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種植西葫蘆,在坐瓜後容易出現瓜不膨大的現象,該如何解決呢?

農人答農事


西葫蘆是北方地區栽培的主要瓜菜之一,營養豐富,品質鮮嫩,種植簡單,高產穩產,深受廣大種植者的喜歡,在市場上賣的也很好。生產上的西葫蘆以棚室種植為主,主要種植茬口為秋冬茬、一大茬和早春茬,冬季反季節生產的西葫蘆能夠滿足冬季和早春季節市場的需求。

種好西葫蘆對生產者、對蔬菜市場都很重要,冬季管理好西葫蘆就更重要。但是西葫蘆為喜溫、喜光蔬菜,冬季大棚西葫蘆栽培管理很有難度,易化瓜是生產中的主要問題,表現為坐瓜後瓜不膨大,枯萎化掉。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主要從以下3個方面採取措施解決西葫蘆化瓜問題。

  • 首先要改善田間的光照條件,光照弱易化瓜;

  • 其次種植時培育壯秧,植株徒長易化瓜;

  • 最後人工輔助授粉促進結瓜。

一、首先要改善田間的光照條件,光照弱易化瓜

西葫蘆生育期間喜強光照,不同生育期對光照時數的要求不同。幼苗期適宜減少光照,促進雌花分化早、分化多;開花坐瓜期適宜增強光照,促使坐瓜和瓜條生長。

所以冬季種植西葫蘆時,棚內弱光照對植株生長和結瓜十分不利,易化瓜,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採取措施改善植株間的光照條件。

1、勤清洗棚膜,增加棚膜的透光性;冬季灰塵多,最好半個月清洗一次棚膜。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在後牆上張掛反光幕,能夠很好的增加棚內光照。

2、進行植株調整,增加田間的透光性。首先種植密度要適宜,每畝地定植1900棵左右,其次大棚種植西葫蘆多是採取吊蔓栽培,植株長到6-7片葉時進行吊蔓,始終保持生長點有充足的光照,保證植株儘可能多的受到光照。結瓜盛期要摘除病殘老葉,每次採收後剪掉下部2-3片葉為宜。

二、種植時培育壯秧,植株徒長易化瓜

1、西葫蘆定植後苗期要適當蹲苗,控水控溫從而控制生長

首先西葫蘆不需要較高的溫度,溫度高時易徒長,適宜生長的溫度條件為白天20-25℃,夜間12℃左右。

其次雖然西葫蘆生長對水分的需求較大,根系土壤溼度一般保持在80-85%,但是苗期土壤溼度高,植株易徒長。苗期土壤溼度保持在70-75%比較合適,也就是說西葫蘆定植後澆定植水,3-5天后澆緩苗水,之後根瓜坐住前如果不是特別乾旱不澆水。結瓜後開始澆水,保持土壤溼潤。

2、如果苗期徒長嚴重,可以噴施矮豐靈控制生長。

3、種植西葫蘆多施有機肥、合理追施化肥

種植西葫蘆要多施有機肥,利於培育壯秧,整地時每畝地施入腐熟糞肥3000-5000公斤,過磷酸鈣100公斤,菜籽餅50公斤,做為底肥。

定植後要少施化肥,苗期儘量不追施化肥,但是結瓜期要提供持續的充足的養分供應,利於結瓜。結瓜期每隔7天葉面施肥1次,噴施0.2%磷酸二氫鉀和蔗糖水溶液,補充營養促進結瓜;每7天追肥1次,隨水衝施高氮高鉀複合肥10-15公斤/畝,高氮防止植株早衰,高鉀利於開花結瓜。

三、人工輔助授粉促進結瓜

開花後可以於上午9點到11點進行人工授粉,摘取雄花,去掉花瓣,用雄蕊輕抹雌花的柱頭完成授粉;也可以在上午11點左右雌花完全開放後,用20-30mg/kg防落素塗抹瓜柄和柱頭,坐果率能夠達到90%以上。

總結:大棚種植西葫蘆,想要不化瓜,冬季要張掛反光幕增加棚內的光照,春秋高溫季節移栽後要控水控溫防止植株徒長,人工輔助授粉促進結瓜。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您的閱讀!


種菜姑娘


首先我看了幾個回答,但是說實話,他們的回答其實太書生氣,講的並不是實踐經驗。

個人僅提供幾個解決措施供你參考:

其一,在雌花開放當天上午10點,用防落素或2,4一D稀釋液塗抹柱頭,不要塗抹花柄,因為效果不如塗抹雌花柱頭明顯。塗抹要均勻,不要過於用力,以免損傷雌花柱頭。雌花就是有西葫蘆的花,那種雄花在棚室內一般沒有多少花粉,不能通過授粉來促成雌花發育成幼瓜。

一般2,4一D的使用濃度為20-40PPM,只能用於塗抹。市場上有些小瓶裝用於番茄兌水量是1.5-3斤,但用於西葫蘆、茄子時需要兌水量減半。並根據氣溫變化調整。氣溫達到20度以上時用低濃度,低於20度時用高濃度。而防落素及其復配製劑可用小型噴霧器噴花,因為產品有多種,所以兌水量並不相同。參考番茄用量兌水量減半。但防落素的使用濃度為30-50PPM。20-25度條件下時用30PPM,低於20度時用高濃度,應根據氣溫變化調整。

