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短笛|鄧皓:輕挑、重油、帶迅幹,長沙唆粉有動彈

“黃春和的粉,半雅亭的餃,甘長順的麵條味道好;北門和記滴粉,南門賀裕厚滴飯,李合盛滴牛肉稀巴爛。”

這是長沙人港呷。

主要港的唆粉、唆面。

很多長沙人,早晨從一碗米粉開始。

久而久之,這是一種習慣,一種滿足,一種情結。

新冠防疫期間,形勢嚴峻之下,長沙人自覺與胃口決裂,與食慾掰交,長達20來天,滿城粉店、麵店歇業,“民以食為天”,長沙人冇地方呷粉,成了蕭瑟街景中,民眾的至為揪心和關切的事。

一碗米粉的鄉愁,持續發酵。

每一個長沙人,清早起來,倚著窗臺,在等,那碗晨光中的米粉。

終於,春光普照之下,疫情得到有序管控,2月16日到2月17日,長沙連續2天無新增病例,“這個0,勝過100分”,一張名為“妙零”的抗疫成果海報,給眾多人心裡,帶來一抹強勁綠色。

湘江短笛|邓皓:轻挑、重油、带迅干,长沙唆粉有动弹

更為讓人舒心和快慰的是,一些粉店、麵店的經營者,為復工人員著想,為長沙市民美食習慣作想,在經得上級衛生部門檢測和許可下,帶著暖意迴歸,也帶著久違的煙火氣息,零星開業了。

輕挑、重油、帶迅幹,長沙唆粉有動彈。

這對於憋在屋裡太久、想瘋了長沙米粉的長沙人,無異於體力衰竭時注入的一針高蛋白,是天公欲曉時公雞引吭鳴叫的喔喔喔!

還是用一首在長沙吃貨裡流傳甚廣的詩作,表達我們對長沙米粉的熱愛吧一一

“湘春門外雨濛濛,走馬行車味最濃。齊說李家和記粉,青蔥之上辣椒紅。”

這首詩,寫的是湘春路上的和記米粉。

而每個長沙人,心裡都有一家:張記米粉,週記米粉,湯記原味米粉,劉胖子米粉,三娭毑米粉,邋遢米粉⋯⋯

疫情終會過去。

春天終將到來。

長沙米粉刷卡季,正向我們,洶湧而來。

湘江短笛|邓皓:轻挑、重油、带迅干,长沙唆粉有动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