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總比倒閉強!松鼠AI全員工資3.5折,60%線下機構會倒閉?

來源|校長盟 作者|盟叔

2月15日,乂學教育-松鼠AI的創始人慄浩洋對外表示:

“下決心做壞人,全員3.5折工資5個月,最核心高管零工資,一月統一半折。”連獨角獸企業也表示要減薪渡劫,可以窺見此次疫情的影響之深。

以下為乂學教育-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的朋友圈原文:

降薪總比倒閉強!松鼠AI全員工資3.5折,60%線下機構會倒閉?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松鼠AI(原乂學教育)成立於2015年,曾獲得3100萬人民幣的種子輪投資,專注於K12智能個性化輔導的智適應教育,發展一直向好,17年又獲得1.2億元天使輪投資,是教育領域的(準)獨角獸企業,全國員工超過1萬人,線下門店超過2000家。

受疫情影響,如今松鼠AI千家線下門店已經全部暫停,此次宣佈降薪後,據說有員工對此表示異議,甚至通過網絡途徑投訴:

降薪總比倒閉強!松鼠AI全員工資3.5折,60%線下機構會倒閉?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對此,慄浩洋表示:本來夠活2年的賬上3.2億現金,如果沒收入只夠6個月。總比現在把錢花光,下半年像去年幾家教育獨角獸裁員80%,比韋博欠薪四個月現金流枯竭倒閉要好很多。”

我想,這點明兮大語文和兄弟連應該更能體會。

本週五在《又一家在線教育機構倒閉!》一文中,明兮教育宣佈停止運營。2月14日,明兮的創始人王嘉樹再發聲,稱目前已有21家在校教育機構產品進入換課列表,並表示如果有投資收購機會,自己可以作為打工者把產品繼續做好。

是的,創始人決定重新打工,現實就是這麼魔幻。

不光是以上幾家大型機構,面對新冠疫情,幾乎所有培訓教育機構都面臨著難關。

昨天,一名中小學校外輔導教師通過微博爆料,稱所在培訓教育機構“扛不住了”。原本每月15日,也就是今天,是公司發底薪的日子。可是,公司通知員工“18-20日發底薪的50%”,大約1000多元錢,剩餘的50%底薪改為月底發放。至於課時費,則需要等到4月份。

降薪總比倒閉強!松鼠AI全員工資3.5折,60%線下機構會倒閉?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對此,這家培訓機構也向教師們做出解釋:“非常時期,我們制定了短期內緊急員工工資發放規則。在保障員工生活基本條件滿足的情況下,按期發放一定比例的工資,未能及時發放的工資將於今年4月份開始陸續進行補償發放。教師崗位還將獲得5%線上授課額外激勵。”

同時該機構還表示:目前集團也在開展各項產品試驗,新產品試驗成功後,我們將獲得全新的產品引擎推動業務開展,同時非教師崗位會同步引入新的績效,保障大家的收入。”

而一些校區負責人也積極開展教師安撫工作:“目前行業競爭+經濟下行+疫情突發,公司的確是有些艱難!就拿咱們校區來說這個月的營收至少也要縮減往常的一半,也希望大家儘可能理解……為了想提早一點把工資發了,所以總部也非常著急。不僅僅是我們沒發,很多領導的工資,11月份的工資到現在也都沒有發,然後大家再理解一下。第一時間會給老師們去發的,其次前後期小夥伴,最後是主管層以上”。

這次疫情事件,實際上讓所有培訓機構的成本都提高了。教室裡不能開課,房租照付,老師員工工資照付,課堂搬到在線系統後,又額外出現大量的系統運營費用。

有的校長表示:一天眼睛一睜,就有幾萬元要發出去!可收入幾乎為0。

真的是太難了!

難道真的像慄浩洋說:“6月之後,教育行業線下機構會倒閉60%?”

“如果最後實在頂不住了,我們打算股改,看看能不能變成員工入股,變成合夥人制救一救公司。”一家初高中課後輔導機構的校長如是說。

雖然線下復課還遙遙無期,廣大教培機構校長處於水深火熱的危局之中。然而,可以預見的未來是,這次疫情在舉國之力的治理之下,有可能會在3個月左右緩解,到時候人們的外出意願和補習需求將得到爆發和釋放,線下機構將會迎來一個熱烈的盛夏。

所以,現在最重要的是穩住陣勢,不能自亂陣腳。很多線下教培盲目的讓家長線下轉線上,效果難以把握不說,最重要的是,課程不變,老師不變,時間不變,但線上的價格卻不能不變。尤其面臨在線教育海量的免費戰略,無論你是選擇免費,還是打折,無疑會更加劇企業成本,校長一定要慎重!

正如松鼠AI的慄浩洋所說,“其他企業停業,旅遊公司80%的成本、餐飲業買菜的成本不用花了,但是線下學校仍舊要全員服務,在線學生大增但都是免費反而增加成本。”

長期來看,疫情過去,該線上的線上,該線下教學的還是得迴歸線下教學,整個中國教育的本質仍然會以線下面授為主體。

所以,如果還想在教育培訓業做下去,一是切記要保護自己的生源,不要被大機構收割,要與純技術平臺公司合作避免流量失守;二是要建立自己的流量服務平臺,做好自己的流量保衛戰與蓄水池,這個之前我們寫過一篇以家庭教育平臺為主的文章,大家可以關注。“疫情”下的家庭時光:你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點擊藍色字體,查看詳情)。

只要還活著,只要我們的戰鬥意志還在,我們就還有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