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股市頂層邏輯開始變化

導語:經過兩個周的情緒波動期,市場已經逐步迴歸正常運行軌道,股市的頂層邏輯開始從之前的政策呵護轉入支持實體經濟抗疫、發展,科技股進入“後抱團”時期,未來的市場機會趨向分散、多元化。


週末證監會發布了“再融資新規”:取消創業板公開發行證券最近一期末資產負債率高於45%的條件;取消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連續2年盈利的條件等。主流媒體普遍對新規理解為創業板的大利好,鯤鵬哥認為“再融資新規”落地對部分上市公司利好,也一定程度利好券商和創投行業,但對創業板走勢的的整體影響偏向中性。


首先“再融資新規”雖然相比“徵求意見稿”略超預期,但與2019年11月8號的徵求意見稿核心內容基本一致,屬於市場預期之中,現在是預期落地;第二,再融資新規的實施從本質上是為了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並非專門針對資本市場的提振政策,所以對股市本身更多偏向中性。


從市場情緒角度,“再融資新規”落地,短期更多利好創業板中的低價股和績差股,有點類似於2018年10月份的“殼資源”概念,遊資短期有可能會炒作一把低價“垃圾股”。長期利好研發投入較多、研發能夠向業績轉化,但短期業績一般的輕資產、高研發上市公司。目前這個階段再融資政策可能更多會偏向於與抗疫相關,或者因疫情短時間受損,但是中期可擬補的上市公司,已經發布定增公告、且已經過股東大會,但暫未實施的公司會首先受益。


春節之後的兩個周,市場快速完成了一個輪動週期,從疫情相關行業的醫藥、在線教育、雲辦公到半導體、芯片,再到建材、房地產,原本機構預測的這些行業應該是疫情中、疫情基本被控制、疫情後輪動的順序,集中在兩個周之內全部輪動一遍,這說明市場對政策脈絡的預期非常充分和清晰,在全部行業基本輪動完一遍後,未來一段時間市場的機會更傾向於分散化。


以半導體產業鏈為主的科技股是上週的核心主線,這個行業鯤鵬哥多次在文章中重點闡述過,近期幾乎所有機構一致看好以半導體為首的科技股,散戶也都開始挖掘半導體產業鏈中滯漲的個股,從大的邏輯上,鯤鵬哥認為半導體產業鏈已經進入了“後機構抱團時期”和散戶入場時期。


前兩個周股市連續上漲的邏輯來源於政策呵護、春節後首日跌幅過大促使中線資金入場、散戶在家炒股等,進入本週,股市的頂層邏輯開始變化,已經從前期的“維穩階段”開始轉向支持實體經濟抗疫、發展。


當前階段,除了要儘快恢復實體經濟發展,金融行業不能發生系統性風險是底線,在守住這個底線的前提下,股市更多的功能會集中於抗疫和支持困難企業度過艱難時期。

前期資金湧向科技股的邏輯來源於半導體產業鏈的國產替代,以及上海特斯拉供應商的中國本土化,這個大的邏輯沒有變化,但在股市頂層邏輯發生變化的大格局下,科技股的邏輯會被淡化,市場的機會將向多元化發展。


本週市場有可能是兩邊強、中間弱的行情,藍籌和白馬以及低價股的超額收益較高,前期的主線半導體、芯片、特斯拉等熱點分化加大。


最後,說點題外話,疫情發展到現在,除了各方在努力研究、引進西醫疫苗和治療藥物外,中藥也被廣泛應用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治療,鯤鵬哥非常相信現代西醫科學,同時作為一箇中醫和國學粉,也非常希望中醫、中藥作為中華瑰寶能夠在未來得到更大的重視和發展,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不能丟掉,在已經公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方劑裡,很多理論基礎和方劑配方依然來自於東漢醫聖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


過去有很多”中醫黑“,一些是因為確實不懂中醫,其實並非中醫不好,而是“中醫亡於中藥”,是從源頭上出了問題,還有一個原因是長期以來非常複雜的歷史、社會問題引導的社會輿論,本質上並非醫學問題,而是社會和歷史的範疇,就像鯤鵬哥小時候那一代人都是崇拜科學家、勞動模範、歷史偉人,現在一些年輕人崇拜影視明星一樣,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社會問題。


這次疫情也暴露了學術界、科研界的一些問題,希望通過疫情,我們能夠正確反思和麵對這些問題,讓中國真正成為一個科技強國、科技大國,讓每一箇中國人都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對待任何事物,都需要客觀的看待,不能因主觀好惡而過於偏頗,也不能因噎廢食,以歷史和客觀的視角看事物發展規律會更清晰,人生、事業、投資都是如此。


2.17 股市頂層邏輯開始變化


來源: 國泰君安【薛峰_S0880612040025】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平臺部分資訊內容、數據來源於公開信息或第三方,不代表國泰君安觀點,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本資訊內容不應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投資者需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獨立承擔投資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