其二,適時澆水是確保西葫蘆膨果的一個因素。過於乾旱會導致西葫蘆不能正常膨大,而澆水過早又易導致西葫蘆因植株徒長而化瓜。

一般來說,澆第一次催瓜水在全田大部分植株(參考值為2/3)的根瓜長到10釐米長拇指粗時,要選擇在晴天上午10點前或下午3點以後進行。畝追施尿素15公斤,硫酸鉀10-12公斤。連陰天不要澆水。

其三,葉面噴施尿素300-500倍加磷酸二氫鉀300-500倍液,並可加入蕓薹素、赤黴素等植調劑。葉面噴施1000倍硼砂溶液可預防缺硼性不座瓜現象。

其四,為防治灰黴病等造成化瓜,在沾花葯液中可加入咯菌腈,2.5%10毫升裝兌水量為4斤,但藥液不能放置超過12小時,以免失去防病效果。另外,還要注意防治茶黃蟎,因為此蟲可造成嫩葉扭曲畸形,且肉眼難以辨別,可能被誤認為生理性病害或病毒病,而錯失防治時機。一般用阿維菌素加噠蟎靈噴施嫩葉背面及頂尖。

當然溫度也是影響西葫蘆膨果的因素,不過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會注意到,不再贅述。



102705716761五福


西葫蘆是最常見的大棚蔬菜之一,尤其是現在這個時間,反季節種植的西葫蘆對於種植管理要求比較高。下面我們就講一下在種植過程中出現西葫蘆果實不膨大問題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植株旺長引起的不膨大

這個很容易理解,在西葫蘆座果膨大期,如果植株枝葉生長旺盛(營養生長旺盛),那麼就會耗費大量營養,影響果實的膨大。

這種情況下建議種植戶適當的控旺,根據西葫蘆的生長情況選擇控旺藥劑如5%烯效唑1000倍、10%多效唑.甲哌鎓30g/畝等,建議用量比正常量偏小,否則容易對果實造成影響;

除此以外,建議採取一些物理方法進行控旺,施肥時切記不能偏施氮肥,同時注意調控溫度,西葫蘆最適生長溫度在18到22℃,超過25℃,容易旺長,因此應當適時通風降溫,保證大棚內溫度;也要特別注意,旺長的情況下儘量控制澆水,如果確實乾旱,建議小水澆灌。

不科學的使用蘸花葯劑

有一些種植戶為了提高座果率而使用蘸花葯劑,這確實增加了產量,但是蘸花葯劑使用是有一定的技巧,在溫度低的情況下,建議藥劑濃度略大,高溫時濃度稍微要小;植株長勢旺時,濃度宜大,植株長勢弱時,濃度宜小。所以必須控制好蘸花葯劑的使用量。

如果出現蘸花葯劑使用量過大而影響西葫蘆生長的情況,建議噴施一些藥劑緩解,可以使用磷酸二氫鉀搭配0.01%蕓薹素內酯1500倍,間隔5-7天,連續噴施兩遍,同時搭配衝施一些含有氨基酸高鉀複合肥15-20公斤。


掛果多,養分供給不足

種植戶為了提高產量,使植株負載過大,養分供應不足的情況下果實可能會出現停止生長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有兩點建議:

首先,去除畸形果,以及一些小果,降低植株負擔。其次做好養分補充,結果期建議種植戶以高鉀複合肥為主每畝地追施硫基高鉀複合肥20公斤左右,用藥水平高的地區,可以使用含有腐殖酸,海藻酸的複合肥,對於根系生長有好處。葉面噴施大量元素葉面肥對於果實生長也有益處!

以上就是我關於西葫蘆不膨果的一些看法,歡迎大家繼續討論!

關注植保小貼士,獲取更多農業信息!


植保小貼士


大棚種植西葫蘆,坐果後不膨大,我認為是西葫蘆化瓜了。那麼該如何解決呢?請往下看:

西葫蘆化瓜的原因

1.環境與營養因素 西葫蘆育苗期遇到低於10℃以下的低溫,導致西葫蘆花芽分化不正常而化瓜。幼瓜期和結瓜期遇到高溫或低溫、弱光、乾旱、缺肥或氮肥過多等也易造成西葫蘆化瓜。

2.生育失調因素 西葫蘆植株生長過旺,抑制了生殖生長,給西葫蘆過早的追肥澆水,或者過分密植,通風透光性差,光合作用效率低,引的西葫蘆化瓜。

3病害因素 病害也會引起西葫蘆化瓜。如霜黴病、白粉病、灰黴病等。

西葫蘆化瓜的防治方法

1.環境調控與營養協調 要嚴格控制西葫蘆幼苗期、開花坐果期的溫度、溼度、光照和肥料。避免西葫蘆苗期因低溫光照不足造成化瓜。加強棚內溫度管理,防禦低溫冷害。加強連續陰雨天和氣溫驟降天氣的溫度管理,發現低溫冷害要及時給西葫蘆噴施葉面肥,增強西葫蘆的營養和抗性。陰天白天要給西葫蘆棚適度放風。

