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如今蘇州製造行業的現狀?

沙漏遺愛


2005年蘇州就成為中國第二大工業城市,第一是上海。

我們來說一下蘇州各個時間段的發展,總之我想表述的是,蘇州遠比想象的強大。也不是我們表面以為的沒落了。儘管現在開始各地方都開始鼓吹各地的中心城市。武漢,鄭州,合肥,成都等等。但這個低調蘇州確實很強橫。

1978中國確定改革開放,上海走在最前面,開埠迎接外國資本的進入。前半段我們細節不說了,來看看有數據可查的2005年,蘇州發展的成果。

2005年蘇州,工業總產值達 到 12123 億元,全國第二大工業城市。2006 年, 蘇 州市區的居民人均收入為 18532 元。(我記得那個時候,中部區域還是比較窮苦的外出務工階段,長三角還是首選), 2006 年底, 世界 500 強企業已有 113 家落戶蘇州,並投資興辦了 349 家企業。蘇州吸引的 外資中 93%以上資金投於製造業。形成了以 IT、IC 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絕大 多數是由外資構建起來的。(數據來自:《產業根植性與經濟成長性: 杭州與蘇州的比較,解聰慧 卓勇良 2007年》)

2006年的蘇州,已經成為中國外資企業的第一大聚集地。放到如今的2019年,蘇州依然是中國最大的外資品牌第一聚集地。

這個時候的蘇州,並沒有迎來最強的爆發的時段。伴隨著國內市場進一步擴大,中國迎來了一輪新的發展高峰。

2006年的蘇州,是真正的以代工為主,2006年蘇州的兩大產業,IT,IC產業是嵌入的形式,在中國發展。比較典型的情況是,代工廠過來後,帶著一大幫配套設備商過來。

這種情況類似,現在蘇州的電子企業,去越南一樣。代工廠去了之後,設備商,原料廠商都跟著去了,也就是全產業鏈的轉移。當時的蘇州就是這種情況。

2007年-2018年,蘇州的巔峰十年,蘇州整體GDP上漲了3倍,跑贏了中國總體的GDP增速。(中國2007年27萬億,2018年87萬億。)

這裡先不說,蘇州同其他地方比較,蘇州的GDP總量確實非常龐大。除了北上廣深,重慶,天津之外,就是蘇州。

我們來說一下蘇州的行業分佈,這裡就是蘇州製造業的發展詳細概述。我們以2017年,蘇州各產業數據作為基本分析。

2017年,蘇州市六大支柱行業累計完成產值30568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電子信息業完成產值9744億元,同比增長8.6%裝備製造業完成8455億元,同比增長9.3%;冶金業完成3362億元,同比增長24.8%;紡織業完成3047億元,同比增長3.5%;輕工業完成2685億元,同比增長9.3%;化工及石油業完成3275億元,同比增長13.8%。

蘇州不是傻子,我從來不認為,發達地區的主政領導都是傻子,他們絕對能夠看到區域發展的弊端和優勢。

2007年至2017年,蘇州一直在轉型。蘇州轉變了幾樣比較典型的市場。

1、吸收外資技術和經驗。將嵌入式的企業的基礎上,孕育出本土企業。電子裝備業領域,蘇州培養了,賽騰精密,富強科技,勝利精密,立訊機密(蘋果的主要供應商),東山精密,博眾精工等等。你會發現這些企業都有外資的技術和客戶背景。

這些企業的崛起是中國本土手機品牌快速崛起的主要依靠。目前國內手機生產加工裝備,70%以上的設備均來自於蘇州。(其次就是深圳)

這一輪的專項,主攻的裝備製造業,從目前情況來看比較成功。但2018年電子市場預冷,且下滑比較嚴重,所以大部分的電子行業從業者感覺到生意難做。甚至不少企業在裁員,甚至關閉。這個不是蘇州獨有的現象,更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是全球的情況。因為新一輪的產業專業已經開始了。

這一點上來說,不單單是蘇州,中國所有城市都需要考慮,一旦代工廠離開了,你自己還能留下什麼?廠房?技術?還是已經培養出本土化的企業?如今風光的合肥,鄭州更應高考慮這個問題。

