟期的大豆整株貪青不熟,莢果不能正常形成,進而出現空莢、癟莢。我們稱這種現 象為“症青”。在嚴重發生區域會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這給我國農業生產和農民都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通過幾年的實地調查、研究,現總結出大豆莢而不實(症青)的發病原因及解決辦法。

上圖:大豆整株貪青不熟,莢而不實“症青”現象

上圖:出現“症青”的大豆莢

上圖:出現“症青”大豆莢剝出的大豆粒

一、形成大豆“莢而不實”現象的原因

形成大豆莢而不實原因很多,既有病蟲危害、氣候條件、栽培管理等方面因素,也有品種自身抗性等方面的原因。

上圖:大豆結莢期點蜂緣椿橡,危害豆莢的形成

  1. 病蟲危害造成的影響。遭受刺吸式昆蟲,如:點蜂緣蝽蟓、斑須蝽等危害,甚至白粉蝨、食心蟲大面積發生的地塊都可造成症青。如在開花初期遭遇點蜂緣蝽蟓、斑須蝽等危害,而沒有得到及時控制,可造成大豆落花脫莢,從而形不成豆莢或形成 極小的乾癟豆莢。在開花成莢期,豆莢遭遇害蟲吸食,也可以造成莢而不實現象,分析原因是,豆莢遭破壞,光合作用營養物質不再流入庫,營養被分散到莖、葉上,造成大豆貪青生長。

  2. 不良環境、氣候條件的影響。研究發現,同一時間、同一品種,不同的土質環境,造成症青的程度不一樣;同一品種、同一地塊,不同的年份,造成症青莢而不實的程度也不一樣;同樣的條件,播種期不一致,造成的程度也不一樣。大豆適宜在有機質含 量高、質地優良的土壤環境中生長,土壤鹽鹼澇漬、酸鹼度超標易造成大豆莢而不實;適宜溼潤、光照充足的生長環境,花期遇雨低溫,也容易造成大豆莢而不實現象。此原因是由於大豆遭遇不適宜生長的土壤環境和氣候條 件時,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增強,製造的幹物質被呼吸作用大部分消耗,進而影響大豆豆莢籽粒的形成,造成乾癟空粒。


  3. 管理措施不當造成的影響。如苗期管理不當,造成植株過密,造成大豆生長環境鬱閉,通風透光行不好,會影響大豆的光合作用,也會增加病蟲害的發生於發展,造成大豆的莢而不實。

  4. 品種自身原因造成的影響。目前用於生產的大豆品種繁雜多亂,農戶選擇時也很盲從。不同品種之間表現出的莢而不實現象也有很大差異,加上農戶自身對品種選擇上不分品種適宜區域而盲目求新求奇,大豆不適應環境也可造成莢而不實。一般來說, 當地品種比外地品種發病輕,抗逆性好的品種比抗逆性差的品種輕,耐陰品種比不耐陰品種輕。

上圖:點蜂緣椿象危害的大豆籽粒

上圖:沒有害蟲危害的植株也會出現莢而不實。環境因素:光照、水分、營養、溫度包括不同類型的品種等因素都可導致出現莢而不實

二、解決大豆莢而不實的技術措施

上圖:抗逆性好的品種是豐產的保證

上圖:加強大豆生長期的田間管理

  1. 選擇抗逆性好的大豆品種。選擇抗逆性好的大豆品種種植。在生產上不要追求大豆品種的新、奇,不偏信廣告宣傳,引種一些所謂的高產品種。新品種的利用上要先進行試種,如果抗逆性較好,高產穩產,可嘗試與其他品種搭配種植。宜選擇中早熟品種及抗重茬耐旱性較好的品種;選擇大公司經過當地審定具有一定推廣面積的品種。


  2. 種子包衣,適時早播。播種前對大豆種子進行包衣,可用60%甲拌磷、40%甲基異柳磷、50%辛硫磷、20%甲基異柳磷乳油。用3公斤左右的水溶解藥劑,之後均勻噴灑到種子上拌勻,晾至半乾後播種。按種子重量的0.01%-0.1%拌種。

  3. 根據當地土壤墒情,適時早播,避免後期連陰雨水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

  4. 科學管理,及時防治病蟲害。加強田間的生產管理,及時除草,科學施用肥料。注意要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一般在花期每畝追施三元複合肥15kg,花莢期噴施磷酸二氫鉀和硼肥。從大豆苗期注重害蟲危害,特別是三葉期和開花結莢期,注意大豆霜黴病和灰斑病及點蜂緣蝽蟓、斑須蝽、薊馬、大豆食心蟲、豆莢螟等害蟲的預防與防治。

總結,造成大豆出現空莢現象的因素有很多,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去了解和判斷,這樣才能“對症下藥”,才能取得優質與高產。謝謝閱讀,我是三農參謀。


三農參謀


大豆在我國是一種主要的糧食作物,有著很大的種植面積。大豆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受到很多人的歡迎。不過大豆的種植技術雖然簡單,產量也比較高。但是在種植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空莢的現象,嚴重影響其產量。那麼導致大豆空莢的原因的是什麼呢?

