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吉陽區多領域“候鳥”專家人才自發組成線上講師團“空中課堂”助力群眾科學戰“疫”

日前,一場別開生面的“空中課堂”刷屏了朋友圈。吉陽區醫療、心理、健康、教育、法律等領域的黨員“候鳥”專家人才自發組成 “講師”團隊,開展“同心抗疫·吉陽行動”公益大講堂,通過“在線教學”,讓“宅”在家的市民群眾學習防疫知識 。

  “吉陽區幹部職工、事業單位、村(社區)等基層工作人員及其兒女,廣大家長、學生群體都可以加入,吉陽區黨員“候鳥”專家人才志願服務隊主講……”掃碼入群的消息一經傳播, 兩天時間,微信群名為“吉陽區抗疫公益大課堂”的成員就達439位。

  發佈課堂規章制度,選出“講堂班長”和“管理員” ,大家雖然在線“聽講”卻嚴肅對待。

  2月12日20時,三亞市人民醫院老年病科、全科副主任兼發熱門診負責人孟開順準時進入課堂,“在線”的學生紛紛連發豐富的表情“掌聲”表示歡迎。

  “很多人很驚慌,新冠肺炎是什麼,如何判斷是否感染,怎麼預防? ”時長40分鐘的語音講授中,孟開順為大家瞭解新冠肺炎打開了一扇窗。

  如何辨別口罩真假?在村裡買不到口罩,怎麼辦呢? 快遞包裹會傳染病毒嗎?接觸到現金怎麼辦……互動環節,面對學員們的提問,孟開順逐一耐心解答。學員們還不時就近期熱點問題進行分享、交流。

  “第一堂課乾貨滿滿 。第二堂課,大家早早地就守在微信群等待專家赴約開講。”市民楊建民說。

  2月14日20時,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三亞市員工心理(EAP)幫助協會會長王穎如約“開課”,就疫情中的心理應激反應及應對的話題給大家注入科學戰“疫”正能量。

  據瞭解,本次線上公益課堂每節課時長約40分鐘,從2月12日20時起,每兩天安排一個專題講座,直到疫情結束才視情況停止運行。

  市政協副主席、吉陽區委書記陳躍表示, 越來越多的“候鳥”人才主動加入到吉陽區抗疫群英譜中來,呈現出人才資源匯聚 、齊心協力抗疫的良好局面。吉陽區積極發揮“候鳥”黨員、人才的作用, 尤其將擅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流行病學等方面的專家匯聚起來,凝聚起眾志成城、全力以赴、攻堅克難、 抗擊疫情的強大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