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復航歐洲貨運國際航線 物流業齊心抗衡保障抗疫報保障醫物資

金融界網站訊作為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交通管制與交流隔絕是非常時期有效減少擴散風險的特殊舉措。然而,如何將這一舉措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也考驗著政府與企業的應對與權衡。例如,許多春節停航的國際航線無法正常復航,也因此給採購國外醫療物資造成了很大困難。

為應對當前社會與市場的迫切需求,2月14日,順豐緊急復航“無錫-重慶-哈恩-無錫”歐洲貨運航線,為醫療物資的到位提供國際供應鏈運輸支持,保障了醫療物資到位,以及後續企業復工復產,這對於疫情防控,乃至後續的企業復工復產,都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順豐復航歐洲貨運國際航線 物流業齊心抗衡保障抗疫報保障醫物資


據瞭解,“無錫-重慶-哈恩-無錫”歐洲貨運航線開通於2019年9月15日,是目前順豐運營的最長航線,由順豐航空目前最大機型B747-400ERF執飛,國內覆蓋華東和西南,國外覆蓋歐洲全境。

疫情之下 供應鏈就是社會的“生命鏈”

疫情之下,面對全國各地物資緊缺的問題,物資運輸變得尤為重要,如何將重要物資運輸到一線疫區成了關鍵問題。也因此,全國上下對物流企業充滿了期待,但在國內正遭疫情肆虐時,整個物流行業卻基本處於半癱瘓的狀態,唯有順豐、京東、蘇寧物流及郵政等幾家物流公司正常運營。

公開信息顯示,大多數快遞公司計劃的復工時間均為2月3日,但受疫情影響,不少物流網點實際復工時間將按照各地政策而定。因此,少數仍維持正常營業的物流企業就成了全社會矚目的“生命鏈”。

據順豐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13日,順豐航空累計執行航班76個,運輸防疫物資超過1600噸。順豐全網合計運輸4065萬件包裹至湖北。其中,還包括了火神山醫院必須的部分設備物資。

春節戰“疫”期間,順豐又增開了國內外多條全貨機航線,竭力保障各類防疫救援物資的快速運輸。其中,包括了新開“仁川-北京”國際航線,順利將首批300萬個防護口罩運抵北京;新開“東京-武漢”國際航線,將50000件醫用防護服運達武漢。此外,還陸續增開了國內多個城市直飛武漢的航線,馳援武漢疫情防控物資。

據最新消息顯示,2月14日,順豐又緊急復航“無錫-重慶-哈恩-無錫”歐洲貨運航線,以響應國內各組織、各地區從德國及歐洲各國醫療器材公司、工廠採購運輸醫療物資的需求,保障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高效、安全運轉。順豐方面表示,對於緊缺醫療物資的運輸,將從德國哈恩裝機後,經過12個小時的飛行落地無錫,無錫機場及順豐航空駐無錫站的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將醫療防護相關貨物優先安排卸機、拆板、理貨。然後,通過順豐國內空運網絡分撥至全國各地。再由一線順豐小哥以最快的速度派送至指定收貨人手中,讓國際採購的醫療物資出現在最緊缺的地方。

實際上,鑑於當前實際情況,抗疫與復工復產的供應保障,僅憑數家物流企業的努力顯然不夠,仍需國內物流業的合力應對。基於此,各物流企業紛紛採取多項措施,加緊復工復產,以保障緊缺物資的及時運達。如中國郵政,自1月25日起,緊急開通醫療物資運輸綠色通道,對寄往武漢市政府指定接收的紅十字會機構的捐贈物資,提供全程免費運輸和配送服務;京東採用配送機器人的方式馳援武漢,來降低物流派送人員的風險;2月7日,蘇寧物流發佈“人才共享”計劃,面向因疫情衝擊,工作受到短暫影響無法開工的人群,提供各類倉內分揀、包裝,社區騎手、快遞配送等工作崗位。

整體來看,在本次疫情中,物流企業在應急物資供給與調配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政府、企業、消費者對物流的信任度進一步增強,這為物流業的深度發展提供了較好的基礎。儘管短期內,物流行業仍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動,但行業分析人士普遍對物流行業的未來持肯定態度。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為一線物資運輸提供了巨大幫助的企業,其品牌的市場價值將受到更廣泛的認可。

復工復產將進一步考驗供應鏈保障

可以確定的是,此次疫情,以及在疫情仍未完全結束的情況下後續實現復工復產,將對企業供應鏈保障、物流技術發展,提出更高的應用場景要求。其中,物流業的應對措施無疑是關鍵基礎。

以電子行業為例,由於受到機床設備、原材料零部件等生產物料的限制,大部分電子企業在節後仍無法大規模恢復生產。在此情況下,順豐打通的這條中歐航線,將恢復消費電子產品出口歐洲的供應鏈,助力蘇錫常地區消費電子品牌商復工後進一步加速復產。同時,也將從歐洲為國內各廠商、貿易公司帶回國內急缺和恢復生產所需的配件材料,如汽車零部件、紡織品機床等,實現中歐國際供應鏈的雙向打通,為各家企業恢復產能和正常生產秩序做好強大的支持和充足的準備。

現階段來看,物流行業在供應鏈各環節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那麼,物流企業與生產企業如何攜手,在未來降低突發事件對供應鏈的影響,就成為行業乃至國內經濟市場整體不得不正視的問題了。

從生產企業自身角度出發,需要加強供應鏈建設,由平時的業務支持擴大到全場景下的業務支持,從而推進供應鏈建設成熟度的提升。

從物流行業出發,物流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平臺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其中,物流數字化管理平臺可以做到對物流狀態的及時、透明、可控;物流的智能化技術的深度應用可以減少對人員的依賴,實現無人化的物流場景。

疫情仍在持續,很多事情還不能給出明確的答案與建議,但物流企業在疫情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已經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儘管如此,物流行業的未來仍充滿變數,而此次疫情“大考”的成績單,也將直接影響行業市場發展中的格局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