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憂參半的新年開局,“有料”的自主車企1月成績單

喜憂參半的新年開局,“有料”的自主車企1月成績單

2020年註定是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的一年。

突如其來的疫情肆虐,停工停產接踵而至,加之正值春節小長假,使得車企在開年交出的第一份成績單就略顯失速。據乘聯會公佈的銷量數據來看,2020年1月我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699,436輛,同比下滑21.5%,這是自2005年乘聯會零售統計以來的最低增速,而1月環比下滑20.8%,也是歷年來最低數值。

下滑的數據背後是車企們艱難生存的側影,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自主品牌銷量表現又如何呢? 我們又能從中找到怎樣的趨勢?

自主板塊表現普遍好於合資板塊

從目前發佈了1月銷量的自主車企來看,車企集團旗下自主板塊表現普遍要好於合資板塊。


喜憂參半的新年開局,“有料”的自主車企1月成績單

上汽乘用車包含名爵、榮威品牌在內,1月銷量突破6萬輛,同比微增0.04%。另外,上汽大通1月銷量則突破1萬輛,同比增長11.42%。

對比來看,上汽旗下合資品牌則表現不佳。上汽大眾1月銷量為11.3萬輛,同比下滑40.53%。而且這一跌幅,大於上汽集團34.55%的整體跌幅。上汽通用1月銷量125,464輛,同比下降30.49%,上汽通用五菱銷量78,240輛,同比下降51.1%。

除上汽集團外,廣汽集團和一汽集團也存在這樣的現象。

喜憂參半的新年開局,“有料”的自主車企1月成績單

1月廣汽乘用車銷量達3.57萬輛,同比增長5.29%。相反,廣汽集團合資板塊均呈現下滑,廣汽菲克下滑70%;去年表現強勢的廣汽豐田、廣汽本田銷量同比也下滑均超過15%。

一汽奔騰方面,截至1月22日奔騰累計銷售新車1.4萬輛,同比增長60.4%。一汽旗下豪華品牌紅旗也實現較大幅度的增長,1月共售出12,360輛,同比上漲142.7%。

喜憂參半的新年開局,“有料”的自主車企1月成績單

此外,長安汽車在1月給出了銷售134,578輛的成績單,其中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做出了主要貢獻,銷量達到103,899輛,佔集團總銷量的七成以上。

不同於上述車企,長安旗下的合資板塊實現了增長,長安福特1月銷量為15358輛,同比增長4.2%;長安馬自達1月銷量為8866輛,同比增長7.5%。

新能源車市出師不利

雖然整車集團中自主品牌板塊銷量表現良好,但由於疫情和春節假期,大部分車企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其中,新能源市場受到的影響最大。數據顯示,1月新能源車批發銷量4.5萬臺,同比下降51.3%,環比12月下降67%。其中插電混動銷量1.0萬臺,同比下降38%。純電動的批發銷量3.5萬臺,同比下降52%。

喜憂參半的新年開局,“有料”的自主車企1月成績單

從具體企業來看,作為以電動車聞名的比亞迪,2020年第一份成績單中電動車失速,而燃油車卻增長。比亞迪新能源汽車1月銷量7133輛,同比下滑75.1%。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5144輛,同比下滑68.3%;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1876輛,同比下滑84.1%。相反,燃油車銷量18,040輛,同比增長18.28%。

與比亞迪同處於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的北汽新能源,2020年的開局表現也不樂觀,1月,其銷售新能源汽車2006輛,同比下滑55.5%。

此外,長城汽車公佈的1月產銷數據顯示,長城汽車旗下的純電動品牌歐拉銷量為1300輛,同比下降65.6%,其中歐拉iQ僅售出5輛,同比暴跌99.7%;吉利汽車1月新能源和電氣化汽車銷量為4762輛,同比下降47.2%;江淮汽車1月純電動汽車銷量則為2170輛,同比下降64.1%。

事實上,從2019年6月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後,新能源汽車市場變化較大。 雖然在去年12月底有所改善,但通過今年1月銷售數據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市場又回到了去年下半年的下滑趨勢,並且隨著疫情的影響或許將更為艱難。

自主高端銷量穩健

由於受春節假期和疫情的影響,作為我國第一陣營的兩個自主品牌,長城和吉利在1月銷量均呈現下滑態勢。數據顯示,長城汽車1月份銷量為8萬輛,同比下滑28.2%。吉利汽車1月的總銷量約為11.2萬輛,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9%。

喜憂參半的新年開局,“有料”的自主車企1月成績單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和長城旗下的高端品牌領克和WEY銷量表現略顯疲軟。領克在1月給出了銷售9,008輛,同比下降28.4%的成績。不過環比去年12月,下滑幅度很小。

同樣,作為長城旗下的豪華品牌WEY在1月共銷售新車6395輛,同比下降38.84%。其中VV5、VV6、VV7分別銷售1,724輛、3,120輛、1,551輛。要知道, WEY VV7、VV5剛上市就有連續幾個月月銷量破萬輛的佳績。

如今一直在奮力向上的自主高端品牌前進的步伐明顯放慢,壓力倍增,自主高端品牌未來的路任重而道遠。

頭條說:

儘管疫情的突發會暫時性地影響今年的市場運轉,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此次疫情也會促進汽車行業的發展。根據相關信息顯示,等疫情逐漸好轉之後,擴大汽車消費成為重要的發力點,相關部門會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

雖然2月汽車市場回暖任重道遠,但從整體來看,只要熬過了這段特殊時期,中國車市一定會迸發出更多向上的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