2、萎縮的紡織業,增強化工,鋼鐵等傳統領域的優勢。

3、2018-2019年,全國汽車整車市場,汽車零部件市場下滑25%以上,蘇州同樣不可倖免。江淮汽車的生產都不足其產能的1/4,可想而知汽車市場的情況多糟糕。蘇州汽車同類企業,在這方面也很嚴峻,但應該可以在2022年挺過來。

4、一般製造業的低迷。這個確實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經濟發展史週期的,這個週期說白了,就是經濟並不是一個完全單位依靠供需關係調整的事情。可能造成通脹,可能造成緊縮。總之現在恰好處於調整期。

在這一輪的的調整前,製造業城市,越是靠前的越是深度參與其中。所以蘇州的製造業感受更深刻。也許國內不少地方,只是聽說有企業往國外搬遷,但是,你肯定沒有真的見過多少。蘇州那真的是遍地都能看到。需要出去找出路。

蘇州製造業,在新型產業的佈局上面,在這輪調整期,已經顯示出成效。包括新能源:光伏,鋰電,醫藥等。

雖然有點殘酷,但必須說道,蘇州其實在做日本,美國曾在90年做的事情,做自身產業的調整。這一輪變革過後,會是一個穩健的發展增長。


機器人觀察


以前,蘇州製造業的優勢是因為吸引了大量的外資製造,現今,這個優勢正在消減,非常需要找到新的增長點。

智能製造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但是考慮到目前國內智能製造的總體認知水平偏低,大多數項目以獲得補貼為目標,短期內行不成氣候,長遠來講也很難形成影響(瞭解了目前的相關地方政策,只能說中間執行層相當業餘,可惜了頂層的那些設計)。個人觀點,補貼政策,尤其是地方性補貼政策,對智能製造的發展是反向作用力,亟待優化。

還有一個機會是小微型製造企業的升級,如果蘇州把以前依附外資製造發展起來的小微型製造企業搞上臺階,形成具有地域優勢的小微型專業製造集群,蘇州製造再熱鬧20~30年就不是啥問題了~

這些,要看蘇州主政者的水平了~


匯市金手張辰


蘇州在中國算是數一數二的工業強市,在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所以這並非一市的現狀,正是中國製造業發展的現狀和困境吧。在我看來,中國製造業已經到了必須突破和升級的發展階段了,否則就不可避免的滑入中等發達國家陷阱而停滯而倒退。說到底就是要參與制造業的設計層面和品牌營銷的競爭,而不僅僅是加工生產層面,說的白一點,就是中國要有自己的西門子,通用,博世這樣的企業。說到這,就已經不是一個蘇州市就能解決了的問題了,區域協同發展已不可避免,比如打造長三角一體化,以上海為中心協調發展,突出各市特色,行業細分領域重點突破,這才是蘇州的出路,也是中國的出路


八竿子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用這八個字來形容,讓世人仰慕己久,古蘇州人文風景己經甲天下了。改革的藍圖更加風範,內地的年輕人擁蜂而至,中國領先世界,必須十四億中華兒女爭分奪秒苦幹,才能引領世界。

只是,不要韌性抓經濟建設,把古文明給碾壓的不復存在,必須兩手抓;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環境原始化,讓人間天堂金壁耀煌。


郭前年


蘇州現在要的是高端製造業,生物製藥,高科技產業。。。[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一隻板刷


傳統制造業,很多產業被外資壟斷,需要加快創新,引進人才,提高研發部門待遇,整合配套資源,讓蘇州變的更加美好。



蘇州小海


談到製造,柔性加工系統是發展的亮點,但要依託人工智能,綜合儀表系統,數控機床。最好和東北數控聯合搞。


山石嶙嶙


美女製造!


歡喜狗


現在蘇州的製造業生存都較為困難,蘇州現在正在轉型升級,以後主要以高科技產業,生物納米產業,人工智能產業為主了,所以製造業在蘇州已經有點跟不上政府步伐了。


澎湃的信仰


杭州現在走網絡經濟旅遊經濟青山綠水,蘇州走製造業加工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