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會帶來全球通脹嗎?

金刀財經


考慮糧食危機的問題應該是最近收蝗災的影響,糧食危機一旦發生是有可能完成全球通脹的。

最近一段時間沙漠蝗災在東非及西亞罕見的爆發,沙漠蝗蟲所到之處,糧食無一倖免,一片狼藉。目前蝗災已經接近中國邊境,有可能進入我們國內。

如果蝗災也在我們中國爆發,那麼將有可能引起國內的糧食危機。而國內是全球糧食生產主要國,因此全球糧食危機也有可能爆發。

糧食危機一旦爆發,糧食供不應求就會漲價,糧食變成生活最重要的東西,貨幣會變得不那麼值錢會開啟貶值,接著引發全球範圍的通脹,都是可能發生的事情。

覺得我的回答有價值的話,請點個贊吧。


修行路上的韭菜


首先一場事關人類糧食安全的危機正在逼近。

今年以來,全球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主糧產區,均受到極端天氣影響。傳統的小麥出口國澳大利亞因遭遇嚴重乾旱,時隔12年後首次計劃進口小麥;玉米出口大國美國因受陰雨天氣影響,播種創歷史同期最低水平;同受乾旱影響,水稻出口國菲律賓也出現大規模歉收

乾旱與洪澇在全球小麥、玉米、水稻主產區共發,嚴重威脅全球糧食安全。美國經濟學家Michael Snyder憂心忡忡地寫道,一場席捲全球的糧食危機正在逼近。

2019 年糧食進口關稅配額量為:小麥 963.6 萬噸,國營貿易比例90%;玉米 720 萬噸,國營貿易比例 60%;大米 532 萬噸(其中:長粒米 266 萬噸、中短粒米 266 萬噸),國營貿易比例 50%。三者合計,總關稅進口配額總量為2215萬噸,預計2019年我國大豆進口量仍將保持在9000萬噸以上,高居全球大豆進口第一位,佔全球大豆貿易總量的60%.

放眼未來,中國的人口峰值預計將出現在2028 年前後,總人口約為14.2 億。雖然此後的人口數量開始下降,但2050 年前仍不會少於12 億。也就是說,未來30年中國將依然面對糧食安全壓力。

全球糧食緊缺,所以導致價格飛漲。糧食價格的不斷高漲,意味著全球通脹壓力在不斷增加,這對剛剛開始復甦的世界經濟來說無疑又是一個難纏的夢魘。稍有不慎由糧食安全引發的經濟混亂和社會動盪將不是危言聳聽。

在國內,糧食價格上漲直接導致食品價格攀升,使通脹預期加強。雖然在今年國家做了適當調整,但是數據的下降並不代表實際通脹壓力的減少,百姓的實際感受也並未因為數據的變化而改變。




灃洲


如果這個假設出現的話,肯定會出現通脹的,而且還是惡性通脹,因為一旦糧食出現危機。畢竟錢不能當食物,只有吃飽不餓才是活下去的必要,給你吃一堆美元,你肯定會死的。

從歷史發展的規律來看,每一次糧食危機都伴生著嚴重的通貨膨脹,在這就不追溯歷史沿革了。

今天就讓我們最原始的需求來看待這個問題,其實也很簡單,因為人也好,動物也罷,每天都要吃喝拉撒睡,缺一不可。那麼糧食就是吃,如果你不吃,你就會餓死,你的生理系統就會被打破,就算厲害的人,最多七天不吃,之後也得餓死。一旦出現糧食危機,那麼手裡握有錢財也沒用,因為你買不到糧食,又回到開場的那個場景,所以一旦出現這個情況,或者只有苗頭的時候,有錢人就會大量囤積糧食,把錢換做糧食,那麼就等於保值和等待升值,當失態已經確定時,市面上的糧食已經不足以維繫正常的供應,糧食就會漲價,而且會漫無目的的漲價,這個時候貨幣就是廢紙,民國的法幣就是代表之一,貨幣貶值,伴隨著就是通貨膨脹,在膨脹還是沒有糧食,那麼就會發生暴亂和戰爭。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糧食危機,除非遇到不可抗力的全球性大災害,不然一般是不會出現的。

