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央行又"降息",投放3000億!政策護航,賺錢機會來了?

MLF“降息”來了。


剛剛,央行又一次放大招,股市迎來應聲大漲。繼上週累計實施逆回購10000億元后,央行今天開展新的MLF操作,利率下降10個基點!

另一項數據則顯示,自2月3日算起,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投放的流動性已高達3萬億元。

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量價齊跌

2月LPR下行成定局


2月17日,央行發佈消息稱,當日開展2000億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中標利率3.15%,較此前下降10bp;開展7天期逆回購1000億元,中標利率2.4%。今日有1萬億逆回購到期,無MLF到期,共實現流動性淨回籠7000億元。


突發!央行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1年期MLF操作利率為3.15%,相比前次下降10個基點。


這是農曆春節後,第二個具有政策指標意義的利率出現下調。


2月3日,在春節後的首個工作日,央行創紀錄開展了1.2萬億元逆回購操作,同時當期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雙雙下降10個基點,超市場預期。


這一背景下,市場普遍預計接下來MLF操作利率也很可能下降。


本月7日,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在國新辦發佈會上即表示,在量增價降的背景下,整個金融市場利率也在下行。金融市場、貨幣市場利率變化會影響LPR預期,現在市場預期下次中期借貸便利操作的中標利率和2月20日公佈的LPR,也會有較大概率下行。


突發!央行又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目前金融市場流動性充足,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利率下行,用MLF置換部分到期逆回購,一方面可以拉長資金投放的期限,穩定市場預期;另一方面下調利率,為LPR利率下降打開空間。


“我預計2月20日新一期LPR利率報價,1年期和5年期以上兩個品種利率均下調10個BP,分別為4.05%和4.7%。”溫彬表示,“如果通脹漲幅回落,降準和降息仍有空間,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情況下,進一步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溫彬表示。


而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則認為,預計本月1年期LPR報價也將下行10BP,但5年期LPR報價則可能下行5BP。


另一方面,面對疫情衝擊,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都在積極行動,助力抗擊疫情。以商業銀行為例,目前已有多家商業銀行下調受疫情衝擊地區的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並通過增加貸款投放額度,延長企業貸款期限,減收、免收手續費的方式,來促進企業綜合貸款成本下行。


“但隨著資產端利率的下調和不良預期增加,銀行經營也會面臨一定壓力。對此,除一些貼息政策支持外,我們還希望監管可以放寬對不良的考核,並考慮到銀行的經營壓力,降低銀行的負債成本。”中部地區某村鎮銀行行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面對銀行負債成本限制銀行持續下調貸款利率和LPR報價的這類情況,除監管下調MLF利率外,也有經濟分析師表示可以從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即通過調低存款基準利率來解決。在上個月的人民銀行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佈會上,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也曾表示,存款基準利率還將長期保留,未來人民銀行將根據國務院部署,綜合考慮經濟增長和物價水平的情況,適時適度進行調整。


中信證券明明研究團隊表示:


一方面目前一季度經濟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政策層面也從防控疫情和鼓勵復工兩個方向入手

,在防控疫情的前提下也要完成經濟增長目標,短期來看逆週期政策仍然有發力空間;


二是降成本的政策仍將持續,但限制LPR和貸款利率下行的原因就在於銀行負債成本的剛性,下調存款基準利率也是在當前負債制約貸款利率下行的方式之一。


三大指數高開高走

創業板指刷出三年內新高

又是開門大紅的一天。


受“降息”利好影響,今日A股開盤後兩市各大股指全線飄紅。截至早盤收盤,滬指上漲逾1%,深成指漲2%,創業板指漲逾3%,創三年新高。


突發!央行又

2月17日,三大指數集體高開高走,大盤指數穩穩站在2900點以上。


突發!央行又

深成指漲幅不斷擴大,不到半個小時,漲幅超1%以上。


突發!央行又


創業板指數走勢更加強勢,開盤漲幅迅速突破1.17%,衝破2100點位置,隨後漲幅繼續擴大。盤中漲幅突破2.35%,最高觸及2121.84點,再度刷新三年內新高。


突發!央行又


從成交額來看,市場繼續量價齊升。以萬得全A成交額數據來看,2月17日10點30分左右,市場成交額已經高達3800多億元。


突發!央行又


從市場資金情況來看,北上資金再度殺回A股。短短不到半日,北山資金淨流入資金已經超出40億。


突發!央行又


券商堅定看好牛市格局

科技成長或成主旋律

由於市場強勢反彈行情不斷出現,加上政策不斷鬆綁和改革,鼓勵長期資金入市,多家機構紛紛表示堅定看好A股市場後市行情。

海通證券指出,全年牛市格局不變,但節奏變了,市場仍需要時間消化新冠肺炎對短期基本面的衝擊,堅定信心的同時需要保持耐心。海通證券表示,借鑑19年經驗,大盤區間波動時市場有結構性機會,宏觀數據不佳但流動性充裕,景氣度高的行業有超額收益。

興業證券表示,隨著月度、季度經濟數據逐步出臺,基本面會對市場行情造成擾動、影響,而使行情一波三折。現在我們看到促復工復產、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增加新興消費滿足必需消費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安排,對經濟基本面修復起到積極作用。但由政策到實際效果,再到投資者基本面預期完全修復平穩前存在過程。這種時候是投資者們精挑細選“好股票”、積極佈局“好賽道”的“好時機”。但長期在國家重視、居民配置、機構配置、全球配置“四重奏”的引領下,繼續看好A股長牛。


在市場未來向好的情況下,不少機構紛紛看好科技股和成長股的表現,更有市場人士喊出了“創業板牛市”的觀點。

廣發證券表示,資本市場已經從疫情的“消化前期”逐步向“消化中後期”發展。新冠疫情進入“消化期”後,隨著穩增長+逆週期調節等政策相繼出臺,投資者對經濟增長預期改善,前期超跌板塊將相繼補漲,成長累計漲幅相對更高。A股底部已現,繼續關注科技成長。新冠疫情“消化中後期”A股流動性依然是市場的關鍵因素,短期需要密切跟蹤短端利率的邊際變化。

中信建投研究則認為,在行業配置上,後面持續關注三條主線。(1)科技創新轉型升級主線,推薦雲計算、醫療信息化、新能源車等板塊。(2)逆週期調節主線,基建相關建材水泥、化工等週期行業以及機械、建築行業存在一定的機會,有望獲得絕對收益。(3)需求壓縮後回覆主線,地產及竣工產業鏈,例如地產、家電和家居等行業。


突發!央行又


政策暖春季來臨


內外多因素致經濟承壓,去年三季度以後宏觀政策加大了逆週期調節力度,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令形勢更加複雜嚴峻,政策加力提效更顯迫切。


新年伊始,央行全面降準;農曆春節以來,公開市場操作量、價雙松,多個政策利率指標下調,呈現邊際寬鬆趨勢。與此同時,財政政策發力預期漸濃,房地產政策優化調整的呼聲也在增多。


一個政策面的暖春季正在走來,後續出臺新的舉措仍值得期待。


華泰證券研報預測,本月LPR將調降10基點,考慮到3-4月份經濟數據可能承壓、資金缺口出現、信貸和利率供給高峰出現時適時降準的概率不低,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會否持續調整仍需關注疫情和經濟數據變化。


中金公司研報則提出,這一輪貨幣寬鬆至少也會維持到7-8月份。


流動性充裕局面下,大類資產皆受益。


所以,如今機會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