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農安波羅湖的蝗蟲

最近一段時間,印度、巴基斯坦遭遇3000多億隻蝗蟲的侵襲,大量的農作物瞬間被蝗蟲啃食的化為齏粉,其實蝗蟲全世界都處都有,共計一萬兩千多鍾,我們平時吃的炸串的蝗蟲不過十餘種,這次蝗蟲為什麼能夠從非洲大規模的蔓延到了亞洲、歐洲。

去年冬季非洲大旱,土壤含水量極低,蝗蟲一般喜歡在土壤中產卵,一般土壤含水量差不多在10%-20%的時候是它們最喜歡的。一隻雌性蝗蟲一次產卵50—100顆卵,一個月產兩次左右,一隻蝗蟲的壽命3個月左右,一次生產兩百隻左右的小蝗蟲,我們來算一下,一隻蝗蟲一次產卵100只x兩個月後成熟,如果有50只雌性,再次產卵100,就有一萬隻雌性蝗蟲,兩個月後很快就達到幾千萬只、上億隻。

09年農安波羅湖的蝗蟲


為什麼正常年份很少發生蝗災呢,那是因為下雨、土壤水分、溫度、外界蠶食等各種因素導致都會導致蝗蟲的孵化率降低,大旱之年是蝗蟲孵化率大大提高,乾燥的突然成立很好的孵化溫床。幾億只蝗蟲一路蠶食各種能吃的綠色,幾乎寸草不生,這些蝗蟲的眼睛和獨有的雷達傳感能力,讓它們行動統一、飛行作戰有序。

2009年,吉林農安縣波羅湖就發生過小範圍的蝗災,當時我去拍攝,波羅湖距農安縣城35公里,距長春市區60公里,最大水面100平方公里,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約10公里,庫容2.5億立方米,屬內陸閉流鹼性淡水自然湖泊,周圍有草原和葦蕩80平方公里。那一年東北大旱,整個七月一個多月沒有下雨,糧食大旱,波羅湖的水不斷收縮,8月初,蝗蟲開始增加,我親眼目睹了一株蘆葦上有十幾只蝗蟲在啃食,走進蘆葦裡,蝗蟲根本就不害怕,肆無忌憚的啃食著,就聽見沙沙的聲音,每天有大片的蘆葦被啃食掉。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快就會危及到周圍的玉米。

09年農安波羅湖的蝗蟲


後來波羅湖溼地管理局從黑龍江調來一架農業飛機,對蘆葦蕩進行噴灑農藥,幾天後蘆葦蕩裡的蝗蟲基本被消滅。其實噴灑農藥消滅蝗蟲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舉措,試想一下,農藥殺死了蝗蟲,其他鳥類吃了蝗蟲很容易被毒死,破壞了生態平衡,不消滅吧又是害蟲,會危及到農業,真是兩難的選擇。

很多災害、突發事件其實離我們並不遠,及早防範、防患於未然才是上上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