如果當事物發展到極致的時候,人們就會從危機中開始恢復生產,隨著糧食的不斷供應,通脹就會減弱,生產生活將會恢復。

總之,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民以食為天,糧食作為一個國家,一個人活下去的能量,任何時候都是放在首要重要的位置,在沒有爆發大型災難面前,做好糧食生產平穩和儲備,是穩定物價,預防通脹的頭等大事。


東哥盤股


朋友們好,非常明確的回覆:不一定。

因為世界,較以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加之物流,全球一體化,因此,糧食危機,會否帶來全球通脹,不可一概而論,需要具體分析。

首先,來分析,不同情形下,糧食危機,會否帶來的全球性通貨膨脹:

1,非主要產糧國糧食危機:不會帶來全球性通貨膨脹很容易化解。目前,主要產糧國集中在美,歐,俄羅斯,基礎糧食產品,可以說是過剩。因此,一些其他國家單純發生糧食危機,只要有資金可以很輕易的化解。

2,主要產糧國發生糧食危機:

例如美國,巴西,加拿大等等傳統糧食出口國家,將有可能對全球產生影響,這些國家是全球主要糧食作物出口國,不排除引發大規模的經濟危機。

3,人口大國發生糧食危機:人口大國,往糧食作物產量有限,一旦發生糧食危機,毫無疑問會帶動物價上漲,進而抬高生產成本,造成貨幣貶值,需求短時間內難以彌補,進而有可能產生,限定範圍內的大幅通貨膨脹,後果難料。

小結:當今時代,糧食危機很難單獨出現。但是一旦出現,對於不同類型的國家影響不同。人口大國需要居安思危。

其次,分析化解糧食危機的一些方法:

1,提升產量,科學儲備。

2,從國家的戰略高度,保護基礎的糧食生產。例如一些國家對於本國的糧食生產,實行大幅補助,限制進口策略。糧食生產,成本高利潤低,如果不進行保護,往往會被淘汰,因此對農業進行補貼,是許多國家的一種基礎性戰略。

小結:糧食危機是有可能避免的。

最後,來總結分析:

以往的糧食危機,主要是由於社會動盪,自然災害和物流不暢所造成的。

當今時代,糧食危機主要表現在,成本高競爭力低,耕地減少,農業人口下降,棄農從工。

因此,居安思危從戰略的高度,對農業,糧食生產人口,進行補貼和保護,

加大資金投入,科技投入,可以有效的避免,糧食危機,從而使整個社會穩定發展。


理財迦


世界銀行的相關報告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過去3年國際市場小麥價格上漲了181%,食品價格整體上漲了83%。在13日結束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春季年會上,“新的糧食危機正在形成”已成為共識,全球糧食價格大幅上升引發的衝擊值得各國警惕。 據聯合國有關機構統計,僅2007年一年,國際糧價就上漲了42%。最新一輪糧價上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世行行長佐利克認為,這其中既有飲食結構改變、自然災害加劇、耕地減少、投機加劇等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則是生物替代能源快速發展的結果。高油價促使一些國家大力發展生物燃料,導致小麥、大豆、棕櫚油等農產品價格高漲;另外,高油價不僅推高了化肥等農業原料價格,還導致農業運輸費用增加,提高了農業生產成本。此外,美元持續貶值、一些國家實行糧食出口禁令,也加劇了目前的糧食危機。 對發達國家來說,糧價大幅上升對人們生活的衝擊還相對較輕,但對貧窮國家來說結果則是破壞性的。日益嚴峻的“糧荒”使許多貧窮國家的人民面臨飢餓威脅,一些國家多年的脫貧成果正毀於一旦,不少國家也因此面臨社會動盪的風險。 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和許多城市貧困人口來說,高糧價已難以承受。世行副行長兼消除貧困和經濟管理網絡負責人丹尼爾·萊普齊格則指出,現在高油價和高糧價相互作用,窮人正面臨“令人焦慮”的雙重打擊。 世行預測,今明兩年國際糧價將繼續攀升,此後隨著供求關係調整,糧價會有所回落,但在2015年之前,糧價都將維持在2004年的價格水平之上。 糧食、能源和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導致全球範圍內通貨膨脹加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今年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消費價格指數升幅將達到7.4%,創2001年以來最高水平;發達經濟體消費價格指數也將達到2.6%,創1995年以來新高。 在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加之際,糧價上漲給世界各國敲響了警鐘。從長遠來看,各國除必須高度重視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產能、正確處理生物燃油和糧食種植間的平衡之外,國際社會還應改變以往單純“輸血”的糧食援助做法,應該通過輸出農業技術幫助貧困國家提高農業“造血”能力,以此應對可能長期走高的糧價


