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戰“疫”①|消費場景“冬眠”給長沙實體經濟帶來了什麼?

編者按:疫情襲來,長沙消費經濟進入“冬天”,進行著一場“試煉”,雖說各行業身處最艱難的時刻,卻在做最好的努力,困中求存,危機中尋找機遇。紅網消費圍繞“困惑”“謀變”“助力”“期盼”四個主題,特別推出《長沙消費行業迎春戰“疫”記》系列策劃報道,讓我們一起靜待消費市場春暖花開。

文/時刻新聞記者 唐頻輝 鄧曉娟 楊淑華 向婉 長沙報道

迎春战“疫”①|消费场景“冬眠”给长沙实体经济带来了什么?

疫情期間的五一商圈

這場新冠肺炎來得毫無預兆,疫情已經且可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封城、關店、居家隔離……在春節這個消費行業沖銷量的大好日子裡,消費需求從峰頂驟降到谷底,不僅所有人的計劃都被打亂,不少行業也被緊急按下了“暫停鍵”。這一巨大“黑天鵝”事件,不僅讓餐飲、旅遊、電影等行業差不多顆粒無收,消費場景的長時間消失也讓長沙實體經濟進入“冬天”。

娛樂業從日均百萬到0現金流

迎春战“疫”①|消费场景“冬眠”给长沙实体经济带来了什么?

疫情期間的長沙解放西

“解放西”作為長沙的娛樂地標,也是全國娛樂地標之一,在2019年底,剛剛慶祝了其二十歲生日,可就在準備迎接2020年春節消費旺季時,新冠肺炎疫情給了這個行業沉重一擊。

1月24日,長沙各大酒吧KTV按照主管部門的要求,全部閉店停業。停業給酒吧這種缺乏剛需產品且人流密集的行業帶來了斷崖式暴跌,從日均幾十萬、百萬不等的現金流到“0現金流”。據長沙市酒吧KTV娛樂行業商會初步統計,員工超600人的海信猴子酒吧每月淨虧損超700萬,長沙溫莎(兩家店)每月淨虧損超300萬,而長沙大體量娛樂場所每月淨虧損基本在百萬以上,小體量娛樂場所每月也有幾十萬不等的虧損。

同時,在疫情未明朗前,娛樂行業作為缺少剛需產品且人流密集的行業,恢復期是非常漫長的。

餐飲行業暫入“冰川時代”

作為新晉“網紅”城市,長沙有特色的餐飲行業功不可沒,但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卻將餐飲企業直接從“網紅時代”暫入了“冰川時代”。

據湖南省餐飲行業協會聯合《湘菜》雜誌社開展的“2020湖南省餐飲業疫情及市場信息調研”顯示,每逢年關餐飲企業都“集中火力”搶奪的年夜飯市場,今年異常慘淡。參與調查的133家企業中,71.43%的企業主動退出了“年夜飯及春節市場的爭奪戰”,年夜飯退訂單量達70%以上,其中玉樓東退訂年夜飯140桌。

年夜飯市場的缺失,不僅讓各餐飲企業喪失了一年中最旺的銷售期,還浪費了為年夜飯市場準備的大量食材。火宮殿總店一個月員工工資、社保、水電等相對固定的支出300萬元、楊裕興長沙80餘家門店全部關停20天以上,間接損失嚴重。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間接的損失、消費信心的恢復,即便疫情穩定後復工,預估餐飲經營恢復也要在3-6個月以上,巨大的運營成本、人工成本、租金成本成為餐飲企業身上的三座大山。

酒店行業面臨大考

同樣面臨大考的還有酒店行業。

近日,湖南省旅遊飯店協會發布的2020湖南省住宿業受疫情影響調研分析,數據顯示,參與統計的301家酒店2020春節假期(除夕至大年初六)總營收同比2019年下降86.35%,多數酒店在1月28日左右開始停業,預計2月份湖南省住宿業同比2019年2月份營收下降幅度超95%。

同時,目前全省87%的酒店已基本停業,預計一半以上的酒店停業時間達20-60天。參與統計的466家住宿業因疫情導致預定退訂造成的直接損失合計約3.13億元,包括購買消毒、防疫物資在內的疫情帶來的增加支出合計1534.13萬元。

消費場景長時間缺失,實體經濟面臨“開頭難”

迎春战“疫”①|消费场景“冬眠”给长沙实体经济带来了什么?

疫情期間的坡子街

實體零售行業也飽受打擊,除了保障供應的超市持續開業外,2月10日前,各大百貨賣場、購物中心、家電賣場都在處在暫停業狀態。來自長沙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長沙主要社零龍頭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除參與保民生的部分超市外,整體銷售額相比去年均有大幅下降。蘇寧1-2月累計銷售額較去年同比下降20-30%;通程預計1-2月累計銷售額較去年同比下降50%;友阿1-2月累計銷售額同比預計下降40%;麥德龍日均營業額在150萬左右,較往年(日均營業額250萬-300萬)下滑25%-50%;卜蜂蓮花超市,日均銷售只有20萬元左右,1-2月累計銷售額下降50%以上;華潤萬家預計1-2月累計銷售額同比下降8%-15%。據步步高超市負責人反饋,其商場銷售過年禮盒下降50%,非食品非民生必需品下降40%。

復工後的各賣場也都更改了營業時間,營業時間縮短了將近5個小時,比如蘇寧五一廣場店的營業時間更改為10點半到下午的6點。“現在即使開門了,也沒多少人來逛商場,”眼下眾多家電賣場,雖然可以在當地送貨上門、馬上安裝,但物流停滯,終端出貨卻成為擺在幾十萬家電人面前的一道大難題。

春節也是白酒經銷商沖銷量的好時節,受到疫情影響,白酒渠道幾乎處於全線停滯狀態。一位酒類經銷商表示,疫情導致消費者無飲酒場景,消費場所關閉,庫存壓力成為經銷商們最頭疼的問題。

消費場景長時間的缺失,讓眾多實體經濟束手無策,“如何重新開始,重拾消費信心”成為眾多實體經濟面臨的一大難題。

在冬天看到希望,在春天才能拼命奔跑

一次事件就是一個轉折點。17年前的非典讓淘寶、京東迅速崛起,新冠肺炎在帶給實體經濟暫時“困”境的同時,也給眾多有長遠的企業展現了擔當,帶來了新機遇,讓勢在必行的改革來得更猛烈些了。

在疫情到來之時,眾多企業加入到抗疫大戰之中,為防疫一線捐款捐物,給防疫一線送溫暖等,愛心之舉彰顯企業社會責任與擔當的同時,也凝聚了企業力量,提升品牌美譽度,情感賬戶內滿滿的存款為未來的長遠發展贏得人心。

復工前後,眾多企業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和市場,調整戰略和作戰方案,更加重視新零售手段,開闢線上市場,比如轉為各大商場的櫃員搖身一變成帶貨網紅,“無接觸購物”成為新爆點,同時一些業態也強勢崛起,誰先抓住誰就能在新一輪復甦中贏得先機。

這些新亮點,紅網消費的後續報道將一一呈現。熬過冬天,春天即將到來。那些在冬天裡找到希望,獲得力量的企業,也必定能在春天到來時快速地奔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