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治癒者講述的病房故事:我的醫生會“話療”

日前,長春市傳染病醫院收到一批特殊的捐贈:護目鏡100只。物品不特殊,特殊的是捐贈人,他們是不久前剛剛出院的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劉先生和愛人。

一個治癒者講述的病房故事:我的醫生會“話療”

“我們最想感謝的是長春市傳染病醫院的醫生和護士們,是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把我們從死神手中拉了回來。”走出隔離區,劉先生手捧鮮花激動地說。

回憶起自己從確診到出院的經歷,劉先生感觸頗多。

我們一家三口是從外地回到長春準備過年的,誰料自己卻被確診為新冠肺炎,而妻子也不幸被我感染,孩子目前在隔離觀察中,還不知道情況怎麼樣。”剛住院時,劉先生心情糟透了,一直焦慮和自責,心理壓力很大。

“這裡的醫療水平過硬嗎?”因為懷疑,他的厭煩情緒就直接表現了出來。護士給他採血化驗,“趕快給我換個護士,別給我採血了,沒完沒了的!”他說。

一個治癒者講述的病房故事:我的醫生會“話療”

他的主治醫生張英良查房時,觀察到了這兩口子的異樣。於是,張英良在每次精心治療的同時,又下了一個新“方”:話療。

“都是東北男人,就該把關係當哥們處,敞亮地,沒什麼嘮不開的。”“哥和姐,今天想吃點啥?”“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病了就治唄!”“各項指標看,你們今天的狀況比昨天好多了。”“放心,只要配合治療,你們倆很快就能康復,你兒子也挺好的。”

聊著聊著,劉先生和愛人的心打開了,從以前的不理睬,到開始回應他,然後態度慢慢轉變,最後,兩人處成了朋友,劉先生有話也願意找張英良嘮了。“治癒患者的‘秘訣’不光是為患者提供精細的醫療、護理,還要隨時觀察患者情緒,適時進行心理疏導和精神上的鼓勵。其實對於隔離病房的病人來說,他可能都不知道我長什麼樣子,但是他一定最想聽到的就是醫生、護士們為他們加油的聲音。”張英良說。

一個治癒者講述的病房故事:我的醫生會“話療”

接受張英良醫生“話療”的患者有很多。因為防護服的密封性很嚴,加上走路時衣服的摩擦聲,患者喊他時,有時會聽不清楚,於是,張英良就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了防護服上,患者可以在紙上寫出他的名字,通過別人可以隨時找到他。還有一些患者聽力不好,他需要和對方貼得很近才能正常溝通,感染風險很大,但他從來沒有顧及這些,會和患者握手,拍拍他的肩膀,給予患者鼓勵。即使不是他的班兒,他也會通過微信和患者聊天,對於患者的任何問題,張英良都會耐心地回答。

吉林日報全媒體 記者:李曉靜 編輯:趙樹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