股市老毛


根據經濟學常識和人類的歷史,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那就是糧食危機必然帶來通貨膨脹!

1.糧食屬於生活必需品,同時也是最緊要,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當災難來臨時,我們可以不旅遊,不開車,不住豪宅,不吃肉,但我們不能不吃飯。沒飯吃,就得餓肚子!餓肚子是很痛苦的事!古代,一旦發生了饑荒,那真是慘不可言,慘不忍睹。

2.一旦爆發糧食危機,糧食的價格就會暴漲,從而帶來食品的價格上漲,由於糧食的需求量很大,而供應又嚴重跟不上,那糧食價格就會很高,飛漲。到了最後,錢完全沒用了!拿錢你也難以買到食物和糧食!誰有糧食,誰就能活下去。

3.和平年代,錢最重要,有錢不愁買不到東西,有錢就可以過很好的生活。大家都差錢,都想多賺錢。為了賺錢,就會做生意,提供各種消費品,你不愁錢沒地方花!但是,一旦出現了饑荒,錢就沒用了,糧食最管用!糧食可以保命,但錢又不能吃,又買不到糧食,幾乎等同於廢紙!

4.一旦爆發糧食危機,食品短缺,糧價就會很高,貨幣就會加速貶值,帶來全面的通貨膨脹。大家肯定知道1946-1949年的國統區發生的惡性通脹,就是因為糧食等物資供不應求,價格飛漲,很多底層老百姓餓肚子,在死亡線上掙扎!

5.1942年河南爆發饑荒,餓死幾百萬人。糧食價格暴漲,很多河南人為了活命,不得不舉家遷移,跑到陝西或者湖北逃荒。河南本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但是遇到了乾旱缺水,莊稼枯死,顆粒無收,很多家庭外出逃荒,這就是為什麼湖北有很多河南人的原因。

6.在中國歷史上,只要發生饑荒,糧食價格就會飛漲,很高。土地由於乾旱不能產糧食,還有房屋等固定資產價格急劇下滑,變得不值錢。饑荒來臨,只要有飯吃就夠了,可以不住房子,所以房子不值錢了!

7.為什麼陝西才4000多萬人口?原來是歷史上頻繁的旱災和饑荒導致的。每次饑荒都會導致陝西損失很多人口。更麻煩的是,旱災以後有蝗災和瘟疫,那樣死掉的人會更多!

一旦發生饑荒,人吃人就會發生,那是真的,不是書上的幾個字啊!餓肚子是一件痛苦的事,飢腸轆轆的人什麼事都幹得出來。古人說的沒錯,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那個時候,只要你有吃的,女孩子就跟你走,不需要你給什麼彩禮錢,也不需要你有車有房。

饑荒歲月,糧食,甚至只要是可以吃的東西都會很貴,到最後,拿著錢也買不到吃的,就只有等死。

觀音土,不吃餓得慌,吃了無法消化撐著慌。很多饑民不是活活餓死,就是活活給撐死!

8.如果我們不重視農業,不重視農村,不讓農民賺到錢,讓土地繼續荒蕪,未來的中國就有可能發生饑荒!畢竟,古時候我們的人口從未超過2-4.5億,現在我們有14億人口!

