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大跌、轉型之路坎坷,紅星美凱龍還能坐穩家居行業頭把交椅嗎

股價大跌、轉型之路坎坷,紅星美凱龍還能坐穩家居行業頭把交椅嗎

  出品 | 於見(ID:mpyujian)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為了保證人們的生命安全,各地企業的開工時間一再推遲。在這樣的情況下,無法復工的企業不僅沒有產出,還需要承擔房租、人力等硬性生產成本,這種境況如同“坐吃山空”,很容易讓人擔心企業會不會因此“崩盤”。

  在這其中,重視與依賴線下體驗的家居行業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比如在家居行業中,有多家衛浴、瓷磚、櫥櫃、家紡企業近期發佈了延遲開工的信息,建材經銷商的營業時間也是“待定”,一些家居商城也紛紛推遲了開門營業的時間。

  作為家居行業的龍頭老大,紅星美凱龍最近發佈公告表示,要將全國紅星美凱龍家居商場延期至2月29日開業,其中疫情嚴重的湖北省開業時間待定。需要指出的是,這已經是紅星美凱龍自疫情發生後第三次宣佈推遲開業時間了。

  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紅星美凱龍的股價也毫無意外地大跌,而這“一跌”對原本就身處發展困境中的紅星美凱龍又是一次打擊。在家居行業整體下行的大環境下,紅星美凱龍未來該怎麼辦?

  股價大跌、市值縮水,行業增速放緩

  隨著疫情持續緊張,紅星美凱龍一再推遲復工時間,同時還宣佈對符合條件的自營商場相關商戶免除2020年任意一個月商場中的租金和管理費。

  據瞭解,紅星美凱龍本次減免租金及管理費的行動涉及了全國82家自營商城,而本次減免的費用將對今年的利潤產生巨大的影響。紅星美凱龍官方表示,減免的租金及管理費預計對2020年企業歸母淨利潤的影響為4億元人民幣左右,約佔2018年經審計的企業歸母淨利潤10%左右。

  其實從情感上講,紅星美凱龍作為家居行業的龍頭企業,在疫情期間率先站出來幫助商場商戶渡過難關,在關鍵時刻為家居行業做了示範,應當受到大家的稱讚。

  但是資本市場卻並不想為其行為買單,紅星美凱龍的這些舉措在股票市場被投資人大喊“嫌棄”,股價也呈現出“跌跌不休”的態勢。公開數據顯示,在1月20日新冠疫情大規模爆發之後,紅星美凱龍的股價便開始極速下滑,從當時每股12.32元跌至如今每股10.66元,跌幅已經超過10%。

  而讓投資人如此決絕離去的原因不僅僅只是因為本次疫情會導致紅星美凱龍利潤下滑,更是因為其上市後不盡人意的表現。

  公開信息顯示,紅星美凱龍自2018年1月17日在A股上市之後,公司的股價並沒有像預期中的高歌猛進。相反,在經歷了高點的每股23.78元之後,股價便開始一路下滑,截止到2020年2月16日收盤,紅星美凱龍的股價已經跌至每股10.66元,總市值也從高點的580億人民幣跌至如今的378億人民幣。

  其實,這些現象背後也反映著家居行業整體大環境的不景氣,以及投資者對家居行業前景的不看好。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國內傢俱類商品零售額為1396億元,同比增長5.9%;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商品零售額為1449億元,同比增長3.6%;家用電器類商品實現零售額6517億元,同比增長5.9%。

  而在2019年之前的幾年,與家居行業相關的商品零售總額都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如今增長已經明顯放緩,滑落至6%以下。在家居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紅星美凱龍也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多次戰略轉型失敗,線上線下互聯之路坎坷

  紅星美凱龍作為家居行業中連接“人”與“貨”的中間平臺“場”,是下了“血本”的了。據公開資料顯示,紅星美凱龍自1998年開始大量買地、投資房產,逐漸形成了“買地、建商場、招商、開業”的經營模式,2009年後又開啟了委託管理模式,商場數量迅速增加,企業的規模也逐漸壯大。

  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紅星美凱龍已經有87家自營商場、250家委管商場,通過戰略合作經營12家家居商場。此外,以特許經營方式授權開業44個特許經營家居建材項目,共包括 428 家家居建材店。集團擁有689萬平方米的投資性房產,賬面價值超過了785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超過70%。

  而這也讓紅星美凱龍被稱為家居行業的“包租公”,因為它靠著收租和買賣房產賺差價就能盈利。不過,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線上下單的購物模式成為消費者新的選擇,一些家居品牌開始轉攻線上渠道,大量的家居品牌陸續和互聯網電商平臺合作,撤出了需要支付高昂租金的實體商城,入駐網上商城,紅星美凱龍的生意也因此變得艱難起來。

  被線上電商截胡的“流量”紅利和經銷商,迫使著紅星美凱龍不得不轉型。於是,紅星美凱龍便踏上了轉型之路。

  在數碼家電行業的蘇寧、國美這些線下商城轉型線上綜合電商平臺之時,2013年,紅星美凱龍推出了自己的家居電商平臺“星易家”,並且成立了“家品會”網站;2016年又開啟了“1001”戰略,即在線下開設1000家商場,建立1個線上平臺,實現線上線下的互聯互通。

  遺憾的是,這些戰略轉型統統沒有成功。星易家平臺半年內投入2億元人民幣卻只成交了4萬元交易額;同時家品會網站的流量極小,停止了運營;1001戰略也隨著負責人的相繼離去而夭折。

  隨後,2018年10月,紅星美凱龍與騰訊合作推出IMP傢俱智慧營銷平臺;2019年5月,紅星美凱龍又引入阿里作為第二大股東,與互聯網巨頭展開門店建設、電商平臺搭建、物流倉配、消費金融、支付方式等方面的合作。

  顯然,紅星美凱龍這次又站在“新零售”的風口等待時機,試圖藉助騰訊、阿里兩大互聯網巨頭的力量獲取流量以保住自己在家居行業的龍頭地位。

  不過,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紅星美凱龍和互聯網巨頭們之間的合作還僅僅停留在互相導流的初級階段,想要打通線上線下的互聯之路、彌補紅星美凱龍線上流量的缺憾,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