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戰疫”故事」戰“疫”情 沂南吹響飼料保衛戰衝鋒號

沂南是傳統畜牧大縣,飼料生產企業35家,其中單一飼料企業13家;寵物飼料企業3家;配合飼料企業19家,2019年飼料總產量136.5萬噸。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致使交通停運、原料運輸困難、村莊封閉、員工流失、防控物資斷貨等一些列問題接踵而來,原有的飼料生產計劃被打破,一時間飼料供應困難,飼料面臨生產斷檔,畜禽面臨“斷糧”現象。飼料企業將面對前有疫情防控的阻擊戰,後有畜禽“斷糧”的追擊戰局面,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主動出擊,積極作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面打響飼料保衛戰。

主動出擊,保衛戰實現良好開端

飼料是養殖的基礎,飼料生產是畜產品全產業鏈條的壓艙石,飼料一旦斷檔,就會發生畜禽“斷糧”餓死情況,從而疊加動物疫情風險,在當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下,後果將難以想象。為此,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迅速行動,主動出擊,首先對全縣活禽放養、飼料企業生產和畜禽屠宰加工企業原計劃開工情況進行了摸排統計,掌握起第一手資料。1月27日,在全市率先制定了《飼料生產企業復工標準》,同時向縣疫情防控指揮部提報了《沂南縣關於飼料生產企業恢復生產的申請》。1月28日晚,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印發了《關於暫緩企業復工、復業的令》(第5號),明確了飼料企業復工標準、飼料及飼料原料運輸車輛管理等相關要求,科學指導飼料生產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逐步復工生產。同時,屠宰企業的陸續復工,也在不斷消化前期堆積的畜禽出欄存量,在努力提產量的同時,全力以赴減存量,兩力相助,切實緩解了飼料供應壓力,全縣飼料保衛戰實現良好開端。

多方努力,保衛戰有了後方支援

飼料企業除設備操作和裝卸外,其他工序全部機械化,生產過程中工作人員使用對講設備交流信息,不存在人員聚集情況。但關鍵時期,就要實行最嚴格的的管理,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指導復工企業,高標準執行縣疫情防控指揮部5號令要求,嚴格執行三項制度,本著“封住廠、管住車、控好人、消好毒、報好表”的十五字防控方針,築牢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面對企業復工後存在的運輸困難問題,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幫助辦理省內運輸通行證和報備省外車輛信息放行服務,確保運輸暢通;針對原料短缺問題,協調當地原料供應商首先保障沂南飼料企業原料供應,雲禽網絡科技平臺藉助互聯網優勢,全網收集飼料企業的需求信息,發動了糧達網、好商糧等全國糧食互聯網平臺等資源來尋找玉米、豆粕等貨源信息,促成供貨商、服務商與飼料企業對接商談,確保玉米和豆粕等大宗飼料原料不斷貨,給飼料保衛戰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援。

科學引導,保衛戰發起總攻

因未能如期開工生產,目前飼料企業基本沒有庫存,均為現產現銷狀態。一直以來飼料屬於產能過剩行業,當今遇上突發疫情,顯現出物資保障的重要性,飼料企業也鉚足幹勁,想法設法加快生產,佔據市場份額。禽料生產企業根據銷售幼禽飼料(開口料)數量,合理分配飼料分銷給放養中間商,並實行限銷政策。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要求飼料企業,制定合理的飼料5天生產計劃,對飼料生產必須打好提前量,不能出現生產斷檔現象,並對銷售臺賬實行日報告制度,通過監控飼料去向,杜絕囤積飼料,鼓勵科學均勻投放市場,做到物資合理配置,市場規範運轉。通過調度企業的日產銷量和日庫存量等信息,繪製全縣飼料供應運營圖,通過掛圖作戰,精準施策,及時解決企業復工後的困難。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導致飼料一時緊缺,隨著屠宰企業的復工,畜禽陸續出欄,而養殖戶受疫情影響,補欄積極性不高,畜禽存欄量將大幅下降,一段時間後飼料將面臨銷量嚴重下滑的危機。為此,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積極行動,廣泛宣傳,動員養殖戶積極補欄,確保不出現畜禽存欄大幅下降的問題,化解飼料企業擔心後期銷量下滑,原料補充積極性不高的現象,給飼料企業吃了一劑定心丸。下一步隨著復工大潮的來臨,飼料生產全產業鏈將正常運轉。“防輸入”“防聚集”是疫情防控的重點,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要求企業一高度重視,確保不打破當前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確保安全生產、產品質量穩定。擺脫麻痺思想,繃緊“防疫、安全、質量”三根弦,保持“拉滿弓、繃滿弦”的精神狀態對待生產,堅決不能顧此失彼,出現僥倖心理。沂南飼料保衛戰已發起總攻,吹響衝鋒號。

後記:今天的飼料就是明天的食品,從源頭關注食品生產供給安全,才能保證經濟社會穩定和諧發展。目前,沂南縣19家配合飼料生產企業中,除平時市場份額佔有量較小的1家小型飼料企業外,其他企業全部復工,順利生產,其中5家日產能500噸以上的企業,復工後產能恢復到100%,全縣配合飼料總產能恢復到80%。戰“疫”情,企業負責人更是身先士卒,有的當起把守的門衛;有的當起駕駛叉車的司機;更有的還當起投料的車間工人,24小時在廠指揮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他們不是不怕疫情,而是飼料供應責任讓他們無法迴避。他們不是沒有家,是擔當讓他們舍小家顧大家。他們同樣是在戰“疫”的前沿,在保證疫情防控有效有序的前提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產,切實做到“兩手抓、兩不誤”。(林清香 盧肖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