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數字”戰“疫” 多項應用築牢疫情“防控牆”


福州“數字”戰“疫” 多項應用築牢疫情“防控牆”

打開“e福州”APP,可清晰知曉疫情動態。福州日報記者 葉義斌 攝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將數字技術應用於重點區域迴流人員排查、疫情動態監測、防控決策、復工復產等環節,“數字福州”建設成果成為這場戰“疫”的衝鋒力量。

疫情動態精準看

截至15日24時,福州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68例;16日下午,我市又有3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已連續13天有患者治癒出院,累計治癒出院23例……打開手機上的“e福州”APP,便可清晰知曉疫情最新動態,這是“福州新冠肺炎動態監測分析平臺”帶來的便利。截至昨日,平臺累計瀏覽量已突破100萬次。

該平臺是市大數據委在電信、聯通、移動三大運營商支持下,依託福州大數據企業——政信雲公司,用時5天研發上線的疫情“大數據+網格化”防控監測網,匯聚了來自“e防控”“福州市重點人員健康信息登記平臺”等系統的海量數據。“結合平臺數據,我們已發佈23期疫情重點地區人員迴流大數據分析日報,形成多份縣(市)區運用移動大數據情況通報,為各縣(市)區精準摸排、精準施策、精準管控提供數據支撐。”市大數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潛在隱患“e排查”

“請問您是否有咳嗽、發燒等症狀?”“您近期是否接觸過新冠肺炎確診人員?”……近日,倉山區不少民眾都接到了一通隨訪電話。撥打電話者是倉山區“新冠肺炎防控AI隨訪外呼平臺”的智能語音機器人,每小時最多可外呼5000個以上這樣的隨訪電話。

這是倉山區依託“智能倉山”建設成果,與百度智能雲(福州)AI實驗室合作,緊急引入的人工智能隨訪外呼平臺。平臺通過智能語音機器人對特定人群進行批量“一對一”電話外呼,自動詢問採集居民疫情信息並進行分析,生成分類統計報告,快速實現轄區內居民健康信息採集與疫情摸底,大幅提升疫情排查效率。

除了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在此次疫情的精準排查上也提供了有力支援。“福州市重點人員健康信息登記平臺”依託新一代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構建起全市統一的重點人員健康信息管理系統。基層工作者可通過信息化平臺錄入“入閩人員信息”和“醫學隔離人員”的相關信息,逐級審核上報,最終形成大數據統計信息報表,有效幫助一線防疫人員擺脫“表格戰疫”的困擾,併為全市“一張網”統一監控重點人員健康奠定堅實基礎,

服務事項“e網辦”

線上填報信息,後臺審批通過,在家坐等辦結件寄回……疫情防控期間,這樣的“網購式”辦事體驗備受市民熱捧。

連日來,依託福建省網上辦事大廳福州分廳、“e福州”APP、福州市12345便民(惠企)服務平臺等渠道,我市充分發揮信息化網絡辦事優勢,創新各類線上服務,大力推動“掌上辦、網上辦、就近辦”,實現線上“數字政府”正常運作、線下辦事有序預約。

在“e福州”APP、12345平臺上,我市還上線“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服務直通車”專題服務,提供疫情資訊、疫情投訴服務,幫助市民獲取第一手的疫情消息,併為市民提供舉報惡意哄抬物價的商家、違規的人員聚集活動等渠道,讓市民“對疫情發展心中有數、在疫情期間辦事有路、對疫情問題訴求有處”。

根據“e福州”後臺顯示,連日來,疫情地圖、看病就醫、公積金查詢服務、交警服務、違法車輛處理等事項“熱度”位居前列。

企業復工更有“數”

企業復產“在線申報”、政府“一鍵備案”、員工返崗“一人一檔”……近日,我市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基於“釘釘”APP開發企業復工申報審批平臺和返崗返工健康監測平臺,為企業提供“防疫+復工復產”解決方案。

員工只需在“釘釘”平臺上進行企業復工健康登記,並完成每日“健康打卡”,企業和政府相關部門就可以通過大數據平臺瞭解員工個體和全體的健康狀況,讓健康的人迅速返崗、讓有感染風險的人居家隔離,從而實現精準快速復工復產,為企業健康生產加上“大數據保險”。截至昨日,各縣(市)區和高新區申報平臺均已上線,全市已導入超過1.3萬家企業信息。

“平臺實時分析企業上報的數據信息,有利於政府掌握疫情信息、強化決策能力,從而確保企業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市大數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結束後,該平臺可繼續發揮政企聯動、政策精準送達、企業訴求上報等作用。

(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 通訊員 陳建 周杰 黃溫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