2.合理密植 成品西葫蘆果實應及時採收,均衡西葫蘆全株的營養。要按合適的密度種植西葫蘆。及時採收,以減輕對上部西葫蘆的影響,及時補充西葫蘆所需要的養分,防止化瓜。

3. 及時防治病害 採取綜合措施防治西葫蘆病害。苗期用15~毫升蕓薹素+20克多菌靈兌水15千克葉面噴霧,5~7天一次預防病害。結瓜期發生白粉病時用10毫升全樹果+10毫升雲大翠麗兌水15千克葉面噴霧,5-7天一次,治療病害多坐果。

總之,西葫蘆化瓜是西葫蘆種植中的一大病害。我們要從苗期就開始預防,生產過程中採取綜合措施防治西葫蘆化瓜,把它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逸風三農


在秧苗定植十多天以後,葉子長到五六片的時候就要給西葫蘆除草。一定要把雜草清除乾淨。預防感染疾病。並且要給西葫蘆的秧杆兒壓秧。這樣是為了防止大風把秧杆刮斷影響結果。每長一尺的時候就要用土壓秧杆。還要根據土地的潮溼程度及時澆水,一般給西葫蘆追肥要使用尿素或者複合肥,一般一畝地就是二十公斤左右,或者可以噴灑葉面施肥也行。


山村孤狼


大棚種植西葫蘆,西葫蘆坐瓜後瓜不膨大的原因有這幾點:植株徒長、氣溫低日照時間短、鉀元素供應不足。



植株徒長造成瓜不膨大的應對措施

西葫蘆在結瓜期,植株吸收氮素過多時葉片成墨綠色,在氮養分供應充足的情況,西葫蘆植株就會發生徒長現象,植株猛長過於茂盛,所結的幼瓜被葉片遮檔了陽光的照射,幼瓜少了光合作用,另外植株猛長時只偏氮肥,磷鉀的吸收過於少,而幼瓜的膨大主要靠鉀素,在這種情況下,幼瓜不膨瓜。

解決方法:西葫蘆發生徒長時,首先減少氮肥的施入量,對植株採取摘心、疏枝、去葉這些控旺手段,減緩植株徒長,讓幼瓜能被陽光照射到,噴施磷酸二氫鉀促使幼瓜發育膨大,大面積出現幼瓜不膨大狀況的,可噴灑瓜類膨大劑來加快幼瓜膨大。



氣溫低日照時間短造成瓜不膨大的應對措施

西葫蘆種植,對於氣溫和日照時間是有要求的,溫度過高時植株易出現徒長狀況,溫度過度時,生長髮育緩慢,日照時間平均要達到8小時,低於8小時,光合作用減少,幼瓜難以進行碳水化合物合成,幼瓜難發育膨大。

解決方法:大棚種植西葫蘆,棚室室溫控制在18~23℃,受大棚遮檔影響,棚內的西葫蘆植株很難補充到陽光,可通過在大棚內設置“補光燈”來補充植株的光合作用,促使幼瓜的碳水化合物合成。



鉀元素供應不足造成瓜不膨大的應對措施

農業生產上講究平衡施肥,結實作物都比較偏鉀肥,西葫蘆結瓜期,植株所需養分較大,而養分中又主要以鉀元素為主,在鉀元素供應不足時,幼瓜細胞難發育,最終造成瓜不膨大。

解決方法:西葫蘆種植前底肥要施足,在開花前5天進行一次追肥,每畝施入硫酸鉀複合肥50斤左右,在西葫蘆結瓜後使用0.3%磷酸二氫鉀、0.2%尿素兌水噴施西葫蘆植株,每畝用400克磷酸二氫鉀、200克尿素兌水400斤左右,每8~10天噴施一次。



提醒

在西葫蘆促開花期,使用促花葯水的濃度不易過高,促花葯水濃度過高會抑制西葫蘆所結的幼瓜難發育,另外在結瓜期不要對植株使用植株生長抑制藥劑,這藥劑同樣會抑制幼瓜發育。如果因使用了濃度過高的促花葯水或者植物生長抑制藥劑時,可噴灑瓜類膨大劑來促使幼瓜膨大。


關於大棚種植西葫蘆,結瓜後幼瓜不膨大的原因和應對措施就分享到這,謝謝大家的閱讀!!!

【南粵新農人】每天分享各類農業種植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我們一起探討農業種植經驗,謝謝大家!!!


南粵新農人


植株吸收氮素過多時葉片成墨綠色,在氮養分供應充足的情況,西葫蘆植株就會發生徒長現象,植株猛長過於茂盛,所結的幼瓜被葉片遮檔了陽光的照射,幼瓜少了光合作用,另外植株猛長時只偏氮肥,磷鉀的吸收過於少,而幼瓜的膨大主要靠鉀素,在這種情況下,幼瓜不膨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