1、品種原因

在種植大豆時,品種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品種選擇不當的話,那麼是非常容易出現空莢現象的。例如一些結莢率高且粒多的品種,其空莢率是會比較高的。而且品種的不同,對生長環境及氣候要求都會有所差異。因此如果品種不適應當地環境的話,則容易出現大量秕粒。尤其是對於一些較為晚熟的品種來說,在鼓粒的時候如果溫度較低的話,那麼會導致其鼓粒速度下降,從而造成空莢。

2、氣候影響

氣候環境對大豆的生長影響是非常大的。大豆在生育期的時候,如果遇到旱災或者是澇害的話,是會提高其空莢率的。在大豆花莢期的時候,澇害造成的影響遠比旱災要大,不僅會出現空莢現象,還會導致其倒伏。除此之外,在播種的時候,如果因為乾旱而導致播種過晚的話,那麼會縮短大豆的生育期,造成空莢。在生長後期如果溫度過低的話,會一直大豆灌漿,同樣也會造成空莢。高溫則會導致大豆出現花而不實的現象。

3、後期缺乏營養

大豆在進入到開花期之後,對營養的需求量是會大大增加的。會消耗大量的營養,因此在大豆生長後期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做好施肥工作,提高施肥量。很多人在套種大豆的時候,如果沒有施基肥且不追肥的話,在大豆盛花期的時候極易營養不良。葉片也會因為營養不足而出現黃葉、株矮等各種不良現象。導致晚莢或者是在同節的花簇出現弱莢不實,一般在土壤肥力差及花莢量大的品種中較為常見。

4、營養比例失衡

大豆在生長過程中對是需要很多營養元素的。很多人都會忽略一些微量元素的補充,例如硼、鉬等,這兩種元素的缺乏也是導致大豆空莢的主要原因。硼鉬也是大豆生長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與大豆的結莢有著直接聯繫。如果土壤中硼鉬元素少且有沒有做好追肥工作的話,那麼是肯定會導致大豆空莢率提高的。尤其是在重茬地塊的大豆,空莢率會每年比每年高。




宥寧


在我們種植優質大豆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壯苗促花,我們將大豆播種下去之後,在後期的管理當中,一定要做好壯苗出發的工作,這個工作能讓我們選擇更好的大豆株苗來進行後期的種植,種植過程當中更好的促進大豆的結果數量和質量,為培育出優質的大豆做準備。

1防治病蟲害

在我們種植大豆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防治病蟲害,防治病蟲害,能讓我們的大豆更高產,而且在高產的同時,大豆的質量也會穩步的提升,這給我們種植出優質的大豆提供了很好的方法,當然這過程當中我們不能大量的使用農藥來控制病蟲害需要用物理的方法,用更健康的方法來控制病蟲害,這樣才能帶給我們更健康更優質的大豆。

2注意播種期

在我們種植大豆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大豆的播種期,注意好大豆的播種期,能更好的讓大豆生涯長苗能長得更茁壯,為以後長出優質的大豆做好育苗準備。

3優質大豆種子選擇

在我們種植大豆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大豆種子的選擇,選擇更優質的大豆種子進行種植,這樣才能培育出來更優質的大豆,我們在選擇的過程當中可以選擇非轉基因大豆種子進行種植這樣種植出的大豆質量更好。

4定期合理灌溉

在種植大豆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定期合理的進行灌溉,這樣才能讓大豆更好的生長生長出的大豆也會更優質,所以定期合理的灌溉是種植出優質大豆的關鍵點,這樣的大豆能夠更好的服務大豆油廠家制作出更優質的大豆油,做出更適合消費者需求的豆冠天然大豆油。





阿杜在港城


出現空莢有幾種情況:

第一,可能大豆種子有問題,種子基因不純導致逐漸退化,使大豆開花結莢量減少,從而誘發不實豆莢;

第二,施肥過量可能大豆莖葉生長茂盛,葉苗濃綠過往旺,影響光合產物向花莢轉移,造成花莢脫落或者空莢,影響大豆產量;

第三,栽種大豆的季節、時間不合適導致開花少,結莢少或者不開花等情況;

第四,栽種技術問題,播種的密度影響大豆花粉傳授,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導致空莢;

第四,蟲害影響。大豆苗期病蟲危害,加重大豆貪青不實;

第五,氣候問題影響。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影響大豆花授粉,溫度過高造成大豆莖葉呼吸過旺,減少幹物質積累而影響開花授粉,使胚株敗育形成空莢,溫度過低影響光合作用,影響大灌漿速度同樣造成空莢。


travis906


種大豆要想產量高要注意幾點,一:豆苗株距離要保證在40公分左右二:播種時土質差的適當加點草木灰在蓋上泥土,三:在開花時注意雨水多了影響授粉會直接影響大豆產量四:管理好田間雜草注意及時鋤草,做好以上幾點大豆產量都會增高而且空莢少


老農大趙姐


大豆出現空莢,一般的情況都是授粉,沒有授好,第二方面就是,連雨天花粉沒有受好粉。這樣就出現空莢,好了就這樣


周夢岐


這些年來 大豆產量一直很低1、大豆在授粉怕高溫,2、大豆是一種固氮植物,長期作物改變了土壤中氮肥過高,這也是影響大豆的一部分原因,看似旺盛產量卻不行


shang8792


大豆為何出現空莢?第一由於天氣連續下雨導至授粉不好,二、缺乏麟鉀肥。三丶多年重複種植。四丶受除草劑影響。以上因素望大家排查對症解決。


農村老於


大豆出現空夾辣椒子,主要的缺少水分後導致有營養跟不上。沒別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