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云”办案走起

发挥信息化优势 让智慧检察活起来

“我是郑州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现在依法对你进行远程提审,首先向你告知你的相关义务和权利……”“我是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现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听取你们对郭某某电信诈骗案的案件汇报……”2月14日,郑州市检察院办案工作区内,多组检察官通过“三远一网”平台,或远程提审,或听取案件汇报,或开展视频案件讨论,工作紧张有序、有条不紊。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郑州市检察院积极贯彻落实相关工作部署,利用推行“三远一网”等远程办公办案软件,开启网上办公办案“e”模式,把智慧检察用起来,让智慧检察活起来,达到了办案安全、效率、质量的多赢和共赢。

为保证疫情防控与日常办案工作同步高质量开展,郑州市检察院专门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办理刑事案件、做好检察业务工作进行具体安排;积极与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沟通,协商会签远程开庭办法;协调市看守所提供相应封闭管理条件,派出干警赴市第三看守所进行为期15天的封闭式值班,保障监区远程提审工作的开展。

郑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海奎表示,疫情防控期间,两级检察机关将继续发挥信息化工作优势,努力推动智慧检察建设与应用再上新台阶,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别急

咱能网上开庭

2月11日下午,焦作市解放区法院通过“云间法庭”系统开庭审理一起借款纠纷案。该案庭审过程在“中国庭审公开网”上同步直播。

本案中,原告王某华借给朋友王某红4万元,借款到期后,王某红一直不还款,王某华于2019年年底起诉至解放区法院。原定于今年2月1日开庭的案件,因疫情原因不得不推迟。

“王某华,我是你所起诉案件的承办法官,我院明日将网上开庭审理你与王某红的借款纠纷案,请问你是否同意网上开庭?”2月10日早上,解放区法院法官宋秀梅的一个电话,让心中一直忐忑不安的王某华兴奋不已。

“太好了,我同意!同意!”

2月11日14时,该案准时开庭。庭审期间,该院技术人员全程提供技术保障,网络庭审信号通畅、语音清晰。通过法庭调查、法庭举证质证、最后陈述等法定程序,庭审顺利结束。随后,法官在线组织调解,双方达成和解。书记员当场出具调解书,通过微信发送给双方当事人。王某华在手机上看到了盖有法院印章的调解书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别慌

有“云模式”调查

2月10日上午,鹤壁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启用网络庭审方式,对一起案件进行庭审调查,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益。

开庭前,法官助理提前告知各方当事人如何通过互联网进入网络庭审系统,信息技术处工作人员提前3天对网络庭审的通信设备进行调试,确保网络庭审正常进行。

调查中,当事人按照法官助理的指引出示身份信息、陈述诉辩主张、接受法庭询问。整个调查过程传输稳定、互动流畅、程序规范,在20分钟内顺利完成。庭审结束后,法庭又向各方当事人提供了下载庭审笔录的二维码,待其验证后通过电子签名予以确认。

近段时间,鹤壁市两级法院努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创新工作方式,大力推行网上立案、微信立案、微信开庭、互联网网上开庭、电子送达等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别怕

咱能进行无接触庭审

“公诉人,能听清楚我说话吗?”“被告人,你呢?”2月14日上午9时,开封市龙亭区法院网上开庭审理一起涉嫌盗窃罪案件。

庭审中,该院法官张碧薇通过视频核实被告人和辩护人身份信息,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有序进行。

合议庭在充分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后,决定休庭评议,并在评议后进行宣判,被告人当庭表示服从判决。

随后,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利用平台端口查看通过音频自动生成的庭审笔录,经确认无误后,各方诉讼参与人扫描庭审笔录电子二维码,进行线上签字。

各方诉讼参与人通过“云间法庭”系统,完成了一场无接触的特殊庭审。整个庭审历时半个小时,程序完整规范,画面清晰流畅,音质清楚洪亮,各方诉讼参与人表述意见未受空间距离和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