這麼多人吃的糧食只能靠我們自己生產,依賴進口是不現實的,容易被人卡脖子。我國古代沒從國外進口一粒糧食,也沒有這種做法。

從國外進口糧食和農產品,就是說我們的農業出問題了,糧食不夠吃了。除此之外,還應該怎麼去解讀?






高中數學鄧老師


糧食危機如果真的出現,確實會給全球帶來通脹。而且糧食危機如果出現,通脹是後續發生的事兒,首先是很多人吃不上飯將會造成社會動盪。

但是糧食危機近期是否真的會出現呢?但就目前情況而言,並沒有出現足夠大的威脅,可能導致全球性的糧食危機。

以這次蝗災舉例,大家可能看到新聞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黃災肆虐。但是其實黃災每年都會有,甚至中國每年都有蝗災受災面積也很大。

農業部發布的《全國蝗蟲災害可持續治理規劃(2014-2020 年)》,我國蝗蟲常年發生面積 2.8 億畝次左右。所以這次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蝗災雖然嚴重的並不是那麼可怕,其實每年都會發生。

而且這次蝗災對中國的影響極為有限,蝗蟲無法越過喜馬拉雅山脈來到中國,也無法通過東南亞繞道進入中國。

另外,中國糧食的自足率在90%以上,剩下那10%主要是大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的供給主要在我們自己手上,所以,國際糧價的變化對我國的衝擊並不會很大。

糧食價格是對民生的影響比房價要嚴重的多,所以在國家的調控下,糧食價格很難上漲多少,所以大家不用過於擔心糧價上漲可能造成通貨膨脹。


莫水宏觀經濟


如果真的出現了糧食危機,那麼確實可能會帶來全球的通脹。

通貨膨脹實際上轉化為我們日常中的思維,就是物價上漲,糧食是所有物價的基礎,如果糧食由於出現了危機而產生了供需的失衡,價格上漲自然會帶動一切物價的上漲。

實際上這樣的情況我們在2019年就發生過,當時由於肉類產品的上漲造成了整體食品價格的上漲,導致我國2019年cpI的數值一直保持了比較高的水平,但其實我國正在遭受經濟下行壓力,工業品的價格反而有通縮風險,這就證明食品對於通貨膨脹的影響非常明顯。即便是在2020年的第1個月份,我們可以看到通貨膨脹的總體數值中,食品價格抬升的作用仍然非常明顯。

全球發生糧食危機,就意味著各國肯定會更為積極的搶購市面上可以買得到的糧食,這就造成了糧價的水漲船高,且不說可能帶來的第三世界國家人文危機,就算是發達國家購買到的糧食價格肯定也比同時期的糧食價格更高,這樣非常可能帶來通貨膨脹。

不過目前看來全球的糧食危機發生還比較遙遠,雖然目前黃災造成的糧食減產還是看得到的,但是整體全球的糧食產量現在保持在一個相對安全的水平,並且我國經過了多年的儲備,目前的儲備糧食還是很充分的,因此暫時不用擔心這種風險。


諮詢師天生


糧食持續上漲一定會引發全球通脹!'石油、糧食、貨幣關係到國家安全。糧食是國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糧食上漲的幾個主要因素:

1.供求關係,產量減少導致價格上漲

2.成本因素,石油以石油為原料的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上漲

3.投機行為會助漲助跌,導致漲幅超出預期

4.美元貶值因素,世界糧食交易以美元為主要結算貨幣,美元貶值,全球大宗商品上漲,糧食也不例外

簡單的工農業產品剪刀差原理告訴我們:如果農業產品價格上漲,將會引起工業產品價格較大大幅度的上漲,事實上還會引起第三產業產品更大幅度的上漲,進而可能引發通貨膨脹。所以糧食持續上漲一定會引發全球通脹!



投資日誌


以往的糧食危機,主要是由於社會動盪,自然災害和物流不暢所造成的。 當今時代,糧食危機主要表現在,成本高競爭力低,耕地減少,農業人口下降,棄農從工。 因此,居安思危從戰略的高度,對農業,糧食生產人口,進行補貼和保護, 加大資金投入,科技投入,可以有效的避免,糧食危機,從而使整個社會穩定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