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 貨幣政策量價齊發力 資金面延續寬鬆


抗擊疫情 貨幣政策量價齊發力 資金面延續寬鬆

中國聯合商報 記者 劉志 北京報道 抗擊疫情離不開資金保障和支持,近期從中央到地方,多項穩金融政策持續發力。2月10日,央行發放首批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向疫情防控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

資金面延續寬鬆

2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0億元的7天期限逆回購操作。當日有38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淨回籠2800億元。央行發佈公告稱,為對沖公開市場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開展1000億元7天期限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4%。

而在2月10日,央行公告稱,為對沖公開市場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9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具體來看,開展7000億元7天期和20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Wind數據顯示,2月10日9000億元逆回購到期,完全對沖到期量。

這也是繼1.7萬億元天量逆回購操作後,據Wind數據顯示, 2月8日至2月14日央行公開市場有1.28萬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2月10日、2月11日分別到期9000億元、3800億元;無正回購和央票等到期。另外,此前一週央行已累計淨投放5200億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央行集中開展“天量”逆回購操作存在滾動續做需求,雖然節後現金迴流可起到一定對沖作用,但屆時到期續作逆回購需求依然較大,加上疫情等因素影響,央行仍可能繼續開展適量逆回購操作。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此前表示,中國有充足的政策工具來應對經濟下行的壓力,貨幣政策要綜合考慮內外部平衡多重因素;央行將平衡好貨幣政策支持經濟增長和穩槓桿的關係,繼續發揮定向降準、再貸款、再貼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引導作用;市場預期20日公佈的LPR有較大概率下行。央行和銀保監會正在對資管新規是否延期進行技術評估,推遲是有可能的。

2月7日,資金面延續寬鬆,貨幣市場利率多數下跌。銀存間質押式回購1天期品種報1.6924%,跌2.74個基點;7天期報2.1174%,跌9.18個基點;14天期報2.0119%,跌24.68個基點;1個月期報2.3099%,跌3.75個基點。

同時,有分析人士指出,貨幣政策操作將視疫情發展靈活調整,央行進一步出臺舉措可期。本月中旬央行適時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並下調操作利率的可能性不小。

潘功勝指出,中國經濟有較強的韌性和強大的潛力,宏觀調控政策的空間十分充足。下一步貨幣政策將從三方面著手:一是加大逆週期調節的強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為實體經濟提供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二是進一步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市場報價利率傳導機制,提高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三是繼續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加大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抗擊疫情 貨幣政策發力

在疫情影響背景下,貨幣政策正在量、價兩方面同時發力,逆週期調節力度明顯加大。在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加大資金支持的同時,降低暫時遇到困難的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增加其中長期貸款供給也成為政策重點。

據不完全統計,僅近半月以來,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等部門以及多個地方政府就累計發佈逾30條政策,涉及提供流動性穩定金融市場預期、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加大資金支持、進一步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等多個方面。

業內專家表示,一攬子穩金融舉措具針對性,也將形成政策合力,引導資金流向,降低企業負擔。

春節以來,央行持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累計投放流動性已近2萬億元,保持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發出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的信號。業內人士表示,超預期流動性的釋放穩定了金融市場預期、提振了資本市場信心,更有利於金融機構在非常時期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2月7日,財政部聯合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審計署印發通知,推出多項舉措,包括部署專項再貸款支持疫情防控,繼續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和製造業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降低綜合融資成本,以及採取多項便利措施支持金融機構疫情防控期間發行金融債券以及資產支持證券、短期融資券等。

穩金融另一政策著力點是加大對疫情防控所需資金的供給力度,使得戰疫一線企業獲得更大規模和更低成本的資金支持。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10日,已有近20省份陸續發文為轄內受困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內容主要包括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加大對流動資金困難企業的支持力度、嚴防盲目抽貸等。

財政部負責人此前表示,出臺針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的中央財政貼息政策,是應對疫情的應急之策。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範若瀅也認為,央行將適當增加2020年全年降準或定向降準的次數或幅度,加大調降MLF利率幅度,引導LPR利率下行,並進一步發揮LPR作用,推動實體企業融資成本下降。同時,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創新也將加碼,對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及地區給予信貸傾斜。

上述財政部負責人此前表示,下一步,將統籌考慮疫情變化對經濟的影響、現有政策實施的效果等因素,加強宏觀研判,先抓好現有政策的落實,精準支持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地區和人群,幫助他們儘快恢復正常生產和經營。同時,為紓解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應對疫情的經濟影響,做好前瞻性、有針對性的政策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